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尚作品,塞尚油画作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6 20:59:03 浏览4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印象派保罗·塞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代表作有:《埃斯泰克的海湾》、《僧侣肖像》、《田园诗》、《缢死者之屋》、《肖凯肖像》、《静物》、《圣维克多山》、《玩纸牌者》、《浴女们》、《埃斯泰克的海湾》\x0d\x0a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x0d\x0a  性别:男\x0d\x0a  出生年月:1839年\x0d\x0a  国别:法国\x0d\x0a  总述:\x0d\x0a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x0d\x0a  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於后印象派。\x0d\x0a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x0d\x0a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x0d\x0a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x0d\x0a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x0d\x0a  艺术生涯:\x0d\x0a  保罗·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辞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孙。他先在小学和圣约瑟夫学校就读,由于父亲交了好运,从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他被送入中学学习。1858年,保罗带着坚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对同学米尔·左拉的真挚友谊从中学毕业,通过了文科毕业会考,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大学法学院。不过,他并不因此而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学校的课程。从1856年起,强烈的兴趣爱好就已把他带向了这所学校。他虽然勤奋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赋不高。他身材矮胖,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的面孔也不讨人喜欢,但他目光炯炯,动作敏捷,喜欢游泳、打猎,在原野上远游。他还醉心于音乐,在学生乐队中,他吹铜管,左拉吹长笛。\x0d\x0a  1859年,他父亲在埃克斯附近购下维拉尔侯爵在十七世纪建造的热德布芳花园,带着妻子、儿子,两个女儿在那里避暑。保罗在别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他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亲如何反对,他也要作画家。父亲给他保留了作为银行经理继承人的职位,并用下面的话来警告他:“孩子,想想未来吧!人会因为天赋而死亡,却要靠金钱吃饭。”虽然对这种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念感到愤怒,塞尚还是不得不屈服认可。不过,他仍然偷偷地作画,对法律学习只给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尔·左拉鼓励他前往该处,而银行家则拼命阻挠这一计划。\x0d\x0a  1861年4月,父亲发现儿子实在没有从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长女玛丽的敦促,他终于带着低声抱怨让步了。保罗·塞尚来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纳街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间,在瑞士画院习画,与基约曼和毕加索交往,并继续和左拉保持着友谊。他靠着父亲每月寄给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艰难地维持着生活。他丝毫不能适应首都的嘈杂,初期作品也远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他也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原因是:“虽具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埃克斯,大为高兴的父亲在自己的银行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但保罗并未因此从事金融而牺牲画笔,仍然热情地画着。他在四大块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画《四季》,来装饰热德布芳的厅室,并且在画上无礼地签上“安格尔”之名以作消遣.他画自画像,也为父亲作像。\x0d\x0a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他却不欣赏他们。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诺阿,可是他欣赏的却是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他此时的画颇为浪漫,并且厚颜地把它们称为“杂烩”。别人不喜欢他这种绘画,而且连他自己也不喜欢。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开心之事。不管到哪儿,都不感觉赏心悦目。他断绝了刚刚结下的友谊,离开曾经吸引了他的著名画家,不断地变换住地。由于厌烦,他离开巴黎,又由于好奇而重返该地。他退隐到埃克斯,但很快又离开那里。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龙的拒绝,不得而知。\x0d\x0a  总之,他忧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当然是换了个新的地方。他在马奈、雷诺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尔、迪朗蒂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露了露面,但觉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1年沙龙落选。同一年,他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模特玛丽·奥尔唐丝·富盖。\x0d\x0a  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晚年画风有所改变,留下了多幅温和,光明并富含古典注意庄严气息的风景及景物画。

塞尚油画作品

塞尚的油画作品有《游泳者》、《渔夫》、《罐子、杯子和苹果的静物》、《坐着的农夫》等。
保罗·塞尚是后印象派画家,是现代绘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启发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塞尚独特的色彩造型形式和他对自然的分析方法影响了后来几代的前卫艺术家,比如,立体派和野兽派就从塞尚的油画艺术中吸取了营养。
他的油画《游泳者》,展示了一种发展中的风格和色调,这在他后来的全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直至变为成熟的个人画风。
这幅画的风景具有空气中绘画的外光效果,而人物则取材于艺术家的想象力,塞尚很少从生活中对裸体进行写生,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风景和人物的关系靠画家自己想象调和。
《渔夫》和《游泳者》这两幅油画,虽然它的主题让人回想起19世纪60年代熟悉的幻想主题,但它也可能是两个两极来源的产物。
在《罐子、杯子和苹果的静物》这幅油画中,塞尚拒绝了他早年强烈光影对比的画法,以换取一个紧邻放置的精致色阶系统,达到用色彩冷暖关系来造型。
《坐着的农夫》是塞尚对农民主题的探索。

保罗·塞尚 塞尚作品 塞尚代表作

保罗·塞尚出生于法国埃克斯一个小商人家庭,曾在瑞士画院学习,是法国著名画家,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塞尚简介,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先驱、“现代绘画之父”等称誉。那么保罗·塞尚简介,保罗·塞尚的作品有哪些呢?

