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唐继尧是好人还是坏人
- 2、唐继尧(1883~1927)是什么
- 3、唐继尧为什么会被夺权 唐继尧人物简介
- 4、唐继尧简介
- 5、唐继尧简介_唐继尧故居_唐继尧龙云
- 6、唐继尧墓在哪儿
- 7、唐继尧的成语唐继尧的成语是什么
- 8、云南地区不算富有,军阀唐继尧是怎么养出号称国之精锐的滇军的?
- 9、唐继尧有几个子女
- 10、钱币人物之唐继尧,从第二代云南王到默默下野,结局令人唏嘘
唐继尧是好人还是坏人
唐继尧是一位修建滇池水环境的专家,他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滇池实现了水域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他的努力使得滇池恢复了清澈的水质和丰富的生态,风景也更加美丽。
唐继尧还在各种公益事业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可以说他是一名优秀的公民和好人。
在滇池治理工作中,虽然唐继尧得到了很多称赞,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他的方式持有异议。其中,一些人认为他在治理过程中采取了过于激进的手段,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种群的破坏。虽然这些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必须看到,唐继尧在当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特别复杂和严重,而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在整个专家团队的建议下,因此对他的评价还需要有所权衡。
无论在滇池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争议如何,我们仍应该承认唐继尧为人正直、勇敢、才华横溢,以及他对于绿色家园的呼唤。他在滇池治理工作中所展现的胆略和创新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表明着我们需要更多像唐继尧这样具有理念、品质和胆略的专家和人才。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唐继尧是一位好人,他为我们的环境和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继尧(1883~1927)是什么
唐继尧(1883~1927)
中华民国时 期 滇 系军阀首领 。 字蓂 赓 。云南会泽人。清末秀才 。1904年赴日留学 ,入东京振武学校 。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回国。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起义。1912年率滇军占领贵阳。1913年参与镇压二次革命,攻打四川熊克武军。同年10月继蔡锷任云南都督。1915年12月,与蔡锷等通电护国讨伐袁世凯,任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1917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被举为护法军政府元帅,但拒不就职。次年,参与策划改组军政府,排挤孙中山,暗通北洋军阀 。此后以护法、靖国之名,改滇军为靖国军,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屡次出兵川黔,企图称霸西南。1921年顾品珍在川滇战争中倒戈驱唐,他遂出亡香港。1922年,他收买驻桂滇军打回云南,重掌大权。时鼓吹联省自治,任云南省长,力保地盘。1924年,拒不就任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大元帅府副元帅职。孙中山逝世后 ,又通电自称已在滇就副元帅职 。1925年5月,配合杨希闵、刘震寰等阴谋颠覆广州国民政府。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加紧与吴佩孚 、孙传芳勾结 ,以“ 反共 ”、“讨赤”相号召,组织“民治党”。1927年初,他的部下龙云等发动二六政变,迫其交出政权,解散“民治党”。后卒于昆明。
唐继尧为什么会被夺权 唐继尧人物简介
唐继尧是近代史中,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唐继尧是滇军创始人,他曾参与重九起义、护国战争,还当选过八省联军总司令。但唐继尧此后并非一帆风顺,他有过一段戏剧性的经历,当时位高权重的他被赶出了云南,导致最后下场极其凄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唐继尧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错过啦。
唐继尧是谁
唐继尧1883年出生于云南一个重视教育的小地主家庭。虽然唐继尧出生地主家庭,但并不富裕,不过他的父亲还是从小就送他去私塾读书,所以唐继尧在旧学上很有基础,为人器宇恢弘,倜傥有大志。
之后唐继尧去日本留学,结识了一批先进青年,深受资产阶级思潮影响,加入了同盟会。唐继尧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滇军的创立,成为滇西军阀的首领。
在唐继尧的一生中,政治上的闪光点是在1912年以后。民国元年,清朝衰落,民国又无法及时立威,权力真空下多地相继动乱,贵州士绅吁请云南实权派蔡锷派唐继尧率军援黔,在他成功率领滇军占领贵州后,随即被推为贵州都督。
1913年,唐继尧继蔡锷出任云南都督,11月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
唐继尧一直都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虽然他的政治理念有些超出了现实,但他却一直实践着自己的理念。
他想的是“不速使中国富强,凌驾欧美,俯视列强,枉为二十世纪之中华男儿,生何如死!”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袁世凯妄想复辟收回权力时,唐继尧内心是不愿意遵从的,表面上他推荐并接受袁世凯任命任可澄为云南巡按使掌理民政,暗地里却在云南准备反击袁世凯。
