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肖字可以组词不肖之徒
- 2、不肖之徒什么意思
- 3、不肖之徒中的“肖”是什么意思
- 4、不肖之徒什么意思
- 5、不肖之徒的读音
- 6、不肖之徒的肖字读音
- 7、翻译古文:尧为匹夫不能正三人,而桀为天子却可以乱天下
- 8、千仞之木、非才长、而位高……求全文或者出自哪里
- 9、肖字可以组词不肖之徒
肖字可以组词不肖之徒
【成语】 不肖子孙
【全拼】: bù xiào zǐ sūn
【释义】: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 《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肖像
“肖”字可以组词“不肖之徒”。
【意思】指品德差,没出息的人。不肖:不象,不贤;之徒:……之类的人。
【读音】bù xiào zhī tú
【近义词】
不肖子孙[ bù xiào zǐ sūn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 《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例句】
1 无论平民之乐事生业,即间有不肖之徒显干法纪,而见其刑罚难容,罪恶难恕,耳闻目睹,皆赏善罚恶之言,宜无不革面洗心,改除积习。
2 如无有大将军对家国的盖世功勋,以不会让这些不肖之徒恍若颇有倚仗的异想天开。
3 与之相比,段誉赌气出走,是完全的不肖之徒;乔峰满口道德仁义,干得却是通敌卖国之事;虚竹改门叛教,嗫嗫嚅嚅,实一女流之辈。
4 盖南洋群岛多有不肖之徒,勾通地棍,诱致壮丁,见有贫困者,初则啖以微利,诱以甘言,谓当携往善地经商,可得重值。
不肖之徒什么意思
不肖之徒,意思是平庸之人,泛泛之辈
不肖子孙,意思是没有能力的后生
肖,才华,能力
肖=品行 品行不OK的徒弟
可耻之徒/不孝之徒
品行不良的人。
如:「青天白日,那些大胆的不肖之徒竟敢当街抢劫路人。」
不肖和不孝的区别:
一、侧重点不同
1、“不孝”侧重于没有“孝顺父母”的行为,一般用于形容儿女。
2、“不肖”则更偏重指人的道德品行不端,还可以用于形容家族中的晚辈子弟。
二、词性不同
1、“不孝”的解释是:不孝顺父母长辈,是动词;也可以作名词,用于旧时在父母丧事中子女的自称。
2、而“不肖”则是形容词,指子弟品行不好或没有出息。
不肖之徒中的“肖”是什么意思
不肖
bú xiào
1. 品行不好 ,没有出息 (多用于子孙 )(不肖子孙 )
2. 谦辞。不才, 不贤
臣等不肖, 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肖字应该就是品行,出息的意思了
肖,古语,才能
不肖子孙,意思是没有能力的后生
不肖之徒,意思是平庸之人,泛泛之辈
不肖之徒什么意思
不肖之徒指的是品行不良的人。
不肖之徒的读音
不肖之徒的读音
bú xiào zhī tú
不肖 bú xiào
1、 品行不好 ,没有出息 (多用于子孙 )(不肖子孙 )
2、谦辞。不才, 不贤 臣等不肖, 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肖字应该就是品行,出息的意思了
不肖之徒的肖字读音
不肖 bú xiào
1、 品行不好 ,没有出息 (多用于子孙 )(不肖子孙 )
2、谦辞。不才, 不贤 臣等不肖, 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肖字应该就是品行,出息的意思了
“不肖之徒”的“肖”字读音是:[xiào]。
“肖”的读音:[ xiào ] [ xiāo ]
部首:?
笔画:7
意思:
肖[xiào]:相似,像 :~像。不~。惟妙惟~。神情酷~。
肖[xiāo]:1. 衰微。2. 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组词:
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肖像[ xiào xiàng ]:用图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某人脸部的像
生肖[ shēng xiào ]:代表十二地支,用来记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即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龙(辰)、蛇(巳)、马(午)、羊(未)、猴(申)、鸡(酉)、狗(戌)、猪(亥)。也叫属相
肖似[ xiào sì ]犹相似,相像。
不肖[ bù xiào ]:1.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多用于子孙)(不肖子孙) 2.谦辞。 不才,不贤
不肖子孙[ bù xiào zǐ sūn ]不肖:不象,不贤。 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逼肖[ bī xiào ]:很相似
貌肖[ mào xiāo ]:谓形貌相似。
肖化[ xiāo huà ]:古人谓胎儿在母体中受母亲的意念而转化。
神肖[ shén xiāo ]:极为相像。
妙肖[ miào xiāo ]:谓刻画、描摹既好又象。
翻译古文:尧为匹夫不能正三人,而桀为天子却可以乱天下
尧,桀两人本为帝王。上文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权利(也就是地位),第二是能力。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
译文:
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
参考资料: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
【原文】慎子1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2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则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屈贤者也。
【注释】1.慎子:(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又名慎到。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赵国人。曾在稷下(齐国国都的西门)讲学。“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把道家的理论向法家理论方面发展。《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2.诎:《墨子·公输》:“公输盘诎。”《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广韵》:“诎,辞塞。”《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这里用为言语钝拙之意。
【译文】慎子说:“飞龙驾云而飞翔,腾蛇漂游雾中,如果云消雾散,而龙、蛇就和蚯蚓蚂蚁一样了,这是因为失去了所凭借的东西。贤能的人有时说不赢不肖之徒,那是因为权势轻职位低的缘故;不肖之徒有时能让贤能的人屈服,那是因为权势重职位高的缘故。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我因此知道权势地位值得依靠而贤能才智不值得羡慕。那弩弓软弱而射出来的箭却很高,是因为风力激荡的缘故;本身无德无能而发布的命令却能付诸实施,那是因为他从众人那里得到了借助。尧处在奴隶地位时去施教民众就不会听,等他在朝廷上面向南方而坐统治天下时,发令即行,有禁即止。由此看来,贤能才智还不能够用来制服民众,而权势地位却完全可以让贤能的人屈服。
【说明】慎到这里所说的,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肖之徒之所以能权重位高,那是因为奴隶社会、封建制度世袭制所造成的。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却仍然是贤能有才智的人在起作用。慎到借某种社会现象而否定了贤能才智,对不对呢?
