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千虑一失是什么意思
- 2、千虑一失的意思
- 3、千虑一失的意思
- 4、千虑一失的意思
- 5、千虑一失的意思,反义词,近义词
- 6、圣人千滤,必有一失;愚人千滤,必有一得 意思
- 7、“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
-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什么意思?
- 9、千虑一得的意思是什么
千虑一失是什么意思
拼音:qiān lǜ yī shī解释: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例句:
千虑一失的意思
千虑一失的意思: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千虑一失的近义词:百密一疏
意思是:指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疏忽。
千虑一失的反义词:万无一失、十拿九稳、稳操胜券
千虑一得
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语本《晏子春秋·杂下十八》:“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
千虑一失的意思
千虑一失的意思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千虑一失读作:qiān lǜ yī shī。失:错误。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例句:
1.按说这些问题他事先都该考虑到,但千虑一失,这一次却出了点问题。
2.俗话说,千虑一失,我劝你还是把车开慢点好。
3.千虑一失,无心铸成大错,情如堤决烈火始见真金。
4.然而千虑一失,配到最后,就差个野凌没人带,她性格爽利,也就由自己带上野凌。
5.伯英知三楚多奇略智能之士,未必无谋至此,特惧千虑一失,故敢贡其戆言。
6.千虑一失掌为剑,五载重逢金水城。
7.他本想轻松击杀刘、雷,未成想刘进反噬之力如此惊人,千虑一失几乎断送兄弟性命,盯着场中面上阴睛不定。
8.首先要承认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管你有多警惕,你已经不可能再完全控制供应链了;千虑一失在所难免。
9.一般来说,领导干部综观全局,考虑问题会比较全面些,但千虑一失,有时也可能产生片面性。
千虑一失的意思
失: 错误 。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 周到 的地方。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繁体写法: 千虑一失 注音: ㄑㄧㄢ ㄌㄩˋ ㄧ ㄕㄧ 千虑一失的反义词: 千虑一得 愚笨人多加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常用做进言时自谦的话千虑一得,请陈愚算。《南史·虞寄传 成语语法: 复杂式;作宾语;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杂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even a wise man sometimes makes a mistake.
千虑一失的意思,反义词,近义词
词目,千虑一失,发音,qiān lǜ yī shī,释义,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引用,《民国演义》第一百五十二回 大打武议长争总理 小报复政客失阁席 ...,逃到天津去了。 高凌霨到了这时,已算大功告成,不料 千虑一失 ,在十三年元旦,突然发表了一道众议院议员改选的命令,激... 《旧唐书》卷二十六·志第六·礼仪六 ...二周有半,实准三年,于此置祫,不违文矣,何必拘滞隔三正乎?盖 千虑一失 ,通儒之蔽也。徐氏之议,有异于是,研核周审,最为可凭。... 《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 ...节,诚可嘉也。业本太原骁将,感太宗宠遇,思有以报。常胜之家, 千虑一失 。然其素得士心。部卒不忍离去,从之以殁,则忠义之风概可... 《全唐文》第04部 卷三百七 ...有半,实准三年,於此置,不违文矣。何必拘滞,遂隔三年乎?盖 千虑一失 ,通儒之蔽也。徐氏之议,有异於是,研核周审,最为可凭。...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三十五 ...追,而韩君为之擒矣。呜呼!有备无患,军志也。戎人安所暴其诈? 千虑一失 ,圣人也。韩君是以为之虏。天其或者将用警我,非福戎也。... 《全唐文》第10部 卷九百七十五 ...周有半,实准三年,於此置,不违文矣,何必拘滞,隔三正乎?盖 千虑一失 ,通儒之蔽也。徐氏之议,有异於是,研周审,最为可凭。...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 ...导河一章,备考决溢改流之迹,留心经济,异於迂儒不通时务。间有 千虑一失 ,则不屑阙疑之过。 又撰易图明辨... 《魏郑公谏录》卷三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臣等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太宗曰:“朕遇 千虑一失 ,必望有犯无隐。” ○对百官应有...
