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头蜂,虎头蜂是益虫还是害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7 14:31:50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虎头蜂又称什么?

虎头蜂又称胡蜂属,膜翅目胡蜂科的一个属。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身体长有虎斑纹,故被称为“虎头蜂”。它们以各类昆虫为食,因此对控制自然界病虫害有很大的作用。虎头蜂并不是正式的学名,而是民间对某些大型胡蜂的俗称,源于这些胡蜂头大的像老虎、性情凶猛像老虎且身体长有虎斑,因此人们便形象的将它们称作“虎头蜂”,另外有些地方虎头蜂也被称作“鸡笼蜂”,原因是虎头蜂的蜂窝不管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像鸡笼。
形态特征
虎头蜂体色鲜明且多呈黄黑相间,成蜂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躯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肾形,大型复眼位于头上部两侧,胸部近似圆柱形并分三节,每节都生有一对足,中、后胸上各生一对膜质翅膀,雌蜂腹部末端有输卵管退化形成的螯针。
生长发育
虎头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卵白色,椭圆形,幼虫白色,无足,体型粗胖,蛹黄白色且体色会随老熟程度而逐渐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明显可见,蛹期不进食,在蜂房中羽化成蜂后用上颚咬破室口钻出。
社会结构
虎头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每群蜂均由雌蜂、雄蜂和职蜂组成,其中雌蜂主要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职蜂,雄蜂主要负责与同巢或异巢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死亡,而工蜂则主要负责蜂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修筑蜂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守卫蜂巢等。
虎头蜂的毒性可以区分两种
1、蜂毒:必须要受虎头蜂到二百次以上的叮咬,才会使一个人有生命危险,叮咬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用冰敷即可解决大部份的疼痛。另外虎头蜂的刺不可直接的往后拉,如此会是毒液更进一步的注入身体,引起更大的伤害。
2、虎头蜂蛋白质:会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血压下降休克,生命危险,一般而言过敏体质的人比较容易会有过敏而休克,所以在国外某些医师甚至建议,过敏体质的人应该上山前,先随身携带肾上腺皮质是和抗过敏抗消炎的药物或类固醇,一旦被叮可以马上注射以救命。因此大家能注意到这几点,将可保护着我们避免虎头蜂的攻击,使伤害降到最低点。

虎头蜂种类有哪些

虎头蜂的种类:黑尾虎头蜂、中国大虎头蜂、黄腰虎头蜂、黄脚虎头蜂、黑腹虎头蜂。
1、黑尾虎头蜂:黑尾虎头蜂的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体长25~32毫米,腹部后半段为黑色,蜂群族群量小,攻击性弱,只要不去骚扰它,就可以安静地观察和拍照。
2、中国大虎头蜂:中国大虎头蜂是体型最大的虎头蜂,体长28~40毫米,为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头部为橙黄色,胸部几乎全为黑色,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攻击性强,有螫人致死纪录。
3、黄腰虎头蜂:体长25~30毫米,胸背板黑色,侧肩褐色,腹部前半鲜黄色,后半黑色,翅狭长,褐色或透明,捕食性,以蜘蛛、鳞翅目幼虫、小型昆虫为食。
4、黄脚虎头蜂:体长18~25毫米,各脚前半段为黄色或黄白色,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筑巢于乔木树顶,蜂群攻击性强,常有螫人致死的纪录。
5、黑腹虎头蜂:黑腹虎头蜂是虎头蜂的一种,体长18~28毫米,腹部几乎全黑,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筑巢于乔木树顶,攻击性最强,螫人致死的纪录最多。

