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鼠疫能治好么?
- 2、鼠疫能治好吗 引发鼠疫有哪些原因
- 3、日本在二战期间研究鼠疫毒害中国人,我想知道,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技术能够治疗这种病毒吗?
- 4、黑死病目前能治愈么?求祥解
- 5、肺鼠疫可以治愈吗
- 6、鼠疫能控制住吗?
- 7、至今已危害人类长达数千年,鼠疫为何难以被消灭?
- 8、关于鼠疫,权威解答你关心的12个疑问
- 9、北京朝阳医院鼠疫严重吗 鼠疫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鼠疫能治好么?
能治好!!!不过只要确定是鼠疫、或者疑似鼠疫,必须立即住进最近的传染病医院。
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之强还在霍乱之上,而且只要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死亡率极高!其中败血症型鼠疫基本从感染到死亡仅仅需要不到24小时,死亡率接近100%,死后全身发黑,故又称为“黑死病”。腺线鼠疫则会造成淋巴肿大,身上起疙瘩,在我国古代被民间称为“疙瘩病”。肺型鼠疫甚至还会通过空气传播。
这种病在世界历史上是夺走人性命最多的疾病,远远超过霍乱、天花,据历史文献显示,人历历史上得鼠疫而死的人总数不会少于五亿!!!!
鼠疫就是传说中的黑死病。
是死亡率比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不过是可以治疗的。
特效药是青霉素。
具体内容请看参考资料,以前有人在百度提问过这个问题的。
能。但治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得了鼠疫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
鼠疫是可以治疗的,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鼠疫的病死率降低至5%-10%。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鼠疫,比如败血症型鼠疫,也是爆发型鼠疫,是最凶险的一种类型,病死率极高,俗称“黑死病”,这些病人是有一定病死率的。
一、鼠疫的治疗方法
1、如果发现或者是确诊鼠疫的患者,应该马上就地隔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还要进行疫期的处理。
2、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急性期的时候要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热量供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对于高烧的患者,可以适当的用退烧的药物,有明显烦躁、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镇静剂。
3、对中毒症状很严重的患者,可以用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在用糖皮质激素的期间,要规范的用抗生素,一定要用有效的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类的药物。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的情况下要对症治疗。
二、病原治疗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对症治疗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
3、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
三、鼠疫的症状
1、人感染了以后,如果是经过皮肤,也就是鼠蚤叮咬皮肤感染的,首先出现的是腺鼠疫,也就是淋巴结的肿大,病人会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特别明显。
2、如果腺鼠疫进一步发展可能会继发出肺鼠疫,肺鼠疫主要表现出发热、咳嗽,大量的咯血,胸痛这些症状,严重的会死于呼吸衰竭。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传播渠道
1、带毒鼠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后,通过呼吸道传播;
2、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传播;
3、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鼠类的血液和排泄物导致感染的接触性传播;
4、以及经胎盘传播和由鼠身上的革螨造成的虫媒传播等。
5、在各种传播途中通过伤口较易实现传播,因为,带毒鼠的唾液中含有较高滴度的出血热病毒。
二、鼠疫的危害
1、肺鼠疫以往的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及时应用,病死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进行隔离,就地治疗。早期、联合、足量的应用敏感抗生素,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肺鼠疫首选链霉素,同时要注意给予对症治疗。
