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渫不食,《周易》井卦原文及译文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9 12:47:01 浏览8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翻译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易》说井谍不吃是我心里难过

井渫莫食是什么意思?井渫莫食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井渫莫食 jǐng xiè mò shí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井渫莫食】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井渫莫食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井渫莫食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见“井渫不食”。

百科解释如下:
【拼音】:jǐng xiè mò shí

  【解释】:"井渫"指淘洗过的井 "莫食"是没有人来打水喝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一个洁身自持而不为他人所知的人。
  【出处】:<周易 井卦>-"井渫不食 为我心恻"
  【示例】:王粲的<登楼赋>-"畏井渫之莫食"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123482.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周易》井卦原文及译文

  井卦   (水风井)坎上巽下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并卦:改换了封邑却没改变井田数目,没有损失也没有多得, 人们照样在田间未来往往。水井已经干枯淤塞,却不去挖淘,还打破了汲水瓶,凶险。
  初六:井水浑浊如泥无法饮用。陷阱塌坏不能关野兽。
  九二:张弓射井底的小鱼。水瓮又破又漏。
  九三:井水污浊不能饮用,给我淘净澄清,就可以汲饮。君王英明,使众人都得到他的福佑。
  六四:用砖石垒砌井壁,没有灾祸。
  九五:并水清澈,凉泉可口,可以饮用。
  上六:缩小陷阱口,不加阱盖,结果捕获了野兽,大吉大利。
  注释
  ①井是本卦的标题。井指井田,水井,陷饼。全卦内容是记述村邑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作标题的“井”字是卦中多见词。
  ②改邑:改换封邑。 井:井田,指划分齐整的田地。
  ③汔(qi):水干枯。至:用作“窒”,意思是淤塞。蹫(ju):这里的意思是挖。
  ④羸(lei):用作 “儡”这里指打破。
  ⑤泥:淤泥。井泥:井水浑浊含泥。
  (6)井:陷 阱,用于捕兽。
  (7)井谷:井底。鲋:小鱼。
  (8)瓮:汲水的耳器。敝:破。
  (9)渫(xie):污浊。
  (10)心恻:沁测,意思是淘净,澄清。
  (11) 井甃(zhou):用砖石垒筑井壁。
  (12)冽:水清澈。
  (13)收:缩小。井: 陷饼。幕:盖。 

井卦九三爻

惊蛰,春雷一响,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早起没有那么困难了。人和自然是一体的,现在是早春时节的开始,早起与时偕行。水风井:风为木。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九二爻:热情万丈开始,但没有人配合。时机不对,易经每一卦都是当下的心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因为规律一致。没有得到想要的,说不定有更好的等着你。人对了,事对了,但时机不对,不急,等呗。九三阳爻居阳位,九五爻是王位,为何九三爻也出现王?渫:把井底淤泥掏干净了。不食:暂时还不能喝,清洁了但还有点沌浊。还需时间沉淀,学习也是如此,刚开始淤泥沉积,通过学习清除后,但没有练习熟练,还需沉淀。等时机沉淀成熟,别人自然会来你这口井打到甘甜的水。何时能被重用,王明,希望得到伯乐。希望孩子怎样,就会变成怎样的孩子。我看到你积极努力的样子,眼光中的样子就呈现出现实中。求王明:希望得到有才的人,就在你心中。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我透过了你的强势,看到了你的脆弱。很多人贵在被别人利用,用心成长,总有一天惊艳别人。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经文意思是:井已清理干净而没有前来饮水,使我感到伤心。可以来提水了,君王贤明,人们会一同受益。


象辞意思是:井已清理而不来提水,这种行为使人悲伤。祈求君王贤明,是为了接受他的福泽。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

