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故事与历史人物类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出处:明代神魔小说《东游记》八仙渡海情节。
释义:比喻每个人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例句:公司年会表演,同事们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节目精彩纷呈。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出处:《三国演义》中刘备暂借荆州不还的典故。
释义:形容借东西不归还或占为己有。
例句:他上次借的钱到现在都没还,真是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出处:《三国演义》中周瑜与黄盖的苦肉计。
释义:比喻双方自愿做某事,虽有表面矛盾但实际配合。
例句:他俩吵架纯属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不必插手。
二、谐音双关类(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 B
- 白骨精说人话 —— 妖言惑众(《西游记》典故)
- 被窝里放屁 —— 能文(闻)能武(捂)(现代幽默)
- C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饮食文化)
- 咸菜煎豆腐 —— 有言(盐)在先(烹饪场景)
- D
- 电线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胆(掸)子(生活观察)
- 飞机上挂暖壶 —— 高水平(瓶)(交通工具)
- G
- 狗拿耗子 —— 多管闲事(动物行为)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厨具用途)
- H
-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宗教元素)
- 黄连树下弹琵琶 —— 苦中作乐(植物特性)
三、动物世界类(按动物分类)
- 鼠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生存状态)
- 老鼠钻风箱 —— 两头受气(物理现象)
- 牛
- 牛鼻子穿环 —— 让人家牵着走(养殖经验)
- 九牛一毛 —— 微不足道(数量对比)
- 虎
- 老虎屁股 —— 摸不得(动物习性)
- 骑虎难下 —— 进退两难(行为后果)
- 兔
- 兔子尾巴 —— 长不了(生理特征)
- 狡兔三窟 —— 有备无患(生存策略)
四、自然现象与生活场景类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宗教与物理)
解释:泥塑的菩萨过河会被水冲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例句:他现在欠了一屁股债,真是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 竹篮打水 —— 一场空(劳动工具)
解释:用竹篮打水会漏掉,比喻白费力气没有结果。
例句:他花了半年时间准备考试,结果没考上,真是竹篮打水 —— 一场空。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烹饪场景)
解释:蚂蚁在热锅上无法停留,形容人焦急慌乱。
例句:孩子不见了,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五、现代幽默与网络流行类
- 手机掉进马桶里 —— 机不可失(湿)(电子产品)
解释:谐音 “机不可失”,调侃手机落水的尴尬。
例句:这次比赛你一定要参加,不然就像手机掉进马桶里 —— 机不可失(湿)了!
-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西游记》角色)
解释:镜子里的猪八戒既不像人也不像猪,比喻处境尴尬。
例句:他两边讨好,结果两边都得罪了,真是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 熊猫点外卖 —— 笋(损)到家了(动物与网络用语)
解释:熊猫吃竹笋,谐音 “损到家”,形容非常刻薄。
例句:他说话总是熊猫点外卖 —— 笋(损)到家了,让人不舒服。
六、地域特色与方言类
- 安徽沿淮地区
- 螃蟹作揖 —— 对夹(家):因当地盛产螃蟹,“夹” 与 “家” 谐音,比喻成双成对。
- 借钱买藕 —— 窟窿套窟窿:形容债务缠身,经济困难。
- 山西地区
- 平遥牛肉 —— 有盐(言)在先:平遥牛肉以咸香著称,谐音 “有言在先”。
- 刀削面师傅 —— 软硬不吃:形容人固执,不听劝告。
- 东北方言
- 老母猪戴胸罩 —— 一套又一套:调侃人说话或做事花样多。
- 厕所里跳高 —— 过分(粪):谐音 “过分”,表示程度过甚。
七、行业职业类
- 教师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孔子藏书多,“书” 与 “输” 谐音,自嘲常失败。
- 黑板擦子 —— 专挑毛病:比喻喜欢挑剔别人的错误。
- 医生
- 李时珍看病 —— 对症下药:源自名医李时珍的诊疗方法,比喻针对问题采取措施。
- 手术刀切豆腐 —— 两面光:形容人圆滑,两边讨好。
- 厨师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擀面杖无法通气,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懂。
- 锅铲子敲锅 —— 叮当响:形容人说话做事高调,引人注目。
八、数字与成语类
- 数字篇
- 三十六计 —— 走为上:源自《孙子兵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八仙各自施展法术过海,比喻各展所长。
- 成语篇
-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源自寓言故事,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 刻舟求剑 —— 墨守成规:源自《吕氏春秋》,比喻不懂变通。
九、情感表达与哲理类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味觉体验)
解释:哑巴无法表达苦味,形容有苦难言。
例句:他被误会却无法辩解,真是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感官障碍)
解释:瞎子不需要灯光,比喻做无用功。
例句:他根本不喜欢学习,你强迫他复习也是瞎子点灯 —— 白费蜡。
-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古代寓言)
解释:坏事可能转化为好事,强调辩证看待问题。
例句:虽然这次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但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也许有更好的机会在等你。
十、特殊结构与创新类
- 藏头歇后语
- 宋江的军师 —— 无(吴)用:利用《水浒传》人物吴用的名字谐音。
- 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同上,强调 “无用”。
- 反转歇后语
- 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源自民间传说,比喻误解好意。
- 猪八戒背媳妇 —— 费力不讨好:《西游记》情节,形容付出努力却得不到认可。
- 连环歇后语
- 张飞吃豆芽 —— 小菜一碟;碟子里的豆芽 —— 没几根:通过递进结构增强表达效果。
分类检索表
分类 | 数量 | 代表例句 |
---|---|---|
经典故事 | 50+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谐音双关 | 100+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
动物世界 | 80+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自然现象 | 60+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
现代幽默 | 40+ | 手机掉进马桶里 —— 机不可失(湿) |
地域方言 | 30+ | 螃蟹作揖 —— 对夹(家) |
行业职业 | 70+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 |
数字成语 | 20+ | 三十六计 —— 走为上 |
情感哲理 | 50+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特殊结构 | 20+ | 宋江的军师 —— 无(吴)用 |
学习与应用建议
- 分类记忆:按主题或结构分类,如将谐音类集中记忆,加深理解。
- 语境练习:用歇后语造句,结合生活场景灵活运用。
- 文化拓展:了解歇后语背后的典故和地域文化,提升语言素养。
- 创新改编:尝试创作新歇后语,如 “程序员改 bug—— 千疮百孔”,融入现代生活元素。
如需获取更全面的分类索引或特定主题的歇后语集合,可参考《中华歇后语全典》(收录 13000 余条)或访问中国歇后语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