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乙炔瓶和氧气瓶存放的安全距离是多少?最好提供依据.
- 2、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 3、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米?
- 4、乙炔瓶和氧气瓶存放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 5、乙炔与氧气瓶存放时,间距要求多大?有没有国家相关规范?
- 6、氧气乙炔瓶在使用时安全距离应不少于多少
- 7、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 8、使用氧气和乙炔瓶的有效距离是多少米
- 9、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多少米
乙炔瓶和氧气瓶存放的安全距离是多少?最好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2008
5.1.12 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10米以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一、《氧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氧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不小于10米,不靠近热源,不暴露在阳光下。
2、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气瓶不得磕碰。氧气瓶喷嘴、吸入器、压力表及接口螺纹严禁沾有油脂。
3、氧气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关闭气瓶阀门,拧紧瓶盖,轻轻移动和释放,不要碰撞、滑动、抛掷或掉落。
4、供氧器在移动、停车和使用过程中,请注意瓶体和阀门的保护,防止钢瓶翻倒,以免对配件造成损坏。
5、使用中如有泄漏,请立即关闭钢瓶阀门。
6、请不要自己修理。
7、严禁擅自拆卸氧气瓶阀门、阀门开关、压力表等阀门上的零部件。
8、严禁用户未经允许擅自充氧。
9、氧气瓶充装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严禁超载;汽缸应每三年检查一次。检验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检查应在气体加注单元内进行。
10、氧气在液体和固体状态下是蓝色的,所以氧气瓶的主体被涂成蓝色,但是氧气瓶中的氧气是以高压气体的形式存在,而不是液态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米?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国标GB26164.1-2010,2011-01-14发布,2011-12-01实施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14.4.9条规定:“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扩展资料:
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规定:
1、防止气瓶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不得用高压蒸汽直接喷吹气瓶;禁止用热水解冻及明火烘烤,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2、气瓶使用到最后应留有余气,主要用以防止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而造成事故。气瓶用于有可能产生回流(倒灌)的场合,必须有防止倒灌的装置。
3、气瓶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改变充装气体的品种、擅自更换气瓶的颜色标志。确实需要更换时应提出申请,由气瓶检验单位负责对气瓶进行改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乙炔瓶和氧气瓶存放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氧气瓶保管与存放需要注意一下三点:
(1) 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乙炔瓶的储存需要注意:
1、使用单位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三瓶。
2、储存站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3、储存站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附近应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存放时要保持直立位置,并有防倾倒的措施。
5、严禁与氧气瓶等易燃物品同间储存。
6、储存站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严禁烟火”等警告标志。
扩展资料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圆柱形。应用于医院、急救站、疗养院。气瓶肩部标有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容积、重量、等信息的钢印,表面漆成天蓝色,用黑色写明“氧气”字样。
乙炔气瓶是指储运乙炔的装有填料的特制压力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近,表面涂以白色,并用红油漆写上“乙炔”字样。乙炔气瓶内装有浸入丙酮的多孔填料,使乙炔能安全地储存在瓶内。使用时,溶解在丙酮内的乙炔变为气体分离出来,而丙酮仍留在瓶内,以便再次充入乙炔使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单独一套氧气乙炔系统,正在施工使用的安全距离是5米,离火源的安全距离是10米,车间内放置的安全距离是3米。
如果存放超过7瓶以上,应该设置单独的,通风良好,木质门的房间。
5米以上。5米左右是合适距离,出处就是易燃易爆气体安全使用说明注意事项,其实都是为了避免气瓶带电,当与电焊工在一起作业时(这是前提)氧气瓶瓶底垫绝缘物质,防止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等金属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防产生静电而造成燃烧或爆炸事故。
乙炔与氧气瓶存放时,间距要求多大?有没有国家相关规范?
