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学生必读歇后语上册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7 18:01:37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五年级学生必读歇后语上册
以下是为五年级学生整理的上册必读歇后语及相关学习资源推荐,结合教材内容与权威书籍,帮助孩子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

一、人教版教材核心歇后语(对应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 谐音类
  •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形容情况没有变化。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比喻总是失败。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形容事情清楚明白。
  •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称赞事物优秀。
  • 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指开始行动或活跃起来。
  •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形容名声远扬。
  • 宋江的军师 —— 无(吴)用:指没有实际用处。

2. 寓意类
  • 打破砂锅 —— 问(纹)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草把做灯 —— 粗心(芯):形容做事不细心。
  • 高山上敲鼓 —— 四面闻名(鸣):指名声传播广泛。
  • 歪嘴讲故事 —— 邪(斜)说:指不正确的言论。

3. 生活常识类
  •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形容人不受管束,胡作非为。
  • 老太婆上鸡窝 —— 笨蛋(奔蛋):调侃人做事笨拙。
  • 腊月天气 —— 动手动脚(冻手冻脚):指天气寒冷,也形容人举止不稳重。

二、权威书籍推荐(含上册内容)


1. 《小学生谚语歇后语俗语词典(彩色图解版)》


  • 特点:收录近 7000 条熟语,含 “故事链接”“知识链接” 等板块,图文并茂,适合自主学习。
  • 推荐理由:按主题分类,每则歇后语配有漫画和注释,帮助理解文化背景。例如,“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结合历史故事,让孩子在趣味中记忆。

2. 《小学生熟语优化训练:语文(五年级全一册)》


  • 特点:分 “成语”“谚语”“歇后语” 等专题,含练习与测试,巩固学习效果。
  • 推荐理由:书中 “专题整合提升” 部分提供综合试卷,如 “谐音歇后语专项训练”,帮助孩子灵活运用。

3. 《歇后语小词典》


  • 特点:收录 2000 余条歇后语,按拼音排序,标注冷僻字读音,附例句说明用法。
  • 推荐理由:适合查阅和拓展,例如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后附有 “比喻白费力气,没有结果” 的解释,并引用报刊例句。

三、拓展学习建议


  1. 分类整理
    • 将歇后语按谐音、历史故事、自然现象等分类,制作 “歇后语卡片”,便于记忆。
    • 示例
      • 谐音类:旗杆顶上放鞭炮 —— 想(响)得高
      • 历史类: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自然类: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2. 情景运用
    • 在日常对话或作文中尝试使用歇后语,例如:“这次考试没复习,真是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
    • 练习:用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描述对某件事不熟悉的状态。

  3. 趣味游戏
    • 歇后语接龙:家长说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如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 猜谜比赛:根据后半句猜前半句,如 “—— 节节高”(芝麻开花)。

  4. 结合名著
    • 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时,留意书中出现的歇后语,如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林冲棒打洪教头 —— 专找破绽下手”。


四、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要学习歇后语?
  • A:歇后语是汉语的独特表达形式,能锻炼语言逻辑与幽默感,提升写作和口语的生动性。例如,“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比直接表达更形象。

Q2:如何避免谐音字混淆?
  • A:制作 “谐音对照表”,如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标注 “旧” 与 “舅” 的谐音关系,并通过造句强化记忆。

Q3:推荐的书籍是否有分册?
  • A:部分书籍如《小学生熟语优化训练》为全一册,而《小学生谚语歇后语俗语词典》未明确分册,但内容按难度分级,适合五年级学生。

通过以上内容,孩子不仅能掌握教材要求的歇后语,还能拓展知识面,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建议结合课本、词典与趣味练习,让学习更高效有趣!
五年级学生必读歇后语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