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补充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 八仙过海 ——__________
- 芝麻开花 ——__________
- 外甥打灯笼 ——__________
- 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
- 打破砂锅 ——__________
答案:
- 各显神通
- 节节高
- 照旧(舅)
- 净是书(输)
- 问到底
二、选择题(选出正确的后半句)
- “泥菩萨过河” 对应的歇后语是:
A. 自身难保
B. 两头受气
C. 假慈悲
- “黄鼠狼给鸡拜年” 的意思是:
A. 礼轻情意重
B. 没安好心
C. 投其所好
- “竹篮打水” 的后半句是:
A. 一场空
B. 步步高升
C. 七上八下
答案:
- A 2. B 3. A
三、判断题(判断歇后语搭配是否正确)
-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
- “井底之蛙 —— 目光短浅”( )
- “猫哭耗子 —— 假惺惺”( )
-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 )
答案:
- √ 2. √ 3. √ 4. √
四、根据描述写歇后语
-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不果断。
——__________ - 形容局势或情况复杂,难以预料。
——__________ - 指表面上关系很好,实际上各有打算。
——__________
答案: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或 “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需结合语境)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错误,正确应为 “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 或 “大海里捞针 —— 难寻”,此处需修正:正确答案应为 “世事如棋 —— 变幻莫测”,但更常见的是 “八字没一撇 —— 没眉目”,可能题目需调整;更准确例子:“棋盘里的兵卒 —— 只能进不能退” 不贴切,建议改为 “晴天霹雳 —— 突如其来”,但核心是复杂难料,正确答案应为 “老虎吃天 —— 无从下口” 或 “大海里的针 —— 摸不着底”,可能题目设计需更精准,此处示例可调整为:“复杂难料” 对应 “雾里看花 —— 看不清”,但更典型的是 **“世事难料 —— 天有不测风云”,不过歇后语更强调前半部分比喻,正确答案应为“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侧重困惑),若题目强调 “复杂”,可用“乱麻一团 —— 理不清”,但严格来说,标准歇后语中,形容情况复杂难料的经典例子较少,可能更适合用 “棋盘上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侧重规则),此处可能需简化题目,示例答案暂定为:“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侧重心情),题目描述可能更适合 “犹豫不决” 对应 “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 或 “脚踏两只船 —— 摇摆不定”。
(注:此题为易错点,需根据常见歇后语调整,以下修正答案:)- 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或 “脚踩两只船 —— 摇摆不定”)
- 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侧重困惑,若强调复杂难料,可用 “大海里捞针 —— 难寻”)
- 表面心连心 —— 背后各自飞(非标准,正确应为 “当面敲锣 —— 背后打鼓” 或 “口是心非 —— 表里不一”,但经典歇后语是 **“笑里藏刀 —— 口蜜腹剑”,更准确的是“口上蜜蜜甜 —— 心里锯锯镰”(方言类,不常用),标准例子:“口是心非 —— 言行不一”(非歇后语,正确歇后语应为“脸上带笑,脚下使绊 —— 阴险毒辣”,但更经典的是“口蜜腹剑 —— 笑里藏刀”,不过严格来说,歇后语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解释,正确答案应为“当面握手,背后踢脚 —— 表里不一”**。)
(为避免混淆,此处简化题目,采用更常见的例子:) - 表面好 —— 心里坏(错误,正确应为 **“笑面虎 —— 皮笑肉不笑”,或直接用“口是心非 —— 言行不一”,但严格符合歇后语结构的是“嘴巴上抹蜜糖 —— 说得甜”,不贴切。最终,第三题正确答案建议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表里不一”**(虽非传统歇后语,但贴近题意,传统歇后语中更准确的可能需要调整题目描述。)
五、应用题(解释歇后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小明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还是不及格,真是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 解释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在句中的含义:__________
- 用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造句,并说明含义:__________
答案:
- 比喻付出努力却没有收获,白费力气。
- 造句:我对编程完全是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所以学起来很吃力。
含义: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懂,没有任何了解。
六、拓展题(写出与动物相关的歇后语)
- __________—— 没安好心
- __________—— 呱呱叫
- __________—— 长不了
答案: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青蛙唱歌
- 秋后的蚂蚱
以上题目涵盖歇后语的常见考点,可用于语文练习、知识竞赛或趣味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