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全文?
- 2、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出自?
- 3、“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是什么意思?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 4、“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它是什么意思?它的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 5、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什么意思
-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什么意思?
- 7、谁能告诉我“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整首诗是什么
-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啥意思
-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10、“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它是什么意思?它的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全文?
这是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一联。原诗为: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
[集评]:
宋.张耒:“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王直方诗话》)
近.陈衍:“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三四句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宋诗精华录》)
今.程千帆:“这篇诗前半写昔日之交情,今天的怀想;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垂暮之年,还只在海滨作一县令。怜才之意,不平之鸣,都于言外见之。”(《古诗今选》)
今.霍松林:“温庭筠《商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不用一动词,而早行境界全出,此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确有见地。...总之,此诗善用典实,内蕴丰富,以故为新,拗折波峭,很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宋诗鉴赏辞典》)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全诗为: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主旨赏析:
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黄几复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出自?
这句话是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诗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面百重波。 仙杏枝梧桐季春,绿鬓红颜过。 金井梨花白玉盘,香销翠榻梦难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灯下冷烟软语罢,双脸凝然一瞬间。
其中,“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这首诗的倒数第二句,用来表达诗人对于江湖风雨之中的相聚与离别的感慨。
“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是什么意思?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出自:
《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白话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3.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进士,授叶县尉。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多次被贬,最后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卒于贬所,私谥文节先生。《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编》。
“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它是什么意思?它的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今译] 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在这细雨孤灯的长夜,我深深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
[赏析]诗人与友人分离已经十年,各自飘泊江湖,他想到清正廉洁、才华横溢的友人委曲于穷乡僻壤,特作此诗以表怀念。此联被张耒称为“真奇语”(见《王直方诗话》)。上句用“桃李春风”的良辰美景衬托出当年友朋饮酒聚会的欢乐。下句抒发别后思念之情。“江湖”,点出十年中两人都飘泊流离,远离京都。每当不眠的长夜,绵绵细雨,独对孤灯,常常引起怀友的深情。二句形成欢乐与悲哀,暂聚与久别的对照,不用一个动词,却创造了对比强烈的独特意境。
[原作]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什么意思
步骤/方法
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出处:《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扩展资料: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
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赏析:
黄庭坚与黄几复少年交游,情谊深厚。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赞。「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
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什么意思?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1.出处: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3.赏析:
两句诗除各自表现的情景之外,还从相互对照中显示出许多东西。第一、下句所写,分明是别后十年来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么,上句所写,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因此,上句无须说“我们当年相会”,而这层意思,已从与下句的对照中表现出来。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讲的意义之外,还有与京城相对的意义,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就是明显的例证。
4.黄庭坚介绍: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此诗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寄黄几复》,全诗为: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
译文为: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桃里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应该是时光过得很快,相逢于江湖
《寄黄几复》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古人回忆往事都这么文艺?今天的喜文乐见带您去看看!
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出处:《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扩展资料: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
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赏析:
黄庭坚与黄几复少年交游,情谊深厚。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赞。「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
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谁能告诉我“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整首诗是什么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
这首诗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他的朋友黄介(字几复)任四会(今属广东)知县。他们都居住在滨海地区。前句化用《左传》中楚子对齐桓公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啥意思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桃李的意思是桃花和李花;江湖的意思是泛指四方各地。
该句出自《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
原文是: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出处:《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此句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原文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寄黄几复》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出处: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原文: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扩展资料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
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寄黄几复
“杨柳春风一杯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名句,它是什么意思?它的整诗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意思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整诗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诗人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进士,授叶县尉。
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多次被贬,最后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卒于贬所,私谥文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