易经卦象,出自《周易》第五·下经卦48·井
翻译:九三:井水污浊不能饮用,给我淘净澄清,就可以汲饮。君王英明,使众人都得到他的福佑。

易经第四十八卦

易经第四十八卦为井卦。
井卦象征水井:水井养育人们,并不因为居民的更换而枯竭,永远给居民提供取之不尽的水。 卦辞说: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出门没有携带取水工具,回来后可以仍然没有丧失养民的作用,像水井一样,有恒常的贡献。彖辞说:水井可以给人们提供恒常无尽的功德利益,是由于它具有柔顺、安定的特性。改邑不改井,说明水井长存于一地,以刚健中正的德性长存于世。出门不携带取水工具,说明水井能使人免于饮水之役;回家后仍然可以享用井水的功德,说明水井可以使人免于缺乏饮用水的困苦。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周易四十八卦 井:表小水之源,有格局小却能过活之心态。主小吉象。井水虽不能种植、畜养,却能养人度日,显示心力之有限,不能做太大的计画。也另表示视野没有很宽广,比较短视,保守心态重。 特性:积极,主动,创新,改革,反应快,口才佳,组织能力强,有领导才能,贵人多助,社会名誉佳。 解释:井底之蛙。 运势:缺乏衡力,因井为静而不能移之物。故凡事已无法进取,不如守之泰然。 爱情:任其自然发展,但情况不怎N好,有破裂之相。 家运:诸事宜心平气和处理,守其井水,供来往人用,为守旧之义。诸事宜防有变。 胎孕:宜防有不成之兆。防产母有灾,作福祈保可平安。 子女:儿女有顺良之象,宜防血光。 周转:无望。再待时另调。 买卖:尚可,但不可大作为。小交易有利。 疾病:肾、膀胱、尿道等生殖器官之疾。 等人:尽速再连络,迟来。 寻人:东南或北方可寻。 失物:在室内,可寻,但难寻。 旅行:不宜。 讼词纠纷:有三四人牵连。不动产之讼宜和解,有刑戮之象。慎之。 求事求职:安於本份,换新的工作也是小工作。 考试:尚可。 改行不利,守之尚可。开业者不宜,此卦有破损之象。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r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r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 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民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 :井L,无咎。   象曰:井L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无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纵然命运已被注定,然您乐观进取之心却不受任何牵绊,若知命只会掉入命运的泥沼中,倒不如敞开心胸去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共勉之。

曾仕强讲易经第四十八卦井卦 讲的不怎么地啊,别听了。
看看我做的水风井卦吧。
井卦水风井
《井》(下风上水) 第四十八
人生无常随时迁,丧得不拘落井泉;
有泥无水难食用,溢塘养鲤德不全。
饱学君子济世志,静候伯乐引荐言;
胸襟坦荡藏慧根,清心寡欲建家园。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汔qì至,亦未jú井,羸léi其瓶,凶。
【译文】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往来井井,谓反复不断的取用井水。汔(qì),《说文》:“水涸也。”至,借为窒,淤塞,到底。“”,提水之绳,“jú井”淘井”。“羸” léi,通作“儡”,《说文》:“儡,相贬也。”毁坏、破败之意。“瓶”,古代用以从井中汲水之尖底陶罐。淘井。羸其瓶,犹言将打水的瓶弄破了。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井卦为修德之卦,以井为喻,阐明君子应修德养民,有常不变,始终无改,而养物不穷。先以城邑村里可以迁移,而水井不可徙移,以喻井德之有常不变。次以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所谓无丧无得,再喻井德之有常不变,始终无改。又以居民来来往往,不断的取水为用而赖以为生,以喻井德之养物不穷。
水在泽下,泽竭故困 ;水在泽中,汲之不穷;故而互兑为井。
刘沅曰:邑者,身之所居;水者,生之所赖。邑有时更,井无时息。此不得井利而丧其器者也,凡c身治世之道,利济无穷而功不终者,皆若此。
2、3、4互“兑”,占地理为‘缺池、废井’为“井”。九二和九五居中无应,如果九二爻当位上应,则外卦为“坤”;“坤”占地理为‘国’为“邑”。初如果上行往坤中与四爻位有应,2、3、4就不是互“兑”,而是互为“乾”,即便二上行和五居中爻有应,外卦也不是“坤”,所以称为“改邑”。因两爻无应,二至四仍兑,与本卦体相同,因此称谓“不改井”。 井,以不变为德者也。
李中正曰: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八家为井,开四道而通八宅,凿井于中。历唐虞夏商以迄于周,邑随时有改,而八家为井之制,则一定而不改。
爻位无应不改变,本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称“无丧无得”。初至四卦象为正反“兑”,所以称谓“往来井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此言井水随取随来,日日取而不见其少,久不取用亦不见其多,故谓“无丧无得”。往来,指汲水之出为往与井水的地下补充为来;井井,前井为汲水之井,其水被取用。后井为蓄水之井,其水去而又来,仍保持着原状,故谓“往来井井”。
李士曰:先王之制,因井为邑,改邑以就井者有之,不能改井以就邑也。盖政有损益,得随时而改,而建中于民之精义,百世不改也。井汲之而不涸,故无丧;注之而不盈,故无得。凡物有得丧者,不可久,井无得丧,所以久而不改。木下汲则水上升,升降往来,循环不已,故往来井井。
内“巽”占静物为‘绳’在下,2、3、4互“兑”为井在上,为井绳提到井上还没有离井口的卦象,所以爻象称为“汔至亦未井”。
3、4、5互“离”占人物为‘大腹’为“瓶”;3、4、5互兑占静物为‘毁折之物’为毁折为“羸”,古时羸累通用,“羸其瓶”是水瓶为井甓所拘羸钩挂的现象。瓶既为井甓所挂碍,非覆即破,因此称“凶”。
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李士曰:水不自出,因物而出。道不自行,待人而行。井无得丧,有得有丧者,人也;性无成亏,有成有亏者,习也。瓶本以汲水,一间不至则丧矣,学所以复性,一篑未成则亏矣,可不竟其力乎?
井,即水井。《周易》以水井......>>