千仞之木、非才长、而位高……求全文或者出自哪里
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4;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1,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已2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译文
明白的君主之所以能立功成名的原因有四个:第一是天时,第二是人心,第三是技能,第四是权势地位。违背了天时,虽然有十个尧也不能在冬天使土地生长出一个穗子;违反了人心,虽然有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能使民众尽力。所以得到天时,那么即使不努力穗子自己也会生长出来;得到人心,那么不督促人们也会自我勉励;依靠技能,那么不着急人们也会力求很快完成;得到权势和地位,那么不去追求名声也会形成。就象水的流动,就象船的漂浮,遵循自然的道路,推行不会行不通的法令,所以称之为明白的君主。
如果有才能而没有权势,虽然贤能也不能制服不肖之徒。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放到高山上,那么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沟壑,并不是木材很长,而是站的地势很高。夏桀作为天子,能够治理天下,并不是他贤能,是他站的地势很重要;尧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管好三家人,并不是他不贤,而是他的地位卑微。千钧重的东西得到船载就能浮在水面上,几两重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沉入水中,并不是千钧轻而几两的东西重,是有载体与没有载体的关系。所以短的东西放在高处是因为它的位置,不肖之徒能够制服贤人是因为权势。所谓人民的主人,天下人同心协力来拥戴他,所以能够安稳;民众同心同德共同树立他,所以能够尊贵。臣子守住所擅长的,尽其所能,所以用忠诚来尊重主人。主人驾御忠臣,那么长期安乐就会产生而功业和名声也能成就。名称与实际相互扶持才能形成,形体和影子相互对应才能确立,所以臣子和主人有共同的欲望却有不同的职事。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很急迫却没有声音。”臣子的忧患在于不能专任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都不能成功。”所以说: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君主就象鼓槌,臣子就象鼓,技能就象车,政事就象马。所以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响应,而技能有余就能更巧妙地办事。能建立功业的人不能够用力,能亲近的人不能够诚信,能成名的人不能够有权势,在身边的人停止亲近,而远方的人又不能结交,那么就是名称与实际不相符合。圣人品德象尧、舜一样,行为象伯夷一样清廉,而地位不被世俗社会所承认,那么功业不能建立,名声也不能成就。所以古代能获取功名的人,是众人用力帮助他,是他身边的人用真诚与之结交,是远处的人称誉他,是尊贵的人用权势来帮助他。象这样的话,那么象泰山一样的丰功伟绩就会长期树立在国家之中,象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辉名声就会永久地著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尧处在君位上能够保住名声,舜处在臣位上能够做出功绩的原因。
出自——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功名》。
原文: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
译文:有才能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不能制服不贤的人。所以在高山上树立一尺长的木头,就能俯临千仞深的峡谷,木头并不长,而是位置高。
夏桀作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贤,而是因为他权势重;尧作普通人,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因为他不贤,而是因为他地位卑贱。千钧重物依靠船就能浮起来,销株轻物没有船就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而销铢重,而是因为有没有依靠船的浮力这种势的差别。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约公元前280年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当时六国战乱纷飞,为了躲避霍乱,韩非一家只好逃到了驻马店的一个村落中。
作为贵族子弟的韩非从小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振兴家族,富强韩国,因此,小小年纪就单独一人周游列国,一路上努力的学习各家的思想。
韩非有严重口吃,但却是文笔流畅的优秀作家。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老子《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韩子》(韩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非
肖字可以组词不肖之徒
【成语】 不肖子孙
【全拼】: bù xiào zǐ sūn
【释义】: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 《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