虎头蜂吃肉吗

是的,虎头蜂吃肉。
虎头蜂是一种以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为食的蜂类,它们通过捕捉和捕杀来获取食物。虎头蜂通常会在地上、树上或者洞穴中寻找猎物,然后将其麻醉或杀死,再将猎物带回蜂巢作为食物。虎头蜂还会捕食其他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甚至会攻击小型哺乳动物,如鸟类、鼠类等。
虎头蜂的食性对它们的生存和繁殖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和繁殖后代。虎头蜂的猎物种类和数量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但它们始终保持着捕食的习惯。
虎头蜂又称马蜂、胡峰,它们是胡蜂科胡蜂属下所有昆虫的总称,目前已知的胡蜂属成员约有23种,其中在我国有分布的约有9种,其中主要有中华大虎头蜂、黑尾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黄腰虎头蜂、黑绒虎头蜂。
从外观上看,大多数的虎头蜂的腹部都以黄色为主,并且上面有明显的黑色圆环状斑纹,看起来有点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其次,所有的虎头蜂都有一对锋利且强壮的大颚,这是它捕猎的利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虎头蜂都是黑黄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头蜂就是一种同体以黑色为主的胡峰。

虎头蜂是益虫还是害虫,附虎头蜂主要吃什么食物


自然条件下虎头蜂以毛虫等多种农业害虫为食物,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从有益的方面来看虎头蜂应该归属于益虫一列。从食性上看虎头蜂也捕食蜂、蜻蜓等益虫,但相对捕食多的是害虫,在生态环境中如果没有虎头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很多农作物都将受到威胁。生态链中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基本上没有好坏之分。

一、虎头蜂是益虫还是害虫
益虫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的俗称,如蜻蜓、蜜蜂、螳螂等昆虫属于益虫,因此要判断虎头蜂是否是益虫,就要看虎头蜂是否对人类有益,自然条件下虎头蜂以毛虫等多种农业害虫为食物,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从有益的方面来看虎头蜂应该归属于益虫一列。
二、虎头蜂主要吃什么食物
害虫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如苍蝇、蝗虫、蚊子等昆虫属于害虫,从食性上看虎头蜂也捕食蜂、蜻蜓等益虫,但相对捕食多的是害虫,在生态环境中如果没有虎头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很多农作物都将受到威胁。
三、虎头蜂为什么要攻击人类
虎头蜂可能会蛰人,也可能会蛰死人,所以很多人把虎头蜂当成害虫。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在自然环境中,虎头蜂严格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标准,绝大多数被虎头蜂蛰的人都是因为故意或无意侵犯蜂窝而被蛰。在虎头蜂眼里,你是一个十足的侵略者,无论你是人还是大象。
四、虎头蜂蛰人怎么预防
虎头蜂只是对蜂巢有威胁的行为发起攻击,有时你确实无意识,但在虎头蜂眼中也不能原谅,所以防止虎头蜂蛰的最好方法是远离蜂巢,如果必须在蜂窝附近工作,就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实际上在接近蜂窝时虎头蜂也会进行警告。

