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智利复活岛巨人石像之谜 重达82吨石像如何建造
- 2、针对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人类都有哪些猜测?
- 3、复活节岛巨人石像解密,复活节岛石像的诅咒是什么?
- 4、复活节岛石像是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先是谁发现的?
- 5、“复活节岛石像”的石像之谜是什么?
- 6、智利复活节岛石像,神秘的巨石像有什么秘密?
- 7、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有可能是外星人的机器人吗?
- 8、复活节岛石像的石像之谜
- 9、复活节岛神像之谜讲的是什么?
- 10、复活节岛上的石巨人像是怎么回事,当时是用什么技术砌成的?
智利复活岛巨人石像之谜 重达82吨石像如何建造
智利复活岛上矗立着的几尊巨人石像最引人注目,这里曾被称为是世界的中心,这些石像历史悠久又是何人建造的呢?在这里很早以前有三座死火山,这些石像就是用火山岩制成的,当地人当成天神膜拜,而后因为食物匮乏,人们纷纷怨恨石像,进而毁之。
一、复活岛巨人石像之谜
岛上的居民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在西方人未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1888年也是复活节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并复活节岛,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岛民原来都靠捕鱼,少数种甘薯为生,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仅30年间,复活岛民完全适应了大陆的文化标准。
复活岛以其石雕像而驰名于世,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遗迹。石像高3~6米,最高的一尊达9.8米,重约82吨,6米多高的石像。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有的一顶帽子就有十几吨重。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和百慕大魔鬼三角洲之谜并称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当中。
这些被岛上的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英国考古学家小组认为,雕刻巨石帽的石料来自一个此前未被研究的采石场,让石像戴上帽子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一种说法是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他们是岛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个酋长、被岛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石像的高鼻、薄嘴唇,那是白种人的典型生相,而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针对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人类都有哪些猜测?
围绕着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之谜,人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认为,约在120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把南太平洋上拥有灿烂文化的古大陆,与她的几千居民一起葬入海底,当时古大陆的东南角幸免于难,成了一座孤岛,现在岛上的石雕像很可能是古大陆时代的遗物。
另一种意见如丰?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一书中所述,复活节岛远离任何大陆与文明,在这样一座小得可怜、连一棵树都没有的火山岛上,要把这样巨大的石像搁在滚木上移到安放地点是难以想象的;况且岛上最多只能提供2000居民的食物(今天生活在复活节岛上的土著居民只有几百人),靠航海贸易给岛上的石匠运来食物和生活用品,在古代是不可能的。由此,丹尼肯设想古代一小群外星人因为技术故障,被迫降落在复活节岛上。为了给岛上土著居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更主要的是给前来搭救他们的同胞以明确的信号,外星人就在火山熔岩上,用自身的相貌作模特儿雕刻了巨大的石像,并把这些庞然大物竖立在海岸边上,使远方的人能够看到。突然间,救援者翩然降落,外星人扔下手中未完成的雕像,仓促登上飞船离去了。
第三种意见认为,复活节岛本来就是一座孤岛,据岛上的雕像与南美洲高地所发现的文物有相同之处,可以推测南美的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定居。后来,在2000千米外的马克萨斯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突然入侵该岛,推翻了印第安人并取而代之,成为岛上的统治者。
今天,人们去复活节岛参观,尚可以看到石雕现场的纷乱情景,到处是丢弃的工具以及尚未完工的巨大雕像。吉尔推测这是因为波利尼西亚部落的武士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岩坑,印第安部落的工匠们发现已被包围,十分惊慌,于是丢下工具和尚未完工的巨大雕像,仓皇逃命,结果还是被手持长矛的武士屠杀殆尽。
不幸的是,当第一批欧洲传教士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们烧毁了许多刻有奇怪象形文字的木板,禁止当地古老的祭祀仪式,废除种种世代相传的风俗,使这个岛的神秘历史变得更加无法了解。今天在全世界各博物馆中仅剩下了不足10片残片,而且这几片仅存的木板上的铭文至今还没有译解出一个字。所以,关于建造石像的目的还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
复活节岛巨人石像解密,复活节岛石像的诅咒是什么?