北帝第四十八卦的意思! 首先,易经里面并没有“北帝”这个卦象,《易经》下经里面第四十八卦是“井卦”:井卦象征水井,村邑迁移而井不改变,每日汲取不见减少,泉水流入不见增多,来来往往者都依赖井水为己用,汲水已至井口,绳索还没有离开井口时水瓶却倾覆,有凶险! 追问: 你搞错了 我问的是 北帝灵签的 第四十八卦 的卦象 卦象显示:大吉之签 我问的是具体点的 回答: 你是求签的,并非是易经里面的,我就说了,易经存在的时候北方真武荡魔大帝还没有,真武大帝原型是明朝张三丰。 黄野仁遇仙;大吉之兆《九转丹成之兆》金蝉脱壳《鸡》 诗曰;五色祥云升,霞光满室明,蛟龙奋疾起,倾刻九里程, 家宅;凶杀已去福神来,忽汝家中大发财,此际管教人物旺,秋冬百事真和谐,《凶灾当头春夏人口奔波,疾难是非多,失财是厝前受杀冲伤,宜求佛祖令旗安门上祭化保平安,若有喜凶灾可消除》 岁君;宝镜新磨复见光,四方照耀任行藏,成名久有根基在,润色增光声播扬, 生意;此卦求问生意经,历时凶险已消清,如今借得东风力,生意兴隆财利升,《数年苦力财利难得,现岁凶险消除无阻,立冬后有厚利,肖龙之人更有财利》 开铺;之卦为九转丹成之兆,老铺数年来波阻已过,今年可得厚财利,新开铺宜用苦力经营,冬月有厚利, 合伙;之卦叶吉为金蝉脱壳之兆,除有波阻,伙计宜同心同德协力经营,秋后有大财利伙计有肖龙者更妙, 出外;一事有贵人重重在三,五月出外,但平安而且东成西就,有厚财利可得! 谋望;百炼千磨方得醇,几年 *** 做闲人,如今借得良工力,富贵相逢白色新,《谋事防春月有阻,交秋冬月宜用苦力,自有贵人扶助,凡事定能遂心》 婚姻;重整衣裳衣色新,相思比做自家人,从来只说人才好,低恐人心又染身,《重夫娶之大吉,正配难成,一方有恋一方无心,正如流水无情恋落花》 求财;正库取财初时利薄宜加苦力维持于五,九,十一月交运可得利,偏财肖龙之人得之,宜忍口舌!
记得采纳啊

《易经》第四十八卦 井 水风井 坎上巽下 解释 婚姻如何 时间等如下,求大师解释 闹了点小意见,六爻不动,一个星期过不去就好了,【水风井】是一个改邑不该邑的卦。哥们你要学易,得弗真点,怎么会二月十四日是庚辰年癸亥月呢?莫名其妙。

《易经》第四十八卦 井 水风井 坎上巽下什么意思 井:表小水之源,有格局小却能过活之心态。主小吉象。井水虽不能种植、畜养,却能养人度日,显示心力之有限,不能做太大的计画。也另表示视野没有很宽广,比较短视,保守心态重。 特性:积极,主动,创新,改革,反应快,口才佳,组织能力强,有领导才能,贵人多助,社会名誉佳。 解释:井底之蛙。 运势:缺乏衡力,因井为静而不能移之物。故凡事已无法进取,不如守之泰然。 爱情:任其自然发展,但情况不怎N好,有破裂之相。 家运:诸事宜心平气和处理,守其井水,供来往人用,为守旧之义。诸事宜防有变。 胎孕:宜防有不成之兆。防产母有灾,作福祈保可平安。 子女:儿女有顺良之象,宜防血光。 周转:无望。再待时另调。 买卖:尚可,但不可大作为。小交易有利。 疾病:肾、膀胱、尿道等生殖器官之疾。 等人:尽速再连络,迟来。 寻人:东南或北方可寻。 失物:在室内,可寻,但难寻。 旅行:不宜。 讼词纠纷:有三四人牵连。不动产之讼宜和解,有刑戮之象。慎之。 求事求职:安於本份,换新的工作也是小工作。 考试:尚可。 改行不利,守之尚可。开业者不宜,此卦有破损之象。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r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r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 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民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 :井L,无咎。   象曰:井L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无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纵然命运已被注定,然您乐观进取之心却不受任何牵绊,若知命只会掉入命运的泥沼中,倒不如敞开心胸去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共勉之。

