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擞的意思解释,抖擞是什么意思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7 01:46:31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抖擞的意思

抖擞的意思是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摆威风;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搜索,寻找;以手举物而振拂;显露,显示。
抖擞,汉语词语,读音为dǒusǒu,出处:《方言》第六:铺颁,索也。东齐白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郭璞注:谓斗薮举索物也。戴震疏证:薮,亦作擞。宋·刘克庄《沁园春·四和林卿韵》词: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抖擞造句:
1、身体逼出一层微臭的汗垢,疲累神情不见,杜南整个人抖擞起来。
2、国际气象日,冬天寒冷,要注意加衣加被,不要被寒流闪了腰,年刚过,咱还要精神抖擞的工作应酬,鼻涕直流的去公司多毁形象啊。
3、精神抖擞,那种由自内心的疲顿感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4、转眼七天匆匆过,早上一杯热咖啡,赶走清晨与疲惫;饭后扭扭腰,舒展身体酸累;晚上早点进窝被,甜甜入梦想。节后要上班,每天恢复点,精神抖擞又一天。

抖擞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抖擞的意思:振作;奋发。
读音:dǒu sǒu。
出处:《方言》第六:铺颁,索也。东齐白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郭璞注:谓斗薮举索物也。戴震疏证:薮,亦作擞。
引证:宋·刘克庄《沁园春·四和林卿韵》词: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老残游记》第四回:从上房里搜起,衣箱橱柜,全行抖擞一个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急抖擞筐,令极浄,水清乃止。
唐·尚颜《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人皆抖擞衣衫,虑其太湿。
唐·王炎《夜半闻雨》诗: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哦吟无好语。
抖擞造句
1、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2、运动员精神抖擞地进入了赛场。
3、人们舒展舒展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
4、一声冲锋令下,抗日战士人人精神抖擞,决心打一场痛快的大胜仗。
5、起床早的人上午精神抖擞,而整个下午却无精打采。
6、一声令下,解放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冲上前去。
7、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8、这个连的战士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抖擞,操练起来杀声震天。
9、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
10、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抖擞什么意思

抖擞的意思是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摆威风。
一、抖擞的拼音和英文
1、拼音:dǒu sǒu。
2、英文:enliven。
二、抖擞造句
1、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2、运动员精神抖擞地进入了赛场。
3、人们舒展舒展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
4、一声冲锋令下,抗日战士人人精神抖擞,决心打一场痛快的大胜仗。
5、起床早的人上午精神抖擞,而整个下午却无精打采。
6、一声令下,解放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冲上前去。
7、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8、这个连的战士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抖擞,操练起来杀声震天。
9、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
10、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11、尽管天气炎热,考生们却依然精神抖擞。
12、他精神抖擞地走向竞赛场。
13、尽管天气寒冷,工地上的工人们仍精神抖擞。
14、休息了一会儿,他又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
15、军训中,同学们在操场上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步调一致,喊声震天,全场观众以雷鸣般的掌声给予鼓励。
16、参加龙舟比赛的选手个个裹头赤膊,精神抖擞。
17、赵老汉虽然两鬓早已苍白,但精神却很抖擞。
18、这老头鹤发童颜,精神抖擞。

抖擞的意思

抖擞,汉语词语,读音为dǒu sǒu。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抖擞的意思是:振作;奋发。
1、出处:
抖擞语出佛教:“头陀的梵文音译。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2、近义词:
(1)振作:使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2)振奋: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3)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4)焕发: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容光焕发止。
(5)旺盛:生命力强或情绪高涨;兴旺繁盛。
3、反义词:
(1)萎靡:精神颓废,意志消沉。
(2)颓丧: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3)颓唐:萎靡不振的样子。
抖擞例句:
1、尽管考试难度很大,但小李在考前复习充分,考试当天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
2、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考,小红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精神抖擞地迎接挑战。
3、考试前一晚,同学们互相鼓励,努力保持精神抖擞的状态,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为了让女儿在考试中精神抖擞,妈妈特意为她准备了营养丰富的早餐。
5、在考试前,老师总是鼓励同学们保持精神抖擞,全力以赴地应对挑战。
6、小明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考试当天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自信满满。
7、考试前,学校特意安排了轻松的活动,帮助同学们放松心情,保持精神抖擞。
8、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小明通过调整心态,努力保持精神抖擞的状态。
9、在备考过程中,小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她在考试当天精神抖擞、信心十足。
10、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高效的复习方法,小华在考试当天精神抖擞地迎接挑战。

抖擞的词语解释

抖擞的词语解释为振作;奋发。
抖擞的读音:dǒusǒu。抖擞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抖擞造句:
1、春天的风吹得人精神抖擞。
2、即使面对困难,他依然精神抖擞。
3、这场春雨之后,地里的庄稼抖擞着精神,昂首挺胸。
4、他衣衫褴褛,但站在人群中却精神抖擞。
5、这场比赛的胜利让他精神抖擞。
6、无论风吹雨打,他总是精神抖擞。
7、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精神抖擞。
8、清晨的阳光让大地显得精神抖擞。
9、不管前路多么困难,我们都要精神抖擞,毫不退缩。
10、他刚从床上起来,虽然疲倦,但依然精神抖擞。
11、他的笑容让人感到精神抖擞。
12、即使他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仍然保持精神抖擞。
13、即使面对困难,他仍然精神抖擞。
14、他的精神抖擞,决心克服所有的困难。
15、即使年老体弱,他仍然保持精神抖擞。
抖擞精神的奥秘与技巧
1、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 。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不是安乐窝。舒适区是自己心中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
2、把握好情绪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自己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自己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3、调高目标 。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太小、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主要目标不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抖擞的意思