没有什么诅咒,复活节变成无人岛完全是岛上的人自食其果,当时岛上的人资源短缺,有人信仰神的时候就立下石像,以为石像能够带领他们解决困难,立石像需要大量木材,结果他们越是困难越是立石像,木材消耗越多,资源越是匮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这样。
复活节岛石像是复活节岛文明陨落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推测岛上的人们毁掉了生态系统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
碰我者天打雷劈。
没有,都是文艺色彩
考古学家揭复活节岛巨型石像之谜?用途出乎意料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就在于它的神秘性。有研究人员和专家指出复活节岛石像也许是复活节岛文明陨落的罪魁祸首。根据研究人员考证,当时复活节岛上只有一些体型较小的树木,似乎预示着神秘的石像并非通过树木进行运输。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期间,来自新西兰梅西大学的生物地理学家约翰·弗伦利发现了新的证据:在复活节岛上的湖泊沉积物中找到了树木花粉的保存记录,暗示了复活节岛上存在茂密的森林,其中包括了数以百万计的巨大棕榈树,距今大约数千年。当玻利尼西亚人在公元800年抵达复活节岛将本片森林变成了草地。
由于森林的消失,复活节岛上出现了干燥的气候,这意味着岛上的人们要承受尘埃或者火山灰的侵袭。当岛上的居民将森林当柴火燃烧殆尽后,森林便从此消失了,由于木材的匮乏导致了复活节岛上的人们无法建造船只进行远海捕捞鱼类,因此他们开始选择吃海鸟。另外,土壤的侵蚀也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在欧洲人抵达复活节岛前,他们已经陷入了内战,并发生了同类相食的惨像。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孤立的文明最后在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后自我毁灭的典型例子。
关于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科学家认为建造石像加速了复活节岛石像之谜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自我灭亡,由于该文明存在于距离大陆较远的岛屿上,以建造石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并攀比建造更大的石像。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古学家乔安妮范提尔伯格介绍:“为了建造更多的石像,需要大量的木材和人口,为了养活许多人以建造石像,就需要清理出更多的土地,当复活节岛上的木材和内战爆发后,人们便推到了魔埃石像。”
石像可人工拉动
复活节岛石像可以移动也是复活节岛石像之谜里的一个问题。根据复活节岛上的居民使用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巨型石像可以“垂直行走”,通过将绳索捆绑在每个石像的肚子位置,可以移动点的重点拉下,有助于解决石像竖直移动之谜。一只有十八个人组成的团队能使用几条绳索实现石像的垂直移动,通过来回式的拖动,每次缓慢地将石像向前移动一点。具体方法为在石像的每一侧分配四名拉绳者,后端分配十名拉绳者,并将石像从后方拉起。参与本项研究的志愿者们建造一个石像模型,在夏威夷进行了试验,证明石像确实能“行走”,缓慢移动向最终的安置点。
研究人员对并不肯定该方法就是当时复活节岛上人们移动巨型石像所用,但是该实验也为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之谜提供了一些观点。此外,科学家还指出,在沿途发现了碎石的痕迹,这也证明石像是被某种方法拖动。
复活岛石像如何运输
如此高大的石像又用什么办法搬到海滨?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考古学家推断,复活岛石像之谜的云雾初有拨开最少每天要动用30个劳工,工作8小时,约用1年时间才雕凿出1个石像。不过,这还未计算搬运石像到海边的工程,估计需要90人,于两个月时间内可将石像搬运出来。最后,还要3个月才能将石像耸立起来。可是考古学家怎样也想不到,原来还在人像头上的石帽子。石帽子是由西面的火山Puna Pau取材的。因为Puna Pau的火山岩石是砖红色的,非常特别。红帽子由此处雕好再运往海岸,怎样升起,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头上呢:为揭示这些谜,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调查,对于一些问题已有了初步的答案。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复活节岛上,巨型石身人面像凝视着大海,其建造原因以及如何搬运到此地成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难题。研究人员推测岛上的人们毁掉了生态系统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根据古老的传说,这些神秘的石像来自于遥远的采石场,由波利尼西亚人在公元800年用独木舟跨过海洋运输到复活节岛上,并用于建立神秘的石碑。
复活节岛石像是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先是谁发现的?
与古玛雅文明之谜相对应的,还有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雕人像之谜。
1722年,当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杰维于复活节到达这个小岛时,发现岛上有成百上千的巨大雕像,很多巨石人形雕像头上都戴着巨大的红色石块的“帽子”,其中有些雕像比三层楼还高,当地的土著居民把这些雕像称为“莫埃”。罗杰维后来写道:“这些石像使我们感到震惊,因为我们无法理解这些人是如何把这些石像建起来的,要知道它们的高度及相应的厚度都达到了30米。”
直到现在人们也无法想象,这些远离大陆、不懂任何机械知识的岛民,是采取什么方法建起这些巨大雕像,并在雕像头上覆盖圆柱形的巨石。每个知道这些巨大石头雕像的人都情不自禁地问:是谁建造了复活节岛上的巨大雕像?他们为什么要雕凿这些雕像?
一些科学家相信它们出自波利尼西亚移民之手。这些移民可能是从马克萨斯群岛中的某个岛屿出发,向西航行,经过长途跋涉之后运到了复活节岛。如挪威科学家托尔·海尔达尔在1940年左右提出,是南美的印第安人曾定居于复活节岛上,并建造了这些雕像。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海尔达尔决定建一个简陋的木筏,并孤身穿越太平洋。
海尔达尔发现复活节岛上的居民中流传的神话与秘鲁古印加人的神话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复活节岛的居民尊崇一位白皮肤的神——“提基”为他们的始祖;而在印加人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曾把一位白皮肤的神“康—提基”逐出秘鲁,赶到了太平洋中。
18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到达复活节岛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岛上除了棕皮肤的波利尼西亚人外,还有些白人居民。提基和康—提基肯定是同一个神,而岛上那些白人居民自然应当是他的后代。
“复活节岛石像”的石像之谜是什么?
