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包括 现代)
- 2、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 3、历史上有多少姓张的名人,历史上有多少姓张的名人故事
- 4、姓张的名人的人有哪些?
- 5、请问在历史上姓张的伟人名人有哪些???
- 6、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名人
- 7、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名人
- 8、姓张的名人有那些呢?
- 9、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介
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包括 现代)
1、张衡;2、张仲景;3、张飞;4、张公谨;5、张九龄;6、张良;7、张骞;8、张道陵;9、张载;10、张居正;11、张之洞。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有张三丰,他名气很大,在许多武侠小说中都有他的踪影。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天师。
张良,张飞,张衡。张道陵张仪。张柏芝
张天师,张作霖,张艺谋……
1、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2、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飞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4、张公谨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wěi]州(河南省尉氏县)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
5、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2、源于改姓而来: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7]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1条勇往直前6022赞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汉字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3-4]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5]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6]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
40赞·519浏览2020-05-16
6赞·1,476浏览
64赞·1,060浏览2017-09-15
1赞·118浏览
评论
127
下一条回答
姓张的古代名人有张之洞、张衡等。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1、张衡
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
2、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3、张飞(?~221年)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五虎将之一。
4、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人,祖籍湖广江陵(今属湖北)。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5、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台公、无竞居士,晚年字号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称张香帅,谥号文襄。大学士、军机大臣、封建大吏。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主要奠基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上有多少姓张的名人,历史上有多少姓张的名人故事
1、张仪 (前?~309年),战国时期曾先后任秦相和魏相。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2、张骞 (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3、张衡 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张飞 (?~27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
5、张择端 ,北宋末年画家。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6、张居正 (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先后主持国事达十年之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7、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台公、无竞居士,晚年字号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称张香帅,谥号文襄。大学士、军机大臣、封建大吏。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主要奠基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8、张作霖 (1875~1928年)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9、张学良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张作霖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10、张自忠 (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姓张的名人的人有哪些?
1张
飞:三国时蜀汉大将,河北涿县人。曾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为后世留下一
段佳话。
2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与萧
何、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
3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
往来。
4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南召县人。他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
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
5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
伤寒杂病论》,造
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6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
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还有张作霖,
7张道陵:(公元34~156年),张天师,字辅汉,又名张陵,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东汉建武十年农历1月15日生于吴地天目山。其为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之八世孙,史籍又称其名为张陵。
古代
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
张良:西汉初大臣。刘邦的谋臣,为汉氏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张骞:中国汉代外交家。曾受汉武帝的指派出使西域,是为张骞出塞。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
张仲景:中国汉代医圣。
张道陵:被视为道教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
张角:黄巾起义领导者。著名道教领袖,东汉时人。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之弟,自称地公将军。
张梁: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张宝之弟,自称人公将军。
张鲁: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之孙。
张任: 东汉末刘璋部下之名将。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张苞: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之子。
张遵: 三国时期名将张苞之子,张飞之孙。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
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悌:三国后期人物,为吴国后期重要的守护者。
张华: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张轨:十六国前凉创建者。
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
张旭:书法家,狂草代表人物。
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中,张巡在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燕军。
张择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 的作者。
张世杰:宋朝大将。
张载:宋代理学家、哲学家。
张邦昌:宋代丞相。
张浚:宋朝,抗金名将之一。
张显:宋朝人。
张保:宋朝人。
张所:宋朝人。
张士诚: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
张三丰:元末明初,太极拳发明者与武当派创始人。
张居正: 明代政治家。
张献忠: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廷玉: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
张之洞:晚清大臣。
张达京[4]:中部地区平埔族岸里社的首任通事,也是台湾中部的农业垦荒者。
张文通[5]:张姓来台开垦开基始祖。
张光月[6]:张姓宗族大户,时任西屯庄协议会议员、下七张犁保正,大正15年(1926年)增建张庆兴堂。
张飞,张仪,张良,张弿
姓张的古代名人有张之洞、张衡等。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运筹帷幄的张良
凿空西域的张骞
有勇冠三军的张飞
血洒睢阳的张巡
有抗金名将张浚
抗倭英雄张经
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军将领张自忠
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的名将张云逸
科圣张衡
医圣张仲景
中国人第一位发现小行星的天文学家张玉哲
北宋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
南宋有“东南之贤”之誉的理学家张拭
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张
君劢
中国第一家哲学杂志创办人张东逊
“草圣”之誉的张芝、张旭
有南朝“画家四祖”之一的张僧繇
有传世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
有《十咏图卷》作者张尧
还有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
《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有宋代“四学士”之一的张耒
著名词人张光
散文大家张岱
还有明末著名文学家、“复社”创始人张溥
教育家张伯苓
出版界巨擘张元济
先中状元后投入实业界的张謇
南洋华侨领袖张振勋等
请问在历史上姓张的伟人名人有哪些???
张仲景 张道陵 张 旭 张九龄 张景岳 张作霖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 张飞 张辽 张颌 张任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张果,唐朝人,籍贯不详,是一位方士。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八仙”和“八仙过海”的传说。“八仙”中有一个倒骑毛驴的张果老,就是张果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张丽华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张居正
姓张的古代名人有张之洞、张衡等。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张道陵 张士诚 张国焘 张飞 张辽 张国立
张学良,张衡,张仪
张仪、张良、张仲景、张居正、张自忠。
1、张仪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2、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3、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4、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
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5、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姓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名人
1、张衡;2、张仲景;3、张飞;4、张公谨;5、张九龄;6、张良;7、张骞;8、张道陵;9、张载;10、张居正;11、张之洞。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
扩展资料
名人简介:1、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wěi]州(河南省尉氏县)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名人
张姓的历史名人有张衡、张良、张骞、张仪、张之洞等。
1、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
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2、张良
张良(?—前189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3、张骞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4、张仪
张仪(?-公元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5、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之洞
姓张的名人有那些呢?
姓张的名人有:
1、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
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2、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
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3、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4、张骞: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5、张良: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介
姓张的历史名人如下:
1、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3、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4、张公谨: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5、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衡详细介绍
张衡早年曾游学三辅,进入太学学习,并拒绝孝廉辟命、公府征召。期间一度为南阳郡主簿,后辞官居家。直到永初五年才应征赴都,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国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