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歇后语有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7 14:29:12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以下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常见歇后语,分类整理以便记忆:

一、动物类


  1. 兔子的尾巴 —— 长不了(比喻事物存在时间短,或缺点难以持久)。
  2.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形容非常焦急、慌乱的样子)。
  3. 井底的青蛙 —— 目光短浅(比喻见识狭小,缺乏远见)。
  4.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指假装友好,实则心怀不良)。
  5. 老牛吃草 —— 吞吞吐吐(形容说话不流畅,犹豫不决)。

二、自然现象类


  1. 下雨天出太阳 —— 假晴(情)(“晴” 谐音 “情”,指假装热情或虚伪)。
  2. 雷声大雨点小 —— 光说不做(比喻声势大,实际行动少)。
  3. 大海里的针 —— 没处寻(形容东西难找,或问题难以解决)。
  4. 天上的云 —— 随风飘(比喻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三、日常生活类


  1.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指心里痛苦却无法表达)。
  2.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懂)。
  3. 瞎子点灯 —— 白费蜡(比喻做无用功,没有效果)。
  4.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形容处境尴尬,两边不讨好)。
  5.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发” 谐音 “法”,指目无法纪,胡作非为)。

四、谐音类(趣味谐音)


  1.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青” 谐音 “清”,形容非常清楚、纯洁)。
  2.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书” 谐音 “输”,指总是失败)。
  3.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舅” 谐音 “旧”,指保持原样不变)。
  4. 膝盖上钉掌 —— 离题(蹄)太远(“蹄” 谐音 “题”,指说话或做事偏离主题)。

五、人物典故类


  1.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出自三国典故,指借了东西不归还)。
  2.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3.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落入圈套或主动参与)。

这些歇后语生动有趣,结合了生活常识和传统文化,适合小学生理解和运用。可以在写作或口语中灵活使用,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