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辛亥革命在哪一年年发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4 11:29:43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是

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具体而言,辛亥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为革命开始的标志。1911年10月10日晚,同盟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1911年10月10日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成立革命政府,清朝的封建统治崩溃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定10月10日为“辛亥革命纪念日”。
辛亥革命的影响列举如下:
1、废除帝制
辛亥革命将封建帝制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2、经济发展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沉沦在封建社会的泥淖中,民众贫苦潦倒、政治腐败、国家衰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国家面貌发生改变的起点。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自工具有反抗暴政的能力,使中国的现代史进入全新的篇章。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中国社会因此走上了民主化的路径,人民开始认知他们有权利享受自由、平等和公正。辛亥革命对中国共和国的成立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日后的革命提供了灵感。
辛亥革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且充满着牺牲,但是革命的成果是长远而历久弥新的。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踏上现代化的路程,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就是延续这条道路,永不止步,直到真正地实现民主和繁荣。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1年。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一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标志是武昌起义。黄冈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主要是文联和共产党,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新的武装起义。经过革命家的努力,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成功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打响第一声枪响,之后各地准备好的汉人纷纷起事,1912年2月12日农历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国灭亡,辛亥之役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各地汉人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动员,超过了清国在各地的力量。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由于1911年是干支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动的清王朝就是被这次革命洪流冲垮的。1911年为旧历干支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孙中山领导的这次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吸取以往的教训,着手组织革命团体。
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与光复会亦先后成立于长沙和上海。1905年7月,三者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政纲。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批判改良派的反动谬论;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与此同时,全国人民的抗捐、抗税、抗粮和抢米风潮汹涌澎湃,抵制外货等爱国运动也日益高涨。保路运动则为其高潮,规模之大遍及湘、粤、鄂、川四省,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和前奏曲。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定为政策”的上谕,20日,又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签订了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把鄂、湘、粤三省人民在1905年收回利权运动中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赎回来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建筑权,又重新出卖给帝国主义。这就激起了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湖南人民首先起来,长沙各界举行了一万多人的群众大会,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接着爆发了群众性的罢工罢课运动。保路运动最激烈的是四川省,全省有几十万人卷入运动,成立了保路同志会,掀起了广泛的抗捐抗税运动。清政府对保路运动进行残酷镇压,酿成有名的“成都惨案”,激起群众的极大愤慨。于是,在四川同盟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清政府急忙抽调湖北新军前往镇压。这就使湖北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阜,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继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1/3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实际起义并没有按预定计划进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国巡捕搜走,机关暴露。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搜捕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10月10日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4000余人以强大火力阻击,各路大军均不得手。午夜时分,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等14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改用阳历。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让位于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政权遂为北洋军阀所窃据,中国依旧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此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辛亥革命在哪一年年发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
1911
1911年
1911年
1911
公元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哪一天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9月中旬,端方抽调了1/3湖北新军军力取道宜昌,进入四川,武昌登时空虚,
革命党人趁机在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并一举成功。消息传出,四川清方势力土崩瓦解。11月8日,保路同志会宣布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21、22日,广安、重庆先后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和蜀军军政府,川东南57州县宣布响应武昌起义。11月27日,成都无血开城,“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旧八旗驻防城挂牌,同一天,远在资州的端方被起义的第八镇军官刘怡凤等,击杀于资中大东街禹王宫 。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杀于皇城“明远楼” 。赵尔丰的首级被挂在长杆上在成都城内游街示众。虽然赵尔丰招致了一定的民怨,但在其死后也因其生前功绩得到了民众的惋惜 。

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

辛亥革命
革命酝酿: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中华民国: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厅焚毁刑具,废止刑讯;取消清朝律令中各类“贱民”条令;保护华侨;禁止买卖人口;废除主奴身份;通令剪辫子;禁止赌博、缠足、吸食鸦片。鼓励兴办工商业,振兴农垦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普及教育,删除旧教科书中的封建内容。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
北洋军阀:
1912年4月,袁世凯窃得政权后,利用同盟会的内部分化,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并凭借武力公然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刀,迫使唐绍仪辞职。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议会政治、和平建设、实业救国的幻想中惊醒。7月,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阀镇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为了尽快皇袍加身,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抗议。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全国一片讨伐声中,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之邀,率三千“辫子军”入京,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继承袁世凯的衣钵,屈膝卖国,企图建立皖系军阀独裁统治。段祺瑞的独裁卖国激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及西南军阀的反对。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再次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濒临绝境。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1911.1.1
1911
http://baike.baidu.com/view/28947.htm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 同盟会 及其领袖 孙中山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到1912年初,推翻了清朝专制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的全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