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说唱古代女人比男人强的吕剧有哪些
- 2、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原唱
- 3、马大宝喝醉酒原唱
- 4、吕剧都愿意唱段原唱
- 5、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原唱
- 6、吕剧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说的什么事
- 7、吕剧伴东风原唱
- 8、山东吕剧有哪些,吕剧经典目录列表
- 9、借亲的吕剧
说唱古代女人比男人强的吕剧有哪些
1吕剧《乳娘》
2 吕剧《感动中国刘盛兰》
3吕剧《三女拜寿》
1李
二嫂改嫁
?1060 0136
《李二嫂改嫁》是最有影响力的吕剧经典唱段,剧本
以朴素的语言刻面了李二嫂的精神世界,“打场”一场
李
二嫂感叹身世,“订情”一场李二嫂对张小六表达爱
情,都写出了这个年轻寡妇深沉而热烈的感情。其语
言朴实,感情真挚,在观众心灵里引起激荡。1954
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获剧本一等奖,1957年摄制
成戏曲艺术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吕剧表演艺术家郎
咸芬也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誉全国。【详细】
2苦菜花
?3770120
说到好听的吕剧选段,像maigoo小编这样的吕剧门
外汉也知道这部 《苦菜花》。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就深
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改革开放后最感人的吕剧作品之
先后获第八届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文华音乐
创作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凭
借饰演的“母亲”角色获得“文华表演奖”。【详细】
乔3姊妺昮嫁
?1275 0 1 18
《姊妹易嫁》是山东吕剧的代表名篇之-
,作品改编
自聊斋中的故事,称得上是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得告
吕剧特点的古装喜剧。MAIGOO小编强烈推荐高
静、李萍、段作章、董家岭联袂演出的版本,这部作
品还在一九七九年底由香港华文影业公司拍成彩色影
片,又与一九七九年参加全国建国三十年献礼演出,
获-
一 等奖
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原唱
吕剧《李氏女坐偏房》的原创作者是郭爱琴。你可以在QQ音乐平台上找到并收听这首歌曲。
郭爱琴。根据查询QQ音乐显示。1、《小姑贤》专辑:吕剧精彩唱段合集。原唱歌手:郭爱琴。2、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出自《小姑贤》。歌词节选:婆母娘草堂怒气发,厨房里走出来我李氏荣花,双手捧着饭一碗,未进门吓得我骨肉酸麻,在娘家当闺女样样好。到婆家呀当媳妇披锁带拁。一天做过三顿饭。婆母娘吃着不得发。进门来把躬打。尊一声婆母妈呀。儿媳我将饭来做下,唉!尊一声婆母老娘用饭吧。
马大宝喝醉酒原唱
《马大宝喝醉酒》原唱是李岱江。
李岱江在吕剧唱腔的掌握上,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对吕剧男声唱腔方面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他的唱腔深为广大吕剧迷们所喜爱,他为吕剧小生行当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吕剧演唱中独领风骚。
《马大保喝醉了酒》是山东吕剧《借亲》中的经典唱段,唱腔悠扬缠绵,表演朴实敦厚,尤其是李岱江先生在《借亲》里马大保喝醉了酒这段唱,小腔不断韵味十足,将一个小商贩马大保的形象刻画的出神入化,这段唱传唱几十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吕剧《借亲》是山东省吕剧的传统经典剧目,该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表演风趣幽默。
唱词
马大保喝醉了酒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
只觉得的天也转来那个地也转
为什么那太阳落在那东山下
月出正西明了天哎明了天噢
今天的生意没好运
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铜钱
我马大保心内烦
抬腿走进了烧酒店
哎掌柜的你给我打上二斤酒
再给我弄盘炒三鲜
哎别看我衣裳穿的破
我喝酒从不少给酒
酒馆以内喝罢了酒
迈步就把家来还
生意亏本儿债又增
喝酒解愁我把心宽
走过了大街我就穿小巷
哎大门不远就在眼前
赶快的推开了愁容
我就换笑颜
免得的叫女儿看见了不喜欢
吕剧都愿意唱段原唱
您问的是吕剧都愿意唱段原唱谁吗?康玉茂。根据查询土豆网显示。1、原唱者是康玉茂。吕剧《都愿意》,说的是破私立公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鲁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因修建渡槽,急需木材,村长想到自己家为儿子盖房的木料正好应急,但老伴儿一心想盖新房娶媳妇,老两口在公与私的焦点上发生了矛盾。这事让亲家知道后,经过一番劝说,最后都愿意暂不盖房,推迟婚期,将木料让给村里修渡槽。2、村长的老伴儿上来唱道:黄河水甜又甜,鲁北稻改谱新篇。公社化带来好光景,今年准是个丰收年。俺儿子麦后要把喜事办,砖瓦木料都准备全。急等开工盖新房,可老头子家里的活他不管,吃罢了饭就一溜烟,一心用在队里边。盖不起新房我犯了难。
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原唱
郭爱琴。根据查询爱奇艺官网得知,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出自《小姑贤》,选段:李氏女在偏房泪如雨洒,思想起俺娘家二老爹妈,许多的好人家不给俺择配呀,将小女送至在阎王之家啊,每日里无过错将我打骂。《小姑贤》专辑:吕剧精彩唱段合集。原唱歌手:郭爱琴。
吕剧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说的什么事
山东吕剧《下陈州》中著名唱段:
听说那老包要出京,
忙坏了东宫和西宫。
东宫娘娘烙大饼,
西宫娘娘剥大葱。
——娘娘也不是好做的差事
德云嘉年华相声专场返场演唱:于谦山东吕剧《下陈州》选段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视频
吕剧《下陈州》中的经典唱段“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描述了一种传说。
据说,为了收买包青天,娘娘们下了大本钱,制作又香又顶饱的煎饼卷大葱,以此来贿赂包青天。然而,包青天见了却还黑着一张脸,显现出铁面无私的态度。
这个唱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局限,他们认为最高级的东西不过是烙大饼卷大葱,就认为皇帝天天都能吃这些东西。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想象,皇上的饭食是由御膳房负责的,并不是由娘娘们负责。
这个唱段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人们对权力的认识浅薄,认为只要贿赂了权力者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而包青天则以其铁面无私的形象,象征着公正的执法者。
相声中的表达手法,因为贫困的老百姓认为烙大饼卷葱是最奢侈最好吃的饭,觉得皇上皇后天天能吃上很羡慕。而且小老百姓都是妻子给丈夫做饭,就顺理成章的认为皇上的饭就是娘娘给做的。
吕剧伴东风原唱
张义伦。《伴东风》的原唱是张义伦先生。这首吕剧曲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高亢激昂、婉转曲折、优美动听的唱腔演绎了这首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经典曲目。张义伦先生以他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为《伴东风》注入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山东吕剧有哪些,吕剧经典目录列表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黄家班、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装扬琴班社。
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四平]、[二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装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着名表演艺术家出现,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
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
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吴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借亲的吕剧
吕剧《借亲》系山东吕剧的传统经典剧目,讲述了程家孝金与赵家一锭金定亲之后,都风闻对方长相丑陋,于是程母便装病要一锭金过门探望;赵家怕露了马脚,便借小商贩马大保之女金莲顶替,程家也找了长工邦喜冒名。谁知金莲和邦喜自幼要好,但无从成亲;最终在机智善良的丫鬟秋菊的帮助下,将计就计成全了他们的美事。该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表演风趣幽默,其中马大保的精彩唱段《马大保喝醉了酒》更是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其悠扬缠绵的唱腔和朴实亲切的唱词充分展现了山东吕剧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