也是至今未解之谜。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是从一块大石头刻出来的,但有时候石像头上会加一块普卡奥作帽子。全复活岛上已知有超过六百尊摩艾石像。多数的摩艾石像产于拉诺拉拉库。当地的火山采石场似乎是突然被遗弃,留下许多未完成的石像。
这个是太平洋上一个普通的小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
600多尊巨人石像,这些石像一般高7—10米,重30—90吨,有的一顶帽子重达10多吨。外形大同小异,而且造型古朴、生动,个个都是长脸、高鼻、深目、长耳垂肩和前突的嘴的造型。
世界各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志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纷纷踏上这个小岛,试图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但是都没有成功。
这些石像是由公元400年左右来到岛上的人雕成的。前后历经四五百年,也遇到过不少的天灾,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要揭开这些环绕整座岛屿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
复活节岛石像是怎么雕刻的,专家寻找了200多年,真相究竟是什么
石像之谜是指什么人雕刻了这些石像来历,代表的意义和如何出现在此。
摩艾(Moai),另译:摩阿仪、摩埃、毛埃,是位于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的一群巨型人像,遍布全岛,是智利的旅游景色与世界遗产之一。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具有一对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也有一些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许多摩艾的外观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个被称为“图库图利(Tukuturi)”的石像拥有下半身并跪在地上,他还有胡子和一对短耳。
有部分石像的头顶会加上一块“普卡奥(Pukao)”。普卡奥是一种圆柱形雕塑,是用非常轻的红色火山岩制作而成。石帽与石像不是一体的,是另外雕刻之后戴上去的。普卡奥的存在意义一直不明,有人认为是象征权力的头饰或当地土著的发型。
复活岛神像,包括埃及金字塔,等许多现在人类感到惊奇的我们称之为奇迹的建筑应该来源于人类的上一次文明。
也就是说,地球上曾有过数次非常发达的文明,每一次的文明发达程度各不相同。当一种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最终的结果是毁灭。而最近一次毁灭的地球文明应该是北大西洋失落的帝国:亚特兰地斯(Atlantics)。正是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和复活岛神像,书写了圣经,描述了导致帝国沉没的第四季冰川融化形成的大洪水以及诺亚方舟。大洪水使海平面上涨,淹没了帝国,但少数人乘船活了下来,这些人成了欧洲和北非原始人的首领,渐渐创造了今天了文明。
智利的复活节岛位於南太平洋水域,该岛是在1722年由荷兰人登上此岛的日期而命名,那天巧合是复活节正日,于是命名为——复活节岛。现岛上居民约2000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特比托奥特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脐。事实上,他们的说法的确没有错,因为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脐,难道,岛上的居民从高空俯瞰过小岛?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飞行器。那么肯定是有人曾经从高处俯瞰过小岛,把这些告诉给居民。
智利复活节岛石像,神秘的巨石像有什么秘密?
在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名为摩艾。大多数摩艾都是由一块完整的石头打造而成。它们都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它们的下半身深深地埋藏在土地之下。这些石像体型巨大,大约有4个人加起来那么高,重量更是以“吨”作为计量单位。在这些神秘的石像上有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外凸的下巴以及长长的耳朵。
它们的两个胳膊垂在身体的两侧,双手老实得放在肚子上方。这些人形石像庄严而肃穆得面向大海,排列整齐像是随时准备出发的战士。有少数石像被用红色的石头制成帽子放在其头顶之上,还有少数石像的背面刻有细致的花纹。这些造型奇特的石像,着实让人惊叹技艺的高超。
石像的秘密:
有了这些神奇的石像,自然少不了有关这些石像的故事,然而当地人则表示,他们从小并没有听到有关祖辈们如何建造石像,石像为何在此的故事。仿佛祖祖辈辈生来石像就一直在此,甚至说,也许在这里不曾有人的迹象时这些石像就已经存在。那么许许多多的问题只能我们自己去寻找了。
这些摩艾都是用火山岩制成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巨型石像伫立在海边,大海附近又怎会出现火山岩呢?经过测量计算这些石像仅仅是他们头顶上的红色帽子都有将近10吨的重量,如果说这些石像的原材料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又是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可以运走这么重的物体呢?
就算是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都无法轻易实现,在原始的过去又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所有的石像都面向大海,面目庄严?他们是在守卫一望无际的神秘大海吗?那些石像的背后奇怪而美丽的雕刻又是带有怎样的涵义?
在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名为摩艾。大多数摩艾都是由一块完整的石头打造而成。它们都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它们的下半身深深地埋藏在土地之下。
最大的秘密可能就是在古老的传说里面有一种预言什么的
巨石像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当时的人力没有这么厉害。
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吧,很可能只是因为一些不科学的东西。
有关石像之谜,众说纷纭。有说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搬运石像;石像拥有神力,造好后会自己行去目的地。
岛上居民对于这些石雕丝毫没有历史记忆,,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谁,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是纪念什么人?或是神呢?还是有“人”曾经教导过他们一些我们不曾知道的知识,而令他们难忘,感恩之余,雕刻这些石像,以资纪念呢?
神秘的复活节岛
位于太平洋东南角,距智利海岸3900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居民2300多人。1722年荷兰航海家登岛那天恰逢复活节,故命名复活节岛。1888年归属智利,当地波利尼西亚语称"拉帕·努伊",意为"地球的肚脐",表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
因当年火山灰的覆盖,动植物贫乏。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岛上的历史古迹,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诙谐,面对大海,若有所思。
据考察测定大约雕凿在公元前1680-前1100年间。这些巨大石像使人惊叹,这些雕像代表什么?是谁雕刻的?怎样雕刻的?怎样雕刻、运输、排列的?
