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新月形,无缺刻。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也属于草食性哺乳动物,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
儒艮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儒艮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
儒艮的生活习性
儒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儒艮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
儒艮是什么动物呀?
儒艮是食草性海洋哺乳动物。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栖息地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因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故儒艮常被误认为“美人鱼”。
儒艮的特点
1、儒艮长到最大长度为13英尺(4m),重量为595磅(270千克)。
2、儒艮可以活到70岁。
3、儒艮被称为海牛,因为它们用强壮的、裂开的上唇吃从海底连根拔起的海草。
4、儒艮只生活在从东非到红海和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水域。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属哺乳纲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主要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海域,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儒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饱食后除偶尔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
儒艮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儒艮喜欢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由于人类的捕杀,儒艮的数量已经比较稀少了,现已成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
儒艮一直以来常被认作“美人鱼”,这是由于它生活在海里,人类在观察它们时一般距离比较远。当儒艮出海时,头上偶尔会披着海草,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位披着长发的美女。另外,儒艮在喂养幼崽时,在海草丛中露出半截身子,再加上传说的渲染,所以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是海底类似于海牛的一种动物,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儒艮体型似鲸,呈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重可达500~600千克。儒艮身上有稀疏细软的短毛,其成体背部为深灰色,腹部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
儒艮在世界上间断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海南岛西部沿海。
儒艮的外貌特征。
儒艮最大体长达3.3米,成体平均体长约2.7米,身体呈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为侧扁状。成体背面颜色为灰色,腹面颜色稍浅,而幼体呈淡奶油色。儒艮的皮肤较为光滑,且有稀疏的短毛。它们的头部较小,略呈圆形,其上唇略呈马蹄形,嘴吻弯向腹面,前端扁平,形成一个吻盘。儒艮有2个靠在一起的阀门状鼻孔,鼻孔位于吻端背面,以便于儒艮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而且它们在潜入水中时,有一个活瓣可以把鼻孔关闭。
什么是儒艮?
海和尚是儒艮的别称。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属哺乳纲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主要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海域,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
儒艮的生活习性
儒艮的眼力不好,但其嗅觉相当灵敏。它的牙齿宽而平,很适合吃海藻、水草等水生植物。儒艮的胃和牛胃一样,也有四个室,这样可以充分消化和磨碎食物。因此又有“海牛”之称。儒艮目前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的大陆沿岸水域及岛屿间。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栖息地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
分布地区
儒艮的分布区跨居37个以上的国家。
国外分布:国外不连续地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沿 岸,西至东非。
国内分布:南海:广西(防城港竹山港、合浦县对达港)、海南(东方市港门湾、 白马井洋浦港、澄迈县东水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和阳江市在20世纪70年代及台湾省南部 在30年代曾有儒艮的记录。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儒艮是什么?
分类: 生活
解析:
别名人鱼,属于儒艮科,学名为 Dugong dugong。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型,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叉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 *** 。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
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
外海。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
认作“美人鱼”浮出水面,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儒艮是由陆生草食动物演化而来的海生动物,曾遭到严重捕杀,资源受到破坏,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rú gèn)
儒艮是茫茫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属于海牛目。它与海牛目的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嘴长得十分奇特,巨大而呈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儒艮进食的时候可以看到它在如雾般的沙尘里穿来穿去,十分漂亮。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无比,非常厚实,用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使得鲨鱼对他们都无可奈何。小儒艮生命脆弱,皮肤很薄,常常容易夭折于鲨鱼口中,所以小儒艮需要大量的营养以快快长大。小儒艮平均需要跟随母亲生活1年半至2年才能断奶,而母亲哺乳期间的进食量是平时的几倍。儒艮的平均寿命是78岁,当然这指的是自然死亡。儒艮的牙齿具有和大象一样的又常又尖的侧牙,这些牙齿主要在争夺配偶及防御敌人时起作用,所以雄性的尖牙比雌性的更长。儒艮从不挑食,最喜欢的食物是海草,但也会经常尝试其他的海底植物,生活在拥有丰富植物的近海海域。它们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所以一般情况下,儒艮不会被人看见。在哺乳期,儒艮会带着孩子在浅海游弋,这时的成年儒艮乳头肿大,古代的水手们在光线不好的时候看到它,误认为是女人。由于传说的渲染,儒艮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不过由题图可以看到,它们显然与美人没有什么关系。儒艮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和印度洋沿岸,成群的儒艮在浅海处觅食、嬉戏,从十几只到200多只不等,场面非常壮观。但人类活动正使儒艮的生存环境受到致命威胁,儒艮正在同样经历着海牛几年前的经历。那时由于大量新建码头、工业污染近海、渔民大量捕杀,使得海牛一度处于灭绝的边缘,幸亏政府及时制止,才使他们幸免于灭绝。现在的儒艮同样处于这三种威胁之下。儒艮数量本来就比海牛少,生命力又比海牛脆弱一些,所以处境就更加危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处于近海的儒艮背上有可怕的螺旋桨打伤过的痕迹。工业污染过的近海,海底植被彻底破坏,儒艮面临饥饿的威胁,不得不迁徙离开家园。仅1995~1997年,澳大利亚就有3次儒艮的大规模迁徙。渔民使用带钩的渔网,也使得大量儒艮死亡。由于小儒艮在成年以前离开母亲是无法生存的(即使有人用牛奶喂养,小家伙的状态也无法好转),所以只要猎杀了一只成年雌性并处于哺乳期的儒艮,就意味着一群小儒艮的死亡。经历了海牛的惨剧以后,儒艮面临的危险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所认识。中国将儒艮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广西合浦设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拆除了几个码头,并明令禁止污染物直接入海。许多城市的渔民已经自觉废除了用带钩的渔网捕鱼,同时政府明令如果捉住儒艮,应立即放生。但儒艮的处境仍不乐观,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因近亲交配而使得整个种群灭绝。与许多海洋动物一样,已经十分稀少的儒艮急需更多的关心和保护。
儒艮是什么动物
儒艮,海牛目儒艮科动物。儒艮属的唯一现生种。儒艮体型似鲸,呈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重可达500至600千克。儒艮身上有稀疏细软的短毛,其成体背部为深灰色,腹部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雌雄儒艮之间区别是,雄性门齿略外露,生殖孔接近脐部位置,雌性生殖孔位于远后方很接近肛门的地方。儒艮生活在沿海的浅水中,为世界性珍贵海兽。儒艮在世界上间断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海南岛西部沿海以及台湾南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