2、肺鼠疫是危害比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应该重视肺鼠疫的预防,包括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加强国际检疫以及严格的灭鼠灭蚤。再次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包括预防性服药以及疫苗的预防接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鼠疫能治好吗 引发鼠疫有哪些原因
洪水过后,很多动物的家也被洪水淹没,动物们四处逃窜,容易对我们造成影响,如果被老鼠咬伤,就容易患上鼠疫,此次我们要注意不要去洪水灾害附近,做好自己的防御措施,避免感染。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鼠疫能治好吗 及时治疗,很多是可以治好的。
鼠疫通常有以下几种:
腺鼠疫 腺鼠疫最为常见,除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病初即有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 ,于病后 2-4 日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多为单侧。若治疗不及时,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渍,于3-5日内因严重毒血症、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
肺鼠疫 可原发或继发于腺鼠疫。起病急,高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很快出现咳嗽、呼吸短促、 胸痛、发生甘、咳痰,初为少量黏液痰,继之为泡沫状或鲜红色血痰,肺部仅听到散在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较少的肺部体征与严重的全身症状不相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等而于2-3天内死亡。临终前患者全身皮肤发绀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败血症型鼠疫 多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为最凶险的一型。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谚妄或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于1-3天死亡。
其他类型鼠疫 如皮肤鼠疫、脑膜型鼠疫、肠鼠疫、眼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均少见。其中腺鼠疫、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及时治疗后,存活率均比较高,死亡率大约40-60%左右。肺鼠疫死亡率大约为90,败血症死亡率大约在99%。
鼠疫的发病原因 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鼠疫的预防措施 1、最重要是避免被跳蚤叮咬,以及避免直接接触患者,避免碰触具感染性之组织,最好也不要暴露于肺鼠疫病人活动地区。
2、若在流行地区,需清除所有有可能带菌的鼠类或跳蚤,或施打疫苗。灭蚤并需要先在灭鼠之前进行,以避免跳蚤跳入其他新宿主(如人类)继续传染病菌。
3、来自疫区之轮船或港区仓库须防鼠、灭鼠及灭蚤。
4、避免接触及处理其死尸,如发现尸体须报告当地卫生当局。
5、高发病率地区的居民、旅客、处理鼠疫杆菌或被感染动物的实验室人员或防疫人员,且须与其他防护方法一并使用。
日本在二战期间研究鼠疫毒害中国人,我想知道,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技术能够治疗这种病毒吗?
鼠疫早就可以治疗了,二战时期也可以治疗,只不过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和治疗难度很高,中国当时没有那种治疗条件。
当然能治 鼠疫不能治的话,中国人不是灭绝了?
资料表示美军在抗美援朝时也用过这个,不过朝鲜寒冷没有大规模扩散
完全可以。
鼠疫之所以厉害,主要在于这种由鼠疫菌引起的疾病,发病急,且传染性很强,如果染病或发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30%~100%)!
目前治疗鼠疫多使用链霉素(链霉素是1943年,由美国人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链霉素可治疗各型鼠疫,疗效快,不易复发。使用时应同磺胺、四环素等联合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成人每日2-4g,每4-6小时肌注1次。对危重病例应加大剂量,疗程10~15日,或痰检连续6次阴性后停止。
亦可使用庆大霉素。据报道庆大霉素治疗鼠疫的疗效优于链霉素和氯霉素。腺鼠疫用庆大霉素每日16-32万u,分2-4次肌注,或混入5%葡萄糖液500ml内分次静脉滴注。
四环素,在开始48小时内用大剂量(4-6g/日),严重病例在头1-2日必须静脉滴注,如病人情况允许可辅以口服,2-4g/日。退热后减量继续使用,疗程7-10日。
磺胺药,可用于严重病例时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联合用药。
PS:其实对于鼠疫,由于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所以防止病源扩散,远比治疗重要的多!
