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僻成语歇后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7 07:28:28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生僻成语歇后语
以下是一些相对生僻的成语和歇后语,附解释以便理解:

一、生僻成语


  1. 荦荦大端(luò luò dà duān)
    • 释义:荦荦,明显。指明显的要点或主要方面。
    • 出处:《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

  2. 惝恍迷离(chǎng huǎng mí lí)
    • 释义:惝恍,模糊不清;迷离,难以分辨。形容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的样子。
    • 例句:梦境中的场景总是惝恍迷离,醒来后便难以记清。

  3. 奉为圭臬(fèng wéi guī niè)
    • 释义:圭、臬是古代测日影、定节气的仪器,比喻准则或法度。指将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 注意:“圭臬” 二字较生僻,易误读为 “guī gāo”。

  4. 管窥蠡测(guǎn kuī lí cè)
    • 释义: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
    • 同义:蠡酌管窥(更生僻的表述)。

  5. 屙金溺银(ē jīn nì yín)
    • 释义:形容极端富有,多含夸张或讽刺意味。
    • 出处:清代小说《镜花缘》:“家中虽不能说十分富有,也可算得衣食无亏;若比较痴人,那就如屙金溺银了。”

  6. 臧否人物(zāng pǐ rén wù)
    • 释义:臧,善;否,恶。指评论人物的好坏。
    • 注意:“臧否” 读作 zāng pǐ,非 “zàng fǒu”。


二、生僻歇后语


  1. 冷水烫猪 —— 不来劲
    • 释义:用冷水烫猪毛,无法让猪毛变软,比喻做事提不起精神或没有效果。

  2. 棒槌吹火 —— 一窍不通
    • 释义:棒槌是实心的,没有通气的孔,吹火时自然不通,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懂。

  3. 和尚拖木头 —— 做出了寺(事)
    • 释义:“寺” 与 “事” 谐音,指做出了某事(多含调侃或意外之意)。

  4. 膝盖上钉掌 —— 离蹄(题)太远
    • 释义:“蹄” 与 “题” 谐音,钉掌应在蹄子上,却钉在膝盖上,比喻说话或做事偏离主题。

  5. 麻袋片上绣花 —— 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 释义:在粗糙的麻袋上绣花,效果差,比喻后人不如前人,或事物逐渐衰落。

  6. 瞎子吃馄饨 —— 心里有数
    • 释义:瞎子虽看不见,但知道吃了多少馄饨,比喻对情况清楚明白。

  7. 老鼠钻风箱 —— 两头受气
    • 释义:风箱两端有口,老鼠钻进去会被两端的气流挤压,比喻处于矛盾中,两边受指责。


三、拓展说明


  • 成语生僻原因:部分成语因用字古雅(如 “荦荦”“惝恍”)、出自典籍(如《史记》《庄子》)或日常使用频率低而显得生僻。
  • 歇后语特点:多源自民间生活经验,通过谐音、双关或具象比喻表达抽象含义,部分因地域或时代差异变得不常见。

如果需要进一步解释某个条目或补充更多案例,可以随时告诉我!
生僻成语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