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歇后语基础题(补全后半句)
- 填空练习
(1)八仙过海 ——__________
(2)泥菩萨过河 ——__________
(3)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
(4)擀面杖吹火 ——__________
(5)周瑜打黄盖 ——__________
答案:(1)各显神通;(2)自身难保;(3)净是书(输);(4)一窍不通;(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二、歇后语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
- 单项选择
(1)“外甥打灯笼 ——” 对应的后半句是( )
A. 照舅(旧) B. 亮堂堂 C. 空欢喜 D. 节节高
(2)“打破砂锅 ——” 的正确搭配是( )
A. 问到底 B. 碎一地 C. 不回头 D. 两头空
(3)“黄鼠狼给鸡拜年 ——” 比喻( )
A. 礼多人不怪 B. 没安好心 C. 虚情假意 D. 自投罗网
答案:(1)A;(2)A;(3)B
三、歇后语理解题(解释含义与用法)
- 含义分析
(1)“竹篮打水 —— 一场空” 用来比喻什么?
(2)“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境?
(3)在 “他这次考试又没及格,真是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中,歇后语的 “谐音双关” 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比喻努力白费,没有成果;
(2)形容有苦难言、无法倾诉的处境;
(3)通过 “书” 与 “输” 的谐音,幽默地强调 “总是失败” 的意思。
四、歇后语应用题(造句与语境运用)
- 造句练习
(1)用 “芝麻开花 —— 节节高” 写一句话,描述生活或学习中的进步。
(2)在作文中加入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表达对友情或人性的感悟。
示例:
(1)自从制定了学习计划,我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 —— 节节高,妈妈直夸我找到了方法。
(2)朋友之间的真心需要时间检验,正如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真正的情谊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五、歇后语创作题(自编或改编)
- 创意表达
(1)仿照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根据动物特性创作一条新歇后语(如 “老牛拉车 —— 慢慢吞吞”)。
(2)修改句子,加入合适的歇后语,使表达更生动:
原句:他对电脑操作完全不熟悉,学起来很吃力。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孔雀开屏 —— 自作多情”;
(2)改句:他对电脑操作简直是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学起来自然吃力。
六、歇后语拓展题(结合文化与典故)
- 文化关联
(1)“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 与哪个历史人物相关?体现了什么道理?
(2)“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源自哪部名著?请简要说明典故背景。
参考答案:
(1)诸葛亮,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2)《三国演义》,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长期占据不归还,比喻借东西不还。
题目设计说明
- 层次性:从记忆(填空、选择)到理解(含义分析)再到应用(造句、创作),逐步提升难度。
- 趣味性:融入谐音、典故、生活场景,增强学习兴趣。
- 实用性:结合写作、口语表达,让歇后语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可根据学生年龄或学习目标调整题目难度,例如低年级侧重简单填空和趣味故事,高年级可加入创作和文化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