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木错,纳木错是什么地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5 22:23:26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纳木错是什么意思

纳木错的意思是藏语“天湖”之意。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61km2。“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措的介绍
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纳木措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约7000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
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措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
纳木措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
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2012的湖面约80余米。

纳木错的海拔是多少千米

4718米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其海拔为4718米,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其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的重新测量发现,最深处超过了120米。
纳木措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咸水湖之一,藏语名为“纳木错”,意为“天湖”,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它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因此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错的形成和演变受到了地质构造的控制。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错地区是约7000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具有冰川作用的痕迹。由于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枯册岩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

纳木错是什么意思

读音:nà mù cuò
?释义:①平方千米,湖面海拔。
②米。湖滨为天然牧场。湖中盛产裸鲤。
纳木措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其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湖的南部岸边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北侧山麓,而湖的西北侧及北侧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的海拔是多少千米

纳木错的海拔是4718米。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错是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坳陷形成的巨大湖盆。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由喜马拉雅运动的坳陷形成的,是一个带冰川痕迹的断陷构造湖。后来,由于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的面积大大减少。
纳木错的科研价值
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边,是中国国内海拔最高的长期有科研人员值守的野外观测站。纳木错站通过对大气、冰川、积雪、湖泊、生态等方面的长期观测,为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和综合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为实时观测通往纳木错景区的道路情况,拉萨市在那根拉山顶建一个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还包括在拉萨到机场高速公路的才纳乡、拉萨至林芝的米拉山口两处建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纳木错

纳木错的解释 纳木错的解释是什么

纳木错的词语解释是:藏语“天湖”之意。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最高的大湖。在西藏拉萨以北。面积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米。湖滨为天然牧场。湖中盛产裸鲤。 纳木错的词语解释是:藏语“天湖”之意。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最高的大湖。在西藏拉萨以北。面积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米。湖滨为天然牧场。湖中盛产裸鲤。 结构是:纳(左右结构)木(独体结构)错(左右结构)。 注音是:ㄋㄚ_ㄇㄨ_ㄘㄨㄛ_。 拼音是:nà mù cuò。纳木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纳木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_。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关于纳木错的成语骈兴错出招贤纳士纳士招贤错节盘根水里纳瓜吐故纳新木头木脑将错就错铺胸纳地登庸纳揆关于纳木错的词语错节盘根纳士招贤水里纳瓜骈兴错出含垢纳污山珍海错招贤纳士登庸纳揆吐故纳新铺胸纳地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纳木错的详细信息

纳木错海拔

纳木错海拔是4718。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周边景点
1、迎宾石:也称为是纳木错的门神。相传纳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纳木错,以保生意兴隆。
2、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及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芷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丈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3、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人无论做善事或恶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钻善恶洞一样,无论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从此洞中过,反之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过措。善恶洞只是佛祖给世人敲的警钟而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纳木错

纳木错是什么地方

纳木错在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平方千米。纳木错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纳木错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藏西藏,简称“藏”,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拉萨拉萨,别称逻些、日光城,西藏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3166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5个县,建成区面积82.82平方千米。

纳木错海拔

4718米。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转湖提醒
1、转湖一圈,沿湖岸线280公里左右,沿简易公路线320公里左右。全程徒步,根据体力情况7至10天。
开车转湖对车辆越野性能要求很高,沿湖道路很多,要有当地熟悉路况的人带路方可,需时1至2天。
2、徒步转湖一定先在拉萨做好高原适应,因为纳木错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地方,户外装备一定做好充分准备,尤其做好防雨的工作。体力好的大约转湖一周需要8-10天,体力不好的要做好徒步15天左右的安排。
3、纳木错为咸水湖,转湖途中补给很差,包括水等各种物资,需准备充分,背东西的牦牛、马需提前在班戈县预定准备。
4、路线:从拉萨出发到纳木错扎西半岛住下,然后转扎西岛和药王山(扎西岛一定要转单数,藏民的风俗是转扎西岛13圈,然后在药王山转自己的年龄,自己多少岁就转多少圈,方向是顺时针)。在东扎西浴门可以洗脸,可以向纳木错投宝,献哈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纳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