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走比赛规则,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12 16:09:31 浏览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竞走比赛的规则有哪些

1、竞走时步速快,但必须符合规则要求。竞走时平均步长约为110厘米,步频为每分钟200步左右。

2、走步时两脚必须与地面轮换接触,不能有腾空阶段。每步中,运动员在后脚离地之前,前脚必须着地。脚落地时,该腿必须有一瞬间的伸直,膝关节不弯屈,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必须伸直。

3、竞走运动员在比赛途中,如违犯了上述规定,裁判员可举白旗予以警告。若再次犯规,裁判员可举起红旗取消其比赛资格。若运动员在最后一圈时犯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或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

竞走的比赛规则

  竞走是一种发展耐久力的田径运动项目,1867年起源于英国,男子竞走1908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女子竞走1992年奥运会10千米竞步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竞走的比赛规则:

  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竞走运动员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比赛中有6名至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规则规定,竞走裁判员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依靠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通知违规运动员。

竞走的规则

竞走的规则主要包括步伐、姿势、计时、犯规、比赛形式这几个方面。
1、步伐
竞走要求运动员在行进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具体来说,竞走时,运动员的两只脚必须始终处于地面,不得同时离地。同时,运动员在行走过程中,不能出现明显的跳跃动作,也就是说,不能出现两只脚同时离地的情况。
2、姿势
竞走时,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也有特定要求。要求运动员在行走过程中,保持身体挺直,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出现身体过度前倾或后仰,或者在行进过程中,两臂过度摆动等犯规动作。
3、计时
竞走的比赛时间,从裁判员发出开始指令后开始计算,到运动员到达终点为止。竞走的比赛距离通常为20公里和50公里,其中,20公里竞走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4、犯规
在竞走过程中,如果运动员违反了上述的步伐和姿势规则,就会被判定为犯规。犯规后,裁判员会根据犯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如警告、罚时或者取消比赛资格等。
5、比赛形式
竞走比赛通常在户外进行,比赛路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环形。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方向前进,不能随意变更。

竞走比赛有什么规则、要求?

任何比赛都有规则和要求。
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其一,竞走选手必须始终保持有一只脚落在地面上。其二,从前进脚落地的一刻起直到腿部达到垂直的姿势,腿部必须保持直线。
步幅自然、宽大、频率快、身体重心轨迹波动小,移动速度快,实效性高。
动作自然、协调、节奏感强、轻松省力、经济性好。
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首先,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
比赛中有6~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按规则规定,他们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当竞走裁判员看到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有违反竞走技术的迹象时,应予以黄牌警告,并在赛后报告给主裁判。
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通知他(她)
竞走技术的基本要求:
1、步幅自然、宽大、频率快、身体重心轨迹波动小,移动速度快,实效性高。
2、动作自然、协调、节奏感强、轻松省力、经济性好。
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时约五公里左右,而竞走的速度则快得多,即使用中等速度走,也要比普通走快一倍以上。竞走规则要求,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这样就能保证用双脚支撑,不会出现腾空现象,这是走和跑的根本区别。
竞走的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普通走每分钟约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竞走可达一百八十到二百步,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超过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长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竞走的步长可达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
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竞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还要少一些。因此,这就加大了肌肉紧张和放松交替工作的困难程度,需要在训练中很好地解决。
步长和步频是相互制约的。加大步长相对地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也会影响步长。一般应保证一定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步频。过分加大步长,会给有关肌肉加重负担和增加紧张程度,过多消耗体力,容易引起疲劳,而且也不利于步频的加快。加快步频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其潜在力是比较大的。
竞走的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是不一样的,单脚支撑要比双脚支撑时间长得多。要想加快竞走速度,必须缩短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的时间,但缩短双脚支撑时间是主要的,而缩短单脚支撑时间其效果是不明显的。
竞走规则
[编辑本段]
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首先,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
比赛中有6~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按规则规定,他们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当竞走裁判员看到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有违反竞走技术的迹象时,应予以黄牌警告,并在赛后报告给主裁判。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通知他(她)。
竞走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的活动。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190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竞走于1992年才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改为20公里。
  两脚交替走步的田径运动。比赛在田径场或公路上进行。在奥运会和重大田径比赛中男子有20千米、50千米公路竞走、20千米田径场地竞走 ;女子有5千米田径场地竞走、10千米公路竞走。竞走与跑的根本区别在于走步时两脚必须与地面轮换接触,不能有腾空阶段。田径比赛规则规定:每步中,运动员在后脚离地之前,前脚必须着地,脚落地时,该腿必须有一瞬间的伸直。竞走运动员在比赛途中,如违犯了上述规定,第一次犯规裁判员举白旗给竞走比赛予警告,若再次犯规,裁判员举起红旗,取消其比赛资格。运动员在最后1圈犯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或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腿部动作是竞走技术的主要环节。前迈的腿在脚落地时要伸直,用脚跟先着地,这样可增大步长并能减小着地的制动。随着另一腿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出现了单腿支撑阶段。当身体重心移至伸直的支撑腿上时,后腿屈膝摆至体侧。在人体经过垂直部位后,支撑腿由全部着地过渡到脚尖,在摆动腿前摆的配合下完成下一步的后蹬。摆动腿随着骨盆沿身体纵轴的转动,屈膝前摆,脚离地面始终较低。腿前摆时应柔和地伸直膝关节,小腿依惯性前摆并用足跟着地。此时形成短暂的双脚支撑姿势。人体重心在向前运动过程中不应有明显起伏,当重心投影点与前腿支点一致时,又出现了下一步的垂直姿势,接着又开始新的用力蹬地动作。运动员应做到步幅大、频率高,善于协调肌肉的用力和放松,走步要朴实、自然,省力而无多余动作,两脚落地的足迹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竞走时,运动员躯干自然伸直或稍前倾。两臂屈肘约90°,在体侧做前后协调有力的摆动,两臂配合下肢动作调节走的速度,走步时身体重心尽量做向前的直线运动,过大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摇摆不利于提高走速,也会消耗较多能量。现代竞走技术中的鲜明特点是突出骨盆沿身体纵轴的前后转动。举行20千米以上竞走比赛时,每隔5千米设一饮料供给站。饮料以橘汁、加糖浓茶、葡萄糖及少量食盐配成。
竞走比赛的规则、要求如下:
1、竞走比赛的两个核心规则: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
2、比赛中有6-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按规则规定,他们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
3、当竞走裁判员看到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有违反竞走技术的迹象时,应予以黄牌警告,并在赛后报告给主裁判。
4、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
5、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
扩展资料
竞走路线及环境要求:
1、20、30、50公里竞走项目比赛的路线,最好是环形的,每圈不超过2500米。如50公里竞走的起终点设在田径场内,则往返路线不得超过5000米。20、30公里竞走的起终点也可设在田径场内。
2、公路竞走比赛的组织者,必须注意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最好在比赛的路线上尽量停止往返机动车辆的通行。
3、公路竞走比赛,应保证在白天能结束。
4、当大会指派的、并佩带明显标志的医务人员认为某运动员不适宜继线比赛时,有权命令该运动员退出比赛,该运动员必须立即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竞走