塞尚
保罗·塞尚简介
保罗·塞尚(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塞尚作品 塞尚代表作
塞上作品有:《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埃斯泰克的海湾》《僧侣肖像》《田园诗》《缢死者之屋》《静物》《玩纸牌者》《浴女们》《埃斯泰克的海湾》等。
《圣维克多山》是法国画家保罗·塞尚于189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位于法国南部塞尚家乡的附近,画面中天空是混沌的色块、山峰也只是模糊的轮廓,山脉下面的房屋、田地、树木花草根本无法辨认清楚,只剩下支撑事物本质的形与色,这好比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骨头和骨头的色泽,中间没有衣服的包裹和肉体的依托。在这幅画中,画家的笔触更加抽象,轮廓线条也变得更加破碎、松弛。色彩漂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的自身特征。

塞尚的代表作

代表作品:《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静物系列。
保罗·塞尚代表作品:
《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
塞尚(1839~1906)Cézanne,Paul,法国画家。1839年1月19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1906年10月22日卒于家乡。早年学法律,同时爱好美术和文学。后到巴黎学画。早期作品曾被沙龙拒绝,却受到作家E.左拉的称赞;代表作如《强暴》、《验尸》、《野餐》等富于戏剧性,多表现悲剧的爱情和死亡。他研究过古典绘画,临摹过P.P.鲁本斯、E.德拉克洛瓦、威尼斯画派和巴洛克大师们的作品,其作品不合乎古典法则,却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70年代末以后的30年,是其创作的成熟期。所作《肖凯像》、《玩纸牌者》、《酒神宴舞》、《浴女们》等,写意特征更加鲜明,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他对绘画的革新主张和实践,受到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归入后印象主义流派。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静物是谁的作品

静物是保罗·塞尚的作品。
《静物》,是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画作,1999年,塞尚画作《静物》在纽约拍卖成交,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有机会观赏到大师的作品,同时也确认了他在世界美术界的地位。
作者简介: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画家。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他的作品对于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对于马蒂斯和毕加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品欣赏:
从《静物》可以看出,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在这幅画中,整体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物象在网络上各得其所,任何细节和局部似乎都不可随意挪动,否则,整个结构便会失去平衡。
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常常成为他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当塞尚的静物苹果出现时,西方美术界为之震惊。
这是只没有政治,没有所谓思想,没有雄心壮志,不急不躁,不会故作深沉的苹果,它清新芬芳、真实可触,忠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安静而光泽。塞尚画笔下的所有女人,似乎都有着苹果般的气质,她们坐在那里,没有所谓为了前途而疯狂打拼的野心,她们安静到只是一只苹果。

塞尚作品 塞尚简介 塞尚格调 塞尚印象

中文名称:保罗·塞尚
外文名称:Paul Cézanne
国籍:法国
出生地:埃克斯
出生日期:1839年1月19日

逝世日期:1906年10月22日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瑞士画院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有"现代绘画之父"的称谓
代表作品:《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静物系列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强调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秩序。这种追求其实在西方古典艺术传统中早已出现。而塞尚始终对古典艺术抱着崇敬之情。他最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他曾说:"我的目标是以自然为对象,画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图使自己的画,达到普桑作品中那种绝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着这方面,进行异常执著的追求,以至于对传统的再现法则不以为然。他走向极端,脱离了西方艺术的传统。正是如此,他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保罗·塞尚的作品赏析