圣人千滤,必有一失;愚人千滤,必有一得 意思
出自《晏子春秋》,原文及注释如下:
晏子辞①千金
晏子方食②,景公使使者至③,分食食之④,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⑤,言之公⑥。公曰:“嘻⑦!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⑧!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⑨。”使吏致⑩千金与市租⑾,请以奉宾客⑿。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⒀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⒁君之赐,泽覆三族⒂,延及交游⒃,以振⒄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⒅,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⒆,是臣代君君民也⒇,忠臣不为21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22也,仁人不为也;进23取于君,退得罪于士24,身死而财迁于它人25 ,是为宰藏26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27,一豆之食28,足于中,免矣29。”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30,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1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32?故再拜而不敢受命33 。”
注释:
①〔辞〕辞却,不受。
②〔方食〕正在吃饭。
③〔景公使使者至〕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前547—前490在位。使使者,派使臣。
④〔分食食(sì)之〕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
⑤〔反〕同“返”。
⑥〔言之公〕言之于公。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齐景公。
⑦〔嘻(xī)〕叹词,表示惊叹。
⑧〔若是其贫也〕其贫若是乎!他穷得像这样。
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错误。
⑩〔致〕送。
⑾〔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
⑿〔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
⒀〔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
⒁〔以〕由于。
⒂〔泽覆三族〕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
⒃〔延及交游〕延伸到朋友。交游,朋友。
⒄〔振〕同“赈”,救济。
⒅〔婴闻之〕我听说这样(引古语常常这样说)。
⒆〔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给百姓。夫,助词,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⒇〔是臣代君君民也〕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
21〔不为〕不这样做。
22〔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筐和箧都是竹器。
23〔进〕向上。指在朝中。下文“退”指在朝外。
24〔得罪于士〕意思是,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
25〔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
26〔为(wèi)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
27〔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
28〔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
29〔足于中,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30〔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
3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32〔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
33〔受命〕接受君命。
参考资料:http://202.107.231.168/user1/1272/archives/2006/17437.html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呵呵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千虑一得
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语本《晏子春秋·杂下十八》:“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
聪明的人,事情考虑的再周密,有时人算不如天算必有失算的时候,笨拙的人只要认真考虑琢磨事情,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即使是最聪明的人1千次考虑也会有一次是必定失败的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1千次考虑也会有一次必定能成功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千虑一得
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语本《晏子春秋·杂下十八》:“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也可能有疏漏之处,愚笨的人考虑问题也可能有可取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
【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 ,bì yǒu yī shī ;yú zhě qiān lǜ ,bì yǒu yī dé
【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
【注释】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再聪明的人如果说不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也会有失误。那么自己以为自己在笨的人,他只要去认真的考虑这件事也会从中有所收获。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会永远聪明,但是很笨的人也有聪明的时候。
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出自《晏子春秋》,后被《史记 ·淮阴侯列传》引用,原文节选如下:
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原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
译文:
广武君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俗话说:‘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只恐怕我的计谋不足以采用,但我愿献愚诚,忠心效力。成安君本来有百战百胜的计谋,然而一旦失掉它,军队在鄗城之下战败,自己在泜水之上亡身。
扩展资料:
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有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所以,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于害一起权衡。在有利的条件下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战事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祸患便可及早排除。这就是要以祸患威逼敌国屈服,以各种貌似正经的大事来役使敌国,用各种小利来引诱敌国使其归附
千虑一得的意思是什么
即使 愚笨的人,在很 多次 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例句: 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 千虑一得 ,请陈愚算。 繁体写法: 千虑一得 注音: ㄑㄧㄢ ㄌㄩˋ ㄧ ㄉㄜ 千虑一得的近义词: 引玉之砖 比喻谦称为了引出别人高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参见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谦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 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 千虑一得的反义词: 千虑一失 聪明人虽考虑周到,偶尔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常胜之家,千虑一失。《宋史·杨业等传论》 成语语法: 复杂式;作宾语;含褒义,多用来表示自谦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杂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 fool may give a wise man counsel. 读音注意: 得,不能读作“děi”。 写法注意: 虑,不能写作“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