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阿赛拜疆人口和面积
- 2、阿塞拜疆人口面积
- 3、阿塞拜疆人口面积是什么?
- 4、阿塞拜疆的国内状况是怎样的?本国内具体状况?法律怎么样?
- 5、阿塞拜疆甘贾人口多少,经济怎么样,属于哪种气候?
- 6、高加索的三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啥有人说他们“一个比一个惨”?
- 7、阿塞拜疆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 8、啊塞拜疆位于哪个大洲
- 9、阿塞拜疆资料?
阿赛拜疆人口和面积
阿塞拜疆人口数量为1014.35万,面积为8.66万平方公里。
一、阿塞拜疆人口
截至2023年5月1日,阿塞拜疆人口数量为1014.35万。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1.6%,列兹族占2.0%,俄罗斯族占1.3%,亚美尼亚族占1.3%,塔雷什族占1.3%。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突厥语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二、阿塞拜疆面积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千米。
阿塞拜疆的历史渊源:
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13世纪。13~16世纪屡遭外族入侵和瓜分。16~18世纪受伊朗萨法维王朝统治。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入沙俄。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1918年5月28日,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1920年4月28日,被“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代。
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10月18日正式独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人口面积
阿塞拜疆人口是1014.35万,面积是8.66万平方公里。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千米。阿塞拜疆全国划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66个区,78个城市,首都为巴库。截至2023年5月1日,阿塞拜疆人口1014.35万。
阿塞拜疆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
阿塞拜疆的气候特征
阿塞拜疆气候呈多样化特征,中部和东部为干燥型气候,东南部降雨较为充沛。首都巴库紧邻里海,冬季温暖,1月平均气温为4℃,7月为27.3℃。北部与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夏季平均气温为12℃,冬季为-9℃。
境内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但少数地区,如高加索山脉的高海拔区,以及东南部的连科兰平原全年降雨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夏天为旱季,干燥少雨;秋末至次年春季为雨季,部分地区有降雪。阿普歇伦半岛全年多风,传说首都的名称—巴库意为“风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人口面积是什么?
阿塞拜疆面积是:86600 km2,人口是:1012.34 万(截至2020年12月)。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里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人口分布分析:
根据阿塞拜疆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截至到2018年1月1日,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996万人。城市人口约占53.2%。
首都巴库市常住人口约300万。第二大城市占贾市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人口约30万人;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0万以下。在阿塞拜疆华人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巴库地区。
截至2020年12月,阿塞拜疆国家人口1012.34万。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1.6%,列兹根族占2.0%,俄罗斯族占1.3%,亚美尼亚族占1.3%,塔雷什族占1.3%。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国内状况是怎样的?本国内具体状况?法律怎么样?
政治: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位于阿塞拜疆境内,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
2011年,阿塞拜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就第三国公民赴纳卡地区事照会各国代表团,主要内容如下:发生在纳卡及周边地区的武装冲突导致阿近五分之一领土被占。亚美尼亚发动战争并在阿被占领土上建立旨在分裂阿的政治实体。纳卡及周边地区是阿被占领土,上述政治实体未获任何国际承认。(来源: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信息)
http://az.china-embassy.org/chn/asbjgq/t785440.htm
经济:
阿塞拜疆 收入水平 中高等收入国家, GDP 687亿美元,在新浪财经网站
“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中分经济政策与外债、城市发展、基础设施等多个栏目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mac/nation_AZ.shtml
综合实力:区域实力属于中等偏上
阿塞拜疆总统称国家竞争力将继续在独联体领跑,2011年
阿塞拜疆是独联体中国家竞争力排名最高的国家,并将继续在独联体中居领跑位置。(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25/c_111122170.htm
另外从现有的报道来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伊朗关系交恶、不佳,对于土耳其、俄罗斯、中国、美国关系友好或者保持
现在的阿塞拜疆由于效仿迪拜,吸收较多的外资,经济状态比较好,主要伊斯兰宗教,法制社会,但是总的来说权威人士说了算!