要求不得小于5m,有相关规定的。
国标GB26164.1-2010,2011-01-14发布,2011-12-01实施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14.4.9条规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扩展资料:
乙炔气瓶和氧气瓶的相关要求规定:
1、使用中的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剩余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当环境温度<0℃时,压力应不低于0.05MPa;当环境温度为25~40℃时,应不低于0.3MPa。
2、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向放置时,头部应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直立排放时,车箱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3、乙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厂房相邻建造,相邻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我听的也是5米
肯定是怕减压阀泄露,一个提供燃料,一个提供氧气,很危险
但现场几乎没有人按规范执行
如果是存放的话,二者距离越远越好,如果是使用的话,二者的距离不能小于5米,距离明火不能小于10米。这用不着国家级的规范,行业规范就足够了,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有明文规定。如果你是专业的气焊工就应该学过。正规的企业单位都有安全操作规程。
《气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中第二条写明“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
国标GB26164.1-2010,2011-01-14发布,2011-12-01实施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14.4.9条规定:“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除此之外,在《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也有要求:“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扩展资料:
一、氧气瓶使用规定
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并检验氧气质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2、使用氧气时,不得将瓶内氧气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Mpa。以便在再装氧气时吹除灰尘和避免混进其他气体。
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二、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 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氧气乙炔瓶在使用时安全距离应不少于多少
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严格按规定工作可以减少意外的几率。
电焊机一次线(电源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焊把线)长度应小于30m。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为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技术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与氧气瓶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又经常同时使用,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氧气与乙炔又分别盛装在移动式压力容器中,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乙炔瓶与氧气瓶设置在同一个地点,无安全距离;
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瓶水平滚动后,未竖直静放便投入使用;乙炔瓶表面温度在40℃以上,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氧气、乙炔瓶未按规定留余压等,这些问题,曾导致了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为是溶解乙炔,气瓶里有丙酮,如果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的话,在阀门打开(使用过程)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丙酮流出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
氧气瓶盛装的是高压氧气,存在着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物理因素:氧气被压缩而压力升高后,有与周围常压取得平衡的趋向,当与常压之间的压差愈大,这种趋向也愈大。
当很大的压差一旦以极短的时间在相当大的空间内迅速地达到这种平衡,即形成通常所称的“爆炸”。如果通过较小的孔隙在相对较长时间内达到这种平衡,就形成“喷射”。
二者都能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氧是助燃物质,一旦遇有可燃物质和引火条件,即可发生猛烈燃烧,甚至出现爆炸性火灾。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安全规程中规定作业时两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距离明火不得小于10米。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防止同时泄漏混合爆炸,越近越容易同时出问题.比如说从房顶掉下一根钢梁把挨在一起的两个瓶同时砸破了.如果两个钢瓶摆放在相距5米的距离就不可能同时砸到.
规定就是必须相距5米摆放,这都是前人用鲜血生命总结的教训
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指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严格按规定工作可以减少意外的几率。
关于“安全距离”,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 18265-2000 ),其中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建筑的安全距离为1000米。将安全距离分为“防火距离”和“防爆炸距离”两类。
扩展资料
乙炔瓶必须直立存放:
原因1: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
原因2: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原因3: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原因4: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不小于10米。乙炔是易燃物,氧气是助燃物。如果乙炔出现泄漏,乙炔与空气混合,遇见火星或者明火则发生剧烈的爆炸,爆炸又使氧气瓶破坏泄漏出氧气,这样的话,氧气的助燃性使得爆炸更加猛烈。无法控制。所以他们两个不能放在一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三章规定:使用乙炔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得超过30m3(相当于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30m3时,应用非燃烧材料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
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240m3(相当40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存储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否则应以防火墙隔开。
扩展资料
乙炔瓶储存使用时为什么必须直立,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 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不小于5米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电业安全工作规定》552条:使用中的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焊接与切割安全》氧气乙炔气在使用中,距离明火点不得小于10米,这个只是说距离明火点距离,没说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所以现行的条文中规定,最大的距离要求是8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使用氧气和乙炔瓶的有效距离是多少米
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8米,使用时其各自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附:《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50条乙炔瓶使用规定"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放置时不得小于安全距离.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气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中第2条规定"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和垂直放置并有防倒措施,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使用安全距离不得小于8m,防止不正确使用引起爆炸,未使用时距离不得小于5m
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指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严格按规定工作可以减少意外的几率。
电焊机一次线(电源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焊把线)长度应小于30m。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为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扩展资料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 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6、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
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多少米
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第14.4.9条规定: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该标准与2011年1月14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生产,且5m是使用中的距离,其不用时的存放距离没有明确。
扩展资料:
气瓶放置注意事项
1、氧气瓶、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电气设备、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
2、乙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倒使用,对已卧倒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
3、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4、乙炔瓶放置时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5、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乙炔瓶距离大于5m。
6、氧气瓶、乙炔瓶需定置摆放并且划线,使用黄线规格50mm。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