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棒球比赛规则
- 2、棒球的比赛规则是什么
- 3、棒球比赛规则 关于打棒球的具体规则
- 4、棒球基本规则介绍
- 5、棒球详细规则
- 6、棒球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 7、棒球规则及图解通俗
- 8、棒球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 9、棒球的规则是什么,要详细的解答哦。谢谢~~
棒球比赛规则
棒球比赛规则需要打9局,每队攻守一次为1局。
9局比赛分数累计领先者为胜队。如打成平局,继续比赛,称为延长局比赛,直至决出胜负。棒球比赛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如双方比分相差10分及以上时,7局可结束比赛;双方比分相差15分及以上时,5局可结束比赛。
得分进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在三人出局前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出局进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打棒球小技巧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滑垒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
棒球的比赛规则是什么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棒球比赛规则,欢迎阅读!
比赛目的
一: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二: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比赛场地
1、场地地面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注:如果在规定的场地上有观众或障碍物时,应由裁判组根据情况订出临时或特定规则并通知比赛队。
2、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76.20米。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注:
1、1958年7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野传球线的距离可定为15米。
3、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4、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捕手区、打击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击球员准备区、野传球线、全垒打线和草地线。
1)捕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捕手区。
2)打击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注:打击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打击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击球员准备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击球员准备区。
6)野传球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是野传球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
7)全垒打线:以二垒垒位为中心为圆心,以圆心到边线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一弧线与两侧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全垒打线,作为判断全垒打的标志。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2、边线通过打击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棒球比赛规则 关于打棒球的具体规则
1、投球: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
2、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3、击球跑垒: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
4、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
5、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
6、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
7、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8、防守截杀:封杀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棒球基本规则介绍
相信很多人对于棒球的规则始终是一头雾水。到了现场看不懂规则,只看球员们挥杆击球,跑来跑去转圈圈,根本跟不上比赛节奏怎么办?下面给大家介绍棒球基本规则,欢迎阅读!
棒球场地规则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
棒球服装规则
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比赛赛制规则
正式棒球比赛每场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两个半局。最终按双方获得分数的多寡来裁定胜负。正式棒球比赛若九局结果同分,则可能进入延长赛,延长赛以一局为单位,最多打几局则依大会规定为准。此外,若后攻方在九局上半结束时已经领先,则比赛亦结束(不进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赛,有时并不打完九局,依大会规定为准。
棒球比赛计分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
棒球比赛投球规则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棒球比赛击球跑垒规则
1、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
2、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
3、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
4、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棒球比赛滑垒规则
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棒球比赛防守截杀规则
1、封杀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棒球比赛裁判规则
1、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
2、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
3、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棒球详细规则
基本规则: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场地介绍: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
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扩展资料:棒球指的是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其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棒球被列入比赛项目。棒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比赛项目正式回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棒球
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1、棒球分为进攻方和防守方。跟所有的球类运动一样,进攻就是要得分,胜利就属于得分比较多的那一方。以一局为例,上半局是客队进攻,主队防守。下半局是主队进攻,客队防守。
2、进攻的时候,上场队员只有一个(击球员),另一个在击球员准备区松松筋骨等待上场,其他的在球员区等待。
3、防守的时候,上场队员有九个,一个是负责投球的(投手),一个是负责接球的(捕手),另外有七个散布在整个球场上防守(野手)。
4、场上有四个垒包,就好像是防守方的碉堡,围成一个大菱形,投手站在中间(投手丘)。击球员站在第一个垒包(本垒)上准备,争取把投手扔过来的球用球棒打出去,打的越远越好,远到防守方完全够不着最佳,然后逆时针跑,按顺序把其他三个垒包(一垒、二垒、三垒)都攻陷了(跑垒)再回到出发的地方(本垒),就算是得一分。如果打不了那么远也跑不了那么远,拿下一个垒包也是可以的,等自己队友击球成功的时候继续进攻下一个垒包直到得分。
场地规定:
1、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
2、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
3、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
4、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扩展资料
棒球运动简介:
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1839年,美国人窦布戴伊在纽约州古帕斯镇组织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棒球比赛场地呈直角扇形,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员区、比赛有效区(野传球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接球和投球时戴手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棒球比赛规定
棒球规则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主要棒球术语如下:
场地
界内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界外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内场
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
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队员
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主队或先守队: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地,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先守队”。
守场员;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都叫“守场员”。
内场手;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都叫“内场手”。
外场手:在外场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投手: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击跑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跑垒员: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进行进垒、偷垒、得分等进攻行为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跑垒指导员: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替补队员: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内、替换场上队员参加比赛的非开局队员叫“替补队员”。
投球
投球: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正面投球;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
侧面投球:投手用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侧面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投手踏触投手板投球时作轴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投手的自由脚:投手投球时不作轴而做伸踏的脚叫“投手的自由脚”。“自由脚”也叫“伸踏脚”。
不合法投球:违反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触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时;
突然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时;
违反有关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的规定投球时。 投球无效:不判好球或坏球,攻守也无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无效”。
投手犯规则: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牵制跑垒员或投球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的膝盖上沿至腋部之间的立体空间,这个区域叫“好球区”。
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没有进入“好球区”或在进入“好球区”前已落地,而击球员又未击的投球叫“坏球”。
暴投: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以外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漏接:接手失接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行为叫“漏接”。
突然急投: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为叫“突然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责任失分: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叫“责任失分”。
攻守活动
“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局:比赛双方各因三个出局而互换攻守条一次为“一局”。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换攻守时为“半局”。 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出局: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叫“出局”。
击球:击球员站在击球员区用球棒击投手投球的进攻行为叫“击球”。
不合法击球:击球员采取下列任一行为击出的球为“不合法击球”:
(1)一脚或双脚全部落在击球员区外的地面上或一脚全部或一部分踏触本垒板挥击而将球击中时;
