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座位全满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3 评论0
歇后语
关于离谱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2 评论0
“离谱歇后语” 通常指那些比喻夸张、逻辑跳脱或结果出人意料的歇后语,往往带有幽默、荒诞或讽刺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结合夸张比喻、谐音双关或脑洞大开的联想,让人忍俊不禁:
一、动物 / 自然类:脑洞大开的比喻
- 癞蛤蟆娶天鹅 —— 想得美
(癞蛤蟆和天鹅的反差极大,用 “想得美” 直接戳破不切实际的幻想,离谱在 “跨物种” 的荒诞设定。)
歇后语
说人矮子的歇后语是啥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9 评论0
用来形容人个子矮的歇后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且生动的例子:
- 武大郎开店 —— 不容大个儿
源自《水浒传》中武大郎身材矮小的形象,比喻嫉妒或排斥比自己高(或能力强)的人。例如:“他这领导就像武大郎开店,手下全是唯唯诺诺的人。”
- 矮子坐高凳 —— 上下够不着
直接描述身高不足导致的尴尬,也可引申为能力或条件不足,无法达到目标。比如:“这项目难度太大,对他来说就像矮子坐高凳,实在是力不从心。”
歇后语
歇后语蜡烛点火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2 评论0
歇后语 “蜡烛点火” 的后半句是 “多此一举”。
解析:蜡烛本身的功能就是被点燃发光,再去 “点火” 显然没有必要,因此用 “多此一举” 来形容做不必要或多余的事。
解析:蜡烛本身的功能就是被点燃发光,再去 “点火” 显然没有必要,因此用 “多此一举” 来形容做不必要或多余的事。
歇后语
二百字歇后语故事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0 评论0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话说唐僧师徒途经高老庄时,猪八戒趁午休溜进厨房,对着铜盆里的水梳洗打扮。他正得意地捋着稀疏的鬃毛,忽见水中倒影耳朵肥大、嘴脸凸长,活像个黑胖妖怪。八戒气得抄起钉耙砸向铜盆,水花四溅中吼道:“你是哪里来的丑物,敢学俺老猪!”
孙悟空正巧路过,见状笑得直打滚:“呆子,那镜子里不就是你自己嘛!” 八戒揉着脑袋凑近碎镜片,左看右看仍是尖嘴猴腮的模样,急得直跺脚:“俺在高老庄时,村姑都说俺模样憨厚,怎的到镜中就这般不堪?”
观音菩萨听闻此事,托梦点化:“心若慈悲,形貌自善;心若愚执,美颜亦丑。” 八戒这才明白,镜子照的是皮囊,众人笑的是他贪吃懒散的性子。从此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的歇后语便传开了,既笑他形貌滑稽,更讽喻那些做事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处境。
歇后语
跳脱飛揚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3 评论0
根据目前的资料,“跳脱飛揚” 并非常见的歇后语组合。不过,结合相关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 词语拆解与关联
“跳脱飛揚” 中的 “跳脱” 在汉语中可指 “灵活、逃脱” 或作为修辞手法(语路中断),而 “飛揚” 常与 “跋扈” 搭配成成语 “飞扬跋扈”,对应的歇后语为 “大风刮羊圈 —— 飞扬跋扈”。但这一组合与 “跳脱” 无关。
- 近义表达的歇后语
若想表达 “跳脱飛揚” 所形容的活泼、不受约束的状态,可参考以下歇后语:
歇后语
送死的歇后语搞笑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9 评论0
以下是一些关于 “送死” 的搞笑歇后语,结合谐音、夸张和幽默场景,供你一乐:
- 飞蛾扑火 —— 自取灭亡(纯纯找死)
- 老鼠偷油喝 —— 掉进油缸里淹死(贪吃送命)
- 厕所里点灯 —— 找屎(死)(谐音梗拉满)
- 光着膀子扛机枪 —— 找死还嫌不够刺激
- 螳臂挡车 —— 不自量力,找死
歇后语
蚊子吸血的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1 评论0
歇后语
道上捉妖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9 评论0
关于 “道上捉妖” 的歇后语,虽然没有完全固定的标准答案,但结合民间传说、道教文化和语言双关的特点,可以拆解出以下几种趣味表达:
一、谐音双关类
- 道上捉妖 —— 有福(符)
这是最常见的谐音歇后语。道士捉妖时常用符咒驱邪,“符” 与 “福” 同音,既点出职业特性,又暗含吉祥寓意。例如:“老张头当道士三十年,道上捉妖 —— 有福(符),十里八乡的邪祟都怕他。”
- 道上遇妖 —— 开眼(开符)
歇后语
带有秤砣的歇后语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浏览11 评论0
以下是一些包含 “秤砣” 元素的经典歇后语,涵盖了比喻、谐音双关等多种表达形式,兼具趣味性与文化内涵:
一、核心寓意类
- 口吞秤砣 —— 铁了心
形容人意志坚定,决心不可动摇。类似表达还有 “王八吃秤砣 —— 铁了心”“张飞吃秤砣 —— 铁了心”,通过动物或人物的夸张行为强化 “铁心” 的意象。 - 秤砣虽小压千斤
比喻外表不起眼的事物往往具有关键作用。源自《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自嘲:“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强调内在价值超越外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