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比匈奴更凶悍的民族,李世民给与了什么不一样的评价?
- 2、突厥和匈奴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 3、历史上的匈奴族和突厥族它们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
- 4、中国最凶的三个民族
- 5、唐朝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 6、唐代北方主要游牧民族是哪几个?
- 7、匈奴人、突蕨人、蒙古人的关系么?
比匈奴更凶悍的民族,李世民给与了什么不一样的评价?
这个比匈奴更凶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是突厥。历史上一共延续了两百多年,如果不是遇到了强大鼎盛的唐朝,恐怕也不会被覆灭。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评价这个民族“见利即前,知难便走,胜为求财,败无惭色”。
李世民的评价生动的刻画出这个民族的形象。突厥祖先据历史记载,是人和狼结合而生,所以这个民族极其崇拜狼这种动物,性格上也有着狼的贪婪狡猾。就像李世民说的那样,突厥看见利益就会动心,遇到困难就会撤退,打赢了就把钱财掳走,打输了也不会觉得惭愧,没过多久又会卷土重来。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这种狡猾贪财的行事作风,使得突厥要发展的比匈奴、鲜卑可要强大的多,数次影响了中原的政权安慰。
隋朝杨坚在位的时期,曾把突厥一分为二,狠狠的打击了突厥的实力。这个游牧民族也因此转为衰败,但是到了杨广时期,因为中原内部叛军纷起,社会混乱,突厥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鼓作气打下来雁门关等十几座城池,甚至在杨广死后,还把他的皇后萧皇后也抢到了突厥。
李世民即位之后,平定了内乱,就开始着手解决突厥的问题。他联合了别的少数民族,围而攻之,任命李靖为将领,大大的打击了突厥的政权,慢慢的突厥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李世民虽然消灭了突厥,但是对这个民族的评价却非常高。除了前面提到了贪财狡猾,李世民认为,突厥之所以难以攻打,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像汉族一样在打仗的时候排兵布阵,而是像狼在山野中一样迅速的奔跑,弓箭又使得出神入化,相对来说打仗的消耗不多,所以不容易被消灭。
突厥和匈奴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突厥,现在位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蒙古、中国和土耳其等地区;匈奴是现在的匈牙利。
突厥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是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名称。突厥,现在位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蒙古、中国和土耳其等地区。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匈奴是现在的匈牙利。
突厥于552年消灭柔然汗国,建立突厥汗国。583年,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630年,唐朝发兵击败东突厥汗国。657年,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河套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
匈奴的宗教文化
匈奴人信奉萨满教,五月于龙城祭天地、祖先、鬼神。匈奴每年有规定的日子举行集体的祭祀。每年三次集会的日期,《史记》说是正月、五月及秋季,《后汉书》为正月、五月及九月,两者皆为一致。大致上,正月的集会是个小集会,参加的人是匈奴诸长。五月的大会最富宗教色彩,参加的人数很多,主要是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
关于集体祭祀的地点,大致上是在单于所在的地方举行,虽然都是祭天,同时也有商讨国家大计、秋后感谢天神等任务。匈奴人对其祖宗的坟墓很为重视,不只相信祖宗死后有神灵,其他人死后也有神灵,也可以降吉凶。也相信人死后,需要享用金银衣裘以及女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匈奴
历史上的匈奴族和突厥族它们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
黄种人。
他们是后来蒙古族的祖先,而后来蒙古大军西征欧洲的时候,由于欧洲产生的恐惧,将黄种人归类为“蒙古人种”。这个分类名次一直延用至今。
黄``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匈奴族和突厥族的种族成分复杂,并不是单一的。既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还有黄白混血人种。
中国最凶的三个民族
历史上中国最凶的三个民族:
1、匈奴,在我国最大的游牧部落,那就是匈奴人。匈奴人一般是以凶猛残暴著称,虽然它们的个头矮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友善的,大家都知道游牧部落一般都是。
一年四季迁徙的过程,而在匈奴人迁徙的过程中。那些和他们相遇的部落都会对他们感到害怕。可想而知,匈奴人在其他部落眼里是有多么的凶残以至于一见到他们就感到害怕。
2、蒙古,历史上的蒙古族其实也算是有游牧民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所以导致他们经常会相互争夺,所以历史上的蒙古凶狠,他们兄弟残杀,父子残杀的现象很多,在蒙古一般的男子身体都很强壮,所以在以前落后的生存条件情况下,一些老弱病残,基本上都会被蒙古族人抛弃。
3、突厥,这个相对于前两个会比较陌生,突厥在历史上活跃,突厥,它也是游牧民族,突厥是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突厥,它是继匈奴以来,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在唐朝时期,突厥诸部几乎在战争中消亡,或者也有说法是它融入了唐朝。
中国历史民族: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唐朝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 色楞格河一带往南的回纥(回鹘), 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靺鞨(黑水,粟木也就是渤海国···) 云南洱海一带的六诏(南诏最为强大) 青藏高原的吐蕃
唐朝周围的少数民族分为:突厥、回纥、靺鞨族、吐蕃、六诏。
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突厥了,在各个时期的名称也不同,分为:东突厥、西突厥,后突厥,在唐朝称西突厥。
唐代北方主要游牧民族是哪几个?