这东西不靠百度或维基你还能靠什么?现实点吧孩子
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东部,东临里海,南接伊朗,西边和亚美尼亚、土耳其及格鲁吉亚为邻,北界俄罗斯。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2009年起为突厥议会成员国。国名来自于阿拉伯语,意为“火的国家”。独立后,从综合国力看,阿塞拜疆在中亚五国加外高加索三国中,实力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居第三位,是前苏联地区的第四大经济体。
阿塞拜疆是一个民族传统得到保持的国家。阴历的节日如“古尔邦节”(祭祀节)、拉马丹节(开斋节)如以前一样得到庆祝。开春节(瑙鲁孜节)是新年和春季最古老和最隆重的节日。
石油工业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近年来,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重点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种经济,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趋向好转。2002年经济增长势头明显。但资金短缺、基础设施陈旧、腐败盛行等问题仍制约着阿经济健康发展。
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食品等。2002年工业总产值为19.74万亿马纳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9%,同比增长3.6%。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11.5%。
2002年农业总产值为6.36万亿马纳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2%,同比增长6.4%。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40.2%。
阿塞拜疆甘贾人口多少,经济怎么样,属于哪种气候?
农业国家。工业中石油开采及冶炼、石化、石化机械等重工业较发达。轻工业主要有棉织、丝织、毛织、地毯织造、食品等部门。所产粒状黑鱼子和鱼子酱远近闻名。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麦类、玉米、棉花、烟叶、水果、茶叶等。阿塞拜疆全国划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1个自治州和共和国直辖区。下设区、城市和村。人口800万。主要有阿塞拜疆族(91%)、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等民族。阿塞拜疆语为官方语言。通用阿塞拜疆语和俄语。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甘贾为其第二大城市.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为主。有铁路 2 200多千米,公路25 000千米。有多条油、气管道。主要出口原油、石油产品和农产品等;进口面粉、粮食、小汽车、肉制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意大利、俄罗斯和土耳其。实行免费、收费两种教育。报刊主要是《巴库工人报》、《阿塞拜疆报》。官方通讯社是阿塞拜疆通讯社。有官方电台和电视台。 位于亚洲西部,东临里海;北部接俄罗斯;西部和西北部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相连;南部是伊朗。北部有极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总面积86 600平方千米。 全境约50%的面积为山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库拉河为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区属干燥亚热带气候,山地为高原冻土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水量200—1 300毫米。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明矾石及水力资源。石油探明储量35—40亿吨,具有埋藏浅、杂质少的特点。
据此判断应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或是高山高原气候
上面说的很清楚,但是气温并没有这么冷
甘贾在小高加索山东北麓、库拉河支流甘贾恰伊河畔,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人口26.1万。建于七世纪,十二至十三世纪为重要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十八世纪为甘贾汗国都城,1804年并入帝俄。巴库至第比利斯铁路有支线抵达。
以纺织工业(棉、丝、针织)为主,次为石油加工、仪器制造、化工及葡萄酒酿造业。市东45公里处有著名的“黑石脑油田”,所产石油有消炎、杀虫作用,可药用。有十四至十七世纪建筑古迹。设有数所高等学校。
气候具有高山地带的特点,7月份平均气温为10℃,1月份平均气温达零下10℃。
高加索的三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啥有人说他们“一个比一个惨”?
三个国家因为常年受到战争的侵扰,当地居民的生活破烂不堪。
高加索的三个国家经济一个不一个低迷,很多居民甚至连饭都吃不起。
因为这三个国家没有什么特别的产物,导致经济一直陷入低迷状态。
因为一个国家不如一个,经济低迷,与周围那些富有的欧美国家形成了很强的对比。
高加索三国是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个国家。
根据2018年的统计来说,格鲁吉亚人口370万人,领土面积6.9万平方公里。阿塞拜疆人口将近1000万,领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人口将近300万,领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
从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来看,他们三个国家都是小国。
这三个国家的现状如何呢?回答是很不好,非常贫困。此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000多美元。目前他们三国还在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国土支离破碎,人民困苦不堪。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至今还为了争纳卡地区。在战争之中。
格鲁吉亚的情况就更加的糟糕了。他的两个城市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相继独立。国家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差。
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第一,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彼此争权。三个教派互不相让。如此复杂的宗教与政治斗争之中。是无法发展经济,让国力增强的。
第二,人民民风好战,这三个民族为了彼此征服,一争高下。长期进行战争。
第三,西方大国的参与,西方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各种矛盾。为了制约某个国家。高加索三国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导致这三个国家的内部矛盾更加的复杂。
