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5 01:32:15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它们分别以蒸汽机、电力和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以下是三次工业革命的简介: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主要特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源,广泛应用于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次工业革命还带来了铁路和轮船等新的交通工具,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行业摆脱了对蒸汽动力的依赖,提高了生产效率。内燃机的发明带来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化学、石油、电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和普及,使得信息处理和传递变得极为方便、快捷。此外,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涉及生物技术、新能源、航天科技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然而,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三次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主要特征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工厂取代手工作坊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此外,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带来了交通和通讯的变革,如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主要特征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和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则推动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化学、石油等新兴产业的兴起。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主要特征是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处理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此外,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带来了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总的来说,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它们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工业革命是什么?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扩展资料: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邦哲的观点,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从战略的眼光来看,新能源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向,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重点,能源工业未来的方向将是从能源资源型走向能源科技型。
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塑料将不以石油为原料而完全以玉米替代;建筑材料将由洋麻等纤维类作物替代;石油的枯竭也不再可怕,因为用秸秆完全可以替代;2050年人类的寿命有可能达到120岁;5亿亩的不毛之地、盐碱地将会成为植物的生长乐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另外,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英国等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能掠取财富的土地,这也是诱发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印度、东南亚的侵略加剧,印度、埃及、缅甸相继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扩展资料(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4)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5)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带来了工业污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解释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二、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3、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不定,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个多义词。工业革命,起初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后来又称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18世纪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名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现在人们称工业革命至今有三次: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间不定,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历史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
命中达到顶峰)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不定,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
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
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含义: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
扩展资料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
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
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工业革命

四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四次工业革命分别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这使得人们可以开始专注于控制的研究,实现货物的自由流通,开启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气化,特别是在内燃机的应用方面。电气化不仅解放了人类劳动力,还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革命,其标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这彻底解决了信息传播的问题,实现了信息的大带宽、快速传播,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智能化革命。这一阶段通过赛博物理系统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确映射,打造“数字孪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著作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四次工业革命分别是如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标志: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简介: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般指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4、第四次工业革命
时间:21世纪开始第四次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
标志: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简介:第四次工业革命一般指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由德国政府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业革命事件结果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四次工业革命分别在哪个国家

四次工业革命大致从英、美、德、日、苏、法国家先开始,分别按每次革命分类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英国开始,向法、美等国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汽船、火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英、美、德等国同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内燃机、飞机、汽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美、苏、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遗传工程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4、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英、美、日等国。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初至今),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标志着人类进入绿色能源时代。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工业革命是什么?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著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工业革命的意义: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4)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5)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带来了工业污染。
(7)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8)使弱小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普及,大部分人肯定也知道了工业4.0这个概念,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工业4.0,企业要知道工业的革命是如何变化的。今天力泰科技从苏州机器视觉检测行业追溯源头,让我们回到第一代工业时代,然后慢慢了解工业发展历程。
从工业1.0开始,18世纪末,伴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制造设备的出现,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那时候已经是机械自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基于劳动分工的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式“电气时代”,这时候叫电气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和IT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提升了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自动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数字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是在21世纪,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机器人视觉传感器)融合的系统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使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从几代工业革命的成果来看,以后工业在线检测会基于视觉识别系统来进行,工厂的业务流程会基于机器人视觉形成一个固定的流程。大家可以从电脑PC端网站或者手机App下单定制非标产品——信息化传到工厂——信息处理——物料准备、身份识别——单批次个性化设计生产——质量监控——成品配送——售后服务。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采纳哦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六世纪或更早些,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著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要详细了解可上百度搜索下
一分钟了解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工业革命有三次,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被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自己的统治。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来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7、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利润,广泛采用新技术。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也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