抖擞拼音dǒu sǒu,意思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摆威风等。

抖擞的意思 1.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例:我劝天公重抖数。依旧念做dǒu sǒu,“数”为通假字,通“擞”。
2.振作的。例:精神抖擞。
3.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4.抖动。例:抖擞掉棉衣上的雪。
5.摆威风。例:瞧吧,看他还能抖擞几天。
6.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精神抖擞的意思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近义词:容光焕发、生龙活虎、精神饱满、丰神异彩、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气贯长虹、容光焕发、意气风发、飒爽英姿。
反义词:意志消沉、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抖擞”是什么意思?

抖擞
振作,振奋,如“~~精神”。
抖擞
dǒusǒu
(1)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振作的
精神抖擞
(3) ∶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抖擞
dǒusǒu
(1) ∶抖动
抖擞掉棉衣上的雪
宦情抖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唐·白居易《答州民》
它们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从草地上飞起
(2) [方]∶摆威风
瞧吧,看他还能抖擞几天
抖擞
dǒusǒu
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
抖擞
振作,振奋,如“~~精神”。
抖擞
dǒusǒu
(1)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振作的
精神抖擞
(3) ∶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抖擞
dǒusǒu
(1) ∶抖动
抖擞掉棉衣上的雪
宦情抖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唐·白居易《答州民》
它们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从草地上飞起
(2) [方]∶摆威风
瞧吧,看他还能抖擞几天
抖擞
抖擞 dǒu sǒ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例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振作的。
例句:精神抖擞。
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例句:抖擞掉棉衣上的雪;宦情抖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唐·白居易《答州民》
例句:它们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从草地上飞起。
摆威风 [fang[口]]。
例句:瞧吧,看他还能抖擞几天。
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
焕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例句:早上起来,吹吹冷风,精神抖擞。
抖擞[dǒu sǒu]意思: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一、抖擞基本释义:
1、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2、振作的。
二、抖擞引证解释:
振作;奋发。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三、抖擞用法示例:
1、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2、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扩展资料
抖擞近义词:振作、振奋
一、振作
【词语】:振作
【拼音】:zhèn zuò
【释义】:使精神胞满,情绪高昂。
示例:
1、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小心谨慎的习惯之外,还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两种长处。
2、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使人精神振作;希望使沙漠中的绿洲,使人心旷神怡。
二、振奋
【词语】:振奋
【拼音】:zhèn fèn
【释义】:指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示例:
1、大阅兵的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2、爱心是一句飘荡在寒晨的问候,使奔波劳累的人感到振奋。

抖擞是什么意思解释

抖擞是什么意思解释: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造句
1、这时我看见一位满面红光的老大爷,他虽然满头银发,胡子斑白,却显得精神抖擞,他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利落地跳入冰水之中,挥动着那有力的双臂,飞快地向前游去。
2、到了冬天,雪松依然精神抖擞,只是灰尘满面。枝叶逐渐变黑,枝尖淡黄,随着大风呼唤,枯枝败叶不停地在空中上飞舞,灰色的树皮凸凸凹凹十分坚硬。当万物沉睡时,雪松屹立在狂风之中,显示出它英雄的本色。
3、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那道金灿灿的线,暖暖的照进房间,把整个房间映成金色。那是一片让人眼。
4、夏天骄阳似火,无情的炙烤着大地,平常精神抖擞的大树也变得无精打采了。平时活蹦乱跳的小狈,也懒洋洋的躺在大树下,露出了红红的舌头。树上的蝉不停地鸣叫:“知了,知了。”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啊!”。
5、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6、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7、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8、它代表黎明、破晓;唤醒、抖擞,这恰是当初我想要的生涯状况,对未知的所有,都要如同破晓般,充斥生气。
9、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之际重抖擞,万物回春目标有,奋斗脚步要紧凑,成功未来在招手,登抵巅峰乐悠悠,春天了,祝您龙年事业成功,再创辉煌!
10、早晨,深深呼吸满山满谷带霜的新鲜空气,感到精神抖擞,浑身是力量,仿佛一夜的功夫自己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山擒虎入水捉蛟的出色猎手。

抖擞的意思解释

抖擞的意思是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以手举物而振拂。《齐民要术·作豉法》:“急抖擞筐,令极浄,水清乃止。”唐尚颜《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人皆抖擞衣衫,虑其太湿。”
抖却;摆脱。《夜半闻雨》诗:“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哦吟无好语。”清金农《宿韬光飞雨轩》诗:“隙尘抖擞上方眠,飞雨轩中暂息缘。”
振作;奋发。《与万思节主事书》:“吾友闲居少过,却是不曾抖擞提醒精神。”《己亥杂诗》之一二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他精神更加抖擞,容光更加焕发了。”
例句:
1、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2、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3、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4、冬天的晨练更有一番意趣,新鲜而略带凉意的空气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抖擞。
5、参加龙舟比赛的选手个个裹头赤膊,精神抖擞。
6、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7、休息了一会儿,他又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
8、尽管天气寒冷,工地上的工人们仍精神抖擞。
9、这些士兵个个虎背熊腰,精神抖擞。
10、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