以上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岛上上万件古文物中,有25块上面刻着由人、兽、鱼、鸟等图形符号的木板,大的长2米,岛民称为之为"会说话的木板",至今无人能读懂它们。对于这些神秘古物,岛民也不知其来历。
只能说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有可能是外星人的机器人吗?
并不是由外星人建造的,而是人类出于某些原因横穿海洋运送到复活节岛上的
应该不是吧,没有科学依据,有可能是曾经居住的人制造的。
可能是吧,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确定外星人真的存在。
这个不太确定,因为外星人始终只是一个传说。
这可能只是一些雕刻的石像,感觉并不像是机器人的样子。
自从探险家的船登上位于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那时起,岛上的石像就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这里的岛屿上树立着巨大的人形石像,有数百尊,平均高度达到4米,石像又都长相怪异。这里为什么树立巨大石像,这些石像意味着什么一直以来都让科学家们困惑,甚至被推测为“外星人遗迹”,或是史前文明留下的产物。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些古老的石像可能有了新的解释:岛上的古代居民可能利用他们建造的巨型石像来标记淡水来源。
复活节岛上的文明已经失落,仅留下的一小部分记录不足以说明这些石像的真实意图,但一支考古学家团队,包括宾厄姆顿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另辟蹊径,它们测量了复活节岛周围沿海水的盐度。他们发现靠近海岸的区域盐浓度足够低,人类可以安全饮用。而岛上的许多的雕像都集中在海岸附近。
随着考古学家们对于岛上淡水位置的了解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这些石像都位于淡水可立即饮用的地方。这似乎与当地的记录也保持一致——18世纪,首次登上该岛屿的欧洲殖民者记录称当地居民似乎只是靠喝海水过活,但很显然人体不能处理高盐浓度的海水,沿海地下水排放过程使人类可以直接在岛屿海岸出现的地方收集可饮用的淡水。
这变相支持了研究者们的发现:岛上居民可能利用巨大石像标记可饮用的水源,以此来维持一个上千人的文明。
复活节岛石像的石像之谜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一提起复活节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岛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雕凿如此众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登岛考察,企图弄个水落石出,结果虽提出种种解释,但也只能是猜测,不能令人信服。岛上居民对于这些石雕丝毫没有历史记忆,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谁 ,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 是纪念什么人?或是神呢?还是有“人” 曾经教导过他们一些我们不曾知道的知识,而令他们难忘,感恩之余, 雕刻这些石像, 以资纪念呢 ?石像建造的猜测石像用火山岩雕成,竖立在平台上。有些石像的头上有一块红石头,就像戴了一顶”帽子”。这些石像是由公元400年左右来到岛上的人雕成的。一些石像已被毁坏或被推倒,大约在公元1680年,岛上的两个部落之间发生过一场战争。每个部落可能都推倒自己的石像,再去雕凿更大、更好的石像。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面对这一尊尊构思奇巧的巨人石像,游客们自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石像雕于何时?如此高大的石像又用什么办法搬到海滨?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考古学家推断,最少每天要动用30个劳工,工作8小时,约用1年时间才雕凿出1个石像。不过,这还未计算搬运石像到海边的工程,估计需要90人,于两个月时间内可将石像搬运出来。最后,还要3个月才能将石像耸立起来。可是考古学家怎样也想不到,原来还在人像头上的石帽子。石帽子是由西面的火山Puna Pau取材的。因为Puna Pau的火山岩石是砖红色的,非常特别。红帽子由此处雕好再运往海岸,怎样升起,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头上呢:为揭示这些谜,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调查,对于一些问题已有了初步的答案。据有关学者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公元1世纪,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于一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从现场环境看,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要揭开这些环绕整座岛屿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虽有文字记载但仍没人能解读其中含义。不过从被推倒、摧毁的石像遗迹,考古学家解开了巨石像的秘密。 在文明全盛时期,复活节岛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仅剩一百五十座。而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记录拉帕努伊人对信仰神圣力量坚定执迷和走火入魔的过程。 巨石像建造时间约于西元一千年前,当时的复活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于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征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间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以保佑作物丰收及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但随着人口增长,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着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不同于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最终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徒留后人凭吊。石头巨人真的这样重吗?不见得,复活节岛的石像远没有人们所传说的那样重。我们知道,海洋中的火山岛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玄武岩十分坚硬,很难加工,比重一般为3-3.2克/立方厘米。