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汉字歇后语谐音故事: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 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和舅舅感情很好。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舅舅都会送给他一个漂亮的灯笼。有一年,舅舅外出做生意,很久都没有回来。到了元宵节,小明非常想念舅舅,就自己打着舅舅去年送的灯笼出门去玩。邻居们看到了,就开玩笑说:“小明,你舅舅不在家,你还打着灯笼,这不是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吗?” 从此,这个歇后语就流传开了。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 传说孔子一生博学多才,家中藏书无数。有一次,孔子要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他的弟子们帮他整理书籍,发现装了一车又一车,全是书。邻居们看到了,就打趣说:“孔夫子搬家,真是净是书啊!” 因为 “书” 和 “输” 谐音,后来人们就用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总是失败,运气不好。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 从前,有个叫王小二的人,以卖菜为生。他特别喜欢吃小葱拌豆腐这道菜。有一天,他去集市上卖菜,顺便买了些豆腐和小葱,准备回家做着吃。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朋友。朋友看到他手里拿着小葱和豆腐,就说:“你看你,买的这小葱绿油油的,豆腐白花花的,真是一清(青)二白啊!” 后来,人们就用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来形容事情非常清楚明白,或者形容一个人清正廉洁,没有污点。
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
- 从前有个村庄,村庄旁边有一条河。每年冬天,河水都会结冰,到了四月,天气逐渐变暖,冰开始融化。有一年四月,村里的孩子们想去河上玩耍,但是大人们担心冰还没化完,不安全。有个聪明的孩子说:“你们看,河水都已经开始流动了,就像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一样,肯定没事了。” 从那以后,“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 这个歇后语就传开了,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开始行动起来,或者某个机器、设备等开始运转。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 从前,有个叫李三的人,他擅长吹喇叭,吹得非常好听。他住在一个院子里,院子的门有一道门缝。有一天,李三在院子里吹喇叭,声音悠扬动听,路过的人都被吸引住了。虽然他们看不到李三本人,但都被这美妙的喇叭声所折服,纷纷夸赞说:“这是谁吹的喇叭啊,声音这么好听,名声肯定在外啊!” 因为喇叭声是从门缝里传出来的,所以后来就有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气很大,在外面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