黑死病目前能治愈么?求祥解
可以治愈,通过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可治疗鼠疫,如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磺胺药。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鼠疫病原治疗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四环素和氯霉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不能口服时改静滴;热退后即改口服。
3、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
4、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研究报道鼠疫杆菌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最好,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次之,大环内酯类较差。但这些抗生素是否可完全替代链霉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二、鼠疫治疗原则
严格的隔离消毒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患者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
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护理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患者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三、感染鼠疫的常见症状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轻型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重者会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一般有呼吸道症状或发热者,就应该接受医疗观察。
四、鼠疫的预防
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
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在居住地周围和衣物上可以喷洒蚊虫驱避剂。外出野营、打猎、伐木个人作业是要注意束紧裤管,减少暴露,必要时使用驱避剂。
对发生动物鼠疫的地区要强调管理好牧羊犬只,最好是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
扩展资料:
鼠疫的传染源:
1、鼠疫病人
鼠疫病人为重要的传染源,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腺鼠疫可并发败血症而导致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或气溶胶以「人-人」的方式传播,造成人鼠疫的大流行。
此外,直接接触患者的痰、脓液,病兽的皮、血、肉,吸入染菌尘土、以口嚼蚤、进食未煮熟野生啮齿动物等,也有感染患病的机会。
2、啮齿动物是人类感染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家栖啮齿动物主要为褐家鼠、黄胸鼠、黑家鼠。由于此种鼠类的家栖性和人类接触的密切关系,通过鼠的寄生蚤,造成对人类的感染。
野栖啮齿类,主要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的旱獭、黄鼠等,它们在鼠疫的延续流行,构成自然疫源地疾患和造成家、野鼠之间的交叉感染等方面都起着较为重要作用。它即是鼠疫疫源地的保菌者,又是传播媒介的宿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肺鼠疫可以治愈吗
治疗
本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传染性强。必须早发现,早诊断,隔离,早治疗。
1.消毒隔离 严格隔离,病室灭鼠、灭蚤。彻底消毒病人排泄物。医护人员有严密的自身防护措施。
2.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传统常用药物包括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链霉素是首选药物,成人剂量每天30mg/kg,分2 次肌注或首剂1g 肌注,后改为0.5g,1 次/6h。严重病例首次1g,后改为0.5g,1 次/4h,病情好转后改为1 次/6h,疗程10 天左右。氯霉素每天60mg/kg,分4 次口服或静滴,疗程同上。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单一药物有效。
3.对症支持 急性期绝对卧床,足量补液以利于毒素排出。补液、输血或血浆。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者应予以吸氧,纠正休克。淋巴结肿大在局部应用5%鱼石脂乙醇外用,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预防
疑似病人均应报告疫情,肺鼠疫须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控制鼠间鼠疫。灭蚤以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疫区居留者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2 周前接种菌苗,有效期1 年,接触病人者可用药物预防。链霉素每天1g肌注,或磺胺嘧啶4g/d 分,4 次口服
关键是要提高肺的自生免疫力 。
肺鼠疫初期可以治愈。中期可能需要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才能治愈,但是很可能会留下股骨头坏死(激素类药物过量必然产生的后果)等严重后遗症。
出现肺鼠疫症状早治疗就能治好。肺鼠疫的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一旦确诊或者有疑似肺鼠疫的临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一、肺鼠疫的临床症状
1、咳痰为脓血痰、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胸痛、咯血。
2、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体征少,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3、淋巴结肿大,可有呕吐、腹泻、肝脾肿大及出血表现。
二、肺鼠疫的治疗方法
1、消毒隔离
严格隔离,病室灭鼠、灭蚤。彻底消毒病人排泄物。医护人员有严密的自身防护措施。
2、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传统常用药物包括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单一药物有效。
3、对症支持
急性期绝对卧床,足量补液以利于毒素排出。补液、输血或血浆。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者应予以吸氧,纠正休克。淋巴结肿大在局部应用5%鱼石脂乙醇外用,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传播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
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
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二、预防办法
1、减少疫区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甘肃玉门1人患肺鼠疫死亡 肺鼠疫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有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鼠疫能控制住吗?
鼠疫如果控制不住,人类早就消亡了对不对!早期在欧洲,鼠疫被称之为“黑死病”。
鼠疫防治注意这几点 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
鼠疫防治注意这几点
: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
1.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 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 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四、鼠疫预防治疗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五、鼠疫是可防可治的。
至今已危害人类长达数千年,鼠疫为何难以被消灭?
