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诗主题歇后语
- 床前明月光 —— 照见思乡肠
(化用李白《静夜思》,以月光喻乡愁)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唱得春心动
(杜甫《绝句》中的生机,引申为 “唤起情思”)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挡不住的生机
(王安石《泊船瓜洲》,强调自然力量)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势不可挡
(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迅猛之势)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举目无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点出孤独感)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迷恋秋色
(杜牧《山行》,借 “坐爱” 双关 “喜爱”)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鞠躬尽瘁
(李商隐《无题》,以 “丝” 喻 “思”,引申奉献) - 朝辞白帝彩云间 —— 踏上轻快路
(李白《早发白帝城》,写归心似箭)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酥软人心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形容温柔触感) - 海上生明月 —— 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引申 “天涯共赏”)
二、宋词主题歇后语
- 明月几时有 —— 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直接化用问句)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喻时光流逝)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形容憔悴模样)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见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点出 “意外相遇”)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离别苦
(柳永《雨霖铃》,直指离愁别绪)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初露头角
(杨万里《小池》,喻新人崭露头角)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句即经典 “歇后语式” 表达)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描述醉酒后的慵懒) - 西北望长安 —— 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喻理想受阻) - 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沙场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壮志未酬)
三、诗词典故与意象歇后语
- 推敲月下门 —— 字斟句酌
(源自贾岛 “推敲” 典故,喻写作严谨)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引申 “自得其乐”) - 红豆生南国 —— 相思惹人愁
(王维《相思》,以 “红豆” 象征思念)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直接截取诗句表 “珍贵”) - 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形容成功后的畅快)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喻 “孤独坚守”)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画面感强,可引申 “划开困境”)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 “离别难舍”) - 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词,喻 “大势所趋”) - 千里共婵娟 —— 心相连
(苏轼词,指 “虽远犹近”)
四、趣味化创作歇后语
- 李白斗酒诗百篇 —— 醉里出华章
- 杜甫茅屋被秋风 —— 屋漏偏逢连夜雨
- 白居易忆江南 —— 风景旧曾谙
- 刘禹锡咏秋词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杜牧叹赤壁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李商隐写无题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范仲淹忧天下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欧阳修醉翁亭 —— 在乎山水之间也
- 陆游盼统一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文天祥说丹心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自然与哲理类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表 “生机盎然”)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喻 “顽强生命力”)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直接成 “励志歇后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表 “当局者迷”) -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形容 “调皮可爱”)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喻 “坚韧不拔”)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表 “光彩夺目”)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上,同上)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喻 “坚守节操”)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表 “奉献精神”)
六、友情与人生类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 “距离不是问题”)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诗,直接用 “深过潭水” 喻友情)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表 “自信豁达”) - 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杜秋娘《金缕衣》,喻 “珍惜时光”)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经典劝学句)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表 “乐观奋进”)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喻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表 “绝处逢生”)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诗,强调 “实践重要性”)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喻 “不断学习更新”)
七、幽默与双关类
-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可引申 “惊喜送别”) - 杜甫卖布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戏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 “被欺负”) - 王维画画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评王维,直接成 “歇后语”) - 李清照煮酒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戏改《声声慢》,表 “酒不抵寒”) - 辛弃疾种树 —— 醉里挑灯看苗,梦回田间除草
(戏改词,表 “壮志难酬,回归田园”) - 杜牧夜游 —— 停车坐爱枫林晚,油价太贵开不起
(现代双关,幽默化用) - 王勃写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稿费和名气共涨
(戏说《滕王阁序》,表 “一举成名”) - 贾岛敲门 —— 推敲太久,邻居以为闹鬼
(调侃 “推敲” 典故,表 “过于执着”) - 白居易写诗 —— 老妪能解,通俗易懂
(白居易诗风,表 “接地气” 表 “接地气”) - 苏轼吃肉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如东坡肉一碟
(戏改诗,结合苏轼爱美食)
八、哲理与生活类(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跳出圈外看分明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随波逐流也自在
(韦应物《滁州西涧》,表 “顺其自然”)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诗,表 “美好却短暂”)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诗,表 “近便优势”) -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表 “各有长短”) - 射人先射马 —— 擒贼先擒王
(杜甫诗,表 “抓住关键”) - 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李白诗,表 “自然美丽”) - 疾风知劲草 —— 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诗,表 “考验见真心”) - 千淘万漉虽辛苦 —— 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诗,表 “坚持终有回报”)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同上,强调 “宁静意境”)
九、边塞与豪情类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表 “坚定决心”) -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表 “豪迈无畏”)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表 “壮阔苍凉”) - 男儿何不带吴钩 ——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表 “投笔从戎”)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表 “环境艰苦”) -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词,表 “战斗激烈”) -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表 “悲壮战场”)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诗,表 “战争残酷”)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衣破心未寒
(同上,强调 “意志坚韧”) -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表 “战争漫长”)
十、收尾经典句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民间俗语,源自诗词启蒙) - 书中自有黄金屋 —— 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恒《劝学诗》,表 “读书价值”)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
(王贞白诗,强调 “时间珍贵”) -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表 “劝学及时”)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表 “及时行乐”)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上,表 “自信豁达”)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表 “辽阔意境”)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 “思乡情切”) -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表 “江南生机”)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表 “以物寄情”)
说明
- 部分歇后语直接化用诗词原句,部分结合诗意创作,兼顾文学性与趣味性。
- 若需某类主题(如更侧重幽默、哲理或特定诗人)的歇后语,可以进一步补充!
希望这些歇后语能为你的学习或创作带来灵感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