袁世凯的司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的。在他打算签订“二十一条”时,全国奋起反抗,所以说唐继尧别向粤、湘、桂、川等六省将军及巡按使发出密电想要联合反击时,得到了各地的支持。举全国之力,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护国战争之后,唐继尧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1916年,护国军中央机构军务院宣告成立,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唐继尧被推选为抚军长。这一年,唐继尧仅仅33岁,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唐继尧一步步走上高位,一步步计划着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正是野心的不断膨胀,毁掉了他本可以耀眼的一生。
被赶出云南
唐继尧能被拉下马,除了难以遮盖的野心,还有就是在滇桂战争中的决策失误。
1917年,在张勋复辟的过程中,唐继尧控制的滇黔宣称“靖国”。关于唐继尧的靖国军,其实他本人并没有做出什么解释,但是被有人之心解读为靖国“含有别种在外滇军之意,非仅因护法之故。”但他不为所动,依旧组织靖国联军,自任总司令,将所部编为六个军。
同年,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为了劝说唐继尧担任元帅,孙中山做出了许多让步和迁就。得到如此待遇,唐继尧的欲望怎么也绷不住了,公然和孙中山唱反调,排斥孙中山,与北方军阀妥协,使军政府成为议和机关。
唐继尧不断在云南扩大军阀势力,劳民伤财,同时还与北洋军阀互相勾结.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在之前,唐继尧在云南都是打着“保家卫国”的口号,所以当地的军民相处很和谐,也彼此信任。
在广西逐步发展起来富饶之后,唐继尧想一并把广西也吞并了,做“西南王”。他开始在云南“抓壮丁”,招兵买马,这样的行为引起了云南人民强烈的不满,但他丝毫不知收敛,参与军阀混战的各种大小战事,为自己争取更多可控制范围。
唐继尧这种对百姓不负责任、为一己私利出卖百姓安危的行为,很快让人民对他失去信心。这为他被赶出云南埋下伏笔。
滇桂战争是压死唐继尧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民政府借陈炯明把势力范围伸到广西,当广西军阀大多数人选择站队国民政府时,唐继尧依旧站在北洋政府那一边。
唐继尧计划着在大小战争过后,广西实力肯定跟不上,想对广西来个一网打尽,无奈他的实力和想法不匹配,以六万兵力输给对方不足两万的兵力,而且对方还是个经验尚浅的后辈,这更是让唐继尧受挫。
在这场失利之后,唐继尧部队内部嫌隙逐渐拉大,实力大不如前,此时,唐继尧身边的大将却都在很好地发展自身势力。
唐继尧结局
1927年2月,唐继尧在下属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人的威逼之下辞职,被赶出云南,同年5月他就病逝了,享年44岁。
唐继尧在民国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凄凉死后的第八年,国民政府感念唐护国之功,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虽然“国葬”的荣誉唐继尧是没有办法知道了,但终是能“安慰”一下曾经一代大将的魂灵。
唐继尧简介
1、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又名荣昌,字_赓,云南会泽县城关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2、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镇压二次革命时,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在护国战争中,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护法运动中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在云南执政,唐继尧在近14年的执政期中,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做了若干件利民兴滇的大事,为云南的近代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治滇后期政治上逐渐衰退,沉湎于舒适的家庭生活,疏于军政事务,以致一些政府机关腐化,军务松弛,加之用人失当,处事欠公,导致部属离心离德。3、1927年失去云南政权,同年5月23日病死于昆明,终年四十四岁。1935年,国民政府感念唐护国之功,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
唐继尧简介_唐继尧故居_唐继尧龙云
字蓂赓,汉族,云南会泽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1904年赴日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第六期。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回国。1909年返云南,在讲武堂担任教官及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起义”掀起“护国运动”。1927年2月6日唐继尧交出政权下野。1927年5月23日,44岁的唐继尧气病成疾吐血丧命,葬于昆明园通山。
辛亥年(1911年),唐继尧任陆军第十九镇卅七协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即营长),当时卅七协协统是蔡锷,七十四标标统是罗佩金,唐继尧是第一营管带唐继尧简介,刘存厚是第二营管带,雷飚是第三营管带。云南光复后,蔡锷就任云南都督,出兵北伐,派雷飚、彭新民护送前云贵总督李经羲离滇。派谢汝翼、李鸿祥率师出四川,迫四川总督赵尔丰独立。派罗佩金、庾恩旸率一军赴滇南。派李根源率一军赴滇西。这时候贵州也起义,贵州士绅任可澄、刘显世、戴戡等吁请蔡锷派唐继尧率军援黔。讨平黔乱,1912年率滇军占领贵阳,即被推为贵州都督。民国2年秋,唐继尧继蔡锷出任云南都督。
