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王锦蛇俗称是什么蛇?
- 2、王锦蛇的特点
- 3、王锦蛇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 4、怎样养王锦蛇
- 5、王锦蛇俗称是什么蛇?
- 6、请问这是什么蛇?
- 7、这是什么蛇有毒吗?能吃吗?
- 8、适合大王蛇生活的养殖环境~~最好从温度,湿度,食物,等多方面述说~
- 9、王锦蛇吃虫子吗?
- 10、
王锦蛇俗称是什么蛇?
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花蛇(江苏)、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浙江)、臭黄颔
松花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的特点
王锦蛇背面呈现黑色,混杂黄花斑,似菜花,所以有菜花蛇之称。头背棕黄色,鳞缘和鳞沟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故称王锦蛇。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幼体背面灰橄榄色,鳞缘微黑,枕后有1条短纵纹,黑色,腹面肉色。成幼体间体色斑纹很不相同,易误为他种,需注意。
1、形态特征:王锦蛇背面呈现黑色,混杂黄花斑,似菜花,所以有菜花蛇之称。头背棕黄色,鳞缘和鳞沟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故称王锦蛇。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幼体背面灰橄榄色,鳞缘微黑,枕后有1条短纵纹,黑色,腹面肉色。成幼体间体色斑纹很不相同,易误为他种,需注意。
2、生活习性: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平原亦有,常于山地灌丛、田野沟边、山溪旁、草丛中活动;性凶猛,行动迅速。昼夜均活动,以夜间更活跃。食蛙、蜥蜴、其他蛇类、鸟、鼠类,甚至同类的幼蛇。卵生。6~7月产卵,每次产8~12枚,卵大(45~60)毫米× (25~31)毫米。
王锦蛇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是。根据查询国家新闻网显示,王锦蛇体型粗壮,成体全长200厘米以上,主要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在2019年2月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怎样养王锦蛇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别名大王蛇、黄蟒蛇、菜蟒等,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因其长势快,肉多,耐寒能力强,并且季节差价较大,是目前中国国内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王锦蛇的介绍
中文学名:王锦蛇(菜花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游蛇科
中文属名:锦蛇属
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菜花蛇(四川)、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花蛇(江苏)、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南、
拉丁文名:Elaphecarinata
英文名:Kingratsnake/Stinkratsnak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ünnther,1858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其头部、体背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体大者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该蛇身上有一种奇臭味,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很浓的香皂多洗几次,方能将此臭味去掉。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饲养 王锦蛇的 方法
王锦蛇是无毒蛇中长势最快、形体较大(除蟒蛇外)的蛇类,但它性情凶猛,敢与毒蛇中的眼镜蛇类争食,且有残食同类或其他蛇类的习性,故此蛇只能单独养殖,不能与其他无毒蛇同场混养。在养殖此蛇时,即使投喂的饵料再充足、多样化,也要不定期地投放一定量的饲料蛇,如红点斑蛇双斑锦蛇、水蛇等,以满足其食蛇“嗜好”,避免蛇与蛇之间的相互吞食现象。这是有别于其他蛇类的主要地方。
王锦蛇的食量较其他蛇类大些,一条重约1000~1400克左右的,一次能连吞1~2只蟾蜍或2~3只小鸡雏,饱食一次后便爬回蛇窝静卧,消化时间约需7~15天。如有条件者,最好定期投放一些饲料蛇,以满足其食蛇所好,避免残食同类。另外,王锦蛇也食鸡蛋或鹌鹑蛋,不妨在食物缺乏时投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王锦蛇为卵生繁殖,每年的6月底~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5~15枚不等。刚产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几个粘连在一起。掰开卵会发现,卵内没有卵黄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黄色的胶状物质。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长达40~45天左右。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于卵上,似有护卵行为但人工养殖王锦蛇,重视的还是人工孵化。王锦蛇孵卵技术同其他蛇类一样,只是孵化天数不同而已。人工孵化王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将会延长;温度偏高,虽可以缩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