若按此计算,复活节岛上最大的石像高21.8米,肩宽2.5米,截面近5平方米,扣除砍掉的30-40立方米岩石,剩下来的石像重量就有50-80吨,甚至上百吨重了。听起来这很有道理,但事实如何呢?用来雕刻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和层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它们之中只有某些岩石的比重达到1.7克/立方厘米,而大部分岩石的比重都小于1.4克/厘米3。至于浮石,它的比重就更轻了,它干燥后,比水还要轻,会浮在水面上,所以才叫浮石。因此,最大、最重的帽子至多也不超过5吨。复活节岛的大部分雕像高度为3-5米,10-12米的雕像并不多,只有30-40尊,它们的重量至多也不过10多吨,大部分雕像的重量还不到5吨。想当初,水手们毫不费力地把一尊雕像装上小船,运到轮船上去,因为它根本就没那么重。不久前,人们对复活节岛上的雕像进行修整,15吨的吊车就把最重的雕像吊起来安放到阿胡上去了。可见雕像并非人们说的那么重。不仅石像的重量被大大夸大了,普卡奥的重量也被夸大了。看上去直径达3米、高为2.5米的大帽子的确令人肃然起敬,重量似乎是惊人的。海尔达尔认为一个普卡奥足有5只大象那样重。但不要忘记,普卡奥是由普那帕奥火山的黑色凝灰岩,即浮石造成的。这种浮石晒干后就会浮在水中,只有里面吸足了水才会沉下去。拖运这种由比重比水还轻的岩石制成的大帽子用不了花费太大的力气,五个人就能搬动一顶直径为1米的普卡奥。而且,用来制造普卡奥的岩石也很容易加工,用普通带锯齿的刀就能把它切割下来,用锤子敲击它,岩石表面虽不致碎裂,但也会出现皱纹。很明显,复活节岛上的古代雕刻家非常了解浮石的这种特性,他们制好帽子后,不是搬着他到处跑,而是把它滚向阿胡,再放到石像的头上去。因为当普卡奥在地上滚动的时候,它并不破碎,而是棱角都没了,变成了圆形。况且,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并不都是戴帽子的,戴帽子的雕像只不过是一种例外。迄今为止,人们只发现30座戴帽子的雕像,而且这些戴帽子的雕像又都站立在有浮石层的地方。毋庸置疑,帽子就是在石像附近造好的,然后再顺着用石块叠成的脚手架滚到雕像的头上,而不是抬上去的。许多人认为,复活节岛巨大的石像先是在拉诺洛拉克火山采石场里雕刻出来,然后再运到海边,并在那里为它们修建阿胡。雕像的帽子是在普那帕奥火山采石场立志成的,然后再运到海边。最后,人们把巨型雕像放到阿胡上,再给它们戴上帽子。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明了普卡奥是怎样制成,又是怎样戴到石像头上去的。【最新研究:复活节岛石像是“走”到海边的】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以矗立在海边数百尊巨型石像闻名于世,关于这些石像的来历及搬运之谜,众说纷纭。2013年6月中旬,有美国研究团队推翻了之前的“圆木移动说”,推断石像是“走”到海边的。 当美国科学家亨特首次踏上复活节岛,他和荷兰人雅可布.洛加文一样为四周的荒凉景象而感到震惊。岛上至今没有一棵树,地上的野草也稀稀落落,只有3个盛满雨水的小湖是淡水的惟一来源。那些建造了巨人石像的人怎么能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生存呢?为了弄清这个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消亡的原因,亨特在岛上度过了不止一个野外考察季节。美国科学界在科考中用的是放射性碳年代鉴定法,首先是对碳14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进行测定。这一同位素是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形成,并蓄积在有机物中。专家们从当地最古老地层收集了用来作年代鉴定所必需的材料,有木片、木炭和奇迹般保存下来的植物种子。泰里.亨特将得到的年代顺序去同原有的进行比较,并对其作出一些重要的修正。问题是图尔.海耶达尔1950年上岛考察时,当时的仪器还相当简陋。据亨特说,他的先辈在编制年表时有不少欠精确的地方,经他修正后,岛上开始住人的时间往前提了800年,而且岛上的文明史也比过去认为的时间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卡尔.利波认为,复活节岛沦为波利西尼亚人殖民地的时间相当晚,大约在公元1200年。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石像。凭着这些新的数据,科学家对这一神奇文明的产生和衰败有了个大致了解。建巨人石像的结果是耗尽了自然资源。文明起步在欧洲人来到岛上的500年前,波利西尼亚人的木筏在拉帕努伊岛靠岸,这些人很可能是为逃避部落间的冲突和战争来这里寻找新的栖身之地。波利西尼亚人带来了生活的必需品,有家畜和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岛屿兴盛一段时间之后,岛上人口增长到数千,形成了具有复杂社会结构的地区性文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头领,而且还有祭司。有一段时间岛上的生活相当稳定。根据孢粉学数据,在波利西尼亚人上岛初期,岛上覆盖着浓密的亚热带森林,到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灌木和野草,绝大多数是一种岛上已经绝迹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同智利高达25米、直径达180厘米的酒棕榈有亲缘关系。没有枝叶的高高的棕榈树树干很适合用来建造大型独木舟、运输石像和盖房子。肥沃的火山土壤给拉帕努伊人带来了丰收。岛上还种植香蕉、芋头、白薯和甘蔗。再加上养家畜、捕鱼,岛上居民生活已经过得相当不错。部落纷争但是,时间一长岛上开始了部落之间的纷争。每个部落和它的祭司都在力求表现自己强于邻居。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石像。哪个部落建的石像大,就证明它实力强。那些弱小和贫穷的部落雕凿的石像就小得多。大量伐木18世纪初期,最初踏上这块土地的欧洲人看到这些石像后大为震惊。巨大的石像有些高达几十米,重达82吨,几乎是遍及全岛。有不少是躺在地上,像是途中扔下的。人类学家一直都在琢磨,到底是谁建造的这些奇迹,又是如何让这些庞然大物挪动地方的。有些石像得送到十几公里开外的地方,这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有可能是用滚轮来运送,这就需要大量的滚圆的原木和人工。也有可能是靠“滑板”运输,这也缺不了原木。看来,就免不了得大量伐树。岛上的石像文化于公元1500年左右到达巅峰,但求大求高的倾向导致岛上的经济和生态灾难,有限的自然资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树被砍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饥馑年代。美国考古学家通过对各个时间段的花粉数量进行分析之后,清楚看出正是在建造石像的高峰期岛上的植物急剧减少。据估算,在拉帕努伊人日子好过的年代,岛上的棕榈树总量可达1600万棵之多,到1400年只剩下好几千棵。资源耗尽除了岛上居民大量砍伐棕榈树之外,波利西尼亚人带到岛上来的老鼠把种子都吃掉了,极大地影响了这种植物的传播。等岛上只剩下一小块棕榈林,拉帕努伊人就再找不到原材料来建造渔船,捕鱼也就发生了困难。候鸟也不愿再到岛上来休息,这就使得当地飞禽的种类在急剧减少。森林减少会导致什么呢?拉帕努伊人为了养家糊口,开始利用带草的土壤表层。