《埃斯泰克的海湾》《僧侣肖像》《田园诗》《缢死者之屋》《肖凯肖像》《静物》《圣维克多山》《玩纸牌者》《浴女们》《埃斯泰克的海湾》《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建立起经过细致融合的笔触。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像是落日的余辉。艺术家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这种切断空间的手法具有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海湾的蓝色,甚至比前景的褐色和红色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结果空间变得模棱两可又相类似。我们必须把它当做深度中的全景画来理解,同时又把它当做在画表面上搞色形排列组合来理解。尽管塞尚有过不停的斗争和犹豫不决以及不满意的时候,但在这一件作品中他要干的事无疑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塞尚这所以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绘画概念,并对二十世纪绘画的行程发生了六十多年的影响,乃是靠了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和瞬间幻象,以及古代大师们的训练和坚实的结构,更重要的是靠了他那观察自然的强烈而敏感的知觉。塞尚是那样一心一意地献身于风景、肖像和静物各个主题,世界上的艺术家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对艺术史的贡献。为了理解这个事实,就有必要弄懂他的主题所包含的共同问题。他参与了所有主题的再创造,或景色、物体和人物的再现。《静物苹果篮子》在《静物苹果篮子》以及其它许多静物中,塞尚在表现上所获得的成功甚至超过了巴尔扎克的言语描述。对于塞尚来说,如同其他的前辈和后辈艺术家一样,静物的魅力显然在于,它所涉及的主题,也像风景或被画者那样是可以刻划和能够掌握的。塞尚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苹果随便地散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间,将盛有步糕点的盘子放在桌子后部,垂直地看也是桌子的一个顶点,在做完这些之后,他只是看个不停,一直看到所有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开始形成某种关系为止,这些关系就是最后的绘画基础。这些苹果使塞尚着了迷,这是因为散开物体的三度立体形式是最难控制的,也是难融汇进画面的更大整体中。为了达到目标,同时又保持单个物体的特征,他用小而偏平的笔触来调整那些圆形,使之变形或放松或打破轮廓线,从而在物体之间建立起空间的紧密关系,并且把它们当成色块统一起来。塞尚让酒瓶偏出了垂直线,弄扁并歪曲了盘子的透视,错动了桌布下桌子边缘的方向,这样,在保持真正面貌的幻觉的同时,他就把静物从它原来的环境中转移到绘画形式中的新环境里来了。在这个新环境里,不是物体的关系,而是存在于物体之间并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变成为有意义的视觉体验。画完此画七十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来看这幅画的时候,仍然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一切微妙的东西,塞尚就是通过这些东西取得了他的最后成果的。不过,我们如今能在不同的水平上领悟到他所达到的美了。他是绘画史上的一位伟大的造型者,伟大的色彩家和明察秋毫的观察家,也是一位思绪极为敏捷的人。这幅静物象他的许多静物一样,也可以说是幅风景。赭色的前景、淡蓝的背景、桌布的“雪峰”以及散落在场景之中的苹果的偶然秩序,所有这些都使我们联想起《埃斯泰克的海湾》或《圣·维克多山》的许多景色。他的人物习作,象《玩牌者》的各种稿本,使人想到他在绘画中追求厚重、封闭的建筑感。在《穿红背心的男孩》中,包围着空间的装饰帘子亦是如此。1890年以后,塞尚的笔触变大,更具有抽象表现性。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这些倾向,导致了他临终前几年的那些奇妙的自由绘画。《圣·维克多山》就是这样一类绘画的杰作之一。笔触在这里起了优秀交响乐团里独奏家的作用。每个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这幅画里既有结构又有抒情味,人们可以看到,艺术家达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它属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景画的伟大传统,然而,又像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它又被看成是个人知觉的极大积累。画家将这些分解成抽象的成分,重新组织成新型的绘画的真实。 塞尚的晚年曾一度努力不懈地创作着浴女的构图。他在几幅大型油画中,以一种异常的宏伟感觉创作着这些构图。他也在几幅水彩画上表现了相同的题材,只是表现得更为轻巧、更为自然和亲切。水彩画“浴女们”,似乎就是一股梦魂和气浪的滚滚洪流,这些形象接近音乐更甚于接近建筑。总之,塞尚在其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又复兴了他青春时代的浪漫的冲动,然而并没有放弃他从踏入印象主义阶段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的和谐、狂热发作之后的平衡和形与色的感觉。对明暗、体积、景次、空间及其同刻画本身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一个整体,即构成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要求——这一切,促使塞尚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塞尚作品

