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蝉蜕的读音,蝉蜕于浊秽读音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4 13:25:14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蝉蜕怎么读

蝉蜕的正确读音为chán tuì。
蝉蜕是指蝉蜕皮,也称为蝉衣。在蝉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蜕皮的外表会变得灰白色,比蝉虫身体本身更大。经过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努力,蝉虫终于将自己从老蜕皮中解放出来,展翅高飞。
1、蝉蜕有什么用处?
蝉蜕除了在蝉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作用之外,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据中医理论,蝉蜕性味咸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瘀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便血、喉痹等病症。
2、蝉蜕在中医中的应用
蝉蜕最早被收录于《神农本草经》,是一味中成药材。在中医临床使用中,蝉蜕常用于治疗喉痹、癄病、热病、便血、崩漏等病症。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蝉蜕还具有保肝、降血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3、蝉蜕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蝉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它是蝉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展翅高飞的阶段,所以被视为脱胎换骨、焕发新生的象征。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也常以蝉蜕来比喻人们经过长期努力、历尽千辛万苦后获得新生。
4、蝉蜕的收集与保存
蝉蜕的收集和保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蝉蜕应当在蝉虫脱皮的当天及时取下,避免蝉蜕失去营养价值。其次,蝉蜕应当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最后,蝉蜕在保存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
5、结语
蝉蜕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采集、保存等细节问题,以充分发挥蝉蜕的作用。

蝉蜕怎么读

蝉蜕拼音:chántuì
【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虫衣
【来源】该品为蝉科昆虫黑蚱 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该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 孕妇慎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压。
气味:咸、甘、寒、无毒。
【备注】
蝉-原态
(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该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蝉蜕chán tuì
蝉蜕 [ chán tuì ]
chán:声母ch,韵母an,读第二声。
tuì:声母t,韵母ui,读第四声。
基本释义:
1、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
2、比喻解脱。
扩展资料:
“蝉”组词:
一、蝉翼 [ chán yì ]
基本释义:
1、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
2、引申为轻视。
3、借指蝉鬓。
二、蝉壳 [ chán ké ]
基本释义: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三、蝉时雨 [ chán shí yǔ ]
基本释义:指蝉的叫声象阵雨一样,忽快忽慢。

蝉蜕的读音 蝉蜕怎么读


1、蝉蜕chán tuì。
2、蝉自蛹状幼虫化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可入药。或称为蝉衣。
3、比喻解脱、卸除。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4、比喻人脱去肉体躯壳,得道成仙。指死亡。唐.贯休.经旷禅师院诗: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

蝉蜕读音是什么

蝉蜕读音是chán tuì。
蝉蜕,中药名。其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有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功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蝉蜕甘寒质轻,清宣透散。入肺、肝经,既疏散风热而利咽疗哑、止痒透疹、明目退翳,又息内风而止痉抽。既散外来之风热,又息内生之肝风,凡风热、肝风所致病证皆宜。发汗不及薄荷,清热不及牛劳子,长于息风止痉,且味不苦易服。
中药材蝉蜕主要含有甲壳质、壳聚糖、蛋白质、组胺、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的作用。
相关配伍
1、与薄荷、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可用于风热火毒上攻之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2、与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可用于风湿浸淫肌肤血脉,皮肤瘙痒等症。
3、与菊花、白蒺藜、决明子、车前子等同用,可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4、与天麻、僵蚕、全蝎、天南星等同用,可用于破伤风证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蝉蜕的读音

蝉蜕的读音:chán tuì,解释: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比喻从某某摆脱或脱离出来。
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约2000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蝉蜕的笔顺:
蝉总笔画:14笔。1.丨(竖)、2.?(横折)、3.一(横)、4.丨(竖)、5.一(横)、6.丶(点)、7.丶(点)、8.ノ(撇)、9.丨(竖)、10.?(横折)、11.一(横)、12.一(横)、13.一(横)、14.丨(竖)。
蜕总笔画:13笔。1.丨(竖)、2.?(横折)、3.一(横)、4.丨(竖)、5.一(横)、6.丶(点)、7.丶(点)、8.ノ(撇)、9.丨(竖)、10.?(横折)、11.一(横)、12.ノ(撇)、13.乚(竖弯钩)。

蝉蜕的拼音是什么

蝉蜕
读音: chán tuì
词义:
1、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
2、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蝉蜕的拼音
[chán tuì]
蝉蜕
[释义] 1.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 2.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

