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徇私舞弊造句用徇私舞弊造句
- 2、徇私舞弊读音
- 3、徇私舞弊造句
- 4、徇私舞弊是什么意思
- 5、徇私舞弊的反义词是什么
- 6、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不同用法造句
- 7、上下其手同义词
- 8、舞弊的造句舞弊的造句是什么
- 9、徇私舞弊是什么意思 徇私舞弊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徇私舞弊造句用徇私舞弊造句
徇私舞弊造句
“徇私舞弊”的解释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用“徇私舞弊”造句 第1组
1、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失天下。
2、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3、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4、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
5、他的父亲身为国家干部,从不徇私舞弊。
6、他在职期间,徇私舞弊,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造句 网)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
9、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0、对徇私的性质和地位,认为徇私是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的犯罪动机且为主观构成要件。
用“徇私舞弊”造句 第2组
11、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12、首要任务应该是遏制众议院安全席徇私舞弊,减少参议院规则中的阻挠程序和阻挠议员。
13、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甚至徇私舞弊。
14、很多重点高中纷纷质疑十六中有‘泄题’嫌疑或者徇私舞弊的可能。
15、执法务必从严,不能徇私舞弊,否则无异于“纵虎归山”、“放虎遗患”。
16、贵州省册亨县林业局派出所所长王乃伦在办理案件中徇私舞弊、压案不办,日前被检察机关以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逮捕。
17、而一旦动用身份,岂不就让人有了可乘之机?什么徇私舞弊,什么一言堂,到时候一定顶大帽子扣下来,秦风可受不了。
18、邬思道当年参加乡试的时候,因为有考官徇私舞弊,就带着一干学子抬着孔子的塑像大闹学政衙门。
19、如徇私舞弊,犯罪活动是在十分诡密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因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很难为他人所察觉。
20、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用“徇私舞弊”造句 第3组
21、实行回避原则,既是为了防止办证人员因沾亲带故,对公证事项先入为主,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枉法公证,作出不公正的偏袒性证明。
22、一千名制卡师分成十组,百人一组,轮流为卡片打分,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所以所有的卡片都被做了记号,打乱顺序发放核审。
23、母后是想包庇他们吗?朕身为一国之君,应当亲贤远佞,如若徇私舞弊,怎能让天下的百姓信服!母后你难道不想看到一个盛世之景吗?
24、岳阳县技监局在处理一起农网改造中的假冒伪劣电线案件时,以罚代法,涉嫌徇私舞弊不移送刑事案件罪,被该院立案侦查。
25、的确,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十分重要,执法虽然必须“如山”,不能徇私舞弊,但却也必须通达情理、关照人性。
26、皇宫就是藏污纳垢的大染缸,里面的腌臜事太多了,不需要详查,就可以找出几十件徇私舞弊的案子。
27、林黛玉很快就提出反对意见,她可是经常听到大明四处官员都是如何如何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
28、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我们的法官队伍的确出现了一些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害群之马,对于这些人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要坚决查处、绝不护短。
29、
徇私舞弊读音
徇私舞弊的拼音:[xùn sī wǔ bì]
解释:徇:曲从;舞:舞弄,玩花样:弊:欺蒙人的坏事。曲从私情,弄虚作假千坏事。
徇私舞弊的造句
1、其三,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徇私舞弊罪时是认定一罪还是数罪,是从一重处断还是数罪并罚。
2、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整、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
3、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4、错案率高,徇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等。
5、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则会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6、徇私舞弊,不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的;
7、徇私舞弊者,何时查出,何时取消学籍。
8、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甚至徇私舞弊。
9、首要任务应该是遏制众议院安全席徇私舞弊,减少参议院规则中的阻挠程序和阻挠议员。
10、尽管已经建立了一个由外国人和伊拉克人组成的广泛的监管机构,而对该机构徇私舞整的控诉很可能会使情况变的更糟。
1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2、国家商检部门、 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
13、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14、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15、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16、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徇私舞弊造句
徇私舞弊造句有:他在职期间,徇私舞弊,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
徇私舞弊:
基本解释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详细解释
1. 解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3. 示例:这种~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公事公办、上下其手 、营私舞弊、 欺公罔法 、自私自利 、徇情枉法、 徇私作弊、 假公济私。
反义词 :天公地道 、奉公守法 、营私舞弊 、大义灭亲 、无偏无党、 公事公办 、言出法随、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
其他例句:
1、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2、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3、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
4、他的父亲身为国家干部,从不徇私舞弊。
5、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 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徇私舞弊是什么意思
为了自身利益而使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徇私舞弊, 汉语成语 ,拼音是xùn sī wǔ bì。
出处:
出自明· 施耐庵 《水浒传》。 明· 施耐庵 《 水浒传 》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反义词:
大公无私、秉公职守。
同义词:
营私舞弊。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
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的和扣缴义务的。
一千名制卡师分成十组,一百一组,轮流为卡片打分,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所以所有的卡片都被做了记号,打乱顺序发放核审。
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他在职期间,徇私舞弊,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
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失天下。
徇私舞弊的反义词是什么
徇私舞弊
【读音】:[xùn sī wǔ bì]
【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 反义词 】:铁面无私
徇私舞弊 造句
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若干问题探讨
2.(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3.第四部分:完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法建议。
4.第二部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5.同时,由于收据采用人工方式完成,这为某些销售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留下了空间。
6.第一部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7.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设立便是这一指导思想下的产物。
8.删除“徇私舞弊”和“情节严重”两个要件。在法定刑方面,应把本罪的法定刑适当提高。
9.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在工资支付监督检查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是否追究责任?