先驳一楼的观点:隋唐以来,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只是他们的后裔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
唐朝北方主要少数民族: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②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③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
南方(西南地区)则有:①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②吐蕃:青藏高原。
鲜卑族是北方游牧民族
1、突厥:
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
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2、回鹘:
(拼音:huí hú;维吾尔文:Uighur/Uigur),是中国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祖源之一,由回纥改名而来。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纥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
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天宝二年(743年),回纥汗国灭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广德元年(763年),英义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国教。
贞元四年(788年),武义天亲可汗上表请改称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元和三年(808年),保义可汗连续击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逻禄,收复北庭、龟兹,疆域达到费尔干纳,令唐代丝路交通重新打开。
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瓦解,漠北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带原有的回鹘结合,部分依附黠戛斯。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承认西迁回鹘庞特勤地位,册封为怀建可汗,开启了回鹘(畏兀儿、维吾尔)崭新历史篇章。
回鹘汗国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其政权组织沿用突厥汗国制度。回鹘人通行回鹘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回鹘人最初使用突厥文字,后来粟特文与突厥文并用。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3、靺鞨:
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
北魏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羯(见“鸿胪井碑”)。辽宋时期恢复了最早的肃慎名称,但汉语中改译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将已经统一的本民族从龙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称统一废除,改族名为满洲,延传至今。
唐代分为白山、粟末、黑水靺鞨等部,其中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
扩展资料:
突厥汗国:
六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
5世纪中突厥归附于柔然,为其炼铁奴。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阿史那氏最初只有数百家,后来突厥部落有数万人,多数人来源于周围的铁勒部落人。
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
546年合并铁勒部5万馀落(户), 势力逐渐强盛,故后来将所有铁勒后裔称为突厥。
552年突厥又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里海, 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 南临阿姆河南。
“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特勤”,将领称“设”。分辖地为“突利”(东部)、“达头”(西部)。 可汗廷帐在东、西两部之间鄂尔浑河上游一带。
汗国官制有28级。税法规定对普通牧民、黑民(战争中归附者)“征发兵马、科税杂畜”。历法以动物纪年。
5世纪始创制突厥文,亦名鄂尔浑~叶尼塞文,是古代北方民族最古老的文字。
1889年在鄂尔浑河发现《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后,始为世人所知。据《新唐书》、《旧唐书》的《突厥传》,前一碑文的汉文为唐玄宗撰。突厥在隋唐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583年,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其中东突厥可汗汗室为原统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后,故东突厥仍经常被直呼为“突厥”。
630年、657年,东西突厥先后统一于唐。
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682年建立后突厥汗国,745年亡于回鹘。原来突厥汗国所属诸部乃部分归附于回鹘汗国,部分归附于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靺鞨
匈奴人、突蕨人、蒙古人的关系么?
突厥是匈奴的一支,而蒙古是东胡的一支,是东胡被匈奴灭掉之后的遗民发展而成的一个民族,和今天的满族、锡伯(鲜卑)、达斡尔(契丹)有共同的先祖。
都是少数民族,而且都曾是汉民族的敌对方。
匈奴好像是秦汉,可以查查汉武帝的资料;
突厥是唐,可以查查中学历史书或唐太宗;
蒙古嘛,直接去搜搜啦!
匈奴和突厥是同一人种,蒙古是另一人种。
匈奴从现存的语境关系看是以通古斯人为上层统治者的一个混合民族。
突厥原本是柔然的附属,在柔然衰落的时候兴起,传说是狼和人的后代,所以突厥的旗子上有狼头的形象。匈奴和突厥实际上都不是一个民族的专用名称,而是多个民族的合称,因此才有塞尔柱突厥和奥斯曼突厥的分类。
蒙古人则是蒙古利亚人种,和满族是两回事,满族也是通古斯人种,和蒙古的关系不大,当蒙古民族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周代),满族就已经和中原的王朝有过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