1913年11月,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1915年12月25日,他与蔡锷、李烈钧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率先在西南边陲打响了护国讨袁的第一枪。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尔后,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靖国运动。1916年5 月8 日,护国军中央机构军务院宣告成立,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推唐继尧为抚军长,以岑春煊为副抚军长。军务院设于肇庆,唐远在昆明,乃由岑以副抚军长代理抚军长。并推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焜为抚军。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1922年被驻川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驱逐。次年不听孙中山先生的劝阻,率先回滇复职。1927年2月6日,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起来,对唐继尧实行兵谏,威逼去职。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病逝唐继尧简介,享年44岁,云南当局举行公葬,抗战初期,感念唐护国之功,国民 *** 于1935年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唐继尧铜像也在昆明大观楼落成。
1948年8月他的学生出任韩国国务总理的李范;在大韩民国 *** 成立文告中对已故唐继尧将军列名致谢以示永志不忘,他也88位大韩民国建国勋章受赏的外国人之一,但是这种尊敬长期不为中国人所知。
生平
1903年,唐继尧考上清朝秀才,翌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学期间加入孙中山所组的同盟会。1909年学成归国后,返云南任督练公所提调、云南讲武堂教官之后加入新军。1911年,他参与蔡锷指挥的昆明起义,任云南军 *** 军政、参谋两部次长兼讲武堂总办。1912年率该军占领贵阳,自任贵州都督。
之后,他与孙中山交恶,1913年,支持袁世凯的他,参与镇压二次革命,攻打四川熊克武的军队。同年10月,他继蔡锷任云南都督。1915年12月,因不满袁世凯称帝,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并发起护国战争,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出师四川;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出师广西;唐自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
1917年他与孙中山修好,并支持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不过暗中自组靖国军,成为云南地区领导者、军阀。后并组织组织民治党倡导联省自治并坚持-产党。1922年创立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1927年2月6日所领军队主力龙云政变,失去云南政权,同年5月23日唐病死于昆明,终年四十五岁。
唐继尧和他的故居
唐继尧故居坐落在会泽县城北内街三道巷14号,占地面积851.1平方米。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院,大门迎东,是一座小型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属会泽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前院有正堂三间、对厅、书房及马房,后院有仓房可装谷物,还有厨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前后两院共有房屋十四间,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1995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继尧的墓地遗址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
唐继尧墓是1932年修建,墓为石砌圆丘形,高6米,直径为16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国内为较大的陵墓。墓前建有廊柱式石牌坊,面阔16.70米,镶嵌着8个石碑,这8个石碑,刻着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被推举为护国军务院抚军长,大总统黎元洪的授勋令;孙中山大元帅1924年关于推举唐继尧为广州军 *** 副元帅的文件,以及周忠岳为唐继尧写下的长篇墓表。把这些内容合起来,就是唐继尧一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人生岁月。
唐坟正中刻写着“会泽唐公冥墓”,两边对联是:“功业须当垂永久,风云常为护储胥。”唐坟前神道两旁立有石狮、华表,唐坟之上还有许多石雕,气势壮观!这个墓把建筑上的希腊式、威尼斯式、哥德式与中国传统融为一体。此外,还采用了拉丁式的铭刻,墓顶树木葱郁,形成了一个绿色墓冠。
唐继尧墓在哪儿
唐继尧墓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唐继尧墓位于圆通山昆明动物园内,俗称唐坟。1930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墓高约6米,封土堆直径约22米,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整座墓战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国内较大的陵墓。墓的豪华气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显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权力。唐继尧(1883—1927年),字_庚,云南会泽人。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回国后任云南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第十九镇参谋官、管带等。参与昆明辛亥起义。辛亥云南军都督府成立后任军政、参谋两部次长,1912年任贵州都督,1913年—1927年间任云南都督、督军。1915—1916年曾参与领导反袁护国战争,1927年为革命浪潮所推翻,随即去世,唐继尧统治云南达14年之久。唐继尧在辛亥、护国中有重要功绩,创办东陆大学亦功不可没。唐继尧墓是1932年修建,墓为石砌圆丘形,高6米,直径为16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国内为较大的陵墓。