刚出壳的幼蛇体长在25~35厘米之间,个别大者可达35~45厘米,体色较浅,头部无“王”字形斑纹,往往使人误认为是其他蛇种。幼蛇枕部具有2条短的黑纵纹,体背呈浅茶褐色,有不规则的细小黑斑纹;尾背有2条细黑纵纹直达尾端;体后段及尾部两侧各有1条黑色点状斑纹;腹面为浅红色,腹鳞两侧具有黑色点状斑。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从幼蛇的花纹及颜色上根本找不到成蛇的模样,差别之大,令初养者很难相信这就是王锦蛇幼蛇,这种现象在众多蛇类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幼蛇在出壳后的7~10天即蜕第一次皮。对幼蛇的人工饲养,有条件的养蛇户(场)可采取早期灌喂,后期投活饵的交叉方式。在人工灌喂时,开始只喂给鲜蛋液,以后在蛋液中酌加一些捣成肉泥状的小昆虫,如蛐蛐、蚂蚱、黄粉虫、蝇蛆等,为以后让幼蛇主动捕食动物性活饲料打下基础。期间还可投喂一些活体的小水蛇、泥鳅、蛐蛐、蝗虫、蚂蚱等,共幼蛇自动捕食。投饵时间均以幼蛇在24小时内吃完为准,到时将未食或被幼蛇咬死的食物全部清除出来。平时不要零星投放,以此掉起幼蛇的胃口,培养其按时摄食的良好习惯,刺激它主动捕食的欲望,为以后正常饲养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幼蛇一旦主动捕食饱餐一顿后,在5天内不需再次投饵,应在第5~7天后开始投饵,以后每隔一周左右投饵一次。这种投饵频率可至冬眠前的周期不变。但饵料的个体可以逐渐加大,且投饵数量一定要达到幼蛇数量的4~5倍,要定期投放小于幼蛇体的饲料蛇,使其从小养成不残食同类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幼蛇同成蛇所需的适宜温度基本上差不多的,但幼蛇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应略高一些。幼蛇出壳时正值8~9月份,周围的自然环境温度均能满足其生活、生长的要求。若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保暖或升温 措施 ;若温度高于35℃或连续数日高于32℃,应采取遮阳或降温措施。因幼蛇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3~28℃,短时间的低温或高温对幼蛇并无多大妨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放任不管。
养王锦蛇的方法相关 文章 :
1. 王锦蛇的养殖方法
2. 如何饲养王锦蛇
3. 大王蛇的养殖方法
4. 人工养殖蛇类的方法有哪些
王锦蛇俗称是什么蛇?
1. 王锦蛇在民间俗称为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以及王蛇(四川话中又称袜改蛇)。
2. 它也被人们称为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蛇、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地区)、棱鳞锦蛇(福建地区)、菜花蛇(江苏地区)、菜蛇、王字头(贵州地区)、菜花蛇(湖北地区)、松花蛇(贵州和四川地区)、臭青公或母(台湾地区)、菜花蛇(浙江地区)、臭黄颔、松花蛇(贵州、四川地区)等。
3. 松花蛇体型较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饲养周期短,易于饲养和孵化,因此具有许多优点。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许多蛇场或养蛇户,尤其是在北方各省区,首选的无毒蛇饲养品种。
4. 王锦蛇,除了被称为菜花蛇之外,还被人们叫做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体型增长最快、体型较大的蛇类之一,仅次于蟒蛇。
5. 王锦蛇主要栖息在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带,活跃于河边、水塘边、水库以及其他接近水域的区域。
请问这是什么蛇?
是王锦蛇。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
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野生王锦蛇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人工繁殖多无此类问题。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品种简介
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
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是广食性蛇类,捕食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同类。
这是什么蛇有毒吗?能吃吗?
在我家乡叫麻子蛇。经加工,能吃。目前还没有不能吃的蛇,和蛇身上有不能吃的部位,蛇的有毒部位是头部,但蛇毒经高温就能破坏。
菜花蛇,无毒,可吃
王锦蛇 不建议食欲野生动物 放生吧。
王锦蛇 无毒 放了吧
这是菜花蛇,也叫王锦蛇。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遇到同类会相互残杀。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其头部、体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后段逐渐消失。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成蛇与幼蛇的色斑差别很大,头上没有“王”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该蛇身上有一种奇臭味,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很浓的香皂多洗几次,方能将此臭味去掉。
适合大王蛇生活的养殖环境~~最好从温度,湿度,食物,等多方面述说~
我们是提供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厂家--北京蓝阳鼎点,
你可以设定温度是25度(可任意设定) 低于这个温度 启动加热系统 回滞设定10(可任意设定)加热系统加热到25+10=35度的时候就自动停止。湿度相同:设定湿度是55度(可任意设定) 低于这个温度 启动加湿系统 回滞设定10(可任意设定)加湿系统加热到55+10=65度的时候就自动停止。
你是要批量养殖还是自己做宠物蛇养呢????
王锦蛇,又称大王蛇
人工养殖王锦蛇必须单养。饲养密度每平方米7-10条,有个别形体较大者,每平方米3-5条为宜,在立体养殖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20条左右。刚投入蛇场的蛇,因对环境不熟悉,胆子变得很小,有的竟白天躲在窝里,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时间久了白天才敢出来活动。但绝大多数王锦蛇胆大不怕人,即使有人在旁也不妨碍它吞食。王锦蛇的食量较其它蛇类大些,一条1500克的蛇,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连吞2-3只幼鸡雏,饱食一次后爬回窝内静卧,消化时间约需2周左右。王锦蛇与其它无毒蛇类明显不同,它有食蛇习性,即使是投喂的饵料再充足多样,也要不定期地投入少许其它杂蛇(可人工顺带养些),以避免蛇与蛇之间相互吞食。
王锦蛇吃虫子吗?
王锦蛇喜欢吃其他的蛇类,而在人工养殖中,可以投喂鹌鹑、小水蛇、泥鳅、蛐蛐、蝗虫、蚂蚱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