占了一卦 占卜的问题是单身桃花指引 《易经》第四十八卦 井 水风井 坎上巽下 请问是什么意思 谢谢大家 井:表小水之源,有格局小却能过活之心态。主小吉象。井水虽不能种植、畜养,却能养人度日,显示心力之有限,不能做太大的计画。也另表示视野没有很宽广,比较短视,保守心态重。
特性:积极,主动,创新,改革,反应快,口才佳,组织能力强,有领导才能,贵人多助,社会名誉佳。
解释:井底之蛙。
运势:缺乏衡力,因井为静而不能移之物。故凡事已无法进取,不如守之泰然。
爱情:任其自然发展,但情况不怎N好,有破裂之相。
家运:诸事宜心平气和处理,守其井水,供来往人用,为守旧之义。诸事宜防有变。
胎孕:宜防有触成之兆。防产母有灾,作福祈保可平安。
子女:儿女有顺良之象,宜防血光。
周转:无望。再待时另调。
买卖:尚可,但不可大作为。小交易有利。
疾病:肾、膀胱、尿道等生殖器官之疾。
等人:尽速再连络,迟来。
寻人:东南或北方可寻。
失物:在室内,可寻,但难寻。
旅行:不宜。
讼词纠纷:有三四人牵连。不动产之讼宜和解,有刑戮之象。慎之。
求事求职:安於本份,换新的工作也是小工作。
考试:尚可。
改行不利,守之尚可。开业者不宜,此卦有破损之象。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r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r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 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民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 :井L,无咎。
象曰:井L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无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纵然命运已被注定,然您乐观进取之心却不受任何牵绊,若知命只会掉入命运的泥沼中,倒不如敞开心胸去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共勉之。

周易全集《井第四十八》原文赏析与注解

井第四十八
【题解】
坎上巽下,卦名称作“水风井”。井卦是与困卦形象完全相反的综卦。“序卦传”说:“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意思是上升而受困一定会返回到下边来,所以困卦之后接着就是井卦。这一卦,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水桶进入井中汲水,所以象征井。村落可能会有变迁,但井不会变动。人们来来往往汲水,井水依然洁净不变。汲水的瓦瓶几乎到达水面时,因为吊绳没有完全伸开,导致瓦瓶翻覆破裂,所以凶险。用贤的道理永远不变,用贤无功也不会有过,人事管道应当畅通无阻,造福百姓的工具不可毁弃。引申为处理事务,应当遵循过去的成例,不可任意变更。另一方面,应当谨慎小心,贯彻始终,不可功亏一篑。因此,当政者必须时刻注意发掘人才,为国所用,造福全民。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1],亦未繘井[2]。羸其瓶[3],凶。

