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学期歇后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12:21:21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以下是适合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的歇后语,涵盖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等,内容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

一、谐音类歇后语


  1.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比喻情况没有变化,和原来一样。)
  2. 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
    (形容失败次数多,或东西中书籍占比大。)
  3.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指人的名声在外面传播很广。)
  4.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
    (“针” 谐音 “真”,表示确实很好。)
  5.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比喻事情清楚明白,或人品纯洁清白。)

二、喻事类歇后语


  1. 打破砂锅 —— 问到底
    (比喻对问题追根究底,一定要弄清楚。)
  2. 亡羊补牢 —— 为时不晚
    (指发现问题后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3.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4. 井底青蛙 —— 目光短浅
    (形容人见识狭窄,缺乏远见。)
  5. 瞎子摸象 —— 各执一词
    (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片面看待问题。)

三、喻物类歇后语


  1.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形容对某事完全不了解,没有入门。)
  2. 竹篮子打水 —— 一场空
    (比喻努力白费,没有成果。)
  3.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形容人着急慌乱,不知所措。)
  4. 豆腐掉进灰堆里 —— 吹也不是,打也不是
    (比喻处境尴尬,怎么做都不合适。)
  5.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比喻坏人受到众人的谴责和反对。)

四、历史 / 典故类歇后语


  1.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出自《三国演义》,指借了东西不归还。)
  2.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形容人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3. 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指越多越好,出自韩信统兵的典故。)
  4.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比喻心甘情愿落入圈套,或主动上门。)
  5.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指阴谋或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知道。)

使用建议


  1. 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比如 “小葱拌豆腐” 可用来形容人的清廉,“打破砂锅” 强调求知精神。
  2. 注意谐音字的辨析(如 “清” vs “青”、“名” vs “鸣”),帮助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联系。
  3. 鼓励学生造句运用,例如:“他解题时总像‘打破砂锅 —— 问到底’,不弄明白绝不罢休。”

希望这些歇后语能帮助孩子感受汉语的趣味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