由于没有了树木,风雨加速了破坏肥沃层的进程,土壤贫瘠化开始了。疾病流行岛上开始出现纷争与混乱,人食人的现象也多了起来。如果说当人口减少到近2000人的时候,局势好歹还算稳定,可这时欧洲人又来了。岛上居民本来对客人还持欢迎态度,同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食物,可并没料到自己已处在灾难边缘。航海家还带来了鼠疫、斑疹伤寒和天花,疾病夺去了 90%岛上居民的生命……仍需证实当然,美国科学家提出的理论还需经科学界最后证实,还不能说“拉帕努伊人为什么会死绝”这个问题只有惟一的正确答案。俄罗斯科学院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资深科研人员伊林娜.费奥多罗娃认为,在一些老地图上复活节岛周围还有其他一些岛屿,口头传说中都说这些岛屿是慢慢沉到水底下的。所以,为了得出正确结论,有必要对所有假设来一番验证。而且,由于众多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付出了不少劳动,对复活节岛文明的研究必将会出现新的成果。
也是至今未解之谜。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是从一块大石头刻出来的,但有时候石像头上会加一块普卡奥作帽子。全复活岛上已知有超过六百尊摩艾石像。多数的摩艾石像产于拉诺拉拉库。当地的火山采石场似乎是突然被遗弃,留下许多未完成的石像。
这个是太平洋上一个普通的小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
600多尊巨人石像,这些石像一般高7—10米,重30—90吨,有的一顶帽子重达10多吨。外形大同小异,而且造型古朴、生动,个个都是长脸、高鼻、深目、长耳垂肩和前突的嘴的造型。
世界各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志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纷纷踏上这个小岛,试图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但是都没有成功。
这些石像是由公元400年左右来到岛上的人雕成的。前后历经四五百年,也遇到过不少的天灾,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要揭开这些环绕整座岛屿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
我倒觉得没什么神秘的,就像在自家稻田里放稻草人来吓走小鸟一样,这些石像估计就是用来吓那些外来人的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复活节岛神像之谜讲的是什么?
智利的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它坐落在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离南美海岸大约有3700千米之遥。它的陆地面积仅有117平方千米,人口约2400人。由于它位于南纬27°10′,西经109°30′的地球中心地带,因而素有“地球的肚脐”之称。在它的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岛屿,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因此,这个小岛也就成了航海者理想的间歇地。当人们发现这个海岛时,在他上面已经存在着两种“居民”,一种是显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具有血肉之躯的波西尼亚人;另一种则是代表高度文明的巨石雕像。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复活节岛被发现的历史并不长,追溯到1722年,是荷兰人首先登上此岛并为此岛命名的,恰逢那天是4月5号复活节,于是这座远离世界文明的孤岛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复活节岛。
此后,西班牙人等欧洲探险家们在几十年内先后多次登上此岛,引起人们极大探险兴趣的不仅是这个荒岛上有土人居住,更重要的是岛上的上百尊巨石像。
使世人赞叹不已的石像已经成为这个天涯孤岛的象征。200多年来,种种疑问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纷纷踏上这个小岛,试图去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这些石雕人像一个个脸型窄长、神情呆滞,造型一致,表明它们的制造者是依照统一的蓝本加工的;为别处所未见,从而说明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岛作品。可是,有些学者指出他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帝纳克瓦的玛雅——印第安人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它?墨西哥远离复活节岛数千千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奇迹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这批石雕人像小的重约2.5吨,重的超过50吨。还有,岛上这些石雕人像还有不少戴石帽的,一顶石帽,小的也有2吨,大的重约十几吨。这又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要把这些石帽带到巨石人像的头上,又需要有最起码的起重设备。岛上树木不生,连滚木滑动这种最原始的搬运设备都不具备,吊装装置就更成了虚无之物了。
有的石像戴着巨大的石帽他们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的,如何加工制作,又采用什么办法,将他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耸立起来。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未掌握铁器,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许多学者研究了分布在小岛各处的那600多尊石像,以及几处采石场的规模等情况后,认为这些工作量需要500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才能完成。他们做过一项实验,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几个工人忙一年。利用滚动滑动装置似乎是岛民解决运输问题的唯一途径,同时这种原始的搬运方法的确可以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运到小岛任何角落。但是,这无疑又要占用很多的劳力。
再说5000个强壮的劳动力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小岛上的土著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养活2000个强劳力的粮食。小岛上的植被、耕地提供的食物,以及沙滩上偶尔漂浮而来的鱼虾,更难以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岛现在也仅拥有2400多人,许多生活用品还要靠外来补给。