墓前建有廊柱式石牌坊,面阔16.70米,镶嵌着8个石碑,这8个石碑,刻着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被推举为护国军务院抚军长,大总统黎元洪的授勋令;孙中山大元帅1924年关于推举唐继尧为广州军政府副元帅的文件,以及周忠岳为唐继尧写下的长篇墓表。把这些内容合起来,就是唐继尧一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人生岁月。唐坟正中刻写着“会泽唐公冥墓”,两边对联是:“功业须当垂永久,风云常为护储胥。”唐坟前神道两旁立有石狮、华表,唐坟之上还有许多石雕,气势壮观!这个墓把建筑上的希腊式、威尼斯式、哥德式与中国传统融为一体。此外,还采用了拉丁式的铭刻,墓顶树木葱郁,形成了一个绿色墓冠。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字_赓,汉族,云南会泽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1904年赴日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第六期。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回国。1909年返云南,在讲武堂担任教官及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起义”掀起“护国运唐继尧详细信息++
唐继尧的成语唐继尧的成语是什么
唐继尧的成语有:尧年舜日,断断继继,唐哉皇哉。唐继尧的成语有:断断继继,尧年舜日,唐哉皇哉。2:拼音是、tángjìyáo。3:注音是、ㄊㄤ_ㄐ一_一ㄠ_。4:结构是、唐(半包围结构)继(左右结构)尧(上下结构)。唐继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又名荣昌,字_赓,云南会泽县城关人。关于唐继尧的词语_狗吠尧荒唐不经跖犬噬尧尧天舜日跖狗吠尧_犬噬尧祖舜宗尧冯唐白首尧舜千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唐继尧的详细信息
云南地区不算富有,军阀唐继尧是怎么养出号称国之精锐的滇军的?
说到唐继尧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是民国时期的大军阀,而且还养出了当时的国之精锐滇军,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云南地区不算富有的,当时是很穷的,那么这个唐继尧是怎么做到养出这么些号称国之精锐的滇军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情况!
“滇军”特指民国时期,由云实权派控制的地方武装。“国之精锐”的称号是云南子弟用抗战中,在台儿庄、常德、中条山、缅甸等地一场又一场硬仗换来得,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滇军的事迹都世人所遗忘。
云南土地贫瘠,且多山地,不适宜农业生产,但上帝为你关掉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云南的水热条件极其适合罂粟的生长,“云土”吗啡含量很高,品质足以媲美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上等烟土,但价格却是进口烟土的三分之一。因为有鸦片贸易做支撑,滇军的装备不仅强于中央军,在某些方面甚至强于日军。
不过滇军的精锐并不全靠鸦片。一般来说,国家的部队可以分为“野战”和“卫戍”两种。野战部队比卫戍部队战斗力高出多倍
野战部队需要在野外,甚至是国境线以外作战,战场环境复杂多变,随时可能遭到攻击,所以野战部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核心部队。卫戍部队主要城防护卫和防守任务,一般都是主场作战,对他们而言“忠诚”是第一位的,就像清朝的御前侍卫,他们武功并不见得有多高强,但出身必须自功勋世家。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担负着守卫国家南大门的任务,所以滇军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几支野战部队之一。早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云贵总督蔡毓荣就奏请朝廷在云南驻军,加强武备,在大理设置“提督府”,又在全省设置了八镇总兵。
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朝对云南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又为滇军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清末中法战争时,朝廷著李鸿章、左宗棠等为滇军拨付大量后膛枪、开花炮等先进装备。滇军也算是不负众望,给予法国以沉痛打击,英国官员在《英国对华外交》一书中,专门评价道:“ 黄种的军队第一次同欧洲人短兵相接而没有丢脸”。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救亡图存,计划在全国建设36镇(师)新军,其中云南就有2镇,但因辛亥革命的爆发,云南最终只建成了陆军第19镇。陆军第19镇就是民国历史中所谓的“滇军”的前身。
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新军是清末革命的主力,所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中,滇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滇军原先是国家军队,由朝廷拨付军费,革命后就要自己解决饷源。云南经济落后,显然不足以养活滇军,能解决财政危机的只有“云土”,这种特殊商品。
云南军阀唐继尧率先以征“禁烟税”的名义开放烟禁,强迫百姓种植罂粟。在护国运动中,滇军就携带大量鸦片,沿途售卖以充军饷。依靠云土的畅销,唐继尧不仅让东南财富大量聚集到云南,他还通过鸦片贸易控制周边省份军阀。
新桂系军阀黄绍肱就说过:“不管是新桂系,还是老桂系都不敢得罪云南。得罪了他们就等于得罪了财神爷,云土改道入川、湘,广西军阀就没有禁烟税可收。”由此可见鸦片对于军阀的重要性。
总得来说,滇军的精锐根本原因在于出身好,自身实力不强,单纯依靠鸦片只能养出“双枪兵”,其次,民国时期滇军的强大确实依靠鸦片贸易来维持。在一定程度上说,滇军的精锐是带有“原罪”的,但滇军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很难对其作出评价。
唐继尧有几个子女
唐继尧有一个儿子,叫唐绍骧。
他至少八个姨太,现在的后代上千人,主要分布在云南会泽,台湾,海外也有!