10.第十九条国家核出口管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反义词造句
1.毫无疑问,我想即使弥赛本人出面,他也不会如此铁面无私。
2.死亡和骰子一视同仁。尽管截然不同,却一样铁面无私。
3.我细细品味,觉得东殿门上的那副颇佳,其联曰:启正门群奸丧胆,断关节万姓开颜横额是:铁面无私。
4.但检察官的铁面无私也应该到此为止了她明天去见他,假如她不能使他放弃法官的职责,她至少可以要求尽量从宽办理。
5.“不,您想了,夫人,您这样想也无可厚非,您不能不那样想,您也许在心里说:你既然这样铁面无私地办理罪案,为什么有的罪犯却逍遥法外? ”
6.这不是从铁面无私的或挑剔的法律角度来分析,而是考虑到合理的杀人和不合理的杀人有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很早就在有关战争的法律和道德要求中指明并且不容篡改。
7.他的妻子!他曾以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的身份对待她,他曾宣判她死刑,而她,受着悔恨恐怖的煎熬,受着他义正词严的雄辩所激起的羞耻心的煎熬。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不同用法造句
国家将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官员处以严厉的惩罚。
员工如果营私舞弊,企业可以依法开除。
上下其手同义词
上下其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表示玩弄手法,以下是“上下其手同义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上下其手同义词 :
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
上下其手造句
1、这是一件一群人监守自盗,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2、市场里许多人恨不得作他们的枪手,用尽五花八门的'手段替他们和枪手们自己上下其手,进行内幕交易。
3、那对父子在这件弊案中,上下其手,不知贪了多少黑心钱!
4、斯威尼斯在上下其手呢。
5、这些贪官无所不用其极,利用职权,上下其手,能要就要,心中哪还有国家民生?
6、歹徒本来在她身上上下其手地乱摸,看警察出现了,才落荒而逃。
7、他一见抢匪出现就先昏倒了,身上的财物当然也就被上下其手地搜个精光。
成语典故
出处
成语上下其手典故漫画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1)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2)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3)也,其何不知!”上(4)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 颉遇王子弱焉(5)。 ”
(1)正:求证。
(2)立:使动用法,解释为让囚犯立于判决现场。
(3)君子:此处指囚犯皇颉(xie读为协,颉颃之颉)。
(4)上:大体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抬高手,下其手解释为放下手。第二种,上其手为用上手指,下其手为用下手指,分别指示两人,有意偏袒公子围,以为谲诡之事。当今亦有以拇指暗中指示勾结,徇私舞弊者,大抵如古人之上下其手,则第二种较为贴切。
(5)焉:相当于“于之”,之代公子围。
故事
春秋楚康王十五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的实力,弱小的郑国,实在是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郑将皇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皇颉的功劳,说郑皇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后来,他们便请伯州犁作公证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皇颉。于是命人带了郑皇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皇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十分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舞弊的造句舞弊的造句是什么
舞弊的造句有: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舞弊的造句有:他挪用公款,营私舞弊,已被撤职法办。生意场上有很多营私舞弊的不法商人。拼音是:wǔbì。注音是:ㄨˇㄅ一_。结构是:舞(上下结构)弊(上下结构)。舞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舞弊wǔbì。(1)做违法乱纪的事,使用欺骗的手段。二、国语词典用欺骗等方法做违规的事。如:「做事要光明磊落,不可营私舞弊。」词语翻译英语fraud法语frauder,commettredesfraudes,selivreràdesmalversations三、网络解释舞弊舞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ǔbì,指做违法乱纪的事,使用欺骗的手段舞弊风盛行于官场。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此辈依人门户,本为舞弊而来。”关于舞弊的近义词作弊关于舞弊的反义词清廉关于舞弊的单词badlyrigged关于舞弊的成语徇私舞弊宿弊一清弊衣疏食针砭时弊徇私作弊坐而待弊营私舞弊寻弊索瑕风清弊_关于舞弊的词语政荒民弊弊衣疏食徇私作弊除奸革弊寻弊索瑕坐而待弊弊车羸马风清弊_针砭时弊营私舞弊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舞弊的详细信息
徇私舞弊是什么意思 徇私舞弊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徇私舞弊的意思: [xùnsīwǔbì]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徇私舞弊百科解释: 徇私舞弊,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或自身利益)而使用欺骗(他人)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徇私舞弊的详细解释: 徇私舞弊 [xùn sī wǔ bì]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种~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徇私舞弊的近义词: 上下其手,营私舞弊,欺公罔法,自私自利,循情枉法,徇情枉法,徇私作弊,假公济私 徇私舞弊的反义词: 天公地道,奉公守法,大义灭亲,无偏无党,公事公办,言出法随,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徇私舞弊的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徇私舞弊造句: 1、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2、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3、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
4、他的父亲身为国家干部,从不徇私舞弊。
5、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6、他在职期间,徇私舞弊,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