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谐音类(后半句利用谐音双关)
-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 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
- 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
-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二、喻事类(通过具体事例引申含义)
-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 亡羊补牢 —— 为时不晚
-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三、喻物类(用事物特性打比方)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
- 铁公鸡 —— 一毛不拔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纸糊的老虎 —— 外强中干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四、历史典故 / 名著类
-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演义》)
- 刘备摔阿斗 —— 收买人心(《三国演义》)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三国典故)
- 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历史典故)
-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民间传说)
-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五、生活常识类
- 打破砂锅 —— 问(纹)到底
- 针尖对麦芒 —— 针锋相对
- 鸡蛋碰石头 —— 不自量力
- 大水冲了龙王庙 —— 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
- 猫哭耗子 —— 假慈悲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分类或更多例子,可以告诉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