因为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人类的防疫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数千年的发展变化中,自然界的生物链会随着人类的而不断循坏,对于病毒还是以预防为主要的手段。
一、传播途径广泛,无法彻底杜绝。鼠疫通过空气飞沫就可以传播,防不胜防。
二、老鼠作为食物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让这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所以也就没有办法避免鼠疫。
鼠疫的传染能力基本上都不用人们去详细描述,自古以来因为鼠疫这种病而死的人类,可以说比因为战争而死的人类都要多。鼠疫的危害特别是对于落后的古代来说,一个地方只要出现了鼠疫的影子,基本上就意味着整片地区内没有活人了。 老鼠的生存能力是所有人类有目共睹的。人类霸占了地球几万年,可是老鼠这种生物是从恐龙时代传下来的。所以无法消灭源头,自然也就无法彻底消灭鼠疫了。
原因有三:
一、传染性强鼠疫的传染能力基本上都不用人们去详细描述,自古以来因为鼠疫这种病而死的人类,可以说比因为战争而死的人类都要多。鼠疫的危害特别是对于落后的古代来说,一个地方只要出现了鼠疫的影子,基本上就意味着整片地区内没有活人了。
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古时候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情况。古代的医疗水平,和社会卫生环境,让鼠疫这种疾病就算能够被治好,也只能是小范围、个别数量的人,而无法是整个区域内的人都被治好。所以在古时候一个人一旦被确定得了鼠疫,那么人们就会把他“丢弃”,然后埋葬。同样的,一个地方一旦出现了鼠疫,基本上其他地方就会把这个地方给隔离开,然后整片区域内的人就……
鼠疫的传染性太强了。一个人能够祸害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能够祸害一座县城,一座县城就能够让整个区域成为全国人们避之如蛇蝎的地方。
二、老鼠生存能力强鼠疫之所以叫鼠疫,主要就是因为这种病最初是由鼠类生物传播而来。而鼠类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因,所以它们身上携带了大量的病毒,这些病毒对人类来说往往都是致命的。所以要灭掉鼠疫,首先就要灭掉老鼠,可是老鼠的生存能力是所有人类有目共睹的。人类霸占了地球几万年,可是老鼠这种生物是从恐龙时代传下来的。所以无法消灭源头,自然也就无法彻底消灭鼠疫了。
三、虽然无法彻底消灭,但是已经能够控制不过这种病现代已经无法威胁人类的生存的。至少现代由于各种疫苗,以及医疗环境的大幅度提高,现代的鼠疫基本上刚刚露头就能够被控制住,也很难再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于是鼠疫就变成了像感冒发烧一样的病,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想着如何彻底消灭这种疾病了。
关于鼠疫,权威解答你关心的12个疑问
来了来了,TA又来了!每天播报最新新闻的深空小编又来了!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11月12日晚,一则消息在社交平台刷屏后,有关鼠疫的各种信息在网络上传播。12日深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健委和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联合发布信息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在普通人眼里,鼠疫的恐怖程度远不如霍乱和结核。但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鼠疫位居甲类传染病之首,被称为“1号”病。鼠疫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通过哪些途径传染?普通人被传染的几率高吗?出现疫情后该如何预防?《生命时报》第一时间为你梳理解答有关鼠疫的12个疑问。疑问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疑问二:鼠疫有哪几种类型?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鼠疫有两种主要类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诊断,这两种类型的鼠疫均可治愈。腺型是全球最常见的鼠疫类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发。鼠疫杆菌从叮咬处进入机体,通过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并在淋巴结里进行繁殖,引起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疼痛,称为“炎性淋巴腺肿”。在感染后期,淋巴结炎可能会出现化脓性病变,发展为开放性溃疡。腺鼠疫的人际传播较为罕见。腺鼠疫可进而发展到肺部,该类型被称为肺鼠疫,是更为严重的鼠疫类型。肺型或肺鼠疫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鼠疫类型,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过飞沫把感染传播给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是致命的,但如及时发现和治疗,治愈率很高。疑问三:鼠疫的传染源是什么?鼠疫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疑问四:人是如何感染上鼠疫的?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疑问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疑问六: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疑问七: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疑问八:如果我怀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该怎么办?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疑问九:鼠疫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医务人员根据症状进行诊断。确诊以血样、痰液或炎性淋巴腺脓液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依据。疑问十:鼠疫应该如何预防?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克,其后4-6小时服1克,一般连服5日。