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电灯胆 —— 唔通气
解释:“电灯胆” 指电灯泡,“唔通气” 既指灯泡不透气,又比喻人不懂察言观色、不懂得回避(尤其指打扰别人二人世界)。
2. 鸡食放光虫 —— 心知肚明
解释:“放光虫” 即萤火虫,鸡吃了萤火虫后,肚子里发光,比喻心里清楚明白,只是不说破。
3. 沙井水 —— 从下涌上
解释:“沙井” 指下水道,水从沙井底部往上涌,比喻事情的根源或情绪从底层慢慢浮现,也形容逆袭、翻身。
4. 盲公竹 —— 督到督到
解释:“盲公竹” 是盲人的拐杖,“督” 意为戳、捅,形容人四处打探、多管闲事,或说话做事直来直去。
5. 生虫拐杖 —— 靠唔住
解释:拐杖生虫后容易折断,比喻人或事物不可靠,无法依赖。
6. 隔夜油条 —— 无晒火气
解释:油条隔夜后不再松脆,“火气” 双关(字面指热气,引申为脾气或干劲),形容人失去了锐气或热情。
7. 纸扎公仔 —— 有气无神
解释:纸扎的人偶虽有外形(“有气” 指有轮廓),但缺乏灵魂,比喻人精神萎靡,或事物徒有其表。
8. 广州塔倒泻 —— 箩箩挛
注:更常见说法是 “倒泻箩蟹 —— 箩箩挛”
“倒泻” 指打翻,“箩蟹” 是一筐螃蟹,打翻后螃蟹乱爬(“挛” 形容扭曲、混乱),比喻场面混乱不堪。
9. 单眼佬睇老婆 —— 一眼睇晒
解释:独眼的人看老婆,一眼就能看完,比喻事物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透。
10. 猪八戒照镜 —— 里外不是人
解释:普通话和粤语通用,但粤语发音更带地方特色,比喻两头不讨好,处境尴尬。
补充说明:
粤语歇后语常利用音近字(如 “挛”“督”)和生活场景(如 “沙井”“油条”),带有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部分歇后语因地域或年龄层差异可能有不同说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