
1. 咳嗽没好又添喘 —— 毛病不少
解析:咳嗽未愈又加上气喘,比喻问题或病症接连出现,“毛病不少” 直接点明 “有病” 或问题多。
2. 医院的病房 —— 都是病号
解析:病房是病人聚集的地方,后句直接说明 “都是病号”,直白关联 “有病的人”。
3. 患了伤寒病 —— 忽冷忽热
解析:伤寒病的典型症状是体温波动,比喻态度或状态不稳定,也暗指 “身体有病症”。
4. 药罐子 —— 离不开病
解析:“药罐子” 常用来形容经常生病、需要吃药的人,后句 “离不开病” 直接说明与疾病相关。
5. 脑门上长瘤子 —— 额外负担
解析:瘤子是病症的表现,比喻增添了多余的问题或负担,暗指 “身体有异常”。
6. 烂了根的茄子 —— 坏到心了
解析:茄子从根部腐烂,比喻内部已经损坏或 “病入膏肓”,暗指问题严重或本质上有 “毛病”。
7. 胸口贴膏药 —— 服(敷)了
解析:“敷” 与 “服” 谐音,表面指贴膏药治病,引申为 “认输”,但结合 “有病” 可理解为 “需要治疗”。
8. 茅坑里的石头 —— 又臭又硬
解析:虽多形容人固执,但从 “臭味” 和 “硬” 的特性,可引申为 “有顽固的‘毛病’”(非直接指疾病,偏贬义)。
9. 瞎子害眼 —— 没治了
解析:瞎子本已看不见,“害眼” 加剧问题,比喻问题无法解决,也可理解为 “病入膏肓”。
10. 吃错了耗子药 —— 胡折腾
解析:误吃毒药导致混乱,比喻行为反常或 “脑子有问题”,暗指 “有病(精神或行为异常)”。
这些歇后语通过具体场景、症状或比喻,间接或直接关联 “有病” 的含义,既有对身体疾病的描述,也有对行为、状态异常的调侃。使用时可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