【注释】
[1]汔(qì):水涸。至:通“窒”,淤塞。
[2]繘(jú):通“矞”。繘井:挖井,淘井。
[3]羸其瓶:将打水的瓶弄破了。
【译文】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解析】
此卦强调井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以井为喻,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原文】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4]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注释】
[4]刚中:指九二居中。
【译文】
《彖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滋润,树木得水而生长,这是井卦之象。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这是井卦的品德。卦辞说“改进邑落而不改建水井”,是因为九二、九五阳爻分居下卦、上卦的中位,位象相合,就像水井适用,不用改造。“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是说水井将逐渐失去功用。“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解析】
井不修则无养人之用,人不修则无济人之德。
【原文】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5]。
【注释】
[5]劝相(xiàng):劝勉辅助。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辛勤劳作而又互相劝勉。
【解析】
井卦以井为喻,阐明了养民之道。
【原文】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6]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注释】
[6]下:泥土落入井中。
【译文】
初六:井水混浊不可食用,崩塌的陷阱已关不住野兽。《象辞》说:“井水混浊不可食用”,是因为泥土落入其中。“崩塌的陷阱已关不住野兽”,是因为人们已将这个陷阱舍弃不用了。
【解析】
在这一卦中,刚爻象征井水涌出,往上升进,吉祥。初六是阴爻,在最下位,相当于井底的泥沙。井中只有泥沙,没有水,当然不能供给饮水。这一爻说明:不合时宜的人很容易被淘汰。
【原文】
九二:井谷射鲋[7],瓮敞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注释】
[7]井谷:井口。鲋:小鱼。
【译文】
九二:在井口张弓射井中小鱼,瓮瓶又破又漏。《象辞》说:“在井口张弓射井中小鱼”,可见其人无依无靠。
【解析】
九二属于刚毅中庸,象征涌出的水。可是,与上卦的九五不相应,而与下面的初六阴爻邻接,以致井水漏失,不能上升。残留在井底的水只能供小鱼生存,就像漏水的破瓦瓮失去了固有的效用。
【原文】
九三:井渫[8]不食,为我心恻[9]。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注释】
[8]渫(xiè):将井中的泥沙挖出,使井水清洁。
[9]恻:痛心,伤心。
【译文】
九三:井水污浊不能食用,我们为此感到伤心。淘洗干净,就可汲饮。君王英明啊,众人都获得他的好处。《象辞》说:“井水污浊不能食用”,这是触景生情的感叹。盼求“君王英明”,是企望获得好处。
【解析】
九三属于阳爻阳位得正,在下卦的最上位,不是井底的泥沙,已是清澈的水,但不能饮用,未免可惜。这是可以汲取饮用的水,犹如有贤士在野,却没有人能用他。这一爻说明:应当四处求贤,着力发掘人才。
【原文】
六四:井甃[10],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注释】
[10]井甃(zhòu):用砖石垒筑井壁。
【译文】
六四:用砖石垒筑井壁,没有过错。《象辞》说:“用砖石垒筑井壁,没有过错”,这是讲修井之事。
【解析】
六四属于阴爻阴位得正,但柔弱无力,不能大量供水。这是因为正在修理井壁,不久就可以修好,不会有灾难。应当进修、充实自己,不会没有出头之日。这一爻说明:贤者应在自我进修上下工夫,以等待最佳的时机。
【原文】
九五:井冽[11],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注释】
[11]井冽:井水清凉。
【译文】
九五:水洁泉寒,清凉可口,可以食用。《象辞》说:九五爻辞讲“水洁泉寒”可以食用,是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象征人得中正之道。
【解析】
九五属于刚毅,表示水大量涌出;中正,象征井供应饮水的功能,使人人都有清洁冰冷的泉水可饮。具备刚毅中正的德性,能普遍施惠给众人。这一爻说明:应当重用贤人,为全民造福。
【原文】
上六:井收勿幕[12],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注释】
[12]井收:陷阱下宽上收。幕:盖子。
【译文】
上六:陷阱下宽上窄,十分隐蔽,捕获了野兽,大吉大利。《象辞》说:上六爻辞讲“大吉大利”,是因为上六之爻处一卦之首位,说明其人爵位高登,大有成就。
【解析】
上六是井卦的最上位,象征由井中将水取上来,到达最上位,充分发挥井的价值。井水既然汲取不尽,就无须加盖,以方便众人使用。然而,必须可靠,确实能够源源不绝地供水,给人以最大的便利。当人处于最高位时,就应诚心诚意地为民服务。这是最大的善行,也是最大的吉祥。这一爻说明:贤者在位时,必须尽心竭力地为民服务。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2、原文: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译文: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3、原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
《诗经》中的国风,描写爱情而不淫荡,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4、原文: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_,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译文: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
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_,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
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
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5、原文: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_。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译文: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
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6、原文: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译文: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7、原文: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
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_?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译文: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
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
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8、原文: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译文: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9、原文: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_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急求《周易》:“井泄不食,为我心侧,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翻译

“《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译成现代语的意思是:
《易经》说:”水井淘干净了,但是没人饮用,(这)让我心里感到难过,(因为这是)可以汲取饮用的。君主如果贤明,大家都能得到幸福。”现在君主是这样的不贤明,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呢!
这里“王之不明,岂足福哉”是司马迁的话。
引文应该是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译成现代语的意思是:
《易经》说:”水井淘干净了,但是没人饮用,(这)让我心里感到难过,(因为这是)可以汲取饮用的。君主如果贤明,大家都能得到幸福。”现在君主是这样的不贤明,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呢!
这里“王之不明,岂足福哉”是司马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