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二陈汤中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 2、二陈汤是什么
- 3、二陈汤的功效作用和处方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 4、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 5、张仲景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 6、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 7、二陈汤 有没有人不能喝 喝了会有害?
- 8、二陈汤的药方
- 9、二陈汤的功效 二陈汤有什么功效
- 10、二陈汤什么时候喝最好
二陈汤中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答案】:B
二陈汤的组成为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方中半夏、橘红顺气消痰;半夏、茯苓燥湿化痰;生姜既能助半夏、橘红降逆理气,又能助半夏、橘红和胃化痰,并能解半夏毒性;甘草益气祛痰,并调和诸药。故本题选B。
二陈汤是什么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腕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气,健脾胃,消痰,进饮食。健脾燥湿,顺气和中化痰,安胃气,降逆气。
主治湿痰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
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食疟,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上中下
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肥盛之人,湿痰为患,
喘嗽,胀满。心痛,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妇人月水准信,因痰闭子宫而不受胎者。子眩。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
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简介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
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二陈汤的功效作用和处方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等熬制而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它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我给你介绍二陈汤的功效作用和处方。
二陈汤的处方
半夏 150克(汤洗七次);橘红 150克;白茯苓 90克;甘草 45克(炙)
方解
本方是治疗湿痰的要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二陈汤的功效作用
1.对比研究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豚鼠磷酸组胺诱喘、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方法进行3种剂型药理作用对比实验。结果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均可明显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豚鼠磷酸组胺吸入翻倒发生时间、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3种制剂等剂量组比较,功效上二陈汤新工艺制剂优于标准煎剂与丸剂。结论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均有明显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功效上二陈汤新工艺制剂较佳。
2.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 采用D-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40天,中药组注射D-半乳糖同时以6.32g/(kg*d-1)浓缩二陈汤煎液灌胃40天,并以空白组作对照,观察二陈汤对小鼠脑、胸腺、脾、肝、肾指数、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小鼠大脑额前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胸腺、脾、肝和肾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提高(P<0.01),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样变,内质网肿胀、空泡样变,核膜模糊或核周间隙扩大,核蛋白破坏,脱基质,核仁边移甚至断裂,脂褐素大小形态不规则等衰老改变,二陈汤能够提高实验动物脑、胸腺指数(P<0.05),提高血清SOD(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使神经元细胞变性程度减轻。结论:二陈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并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3.二陈汤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色素酶CYP2E1活性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 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用二陈汤治疗。实验结束后,检测肝细胞微粒体蛋白含量以及CYP2E1活性。结果:脂肪肝大鼠存在明显的肝细胞微粒体蛋白降低以及CYP2E1活性增强。与模型组相比,二陈汤对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微粒体蛋白具有明显升高作用(P0.05);而对CYP2E1活性则具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结论:二陈汤不仅能够改善高脂血症状态,也能降低CYP2E1活性,防治因此而导致的过氧化损伤过程,从多方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答案】:A
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用,治疗湿痰咳嗽,证见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等。本方是治湿痰的主方,方中以半夏为君,善能燥湿化痰,且可降逆止呕,以橘红为臣,以茯苓为佐。
张仲景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15g、橘红15g、白茯苓9g、炙甘草4.5g、生姜7片、乌梅1枚。
二陈汤是出自中医经典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湿痰证基础方,重在治脾以消痰,燥化之中有行运之法,临床应用广泛。
方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加减化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陈汤
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配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4.5g )。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方义
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
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
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二陈汤的配方是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二陈汤的配方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中国吃提醒,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二陈汤的方义
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
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
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
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二陈汤
二陈汤 有没有人不能喝 喝了会有害?
郭玉琴主任在直播中介绍到,二陈汤主要成分: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主要功效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你是要用来干嘛?止咳吗?个人建议你不要自己乱喝,毕竟熬制的方法以及药物的用量是自己不能把控的,还是找有经验的老中医看一下。
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乌梅。最好是痰湿为患者服用。如果是肺热,风寒,肺阴虚等最好不用。
阴虚肺燥及咳血者忌服
二陈汤 □ 方剂名称: 二陈汤
□ 药物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 用法: 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 病症分析: 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
◇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热者。 4. 使用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二陈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白术 (去芦) 苍术(米泔制) 砂仁 山药(炒) 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加减】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二陈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 枳壳(麸炒) 牛膝(去芦) 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 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腕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陈汤的药方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用量: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中医教你熬制“二陈汤”,以及健康的饮用方法,最大程度发挥药效
二陈汤的功效 二陈汤有什么功效
1、二陈汤是益气健脾、化痰利湿最基础的中药方剂,有许多健脾化痰、利湿调中的中药方剂都是从二陈汤化裁而来,比如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七味白术汤等等。
2、二陈汤的组成包括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陈皮能够健脾调中,甘草益气、补中补虚、解毒,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茯苓能够健脾化湿、安神,四药相配伍,起到健脾益气、和中的作用。
3、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再加上枳实、竹茹,能够温胆,这就变成温胆汤。再加上黄连就变成黄连温胆汤,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睡眠障碍等等,根据不同的体质用二陈汤进行加减化裁。
二陈汤什么时候喝最好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一副二陈汤一般喝2-3次。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等熬制而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等症状。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的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为二陈。
二陈汤一般饭后服用,即在中餐或晚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服用。此时,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