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秋节家人团圆的诗句
- 2、中秋团圆家人团聚诗句
- 3、关于中秋阖家团圆的诗句
- 4、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诗句
- 5、中秋一家人团聚温馨的古诗
- 6、中秋节全家团圆的诗句
- 7、中秋节亲人团聚温馨的诗句
- 8、中秋家人团圆的诗句有哪些
- 9、中秋全家团圆的古诗句
中秋节家人团圆的诗句
中秋节家人团圆的诗句如下: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2、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
3、灵搓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动摇随积水,皓洁满晴天。
6、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7、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0、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11、一江春水何年尽,万古清光此夜圆。
12、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13、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扩展资料:
首先它是作为我国公认的团圆节,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金樽对月、抚今追昔、共享盛景,给人的记忆最深刻、最鲜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节日的价值意义,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
远在他乡的游子,会借此机会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圆当作圆满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其次秋天正值收获的季节,因此还包含了祈盼丰收、幸福的寓意。还有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除此之外,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团圆家人团聚诗句
中秋团圆家人团聚诗句如下:
一、孔平仲《熙宁四年中秋》
月满光尤好,秋殷气更清。
频年苦阴雨,此夜独清明。
后阁罗甥妹,前堂合弟兄。
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
赏析:经历唐末的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战乱,迎来了宋朝时期。八月十五日在宋朝正式官定为中秋节,宋朝的中秋节,更注重亲人团聚的内涵。和唐朝人以赏月为主的过节方式,宋朝人更实在,大家邀约在一起,一起喝酒吃饭,月亮成为最美的背景。
这首诗借中秋之月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写景状物与传说想象融为一体,立意新颖,构思奇巧。
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三、赵师侠 朝中措 其三《 乙未中秋麦湖舟中 》
西风著意送归船。
家近总欣然。
去日梅开烂漫,归时秋满山川。
京华倦客,难堪羁思,历尽愁边。
寄语姮娥休笑,月圆人亦团圆。
赏析:这首词,明快里含着游子思家以及和爱人团聚的渴望,旖旎动人,笑中含泪。不经历颠沛的人,怎么能懂得亲人亲情家园的重要。没有经历过别离的人,怎么知道团圆的美好。
关于中秋阖家团圆的诗句
关于中秋阖家团圆的诗句如下: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长久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洞庭青草秋水漫,潇湘月明露冷苍。(李煜《长相思》)这两句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秋景和月夜,表现出作者在中秋之夜对家人的怀念和孤寂之感。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在月圆之夜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花间独酌》)这两句诗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表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与明月和影子共酌的情景,透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这两句诗以七夕与中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期盼。
团圆的意义:
1、家庭团圆: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而与家人分开。然而,家庭团圆是人们内心最渴望的时刻。在团圆时刻,人们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压力,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
2、友情团圆:友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圆时刻,老朋友们可以重温旧日回忆,分享彼此的近况和生活经历,建立更深厚的友谊;新朋友则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索新的领域和分享快乐。
3、爱情团圆:在爱情中,团圆意味着相互支持和信任的两个人在一起共同经历风雨,珍惜彼此。在团圆时刻,恋人们可以一起享受浪漫和温馨的氛围,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夫妻间则可以增强感情、相互扶持,共度一生。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诗句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诗句如下: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作者:苏轼,出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赏析:诗句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举杯邀请明月一同欣赏圆月之美,寓意家人团聚,共享欢乐。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作者:李白,出处:《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赏析:这句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家庭团圆的喜悦之情,将中秋的圆月与幸福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作者:辛弃疾,出处:《青玉案·元夕》
赏析:通过描绘星光闪烁的夜空和凉爽的气候,抒发了对于中秋团圆的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4.“合家团圆福满门,月光如水照春恩。” - 作者:佚名。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月饼的香气和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家庭团圆的喜悦和美好祝愿。
5.“中秋佳节情满怀,团圆一堂喜洋洋。” - 作者:佚名。
赏析:以桂花的香气和街头巷尾飘洒的桂叶,形容了中秋团圆之时带来的温暖和喜悦。
6.“团圆月夜情更浓,亲情友情在心中。” - 作者:佚名。
赏析:表达了在月光下团圆的喜悦和家人欢声笑语的快乐氛围,展现了中秋团聚的幸福场景。
7.“月圆家更圆,团聚乐融融。” - 作者:佚名。
赏析:简洁明了地揭示了月圆人更圆的道理,表达了中秋团圆的深刻寓意。
8.“月光如练浸家庭,团圆喜庆愈加增。” - 作者:佚名。
赏析:通过“团团”和“家家”这两个形象词语,凸显了中秋佳节团圆的美好愿景。
9.“家人团聚在明月,幸福快乐更倍增。” - 作者:佚名。
赏析:凭借着眷恋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中秋夜与家人共度团圆的温馨景象和快乐时光。
中秋一家人团聚温馨的古诗
中秋一家人团圆的诗句如下: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赏析:最团圆的月亮就是中秋月,最团圆的夜晚,就是人间此时。那月光落在人身上,如同冰纱,如同冰的光彩,是人拂不落的,遍地月光如水,仿佛将要流动。
这里的团圆,其实是升华型的,代表了帝王的仙人承露台在西山上高耸,代表了国家统一的东边海潮,在月光下潮涌。这是愿望着安定,盛世,统一。虽然殷文圭历经了晚唐五代的两个时期,但是中秋节中秋月带给人家国壮美安定的感触,凝结成不变的大气情怀。
2、月满光尤好,秋殷气更清。——孔平仲《熙宁四年中秋》
赏析:八月十五日在宋朝正式官定成为中秋节,宋朝的中秋节,更加注重亲人团聚的内涵。和唐朝人以赏月为主的过节方式相比,宋朝人更实在,大家邀约在一起,一起喝酒吃饭,月亮成为了最美的背景。
中秋节月亮满了,月光尤其好,而此日空气更为清新。宋朝的中秋节,以团聚为重要的内容,给月亮增加了人气,而亲眷沐浴着明丽皎洁的月色,亲情更加温馨华美。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中秋节全家团圆的诗句
中秋节全家团圆的诗句内容如下: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2、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
3、灵搓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动摇随积水,皓洁满晴天。
扩展资料: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斯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中秋节亲人团聚温馨的诗句
关于中秋节亲人团聚的温馨诗句如下:
1、此夜情应好,阳关何满人。(王维《阳关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尽管身处异乡,但心系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在中秋之夜,诗人与亲人团聚,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这份温馨和亲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2、家人共长夜,灯下思故乡。(白居易《思乡》)
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家人团聚的场景。在灯下,诗人与亲人一起度过这漫长的夜晚,共度佳节,思念故乡。这份温馨和亲情让诗人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最真挚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身体健康、平安快乐。即使相隔千里,也仍然可以在同一轮明月下共享这份美好和温馨。诗句中的千里共婵娟,既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思念家乡的古诗: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仿佛地上泛起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静夜思》反映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的离乡之痛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思念之情。尽管月光皎洁,但诗人仍然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诗中的月是故乡明一句,成为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名句。此外,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离乱的痛恨和对战乱不息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3、《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是诗人遥望海上明月升起的景象,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方亲人。此时,他和亲人虽然远隔千里,但却共享着同一轮明月。海上生明月一句成为了经典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中秋家人团圆的诗句有哪些
中秋家人团圆的诗句有哪些如下:
1、《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
6、《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知识拓展:
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且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全家团圆的古诗句
中秋全家团圆的古诗句如下:
1.《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6.《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7.家居虽获落,眷属幸团圆。
8.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
9.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10.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