虎头蜂有几种,虎头蜂和蜜蜂的区别


常见的虎头蜂有中国大虎头蜂、黑尾虎头蜂、黄腰虎头蜂、黄脚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黑盾胡蜂、拟大虎头蜂等。区别:1、虎头蜂为杂食性昆虫,捕食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时,也会采食植物花蜜和果实,而蜜蜂主要以花粉和花蜜为食。2、虎头蜂体型比蜜蜂要更大。3、虎头蜂蜂巢由纸浆状的木浆筑成,而蜜蜂的蜂巢由蜂蜡制成。4、虎头蜂攻击性和毒性更强,毒液呈微碱性,而蜜蜂攻击性和毒性较弱,毒液呈微酸性。
一、虎头蜂有几种
1、中国大虎头蜂
(1)中国大虎头蜂一般指的是金环胡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
(2)金环胡蜂的头部为黄色,比胸部窄,但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前胸背板前缘中央部位为黑色,略微隆起。中胸背板处有两个斑块,为棕黄色。腹部除开最后一节为橙黄色之外,其余各节的背板均为棕黄色与黑褐色相间。雌蜂体长为48-50mm左右,雄蜂体长为39-43mm左右,工蜂体长为38-45mm左右。
(3)金环胡蜂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昆虫,食物主要为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同时也会采集多种植物的花蜜以及成熟果实。
2、黑尾虎头蜂
(1)黑尾虎头蜂一般指的是黑尾胡蜂,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胡蜂,体型上来看仅仅次于金环胡蜂。
(2)黑尾虎头蜂的前胸背板为黑褐色,腹部第1-2节为暗黄色,同时具有黑色环带,第二腹节被支环带分成三段,腹部第三节后均为黑色。雌蜂体长为36-38mm左右,雄蜂体长为30-32mm左右,工蜂体长为36-38mm左右。
(3)黑尾虎头蜂属于杂食性胡峰,喜欢捕食菜青虫、棉铃虫及烟青虫等鳞翅目幼虫以及其他弱小胡蜂和蜜蜂,同时还喜欢吃各种植物的果实及花蜜。
3、黄腰虎头蜂
(1)黄腰虎头蜂又叫做大褐胡蜂、黄腰胡蜂,性情较为温和,但是由于活动范围与人类的活动范围重叠,因此蜇人率较高。
(2)黄腰虎头蜂的胸背板为黑色,侧肩褐色,腹部前半段部分为鲜黄色,后半段为黑色,翅膀狭长,为褐色或透明状。体长为20-32mm左右,其中雌蜂体长为28-32mm左右,雄蜂体长为22-26mm左右,工蜂体长为20-28mm。
(3)黄腰虎头蜂主要捕食蜘蛛、小型昆虫及蛾类、蝶类的幼虫。
4、黄脚虎头蜂
(1)黄脚虎头蜂又叫做墨胸胡蜂,黄脚胡蜂,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胡峰,攻击性较强。
(2)黄脚虎头蜂的头部以及胸部均为黑色,腹部为黑色至暗棕色,各脚的前半部分为黄色或黄白色。雌蜂体长为28-32mm左右,雄蜂体长为22-26mm,工蜂体长为20-28mm。
(3)黄脚虎头蜂主要捕食各种小型昆虫以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同时也会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果实。
5、黑腹虎头蜂
(1)黑腹虎头蜂又叫做黑绒虎头蜂,黑绒胡蜂,体型较大,蜂群攻击性强,被称之为杀人蜂。
(2)黑腹虎头蜂的体表生有密集的绒毛,胸部背板为红黑色,腹部几乎全为黑色,各脚前段为浅黄色或棕黄色。体长为18-28mm左右,其中雌蜂体长为30-32mm左右,雄蜂体长为21-23mm左右,工蜂体长为20-22mm左右。
(3)黑腹虎头蜂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昆虫,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同时会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成熟的果实。
6、黑盾胡蜂
(1)黑盾胡蜂又叫做洋鬼子、黄胡蜂、大黄蜂,属于中等体型的胡蜂。
(2)黑盾胡蜂的头部略窄于胸部,中胸背板前部均为黑色,略微隆起,腹部背板均为黄色,并且背板边缘处具有棕色的线环。雌蜂体长为28-30mm左右,雄蜂体长为18-25mm左右,工蜂体长为21-26mm左右。
(3)黑盾胡蜂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昆虫,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同时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成熟果实。
7、拟大虎头蜂
(1)拟大虎头蜂又叫做正虎头蜂、小虎头蜂。
(2)拟大虎头蜂外形与中国大虎头蜂类似,但是体型更小,其头部为浅黄褐色,胸部背板为暗褐色,腹部为暗黑褐色,末端节为金黄色。雌蜂体长为26-32mm左右,雄蜂体长为23-26mm左右,工蜂体长为23-27mm左右。
(3)拟大虎头蜂属于杂食性蜂类,主要以植物的果实为食,并且十分喜欢吃甜食,同时会捕食小型昆虫及蛾类、蝶类的幼虫。
二、虎头蜂和蜜蜂的区别
1、虎头蜂为杂食性昆虫,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同时也会采食植物的花蜜以及果实,而蜜蜂主要食物为花粉及花蜜。
2、虎头蜂的蜂巢多由纸浆状的木浆筑成,而蜜蜂蜂巢由排列紧密的六角柱体蜂室所组成,材质为蜡质。
3、虎头蜂的攻击性相对较强,并且其毒素毒性更大,有可能会致人死亡,而蜜蜂性情相对较为温和,毒素毒性相对较弱。
4、虎头蜂毒液一般呈微碱性,在处理伤口时,需要使用食醋等微酸性溶液进行清洗,而蜜蜂毒液一般呈微酸性,在处理伤口时,需要使用苏打水,肥皂水等微碱性溶液进行清洗。
5、虎头蜂的毒刺上没有毒腺盖,可以发起多次攻击,而蜜蜂的“毒刺”为发育不完全的产卵器,在刺伤人后通常会失去性命。
6、虎头蜂的体型要比蜜蜂大得多。