体育项目中的竞走比赛有哪些基本规则呢?

首先,一个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有一只脚落在地面上。第二,从前进脚落地的一刻起直到腿部达到垂直的姿势,腿部必须保持直线,膝盖不能弯曲。而这些规则决定了竞走运动员要使用与众不同的步法。
不能出现多余的动作,不能触碰他人的身体,不能和他人争抢赛道,率先走过终点的人就是第1名,在比赛的时候要在身上穿举办方给出来的号码牌,这就是基本的规则,而且这些基本规则也能够保障金走比赛的公平。
在进行竞走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同时也应该控制好速度的问题,注意走路的姿势和呼吸的方式,注意运动的节奏感。
赛跑是奥运会日程表上最伤脑筋的项目之一。还记得第28届奥运会上的赛场上,当澳大利亚选手完成了20公里的长跑,终于以领先的优势进入体育场时,因第三次犯规被无情地提前终止。这似乎是从天堂到地狱的时刻,运动员和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由此可见竞走比赛的严峻性和技术水平的高难度。步行者使用不寻常的步法,这可能看起来不寻常,但它是受规则控制的。比赛有两条核心规则:第一,选手必须始终将一只脚踩在地面上;第二,从前脚着地的那一刻起,直到腿处于垂直的位置,腿必须是直的,膝盖不能弯曲。沿途有9名裁判,负责监督球员的任何犯规行为。他们不使用电子设备来帮助他们进行评判,因为规则规定参赛者必须受到监督。
当裁判看到步行者即将犯规时,提醒他一次。提醒通常通过向道路两侧的违例者显示白色标志来表示,然后由裁判通知裁判。如果三名裁判警告同一名球员,他或她将被罚下场。裁判员可以罚下在比赛中推搡或妨碍他人的运动员。在径赛中自愿离开赛道的选手不得继续比赛。除长度超过5000米的比赛外,运动员在径赛过程中不应接受帮助或建议。如果天气条件允许,超过5000米的比赛可以使用饮料和海绵。步行比赛的过程类似于马拉松,大部分时间都在道路之间,最后的冲刺是在体育场内完成的,这决定了步行比赛的开放比赛空间。
但是由于竞走比赛比马拉松等比赛更具技术难度,所以在观赛过程中,观众更需要为选手和裁判创造良好的比赛空间,以免对比赛的公平裁决造成困扰。9个裁判沿途对选手的比赛进行监督评判,而运动员更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比赛当中,丝毫不能马虎。所以观众过于激动地加油助威,或因对裁判判决不满而情绪激动,都会对选手比赛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观众在加油时,要尽量按照选手的节奏进行。当选手比赛节奏被打乱时,就容易造成犯规。所以,观看竞走比赛时,记得要全力配合运动员和裁判。 国际田联曾对竞走规则进行重大调整。以前规定,竞走选手被亮三次警告牌后,主裁判就让该选手退出比赛。
现在,新规则依然保持三次警告后取消选手比赛的内容,只是警告牌颜色从白色变为黄色。新规则给予了主裁判更大权限,允许他在选手最终返回赛场后的特殊时段内,进行红牌终极处罚。受到主裁判处罚的选手立刻失去比赛资格,哪怕该选手事先没有受过任何警告。如果比赛是在场内举行,主裁判在最后100米的距离内享有一次性让犯规选手出局的处罚权。