也许是宗教的力量,促使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创造出这种人间奇迹。但岛上的原始居民并未信仰任何宗教,他们直至19世纪后期法国传教士来到后,才渐渐接受并信仰罗马天主教。这些面对大海的雕像,又究竟代表着什么宗教,连世居小岛的居民都说不清楚。
于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谁是岛上的巨石人像的制作者?土人吗?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一个谜团是为什么有些石像突然就停工了呢?人们逐一统计了岛上的巨石人像,共有六百多尊。他们还调查了这些巨石人像的分布,他们还在拉诺拉库山脉发现了几处采石厂。采石厂里那坚硬的岩石,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随意切割,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被采凿出来。到处是乱石碎砾,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运往远方安放,采石场上仍躺着数以百计未被开采的石料,以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有一尊石像最奇妙,他的脸部已雕琢完成,后脑部还和山体相连,其实再有几刀,这件成品就可与山体分离,然而他的制作者却不这样做,好像他突然发现了什么,匆匆离去。采石场上碎石零乱,上面有深深的凿痕,以及纷飞四处的石屑。
火山爆发吗?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复活节岛是座火山岛,但是座死火山,在人类来到岛上居住以前,情况一直是稳定的。或许是狂风海啸等灾难造成工地停工。但是,岛上居民理应对海岛常见的这种自然现象司空见惯,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再说灾难过后随时可以复工,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雕刻这些巨人石像,已经是个谜了,而采石场为什么突然停工,又是谜中之谜。
复活节岛以多“谜”出名,一向是各国学者和旅行家的神往之地,尽管这里路远地偏,每年慕名而来观光、考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但愿有一天,这许多的谜能被解开。
复活节岛上的石巨人像是怎么回事,当时是用什么技术砌成的?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深入研究,揭开其中秘密
【彩虹岛】2D卷轴式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女性玩家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孤岛,因1722年复活节这一天,被荷兰航海家罗杰温发现而命名。岛上因有数百尊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其石像高逾9米,重约30吨,石像面色凝重,神容孤傲,令人难以理喻。其石像及所涵盖的文化意义令无数学者所热衷。
在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南太平洋中,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孤岛,这就是著名的复活节岛。它面积只有117平方千米,人口不过1400名。然而,在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其他岛屿中,没有一个像它那样充满了如此众多的引人入胜之谜 岛上耸立着一个个巨大的石像,奇怪的姿态和阴沉的眼神给小岛笼罩了深厚的神秘气氛。这些神像高达9米,是用巨石凿刻而成的人头像,长耳朵,短前额,大鼻子,面部表情十分严肃,令人望而生畏。
巨石人像的数量之多也是惊人的,仅这一处就达40多个,而在不远处的拉诺·拉拉古山的一面斜坡上竟多达300个?它们有的并靠在一起,更多的是隔50码左右一个个地散立着。而每一尊巨石人像的重量都在30吨以上?
多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复活节岛上延续至今的土著居民——玻利尼西亚人,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定居于岛上的。相传这部分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乘着木筏,凭借着玻利尼西亚人高超的航海技术,从岛的西北面3700千米以外的太平洋岛屿马克萨斯群岛迁移过来的。
这部分“移民始祖”的长相特征是:耳垂很大,因此显得耳朵很长,故被考古学家们称为“长耳人”。这批早期移民在极其艰难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克服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大约14世纪前后,“长耳人”为了纪念他们的移民始祖所开创的基业,开始在岛上建造巨石人像并将其作为偶像加以崇拜,他们还赋予这些神像以“莫埃依”的尊贵名称。继“长耳人”之后不久,又有一批新的移民从太平洋的其他岛屿迁居到这个岛上。据说他们的耳朵与“长耳人”相比要短小许多,也许就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历史学家们为区别起见将这部分居民称为“短耳人”。而“莫埃依”神像,也同样是“短耳人”的崇拜物。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岛上的两部分居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但在两个世纪的和平岁月之后,分裂对抗的不幸局面却发生了。“长耳人”依靠较长时间里建立的移民优势,逐渐转而压迫并欲统治“短耳人”。不平等现象的日渐增多,终使“短耳人”起而反抗,导致了部落间的战争。经过残酷的搏斗厮杀,“长耳人”逐渐处于劣势并后撤到该岛东端的玻依克高地。
他们在那里挖了一条两千米长的沟壑,并填上树干和灌木条点火引燃。但这条大道仅挡住了一部分“短耳人”的攻击,另一部分“短耳人”却机智地避开火道,从高地的另一端攻了上去。这一突袭使“长耳人”溃不成军,他们被赶到了自掘的火道边上,绝大部分人都被活活烧死,生还者寥寥无几。估计那场战争进行的时间大约在1680年左右。
但后来又发现,在复活节岛上发现了刻有表意文字的硬木书板,而在岛上一些巨石人像的后颈部位也发现刻有表意文字。而历史学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玻利尼西亚人从未有过书写文字的表达形式。
因此,复活节岛的最初移民一定是来自有过文字历史的某个其他民族。在秘鲁维拉科察一地发现的石刻人像,其面貌特征与复活节岛上的石刻人像惊人地相似。由此可以断定,复活节岛的最早居民和岛上巨石人像的创造者是秘鲁人。
秘鲁人不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才来到复活节岛上的,而是早在公元3世纪时就漂流到了这里。这人”的崇拜物。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岛上的两部分居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但在两个世纪的和平岁月之后,分裂对抗的不幸局面却发生了。
