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3 15:25:39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他是东汉的。
东汉。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东阳桂阳郡人,东汉时期,发明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蔡伦-造纸术发明者
蔡伦受封龙庭候,生于东汉中期。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东汉。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想知道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蔡伦是东汉朝代的。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
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造纸术的进步与传播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
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
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关于蔡伦造纸又有什么故事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关于蔡伦造纸的故事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蔡伦简介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生平故事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卫飒上任桂阳郡太守后,在桂阳设置铁官,蔡家因此与朝廷官员有了紧密的联系。
小时候,他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
根据蔡伦后人的传说,蔡伦是在18岁以后,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这一年,是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从史料分析,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进入皇宫为官的人。
他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系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之事,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验实”。到汉和帝即位时(公元89年),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蔡伦曾服侍过的窦皇后成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为显贵,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向汉和帝献纸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邓太后因为蔡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后来担任长乐太仆(官职名)。元初四年(公元110年),皇帝因为经史传记等文字大多都没有核实确定,于是选拔有名的读书人谒者(学官名)刘珍以及博士(学官名)良史(史官名)聚集在东观(宫殿名),校正各种典籍,派蔡伦监督这件事情。
蔡伦怎么死的?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法官名)那里认罪。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他的封地被废除(收回)。
蔡伦造纸的故事
在东汉的时候老百姓之间流行用飘絮的方法把曾的丝作成丝绵。第一,人们要先把蚕的茧子在水中先给漂洗了,然后洗完了之后水的上面就会留下一层薄薄得丝绒。这些丝绒在太阳晒过以后就会变成絮纸。蔡伦因为出生在农民的家庭,他的家境非常的贫寒。
小时候的蔡伦常常坐在了河边。这个妇女们在溪水中做这项工作。蔡不知不觉中,蔡伦就对造纸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就开始用自己所能找到的所有材料做实验。蔡伦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虽然都不是很成功,但是蔡伦却对造纸的材料有了很深的了解。
再后来因为家境十分的贫寒,蔡伦后来长大了以后,回去久就进了皇宫做了宦官,蔡伦不仅要忍受被阉割的痛苦,他还因此受到了别人的嘲笑和讥讽,蔡伦饱受了人世间的苦难,他发誓一定要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还在宫中蔡伦很快就升职了,他每天都活的十分的小心谨慎,起早贪黑的伺候着皇上和嫔妃,因为他只要稍一不小心就会丢了官职,又掉了脑袋。后来他终于被提拔了,这样就站稳了脚跟。
后来皇帝立的一个新的皇后,这个皇后非常的喜欢在纸上舞文弄墨,蔡龙为了讨好这个皇后,中申请做一个专门负责给皇宫制造宫廷用品的官员。这个地位虽不及他现在职位的待遇好,但是蔡龙却心甘情愿的委屈在这个职位上,这是因为当时这个掌管宫廷作坊里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蔡伦在中国 历史 上是非常伟大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那如此伟大之人他是生活在什么朝代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蔡伦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人。在公元75年汉章帝刘炟即位的第一年,入选洛阳宫为太监,于次年任小黄门。而后因依附权贵,平步青云,于公元107年被封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步入了贵族的行列。

  蔡伦出生于公元61年,即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汉明帝刘庄为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其母亲是著名的光烈皇后阴丽华。在位期间,将佛教引入中国,并开创了明章之治。

  蔡伦于公元75年,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入宫为宦官。据史料考证,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及江南地区第一位走入朝堂,入宫为官的人。到公元89年,汉章帝刘炟去世,汉和帝刘肇即位时,蔡伦已经升迁为中常侍。中常侍在西汉时只是个仅有虚名的加官。但到了蔡伦所生活的东汉,已经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地位与九卿等同。这个职位内容的改变,对东汉从中央集权走向了衰乱造成了很大影响。