由以上种种复杂的原因存在,高加索三国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阿塞拜疆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阿塞拜疆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何战争不断?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继续爆发激战,至少30人死亡!两国漫长的武装冲突,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a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
工业中石油开采和炼油、石化、石化机械等重工业较发达。轻工业有棉织、丝织、毛织、地毯织造、食品等部门。所产粒状黑鱼子和鱼子酱远近闻名。农业集约化和专门化程度较高。以种植麦类、玉米、棉花、烟叶、水果、茶叶等为主。主要饲养牛和猪,畜产品以肉、奶、毛等为主。
b
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失业率和贫困率分别降至5%和5.3%;战略外汇储备达到500.32亿美元。
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人们在正式场合及节庆场合讲究衣着(成年男性在公共场合不穿短裤),家居环境整洁;男性见面时都会握手致意,女性则习惯相互亲吻面颊;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见面和分别时,不论性别年龄,还会以相互贴面或亲吻脸颊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鲜花是应邀正式做客或参加欢庆活动时送女主人的常见礼物。
阿塞拜疆人饮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鱼类为主要食材,喜食烧烤类食品、奶制品、甜食和瓜果。当地人日常饮食较简单,但喜欢在节日和私人纪念日举办聚会和宴请活动;宴请客人时多不劝酒,吸烟讲究场合。
c
前苏联解体后不久,亚美尼亚人就从阿塞拜疆手中夺取了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权。此后,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两国武装冲突不断爆发,造成3万多人死亡,100万人流离失所。
尽管美国、俄罗斯和法国进行了数十年的调解,但两国始终没有签署和平协议。
阿塞拜疆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首都: 巴库
面积: 86,600.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5.00
国际电话码: 994
人口: 772.6万人(1997年)
语言: 官方用语为阿塞拜疆语,通行俄语。
货币: 马纳特
民族: 阿塞拜疆族占82.7%,俄罗斯人占5.6%,亚美尼亚族占5.6%,其它民族占6.1%。
宗教: 伊斯兰教
简史:
公元3世纪阿塞拜疆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之下。公元642年被阿拉伯哈里发国征服。 9-16世纪遭受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的入侵。1828年阿塞拜疆一部分归并于俄罗 斯,其余部分作为波斯的一个省保留了下来。1917年11月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阿塞拜疆 共和国,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 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直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1年8月30日宣布独立,并通过独立宣言,成立阿塞拜疆共和国。
自然环境:
境内5 0 %的面积为山脉,4 0 %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气候呈多样化特征,平原、低地为干燥和潮湿亚热带气候。山地为高原冻土带气候。年平均降水2 0 0 —3 0 0 毫米。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明矾石和水力资源。
经济概况:
工业中石油开采和炼油、石化、石化机械等重工业较发达。轻工业有棉织、丝织、毛织、地毯织造、食品等部门。所产粒状黑鱼子和鱼子酱远近闻名。农业集约化和专门化程度较高。以种植麦类、玉米、棉花、烟叶、水果、茶叶等为主。主要饲养牛和猪,畜产品以肉、奶、毛等为主。
其它:
与我国建交日:1 9 5 0 年4 月2 日。
其他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41.html?wtp=tt
应该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国家,政治体系不完善,所以才会战争一直接连不断。
阿塞拜疆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也是前苏联加盟小国。由于前苏联的国土划分遗留问题和宗教信仰问题,战争不断。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东部,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属于亚洲国家。陆上邻国有俄罗斯、伊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东部与里海相接。战争的主要原因是领土边界问题。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
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失业率和贫困率分别降至5%和5.3%;战略外汇储备达到500.32亿美元。
扩展资料:
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人们在正式场合及节庆场合讲究衣着(成年男性在公共场合不穿短裤),家居环境整洁;男性见面时都会握手致意,女性则习惯相互亲吻面颊;
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见面和分别时,不论性别年龄,还会以相互贴面或亲吻脸颊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鲜花是应邀正式做客或参加欢庆活动时送女主人的常见礼物。
阿塞拜疆人饮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鱼类为主要食材,喜食烧烤类食品、奶制品、甜食和瓜果。当地人日常饮食较简单,但喜欢在节日和私人纪念日举办聚会和宴请活动;宴请客人时多不劝酒,吸烟讲究场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塞拜疆
啊塞拜疆位于哪个大洲
阿塞拜疆位于亚洲。
亚洲
亚洲
亚洲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面积8.6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800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中文名称: 阿塞拜疆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简称: 阿塞拜疆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巴库
国庆日: 1991年8月30日
国歌: 阿塞拜疆进行曲
国家代码: AZ
官方语言: 阿塞拜疆语
货币: 马纳特
时区: +3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阿利耶夫,拉西扎德,阿列斯克罗夫
人口数量: 834.7万(2005 年)
人口密度: 96.4人/平方公里(2005年)
主要民族: 阿塞拜疆族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 8.66万平方公里
GDP总计: 60.9亿美元(2002年)
人均GDP: 756.3美元(2002年)
国际电话区号: +994
国际域名缩写:
阿塞拜疆资料?