两个。云南军阀唐继尧见色忘义,霸占自己同学、朋友、下属的妻子,并与之生下一对儿女,还因此一脚踢死了前妻。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在云南会泽县城关出生,是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他的父亲是一个地主,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他送进了私塾读书。1904年,他去日本留学,因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加入了在当时的同盟会,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朋友。
钱币人物之唐继尧,从第二代云南王到默默下野,结局令人唏嘘
唐继尧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出生于会泽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根据当地人反映,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唐家在当地就是名门望族,成年之后,唐继尧被送到日本军事学校学习,专业的军事训练,为他后来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当地人解释,唐继尧绝非凡人,算命的讲,唐继尧的面相奇特,天庭饱满,嘴唇内收,用云南的方言讲,这叫饭包嘴,嘴里能装东西,寓意非富即贵,实际上唐继尧的前半生确实混得风生水起,早年在日本参加创立滇军,后来跟随蔡锷一起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去世之后,他成了云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号人物。
唐继尧性格坚毅刚强,这一点属于典型的云南人性格特征,典盛时期势力遍布云贵川的大部分区域和毗邻的缅甸部分地区,后来被川军击败退回云南,在唐继尧节制的15年里面,云南的工业和农业,还有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过对云南的独裁统治,也遭到了 社会 各界的病垢。对于他的功过是非, 历史 上的评说也是分歧很大,
32岁那年,唐继尧出任八省联军总司令,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唐继尧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成性,这也成为他走向衰落的导火索,他出任八省联军总司令之后,手底下的人知道他好色,为了讨好他谋求政治资本,都纷纷给他送美女,手底下有一个名叫庾恩旸的军官,他有一个国色天香的老婆,唐继尧自从见了一面之后就念念不忘。
人的地位到了一定的高度,个人的喜好自然有很多人关心,唐继尧喜欢庾恩旸的老婆却求而不得,这给了那些想要巴结他的人机会,直到有一天庾恩旸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贵州节毕,年仅34岁。庾恩旸死后,唐继尧为了安抚庾家,安排庾恩旸的弟弟庾恩锡当了水利局长,并给了一笔不菲的安葬费。
唐继尧对庾家的特殊照顾,引起了下面一些人的注意,很多人借题发挥,认为庾恩旸可能是唐继尧害死的,这样残害自己的手足兄弟,最终会冷了手底下兄弟们的心,1921年的春天,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通电讨唐,突然率兵进攻兵力空虚的云南昆明,唐继尧被迫下野,携带家眷财物逃到越南,然后转到香港。
一年之后,唐继尧在当地土匪武装的帮助之下卷土重来,在昆明杀死顾品珍等手底下20多位将领,再一次控制了云南。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6日,手底下的四大金刚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起来,对唐继尧实行兵谏,威逼去职,同年5月23日,唐继尧病逝,享年44岁,从此第二代云南王唐继尧走完了他高开低走的一生。
实际上1922年唐继尧回滇述职的时候,孙中山曾经劝说其归隐,放弃对权利欲望的贪恋,但是唐继尧却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云南王,其实镜花水月般的权利,自古以来又有谁真正永远拥有过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