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中国成语歇后语大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8 04:34:2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乡土中国成语歇后语大全
以下是一些与《乡土中国》相关或体现乡土特色的成语歇后语大全:

成语


  1.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体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依赖。
  2. 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3.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质朴。
  4.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形容乡村的道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各个村落和农田。
  5. 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反映了乡土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特点。
  6. 守望相助: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体现了乡村邻里之间的互助关系。
  7.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常用于形容乡土社会中一些传统观念和习俗的稳固性。
  8. 老弱病残:泛指弱势群体,在乡土社会中,这类人群往往更需要邻里乡亲的照顾和帮助。
  9. 男耕女织: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是乡土社会中常见的家庭生产模式。
  10. 邻里和睦:指邻居之间相处融洽,关系和谐。这是乡土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氛围。

歇后语


  1. 乡下人不识走马灯 —— 来的来,去的去: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中人们对一些新鲜事物的陌生,同时也暗示了乡村中人员流动相对较少,生活节奏较为缓慢。
  2.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在乡村中,一些有技艺或品德高尚的人,虽然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但他们的名声却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3.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在乡村的一些信仰活动中,泥菩萨是人们供奉的对象,但如果遇到洪水等自然灾害,泥菩萨也会被冲垮,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别人。
  4. 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乡村地区在面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等情况下,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状况。
  5.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常用来形容乡村人朴实、纯洁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乡村生活的简单、纯粹。
  6.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在乡村生活中,擀面杖是用来擀面条等的工具,用它来吹火是不可能的,形容人对某件事情一点都不了解。
  7.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在乡村的亲属关系中,外甥对舅舅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尊重,即使有变化,也会保持一些传统的做法或关系,比喻事情没有改变。
  8. 竹篮打水 —— 一场空:在乡村,人们用竹篮打水时,水会从竹篮的缝隙中流走,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收获,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行为。
  9. 铁打的公鸡 —— 一毛不拔:形容乡村中一些人非常吝啬,不愿意付出,就像铁打的公鸡一样,一根毛都拔不出来。
  10. 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在乡村打水时,如果用十五个吊桶,会让人感觉手忙脚乱,心里不安,形容人的心情非常紧张,忐忑不安。

乡土中国成语歇后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