蝉蜕的拼音狐蝉蜕的拼音是什么

蝉蜕的读音是:chántuì。蝉蜕的拼音是:chántuì。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ㄔㄢ_ㄊㄨㄟ_。结构是:蝉(左右结构)蜕(左右结构)。蝉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蝉蜕chántuì。(1)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2)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二、引证解释⒈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可入药。性寒、味甘。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音哑等症。一名蝉衣。参见“蝉壳”。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蚱蝉》:“蝉乃土木_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_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又主哑病、夜啼者,取其昼鸣而夜息也。”⒉形同蝉蜕的现象。引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敬政》:“及明,讶其起迟,开门视之,衣服委於_上,若蝉蜕然,身已去矣。”宋苏舜钦《春睡》诗:“身如蝉蜕一榻上,梦似杨花千里飞。”清袁枚《续新齐谐·狗儿》:“数日后,觉体中麻痒,乃入溪涧浴之,忽黑皮蝉蜕而貌转靡_。”⒊喻洁身高蹈,不同流合污。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唐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诗:“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倏若异鹏_,吾当学蝉蜕。”《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⒋喻摆脱贫贱,获致功名利禄。引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徒疲劳於述作,岂蝉蜕之有期也。”清唐孙华《挽磐庵弟》诗:“政成蒙尉荐,尘埃始蝉蜕。”⒌喻去故就新,弃暗投明。引《后汉书·张衡传》:“_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李贤注:“言去故就新,若蝉之蜕也。”《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_书>》:“又南中吕兴,深_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张铣注:“背乱向理,如蝉之蜕皮也。”⒍喻脱胎换骨。多指修道成真或羽化仙去。引晋左思《吴都赋》:“桂父练形而易色,赤须蝉蜕而附丽。”唐吕岩《七言》诗:“曾於锦水为蝉蜕,又向蓬莱别姓名。”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自左元放蝉蜕之后,金丹九转之妙不闻。”清吴伟业《九峰草堂歌》:“终南曳杖来_药,眼看江上飞虬龙。紫泥欲下早蝉蜕,掉头不肯随东封。”⒎喻破旧立新,获更高成就。引明焦_《焦氏笔乘·读论语》:“有朋自远方来者,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也。举夫人之桎梏而蝉蜕之,朋之乐,我之乐也。”清钱谦益《袁祈年字田祖说》:“田祖胚胎前光,蝉蜕俗学,卓然有志於文者也。”三、国语词典蝉自蛹状幼虫化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可入药。四、网络解释蝉蜕(蝉蜕)蝉蜕,中药名。其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100px,宽约50px。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有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功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关于蝉蜕的诗词《和清老韵·蝉蜕尘埃外》《守钓台·先生蝉蜕出尘埃》《咏才德·韵如风蝉蜕尘垢》关于蝉蜕的诗句可怜伏案一蝉蜕燕燕辞巢蝉蜕枝蝉蜕一官惊俗子关于蝉蜕的成语蜕故孳新貂蝉满座春蛙秋蝉黄雀伺蝉蝉不知雪蟹匡蝉_今蝉蜕_蝉蜕龙变蛙鸣蝉噪蜕化变质关于蝉蜕的词语蜕化变质蝉翼为重蝉衫麟带今蝉蜕壳蟹匡蝉_蜕故孳新蛙鸣蝉噪蝉蜕蛇解貂蝉满座蝉吟鹤唳关于蝉蜕的造句1、他整个人缩成一团,有点像药材里的蝉蜕。2、同样浑身长着长毛,体型不大,看不到脸,好像缺了一只腿,爬起来歪歪斜斜,就像挂在树上随风摆动的巨大蝉蜕。3、城市里的女人,衣服就是他们的蝉蜕。4、第二天早晨,石山会第一个跑来教室,看那些夜里脱下蝉蜕,还没来得及在太阳下晒黑的白白的蝉,趴在教室的窗玻璃上。5、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蝉蜕的详细信息

蝉蜕于浊秽读音

蝉蜕于浊秽的读音是【chán,tuì,yú,zhuó,huì】。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翻译: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
蝉脱浊秽,意思是摆脱了污浊的环境。司马迁推崇屈原有两个方面:推崇他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推崇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高深造诣。作者为屈原立传,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蜕蝉的读音蜕蝉的读音是什么

蜕蝉的读音是:tuìchán。蜕蝉的拼音是:tuìchán。注音是:ㄊㄨㄟ_ㄔㄢ_。结构是:蜕(左右结构)蝉(左右结构)。蜕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蝉脱壳。谓解脱成仙。二、引证解释⒈蝉脱壳。谓解脱成仙。引唐韩愈《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_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宋范成大《问天医赋》:“脱兔彭_之囿,蜕蝉人鬼之场。”三、网络解释蜕蝉蜕蝉,读音为tuìchánㄊㄨㄟ_ㄔㄢ_,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蝉脱壳。谓解脱成仙。关于蜕蝉的诗词《绮罗香·委蜕蝉枯》《悼亡子诗·脱屣尘寰委蜕蝉》关于蜕蝉的诗句蜕蝉枝上叶萧疏冠履同蜕蝉盍轻举兮蜕蝉关于蜕蝉的成语蛙鼓蝉鸣蝉脱浊秽今蝉蜕_蜕故孳新蝉翼为重蝉蜕蛇解蝉腹龟肠蝉不知雪仗马寒蝉蝉吟鹤唳关于蜕蝉的词语蜕化变质蛙鼓蝉鸣蝉腹龟肠寒蝉僵鸟蝉蜕蛇解仗马寒蝉蝉脱浊秽蟹匡蝉_蝉吟鹤唳今蝉蜕壳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蜕蝉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