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歇后语: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施展本领)
- 成语:各显神通(形容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2.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 歇后语: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 成语:多此一举(指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3. 井底之蛙 —— 目光短浅
- 歇后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成语: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见识不广)。
4. 铁公鸡 —— 一毛不拔
- 歇后语:铁公鸡(比喻吝啬、自私的人)
- 成语:一毛不拔(形容非常吝啬自私)。
5.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歇后语:司马昭之心(比喻阴谋明显,人所共知)
- 成语:路人皆知(指某事人人都知道,无法隐瞒)。
6. 砌墙的砖头 —— 后来居上
- 歇后语:砌墙的砖头(比喻后来的人或事物超越先前的)
- 成语: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用于称赞后起之秀)。
7.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 歇后语: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
- 成语:亡羊补牢(本身是成语,完整说法为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强调及时改正错误)。
8. 鲁班门前弄大斧 —— 班门弄斧
- 歇后语:鲁班门前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 成语:班门弄斧(直接沿用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指在专家面前炫耀技能)。
总结:
这些例子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出后半部分的成语,二者结合既保留了歇后语的生动性,又体现了成语的凝练性。需要注意的是,成语本身结构固定,而歇后语是 “比喻 + 解释” 的两部分结构,二者本质不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常有交叉,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