虎头蜂的天敌是什么

虎头蜂是一种胡蜂类的蜂类昆虫,它的天敌有很多,像是蜘蛛、蝙蝠、蚂蚁、壁虎、老鼠以及一些鸟类,都有可能会捕食虎头蜂。
其中,对虎头蜂威胁比较大的天敌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它们一旦发现蜂巢,就会对它展开攻击,入侵蜂巢,从而导致大量的虎头蜂死亡。另外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一旦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虎头蜂死亡。
乌鸦、喜鹊、蚂蚁、壁虎等也会危害或捕食虎头蜂,此外成群的虎头蜂遇到食物缺乏时同类中也会发生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鸟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食物多寡、栖息地特点及其他条件而异,有的鸟会吃虎头蜂,当鸟看到蜂王或工蜂时飞过去一嘴就吃掉了,老鹰更是凶猛,敢直接在蜂巢上吃蜂。
虎头蜂的种类
1、中国大虎头蜂:中国大虎头蜂是体型最大的虎头蜂,体长28~40毫米,为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头部为橙黄色,胸部几乎全为黑色,成虫除了冬季外均可见,攻击性强,有螫人致死纪录。
2、黑尾虎头蜂:黑尾虎头蜂是虎头蜂的一种,体长25~32毫米,最大特征为腹部后半段为黑色,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蜂群族群量小,攻击性弱,只要不去骚扰就可安心的观察和拍照。
3、黄腰虎头蜂:黄腰虎头蜂是虎头蜂的一种,体长25~30毫米,胸背板黑色,侧肩褐色,腹部前半鲜黄色,後半黑色,翅狭长,褐色或透明,捕食性,以蜘蛛、鳞翅目幼虫、小型昆虫为食。
4、黄脚虎头蜂:黄脚虎头蜂是虎头蜂的一种,体长18~25毫米,特征是各脚前半段为黄色或黄白色,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筑巢于乔木树顶,蜂群攻击性强,常有螫人致死的纪录。

虎头蜂是益虫还是害虫

虎头蜂是益虫。
益虫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的俗称,如蜻蜓、蜜蜂、螳螂等昆虫属于益虫。因此要判断虎头蜂是否是益虫,就要看虎头蜂是否对人类有益,自然条件下虎头蜂以毛虫等多种农业害虫为食物,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从有益的方面来看虎头蜂应该归属于益虫一列。
虎头蜂又称胡蜂属,膜翅目胡蜂科的一个属。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身体长有虎斑纹,故被称为“虎头蜂”。它们以各类昆虫为食,因此对控制自然界病虫害有很大的作用。
生长繁殖和分布范围
每年在四,五月间开始产卵,六,七月间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觅食,遇到食物缺乏时,同类中也会发生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冬季遇到寒流过境以后,虎头蜂就都不见了。虎头蜂在山地与野外最常见。黑腹虎头蜂属於日行性的昆虫,是杂食类的昆虫。
在中国台湾虎头蜂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少数分布於高低海拔地区。常筑巢於乔木的树顶(离地约10公尺以上),蜂群的数量最多、攻击性最强,螫人致死的纪录最多。其他主要分布的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的南部及印尼。

