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后语包公断后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04:09:21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歇后语包公断后的
关于 “包公断后” 的歇后语,目前没有权威的固定说法。从搜索资源来看,常见的包公歇后语多以 “断案” 为核心,例如:

最经典的版本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这是流传最广的包公歇后语,出自《宋史・包拯传》中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的典故。
  • 含义:形容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如包拯在铡美案中斩杀驸马陈世美、大义灭亲斩包勉等故事。
  • 例句:“赵局长处理儿子的案件时,真是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其他常见变体


  1. 包公审案子 —— 六亲不认
    强调包拯执法时连亲属都不偏袒,如《铡包勉》中他亲手处决侄子。
  2.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比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铡美案》中铡刀对皇亲国戚同样适用。
  3. 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人
    突出包拯以事实为依据,如 “审石头” 故事中通过铜钱油渍破案。

对 “包公断后” 的解读


若您指的是 “断后”(处理后续事务),可能存在以下关联:
  1.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拯陈州放粮时,不仅赈灾还严惩贪官,体现 “断后” 的周全。
  2.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斩杀侄子后,包拯回赤桑镇向嫂娘赔情,展现 “断后” 的担当。
  3. 包公断太后(二人转剧目)
    戏曲中包拯查明李太后冤案后,助其回宫并严惩刘妃,暗合 “断后” 的公正。

文化背景与延伸


  • 包公形象的塑造
    包拯在戏曲、小说中被神化,如《三侠五义》中 “日断阳,夜断阴”,其歇后语多围绕 “公正”“无私” 展开。
  • 地域性差异
    山东地区可能有 “老包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等变体,但未发现 “断后” 的特殊用法。

建议


若您对 “断后” 有特定语境(如戏曲情节),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但根据现有资料,“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仍是最准确的答案。
歇后语包公断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