竞走团体比赛规则

竞走团体比赛规则为:比赛成绩以各队最好的2名成年运动员成绩和最好的3名青少年运动员成绩相加,按总时间进行统计。
如果团体中最后计算名次运动员人数没有达到以上相关规定的队伍,也可进行团体积分的名次排名,但排名是在符合录取要求的队伍之后,按照青少年完赛人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整体排序为:2成年3青少年、1成年3青少年、0成年3青少年。3人以下不计排名。
比赛成绩以各队最好的2名成年运动员成绩和最好的3名青少年运动员成绩相加,按总时间进行统计,总时间少者列前。成绩相等时,以3名青少年运动员时间之和少者列前;如果仍相等,以青少年个人成绩最优者为判定依据。
2023年亚运会竞走团体比赛战况
杭州亚运会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决赛在杭州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观带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们齐聚一堂,共同为荣誉和梦想而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队的选手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技艺,最终成功夺得了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冠军。
比赛开始后,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国队的选手们凭借着出色的配合和默契,逐渐确立了领先地位。在比赛的关键阶段,中国队的选手们顶住了压力,稳扎稳打,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胜利。

竞走的规则和技术分别是什么?

竞走是一项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的径赛项目。目前国际比赛以20千米、50千米两个项目为主,竞走是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相互交替的周期性运动。
竞走的规则
根据竞走规则规定,在竞走时,必须用脚跟先着地。当脚落地的瞬间,膝关节必须伸直,后腿必须在前脚落地后才能离地,必须有一条腿经常保持支撑状态。任何时间两脚都不得同时离地。
竞走的技术
身体沿纵轴的前后扭转动作是竞走技术的主要部分。竞走的人必须用脚跟先着地,然后滚至全脚掌着地。落地时,膝关节必须伸直,落地后,身体顺惯性前移,摆动腿弯曲向前摆动。当支撑腿垂直于地面时,摆动腿膝关节弯曲程度最大。接着,大腿向前摆出,小腿也随着大腿向前摆出。此时摆动腿带动侧髋关节向前送出。在“双腿支撑”时,两大腿前后分开的角度最大。
“双腿支撑”是一个过渡阶段,是由蹬地腿蹬地过渡到摆动腿落地的阶段。竞走时,躯干要保持稍前倾或直立姿势,两臂弯曲90°左右,配合两腿前后摆动。
掌握竞走的放松技术,对保持走速是很重要的。在单腿支撑、身体垂直于地面时,摆动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要低于支撑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摆动腿的同侧后高于支撑腿的同侧肩。

男女混合35公里竞走规则

男女混合35公里竞走规则:每队至多由两男两女四名运动员组成,比赛取每队成绩最好的一名男运动员和一名女运动员成绩之和计算队伍最终成绩,总用时最少的队伍获得胜利。
杭州亚运会男女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比赛于2023年10月4日一早进行,中国队凭借名将切阳什姐的出色发挥摘得金牌。男女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项目首次在杭州亚运会上设立,每队至多由两男两女四名运动员组成,比赛取每队成绩最好的一名男运动员和一名女运动员成绩之和计算队伍最终成绩,总用时最少的队伍获得胜利。
中国队以5小时16分41秒的成绩获得金牌,日本队成绩最好的女运动员比切阳什姐慢了五分多钟,最终日本排名第二,印度队获得铜牌。
竞走的正确姿势
1、保持直立姿势:竞走时,保持身体直立,头部略微向前倾斜,可以减少风阻,使重心更加稳定。同时,不要过度前倾或后仰,以免造成姿势不良。
2、放松肩膀和手臂:行走时,应该让手臂自然摆动,并与身体的节奏协调一致不。要耸肩或过度紧张,这会阻碍手臂的自然摆动。
3、保持步伐轻快稳定:竞走时,每一步都应该轻快而稳定在。着地时,应该先让脚跟接触地面,然后通过脚掌的滚动来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4、弯曲膝盖并保持背部挺直:弯曲膝盖可以使腿部肌肉得到更好的伸展,同时保持背部的挺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5、保持呼吸均匀:竞走时,应该保持均匀的呼吸,避免气喘吁吁。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或深呼吸,帮助调整呼吸频率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