虎头蜂蜂王有刺吗


虎头蜂蜂王有刺,是尾部有尾刺。虎头蜂又称胡蜂属,膜翅目胡蜂科的一个属。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身体长有虎斑纹,故被称为虎头蜂。它们以各类昆虫为食,因此对控制自然界病虫害有很大的作用。虎头蜂的生活区域不广,主要分布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南部及印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两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区。虎头蜂栖息处都不在高山,而都是在平地至大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区,有的筑巢在树枝上,有的筑巢在地窟内,小的巢中有数千只虎头蜂,大的巢中多达数万只蜂。

虎头蜂种类有哪些

具体如下。黑尾虎头蜂黑尾虎头蜂的成虫除冬季外均可见,体长25~32毫米,腹部后半段为黑色,蜂群族群量小,攻击性弱,只要不去骚扰它。中国大虎头蜂中国大虎头蜂是体型最大的虎头蜂,体长28~40毫米,为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头部为橙黄色,胸部几乎全为黑色,成虫除冬季外。黄腰虎头蜂体长25~30毫米,胸背板黑色,侧肩褐色,腹部前半鲜黄色,後半黑色,翅狭长,褐色或透明,捕食性,以蜘蛛。虎头蜂”这个名字,只是民间的俗称,并不是正式的学名,在昆虫中应属胡蜂类,因为它的头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凶猛像老虎,身体长有虎斑纹,所以人们就叫它们“虎头蜂”;又因为虎头蜂窝巢形状很大像鸡笼一样,所以又叫“鸡笼蜂”。

蜜蜂场有虎头蜂,该如何处理呢?

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消灭虎头蜂,也可以找到虎头蜂的巢穴并且进行铲除。
可以用宽竹片或者其他物品进行拍打,或者用一些小的渔网将其消灭,这样才可以避免伤害到其他的蜜蜂。
如果有虎头峰,那么一定要及时的把他们赶走,可以用很大的东西拍打他们,也可以用小的渔网捕捞他们,或者是安装防逃逸板,你可以找到它们的巢,然后集中摧毁,这样就可以消灭他们了。
虎头蜂栖息在比拟湿润的山林里,身上将满了虎纹斑,性情凶猛,以肉食为主,长像奇葩,俗名叫虎头蜂。
一、减少巢门。
减少巢门是避免虎头蜂吃蜜蜂最有效的方法,详细操作是在虎头蜂危害顶峰期将蜂箱巢门调整到只允许工蜂进出的水平,从而可有效防止虎头蜂侵入蜂箱中后给蜂群带来更大的危害,优点是省时省力且预防效果极为显著,缺陷是无法阻止虎头蜂在蜂箱左近捕杀过往工蜂。
二、人工扑打。
人工扑打是避免虎头蜂吃蜜蜂最直接的方法,详细操作是在虎头蜂危害顶峰期养蜂人守候在蜂箱左近,若遇到虎头蜂前来捕杀蜜蜂时便用苍蝇拍等工具停止扑打,优点是可直接避免虎头蜂捕杀蜜蜂,缺陷是养蜂人需求长时间蹲守在蜂箱左近且扑打虎头蜂时还极易被蛰伤。
三、摧毁蜂巢。
摧毁蜂巢是避免虎头蜂吃蜜蜂最彻底的方法,详细操作是找到养蜂场左近的虎头蜂巢穴后用火或其他办法摧毁蜂巢,也可用活捉一只虎头蜂后绑上有毒肉类并在黄昏放其归巢毒杀同巢虎头蜂,优点是可彻底处理虎头蜂吃蜜蜂的问题,缺陷是过于残忍且对当地的生态不利。
虎头蜂的攻击性极强且根本上都有剧毒,因而避免虎头蜂吃蜜蜂时要提防被虎头蜂蛰伤,若不当心被蛰伤则要立刻前往医院找医生帮助。虎头蜂攻击蜂群时尽量不要让其随便得手,否则虎头蜂回巢后可能召集大量同巢蜂攻击蜂群,从而给养蜂消费带来更大的费事和工作量。虎头蜂对养蜂消费固然有一定的毁坏性,但从整个生态上看虎头蜂却是不折不扣的益虫,因而在避免虎头蜂吃蜜蜂时没有必要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