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斜面保存条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7 05:17:08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铜绿假单胞菌半固体培养基生长现象

细菌无动力,沿穿刺线生长。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无动力,沿穿刺线生长,细菌有鞭毛能运动,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

铜绿假单胞菌的保存温度是多少

适于10至20摄氏度避光保存或零下20摄氏度保存,2至8度下保存易死亡。

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至42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至30摄氏度,特别是该菌在4摄氏度不生长而在42摄氏度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铜绿假单胞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翠绿色和金属光泽。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主要是呈现出翠绿色或金属光泽,表面比较光滑,有时带有凹陷或起伏。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斜面保存条件

这种细胞保存条件是室温环境下保存。铜绿假单胞菌在4℃易发生自溶,难于存活。接种斜面后灌注灭菌液体石蜡,可以常温下保存,可以保存3个月左右。深度冷冻保藏,比如磁珠保存管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将其置于-70℃冰箱内可以保存2年以上。另外,按照药典规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悬液应使用PH7.0的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应储存至2-8℃,24h内使用;若存在室温条件下,2h内使用。

钢绿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区别

形态学特征,分布环境,致病性。1、形态学特征:钢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棒状或弧形,细胞壁含有钙离子,因此呈绿色,而铜绿假单胞菌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壁含有铜离子,因此呈铜色。2、分布环境:钢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环境中,易在潮湿环境存活,而铜绿假单胞菌则主要存在于土壤、水体、植物、动物体内等环境中,也易在潮湿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3、致病性:钢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而铜绿假单胞菌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环境中,不会引起疾病。

铜绿假单胞菌摇床后的颜色

其颜色是绿色。铜绿假单胞菌在摇床后的颜色通常为绿色。这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色素导致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和菌落呈现出绿色,这是因为菌体内含有一种叫做吡咯蓝的黄绿色素,这种色素可以在摇床后呈现出明显的绿色。这种绿色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征性特点,有助于鉴定和区分该菌种。

铜绿假单胞菌在kia的生长现象

呈蓝绿色,有荧光且有粗糙的皱纹。1、菌落呈蓝绿色:铜绿假单胞菌在KI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蓝绿色,由于产生的色素导致的。色素被称为铜绿素,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征性标志。2、铜绿假单胞菌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荧光素能够吸收紫外光发出绿色荧光的特性。3、铜绿假单胞菌在KIA培养基上的菌落表面呈现出粗糙的皱纹。由于菌落表面的细菌胞体和分泌物的聚集所致。

mdr-pa医学上是什么细菌

PA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学名是Pseudomonas aeruginosa,当中的Pseudomonas是由希腊语的pseudo及monas所组成,意即虚假的单元,是早期微生物学用作描述病菌的。
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医学上的MDR
MDR的英文全名multidrug resistance,中文名字是肿瘤多药耐药性,指胃癌等肿瘤细胞一旦对某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对其它结构上无关、作用机理各异的抗肿瘤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
MDR是一种独特的广谱耐药现象,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许多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如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紫杉醇等及蒽环类抗癌抗生素如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柔红霉素都极易发生MDR。
MDR主要的耐药机理为多药耐药基因mdr1扩增及其蛋白产物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 Pgp)过表达。作为一个ATP依赖性的药物转运泵,Pgp能主动将疏水性抗肿瘤药物泵出胞外, 从而减少细胞内药物蓄积, 增加药物外排。MDR逆转剂,如维拉帕米和环孢菌素A,能与Pgp结合,抑制Pgp的药物外排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抗肿瘤药蓄积,从而恢复细胞对抗肿瘤药的敏感性。
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肿瘤MDR逆转剂由于体内毒性大,体内难以达到有效逆转浓度。 因此积极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MDR逆转剂,已成为肿瘤MDR研究的热点。

铜绿假单胞菌自溶现象

铜绿假单胞菌在一定条件下释放酶或毒素,导致自身细胞的溶解和死亡。铜绿假单胞菌的自溶现象主要是通过产生一种称为“elastase”的酶来实现的,这种酶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质,包括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通过降解这些蛋白质,铜绿假单胞菌能够获得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来供其他细菌利用。

铜绿假单胞菌是致病性微生物吗

是的。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这种真菌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人类最常见的假单胞菌之一。它偶尔会在腋窝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中发现,但除非使用抗生素,否则很少在粪便中发现。这些细菌通常与病变处的毒性细菌有关,但偶尔也会引起暴露于外界的孤立组织感染。
感染通常发生在医院,细菌经常出现在洗涤槽、消毒液和尿液容器中。它可以通过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特别是在烧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的一种重要病原体。
扩展资料:
铜绿假单胞菌特性:
分解蛋白质能力甚强,而发酵糖类能力较低,分解葡萄糖,伯胶糖,单奶糖,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麦芽糖,菊糖和棉籽糖,甘露醇、乳糖及蔗糖,能液化明胶。分解尿素,不形成吲哚,氧化酶试验阳性,可利用枸椽酸盐。不产生H2S,MR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绿假单胞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脓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