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谐音:“旧” 与 “舅” 同音,借 “舅舅” 的 “舅” 双关 “照旧”。
2.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谐音:“输” 与 “书” 同音,借 “书籍” 的 “书” 双关 “输光”。
3.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谐音:“清” 与 “青” 同音,借 “青色” 的 “青” 双关 “清白”。
4.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
谐音:“真” 与 “针” 同音,借 “针线” 的 “针” 双关 “真实”。
5.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谐音:“胡” 与 “狐” 同音,借 “狐狸” 的 “狐” 双关 “胡话”。
6. 老虎拉车 —— 谁敢(赶)
谐音:“敢” 与 “赶” 同音,借 “赶车” 的 “赶” 双关 “敢于”。
7. 骑自行车下坡 —— 不睬(踩)
谐音:“睬” 与 “踩” 同音,借 “踩刹车” 的 “踩” 双关 “理睬”。
8. 膝盖上钉掌 —— 离题(蹄)太远
谐音:“题” 与 “蹄” 同音,借 “马蹄” 的 “蹄” 双关 “主题”。
9.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谐音:“言” 与 “盐” 同音,借 “盐分” 的 “盐” 双关 “言语”。
10. 精装茅台 —— 好久(酒)
谐音:“久” 与 “酒” 同音,借 “茅台酒” 的 “酒” 双关 “长久”。
11. 飞机上吹喇叭 —— 空想(响)
谐音:“想” 与 “响” 同音,借 “声响” 的 “响” 双关 “想象”。
12. 四两棉花 —— 谈(弹)不得
谐音:“谈” 与 “弹” 同音,借 “弹棉花” 的 “弹” 双关 “谈论”。
13.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进(劲)
谐音:“长进” 与 “长劲” 近音,借 “发酵的劲” 双关 “进步”。
14. 腊月的萝卜 —— 动(冻)了心
谐音:“动” 与 “冻” 同音,借 “冻僵” 的 “冻” 双关 “动心”。
15. 下雨天不戴帽 —— 临(淋)到头上
谐音:“临” 与 “淋” 同音,借 “淋湿” 的 “淋” 双关 “降临”。
16. 旗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胆(掸)子
谐音:“胆” 与 “掸” 同音,借 “掸子” 的 “掸” 双关 “胆量”。
17. 矿山里的火车出轨 —— 倒煤(霉)
谐音:“霉” 与 “煤” 同音,借 “煤炭” 的 “煤” 双关 “倒霉”。
18.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谐音:“法” 与 “发” 同音,借 “头发” 的 “发” 双关 “法律”。
19. 炒了的虾米 —— 红人(仁)
谐音:“人” 与 “仁” 同音,借 “虾米仁” 的 “仁” 双关 “红人”。
20. 马店买猪 —— 没那事(市)
谐音:“事” 与 “市” 同音,借 “马市” 的 “市” 双关 “事情”。
每条歇后语均通过同音或近音字实现双关,既保留了字面意思,又隐含了谐音后的幽默含义,是汉语中巧妙的语言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