国名:阿塞拜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独立日:8月30日(199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浅蓝、红、绿三色。红色部分中间有一弯新月和一颗八角星,月和星均为白色。阿塞拜疆于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之后采用的国旗有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的红旗,旗面下部有蓝色宽边。在1990年8月宣布独立,1991年2月5日恢复1936年前采用的国旗,即上述的三色旗。
国徽:呈圆形。三个同心圆,颜色分别为浅蓝、红、绿,同国旗。圆面上有一颗白色八角星,星中心为饰物。圆周下边饰有麦穗、棉花。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东部,面积为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位于中阿拉斯盆地、处于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均为处于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阿塞拜疆全境50%以上为山地,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南部为小高加索山脉,其间是库临卡盆地。西南部为中阿拉克辛盆地,其北面由达拉拉普亚兹山脉和赞格祖尔斯基山脉所环抱。东南部有塔累什山脉。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阿拉斯河。气候呈多样化特征。
首都:巴库(Baku)。
人口:1999年2月为728.4万。主要民族为阿塞拜疆族(占77.3%)、亚美尼亚族(占5.6%)和俄罗斯族(占5.2%)。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南支突厥语族),通行俄语。
简史:公元3—10世纪被伊朗、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9—16世纪建有希尔凡等封建国家。11—13世纪基本形成阿塞拜疆民族。11—14世纪遭受土耳其-塞尔柱人、蒙古鞑靼人、帖木儿的入侵。16—18世纪受伊朗萨非王朝统治。1813年和1928年阿塞拜疆北部归并入俄罗斯(巴库省、伊丽莎白波尔省)。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出现巴库公社。1918年夏遭受英国和土耳其的武装干涉,后来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恢复苏维埃政权。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作为该联邦成员之一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成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8月30日,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阿塞拜疆共和国。
政治:宪法规定建立民主、法制、文明国家,实行总统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外交:奉行以西方为主、兼顾东方同时注意与周边国家维持睦邻友好关系的多方位外交政策。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阿塞拜疆共和国独立。1992年4月2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阿塞拜疆
【国名】:阿塞拜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独立日:8月30日(199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浅蓝、红、绿三色。红色部分中间有一弯新月和一颗八角星,月和星均为白色。阿塞拜疆于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之后采用的国旗有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的红旗,旗面下部有蓝色宽边。在1990年8月宣布独立,1991年2月5日恢复1936年前采用的国旗,即上述的三色旗。
【国徽】:呈圆形。三个同心圆,颜色分别为浅蓝、红、绿,同国旗。圆面上有一颗白色八角星,星中心为饰物。圆周下边饰有麦穗、棉花。
【国家政要】: 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 (Ilham Aliev) ,2003年10月任职。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东部,面积为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位于中阿拉斯盆地、处于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均为处于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阿塞拜疆全境50%以上为山地,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南部为小高加索山脉,其间是库临卡盆地。西南部为中阿拉克辛盆地,其北面由达拉拉普亚兹山脉和赞格祖尔斯基山脉所环抱。东南部有塔累什山脉。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阿拉斯河。气候呈多样化特征。
【首都】:巴库 (Baku),全国经济、文化中心。里海最大港口。位于阿普歇伦米岛南部,是石油工业中心,有“石油城”之誉。由10个行政区和46个城镇组成,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82.88万。1月平均气温为4℃,7月平均气温为27.3℃。
【人口】: 824.6万(2003年10月)。主要民族为阿塞拜疆族(占77.3%)、亚美尼亚族(占5.6%)和俄罗斯族(占5.2%)。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南支突厥语族),通行俄语。
【简史】:公元3—10世纪被伊朗、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9—16世纪建有希尔凡等封建国家。11—13世纪基本形成阿塞拜疆民族。11—14世纪遭受土耳其-塞尔柱人、蒙古鞑靼人、帖木儿的入侵。16—18世纪受伊朗萨非王朝统治。1813年和1928年阿塞拜疆北部归并入俄罗斯(巴库省、伊丽莎白波尔省)。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出现巴库公社。1918年夏遭受英国和土耳其的武装干涉,后来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恢复苏维埃政权。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作为该联邦成员之一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成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8月30日,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阿塞拜疆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