《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静物系列等。
《圣维克多山》画作内容:
天空是混沌的色块、山峰也只是模糊的轮廓,山脉下面的房屋、田地、树木花草根本无法辨认清楚,只剩下支撑事物本质的形与色,这好比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骨头和骨头的色泽,中间没有衣服的包裹和肉体的依托。
扩展资料:
保罗·塞尚创作特点
他早期的作品充斥着一股被压抑的狂想及情欲。
早期绘画风格受许多人影响,有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鲁本斯的巴洛克装饰艺术、印象派的自然光影变化等因此塞尚身处于卬象派的时空中,也非常认同印象派的特殊地位,但他的作品却与印象派风格截然不同。
塞尚长久追求一种诉诸心灵超越眼前景象的深沉构思,他对于描绘对象的美与丑并不在乎,认为只有内涵与内在情感,才能完整地忠实地呈现于画布上。他曾把人物比例伸长、解体及弯曲,来研究画面中的明暗度、协调性与吸引力,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轮廓线条与透视比例,这就是塞尚坚持的绘画精神。
保罗·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反对印象主义那种忽视素描,把物象弄得服就不清的绘画风格。他认为,倘若画中物象模糊不清,那么便无法寻求画面的构成意味,立志要“将印象主义变得像博物馆中的艺术那样坚固而恒久”。
他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强调通过绘画。在自然表象之下发据出某种简单的几何形式,同时将眼见的散乱视象构成秩序化的图像。他极力追求一种能塑造出鲜明、结实的形体的绘画语言,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廊,甚至要将空气、河水、云雾等,都勾画出轮廓来。
在他的风景画中,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的物象,都被拉到同一个平面中,这样既与传统表现手法拉开距离,又为画面构成留下了表现的余地,强调了画中物象的明晰性与坚实感。
在创作中,保罗·塞尚一直主张要用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来表现自然。他不惜牺牲客观的真实,排除繁琐的细节描绘,而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的处理,以摆脱千百年来西方艺术传统的再现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塞尚的画中经常出现对客观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视不准、人物变形等,景物描绘富有几何意味。他无意于再现自然,而他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根本上是为了创造一种形与色构成的规律[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罗·塞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维克多山
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
他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尤其是立体派。在他生前的大多数时间里,他的艺术不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通过他的坚持,最后对19世纪所有常规绘画价值提出了挑战。
扩展资料:
塞尚的最大成就是对色彩与明暗具有前所未有的精辟分析,颠覆了以往的视觉透视点,空间的构造被从混色彩的印象里抽掉了,使绘画领域正式出现纯粹的艺术,这是以往任何绘画流派都无法做到的。因此,他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他认为形状和色彩是不可分离的。用几何的笔触在平面上涂色,逐渐形成画的表面。他主张不要用线条、明暗来表现物体,而是用色彩对比。

塞尚作品风格简介

  塞尚 (1839-1906)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塞尚作品风格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塞尚的个人简介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就成了。”塞尚(本书译为塞藏,字为繁体)在他讲到他的画时,经常重复这句话。在印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他进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如果说雷诺阿、德加或者莫奈这些印象派画家是将运动着的事物的暂时的瞬间印象固定在油画布上的话,塞尚则是在探索以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
  如果说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将轮廓线变得模糊的话,而塞尚则是重新恢复或者说是重新建立起轮廓线。他十分注重表现物象的结实感和画面的深度。为此他完全摒弃了由布鲁乃莱斯基引入绘画领域的线性透视法,物象的体量感在绘画中重新占有统治地位,而这种体量感不是靠线条表现出来的,而是靠作者自由组合的色彩块面表现出来的。为此,塞尚被称作为“印象主义的坚实派”。
  十分明显,塞尚最喜欢表现的题材是静物,不过他也画人物画,他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人物的身体往往处理成概括的、机械的、纪念碑式的富有几何形概念的形象。而他的静物画常常是用“柱形的、球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现。
  对于塞尚艺术的评价,如果少不了引起公众和批评家们的讽刺的话,应该承认塞尚是真正的“现代艺术之父,首先是野兽派,继而是立体派的艺术之父。”
  他认为”“他的作品大多是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和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以及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他有时为了寻求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作品的风格   塞尚在印象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努力探索色彩的表现力。他放弃了印象派只用色彩来表现大气、光的氛围气的目的,全心全意用色彩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结构。为了建立起一种稳固的关系,他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一味无穷地分解色彩,被动地沦为感觉的奴隶,而是非常注重色彩的概括与提炼,在表现感觉上是十分主动的。
  一方面是塞尚想从更深刻、更本质的层面来理解自然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塞尚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由客观到主观,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和结合。要寻找出“代表自然”的本质特征,画家必须通过视觉和大脑来整顿感觉,以期从自然中领悟出其内在的关系——固有的形式与秩序,进而生成既有理性结构又有直观意味的创造性意象。在这一环节里,塞尚完成了从物质感觉到精神结构的内在转化;进行了从混乱、相对、碎片、到秩序、绝对、坚实的视觉领悟。
  塞尚主要作品欣赏   《凯恩肖像》
  印象主义赋予了塞尚新的人情味。在《凯恩肖像》明亮的绿色背景前,显现着蓝灰色的头发、胡子和上衣,以及淡蓝色的衬衫、浅红色的肉体,这幅作品中,塞尚以浅色调突出着深色调。色彩的笔触尽管很粗犷,但由于变化丰富,完美完成了构图。从这种形与色的完美统一中,产生了这个塞尚和雷诺阿都很敬重的人的形象——一个敏感而严肃、面带愁容但意志坚定的、内心充满着崇高精神的艺术保护者的形象。塞尚在这幅肖像上成功地把作为艺术对象的人和艺术所要刻画生命力结成为一个完全的同一体。

  《缢死者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