复活节岛上的秘密 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提起复活节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矗立在岛上的800多尊巨人石像,这些身高7米至10米、重达数十吨的来历不明的巨石人像,一直是智利的国宝。复活节岛的令人向往之处,不仅仅是这些石像“物以稀为贵”,而且在于复活节岛以及石像本身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世界的肚脐
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直到1722年4月5日,该岛的原居民才与外界有了接触,那是由荷兰航海家洛杰文率领的一支由114人、3艘战舰组成的探险队。洛杰文发现它的时候,在海图上用墨笔记下了一个点,在旁边写上“复活节岛”,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从此该岛以“复活节岛”为人所知。
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假如确实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 神秘的石像
复活节岛上遍布着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还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表情冷漠,神态威严。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岛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巫婆,是她调动石像排列在海边。后来因为岛上的居民没有孝敬她美味的大龙虾,她便勃然大怒,一口气吹倒了所有竖立和行走的石像。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象征着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让人顶礼膜拜,还是一种与天神对话的方式?复活节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前去解谜,但这样一来,更多的困惑却接踵而至了。石像是怎么诞生的? 在岛上的一座火山口的碎石堆里,还躺着150尊未完成的雕像。那里还有石锛、石斧和石凿等石质工具。显然,这就是那里的原始雕刻工具。但是,当专家问及岛上居民这些石像的由来时,发觉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们之中没有人参加过石像的雕刻,那么石像是不是他们的祖先打造的呢﹖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石像的造型与墨西哥的玛雅印第安文化遗址的石雕人像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它?但墨西哥远离复活节岛有数千里,似乎没有可能。
另一个问题是,这批石像小的重2.5吨,大的重50吨,人们是如何将它们从岛北端的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的呢?当地人说,这是靠鬼神或火山喷发的力量;外行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内行人说,雕刻好的石像可能是用圆木滚到海边,但立即遭到反驳,因为岛上根本就没有生长过高大乔木。后来有学者提出两个假设:1、用绳索牵拉,使石像底部两侧分别着地,类似人走路一样向前移动。2、用橇棒、绳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撬上,在路上铺上茅草芦苇,再用人拉,使棍撬一点一点移动前进。为了验证可行性,这位学者真的组织人这样做了,结果却证明这两个假设都行不通。
再者,有的石像还戴着沉重的石帽。一顶石帽约重2吨,把石帽戴到巨石像头上,起重设备必不可少的。前几个世纪岛上的居民还未掌握到铁器,怎么可能开化到发明起重机?那么这些石帽又是如何被高高安置上去的?另外,岛上树木不生,连滚木滑动这种最原始的搬运设备也不可能存在,吊装装置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还有人力问题。制造800多尊石像起码需要5000个强壮的工人。在几个世纪前,小岛上仅生活着几百名土著人,他们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根本没有可能养活5000名工人。如果石像真的是土著人自己所做,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能拿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几百个连吃饭都有问题的土著人,要费那么大劲去雕凿这800多尊巨大的石像。没人能找出一点线索,来说明从坚硬的火山岩上支解下大石块的高度技术,也没有人能说明,这些土著人(即使他们就是这群雕刻家)为什么在这些雕像的面孔上刻划这样的轮廓和表情。岛上根本没有这些模型:挺直的鼻梁、细薄的嘴唇、凹下的眼睛和低低的前额,也没有人知道这些雕像代表着一些什么样的人物。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这么多的石像?是神的力量,还是外太空的力量?
最后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据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公元1世纪,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于一个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从现场环境看,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地震或海啸。但这些都仅仅是猜测,不能令人信服。在科学家证明这一切之前,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对世人来讲依然是个谜。 会说话的木头
此外,复活节岛上的文字也是一个未决的悬念。1722年,当荷兰航海家洛杰文到达复活节岛时,发现一些刻有文字的木牌挂在石像的脖子上,当地居民把它叫做“会说话的木头”。但是,连这第一批好奇的访客也找不到一个岛民能认出刻在木牌上面的文字,看来,岛上的子子孙孙将他们祖先知道的东西全都忘得精光了。这些古怪的象形文字非常像中国字,很可能是解开复活节岛之谜的钥匙,但时至今日,人们也无法解读它。而且,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条板最后竟被付之一炬,烧掉了。现在,只有少数几块刻有象形文字的木牌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
这些文字和解释不出来的符号,在岛上的岩石雕刻上也发现了。一些平坦宽大带有绘饰的石头,像地毯似地散在海边。这样裂痕斑驳的石块有24平方米,被放置在相当平坦的地方,上面有鱼类形状、不太清楚的人形、太阳、圆形星星等标志。当然,这些图案所代表的含义,至今也没人能猜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