疑问十一:鼠疫应该如何治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肺鼠疫患者必须由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疑问十二: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戴口罩进行自我保护是否有效果?这取决于与患者的接触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区的人根据个人愿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须妥善使用和处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处理不当使自己成为感染源。患者和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口罩,可有助于减少肺鼠疫的传播。相关背景:历史上的鼠疫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发生过6次鼠疫大流行。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从云南、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北满,惊天动地地爆发。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达数千万。时至今日,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鼠疫被得到有效监测与控制。而2017年8月以来的一场鼠疫却正在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吞噬着越来越多的生命。截至10月24日,马达加斯加累计报告鼠疫疑似病例1309人,其中93人死亡,疫情没有得到遏制,传播风险由高升为极高。我国也是深受鼠疫影响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发生过6次大流行,波及20多个省,发病人数约115万,死亡约10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目前在多个省区仍然存在着不同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些年一直有散发病例发生,因此,我国对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另据《全国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我国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持续存在,大中城市和人群聚集地周边地区不断监测到动物鼠疫疫情,近年来,每年都发生1-2起人间鼠疫疫情,几十起动物鼠疫疫情。2009年-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按类别统计,甲类传染病中鼠疫发病、死亡报告数据:2018年,发病数0,死亡数0。2017年,发病数1,死亡数1。2016年,发病数1,死亡数0。2015年,发病数0,死亡数0。2014年,发病数3,死亡数3。2013年,发病数0,死亡数0。2012年,发病数1,死亡数1。2011年,发病数1,死亡数1。2010年,发病数7,死亡数2。2009年,发病数12,死亡数3。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欲要知晓更多《关于鼠疫,权威解答你关心的12个疑问》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北京朝阳医院鼠疫严重吗 鼠疫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北京朝阳医院昨晚有两名鼠疫患者在被治疗中,鼠疫是重症传染病,这两个人应当就地隔离进行医治,而能到达北京,说明在当地症状不会太凶险,因此应当不会是原发性的肺鼠疫,考虑到锡林郭勒接触疫鼠的可能性大,很有可能是有腺鼠疫发展成的继发性肺鼠疫。
北京朝阳医院鼠疫严重吗 目前情况怎么样,由官方通报。
两人感染的是肺鼠疫,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暂不清楚肺鼠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鼠疫有多可怕?这里谈一谈死亡率。
鼠疫分三个主要类型:腺鼠疫、败血症鼠疫和肺鼠疫。其中,肺鼠疫是三者中最为少见同时也最为严重的类型(也有其他类型的更少见的鼠疫,暂不讨论)。在现代医学手段下,鼠疫的总死亡率在15%以下;没有现代医学治疗,死亡率在50%-90%间。特别地,本次事件中的肺鼠疫接受现代抗菌药物治疗后,死亡率约50%;没有接受现代抗菌药物的治疗,死亡率达100%。
肺鼠疫里也分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
原发性肺鼠疫,通常认为是吸入其他患者/受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飞沫或通过实验室暴露吸入气溶胶感染的肺鼠疫(鼠疫是否能人传人现在其实还有争议)。其潜伏期很短,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高烧、胸膜炎、骤起咳嗽、痰中带血。 如果不在发病首日就开始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原发性肺鼠疫短期内死亡率极高。
继发性肺鼠疫更为常见,基本上是腺鼠疫没有及时治疗,血行感染到肺部。腺鼠疫占全部鼠疫的80%-95%,传播途径是受感染的动物直接叮咬,或者处理旱獭、黄鼠等。
下图来自网友:
从已知的情况来看,周三至今还一直在接受治疗,而且离开了呼吸和重症医学很强的朝阳医院。对于肺鼠疫来说,两人的情况应该已经稳定。
就现在而言,一次报告了两例。但本身由于发病快,加上现在的疾控水平和医疗条件,不认为鼠疫会大规模传播。
鼠疫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1、鼠疫是经典的细菌病,庆大霉素就可以治疗,替补方案是多西环素、喹诺酮类药物。上述药物很平常、很普及,供应能力不成问题。
2、紧急预防也有成熟方案,主力是多西环素。
3、中国北方一直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每年都有散发病例。这是正常现象,国外也一样。正因为每年都有散发病例,我们的医疗系统完全有能力应对。提前帮大家打好预防针,看到相关消息时大家可以跟我一样心静如水
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鼠疫听起来似乎有点可怕,但实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多年来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在目前的公共卫生条件下是很难在国内大面积流行。且目前有针对鼠疫的特效药,大家没必要恐慌,也不要去传播那些非专业途径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