  公元97年,窦太后卒,汉和帝刘肇亲政。诛灭窦氏戚族,开创了“永元之隆”。公元102年,汉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了邓皇后。于是蔡伦的 职场 之路走的更加顺畅了。公元107年,因为蔡伦当了多年的邓太后的侍卫,于是被封为“龙亭侯”,后又担任长乐太仆,一直跟随邓太后左右,参与朝政。
  蔡伦的 故事
  公元75年,是蔡伦进入汉宫的第一年。传闻当年汉章帝不仅喜欢美貌的女子,还喜欢才貌双全的娈童,便举全国之力从 天下 征召这样的子弟入宫为自己服务。因此蔡伦入宫做宦官并不是因为家里穷,而是长的太过好看,人也过于聪明了。

  入宫时间不久,蔡伦就从小黄门升到了黄门侍郎。黄门侍郎这个官,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却能和高官及后宫嫔妃们直接接触,于是,蔡伦在这些日子中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窦皇后。

  窦皇后不但家世背景雄厚、姿容秀丽,而且颇有心计,深得汉章帝的宠爱。但就是偏偏生不出儿子。后宫中的女人,不管地位如何显赫,帝王的宠爱如何之深,但是若没有子嗣,在年老色衰时,就会成为昨日黄花。万一哪天汉章帝驾崩,那么一旦太子即位。窦皇后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了。

  在与蔡伦接触的日子里,窦皇后深知其办事能力。于是为了使太子刘庆倒台,窦皇后指使蔡伦诬陷太子生母宋贵人行巫蛊之术。蔡伦是个聪明人,这点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很快宋贵人被打入死牢,服毒自尽,太子也被废为清河王。
  蔡伦造纸的故事
  公元102年,汉和帝刘肇立邓绥为皇后,邓皇后一时风头正盛,蔡伦立即投靠了邓皇后。由于邓皇后喜欢舞文弄墨,于是蔡伦就潜心钻研西汉的造纸技术,准备造出一种真正的纸,来讨邓皇后开心。

  最早在古书上记载出现可用于书写的纸是赫蹏或方絮。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只知道与丝絮有些关系。但是这种纸制作工序麻烦,制作时间也十分的长,而且离传统意义上的纸还有些差距。

  蔡伦细细研究前人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蔡伦为东汉汉明帝年间出生的人,离他最近的造纸技术当属于西汉年间。根据史学家考证,西汉年间所出产的纸应属于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产量不高,而且也不利于书写,大多用于包装礼品之用。

  蔡伦沿用树皮、破布等材料,再加上渔网、麻头等便宜易找的原材料,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然后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接着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最后把湿的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后就形成了纸。

  蔡伦改进的造纸技术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先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传开,然后从汉中地区传至四川,然后传遍全国。而在国外的话,最早传入的是与我们相邻的朝鲜和日本。欧洲地区则是由阿拉伯人代为传入。

蔡伦是什么朝代的人

蔡伦(63~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人。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造纸术。
补充:东汉皇宫太监
汉朝人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他通过改进造纸方法,使得造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蔡伦是什么朝代的人

蔡伦是东汉的。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和发展,很多当初的名人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熟记,其中就有蔡伦。他发明的造纸术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当时也成为了大功一件,因为古代读书写字对于寒门来说是一件较为艰难的事,但造纸术的产生也减少了当时的人们出门携带竹简的笨重。
一、译文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今湖南耒阳市)人。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
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二、原文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丰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三、出处
《后汉书》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
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二、作品赏析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使以后史家竞相效法。《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在这种体裁中如何统筹全局,详略得当地再现史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
三、作者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伦造纸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蔡伦是东汉的。
蔡伦(61年/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汉和帝继位后升任为中常侍,后又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并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崩逝,汉安帝亲政,蔡伦服毒自尽。
蔡伦改进(一说发明)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圣”、“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人物纪念
墓葬:蔡伦墓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墓区面积五亩,冢高七米;墓前现存石碑三通,正中真书“汉龙亭侯蔡伦之墓”。蔡伦墓和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祠占地30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歇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
蔡伦街:洛阳市洛龙区有条街叫“蔡伦街”,此名是为了纪念“蔡侯纸”的发明者蔡伦。蔡伦街北起洛宜路,南至开元大道,2007年被市政府正式命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