(2)用不合规则规定的球棒将球击出时。
击:击球员击球未中、好球未击、两击前击成界外球、触击成界外球、击球末中而球触及身体、好主身体或击成“擦棒球”时都判为一“击”。 球:击球员坏球未击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时判为一“球”。
界内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判“界内球”。:
(1)停止在本垒至一垒之间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的界内地区时;
(2)地滚球越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向外场或滚出界外时;
(3)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4)先落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内地区时;
(5)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6)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在边线上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定,而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腾空球落在第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仍为“界内球”。
界外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内场地滚球经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界外地区滚人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时;
(3)落在一、三垒位后的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或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腾空球: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地滚球: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平直球:异常快速,既不着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飞向守场员的击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
触击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抢分触击;在二出局前,三垒有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牺牲打: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击球方法不同又分为“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内场腾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的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而守场员9包括外场手)又能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击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安打:凡守场员并无失误而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安打”按安全到垒的多少分“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本垒安打”(简称“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本垒打”)。
四球上垒: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滑动的占垒动作叫“滑垒”。
滑出垒位: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而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再踏垒:跑垒员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踏触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守场员接触腾空球前离垒的跑垒行为,叫“离垒过早”。
被迫进垒:跑垒员由于击跑员上垒被迫放弃原占垒位而向下一垒位前进的跑垒行为叫“被迫进垒”。 偷垒;跑垒员在投入起动投球时迅速抢进下一垒位并获得成功的跑垒行为叫“偷垒”。
捷杀:守场员把击球员击出的腾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队守场员的传球而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接杀”。
接住:守场员没有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装的任一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
投杀:击球员被判三“击”而取消其继续击球的权利的投球行为叫“投杀”。
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传杀:守场员传球以协助本队其他守场员完成接杀击跑员或跑垒员的任务的防守行为叫“传杀”,也叫“助杀”。
封杀: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守场员选杀: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牵制传杀:投手踏触投手板对跑垒员进行牵制和传杀的行为叫“牵制传杀”。
夹杀: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双杀:守场员防守出色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双杀有:
(1)双封杀:封杀造成的双杀。
(2)封触双杀:铣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
三杀:守场员防守无失误而使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身体:指攻守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触:接触场上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触”。
失误:凡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传好的球,但没能接住或传好致使攻队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叫“失误”。 野传球:守场员传、接球失误致使球滚出野传球线或滚出前碰触障碍物或滚入看台、队员席等而成“死球”的传球叫“野传球”。
妨碍: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的行为叫“妨碍”。
阻挡: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挡跑垒员进行垒的行为叫“阻挡”。
沃球:继续比赛,攻守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暂停:裁判员为暂时中断比赛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申诉: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提出抗议;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裁判与记录
判定:裁判员做出的判断叫“判定”。
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不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中止比赛:由于某种原因由主裁判员宣布结束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平局比赛:主裁判员宣布的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弃权比赛:因一方违反规则由主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改期续赛:主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并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连赛两场:在一日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叫“连赛两场”。
罚则:根据规则裁判员对比赛队队员和教练员的犯规则行为进行处理的规定叫“罚则”。
正式记录员: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野传球线以内)地区都是比赛的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置一个垒位。在尖角处的垒位是本垒,其余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注:如果在规定的比赛有效场地内有观众和障碍物,或比赛有效场地不足规定的距离时,应曲裁判组根本情况定出临场规定并通知比赛双方。
内场各个垒位之间有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间的距离为18.44米。在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处画野传球线,在此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都应不少于76.20米(图1)
球
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相似的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用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0克至148.80克。圆周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弹性为:自4.12米高处自由在厚6厘米的大理石板上能反弹起1.43米至1.50米的高度。
球棒
球棒可用整块金属或硬木或几条木片胶合制作,呈酒瓶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几条木片必须按直线纹路合而成。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0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注:用几条竹片胶合而成的球棒,只要符合以上规定,安全耐用,也可视作合法球棒。
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的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袜等)。服装上面不得有闪光纽扣或附饰物,上衣背面应有长度不小于15.20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如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就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每场比赛的先攻队穿浅色,后攻队穿深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胶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圆锥形的金属钉。平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0厘米。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1. 棒球比赛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 有四个垒位 分两队比赛 每队9人 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 并乘机跑垒 能依次踏过1 2 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 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正式比赛为9局 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 接手 1垒手 2垒手 3垒手 游击手 左外场手 中外场手 右外场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时 该击球员应即跑垒 称为击跑员。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 即称为跑垒员.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 1人为主裁判(又成为司球裁判) 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接手身后 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 "界外?quot;或"擦球棒";处理 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 2 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 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 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 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 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 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场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 外场手是否合法接杀 是否击出本垒打等。
2. 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 传球 击球和跑垒。
1) 接球 用双手到位接球 双眼注视来球 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 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 传球 要用食指 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 前脚要指向目标 传出时注意甩腕 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 即肩上传球 肩侧传球 肩下或低手传球。
3) 击球 有3中方法;挥棒击 执棒触击 执棒推击。挥击时 双手靠拢 前肘离身 小臂拉平 后肘不宜过于贴身 双足稍分立 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 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 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 转体 拉臂 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 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 采用转体甩腕 双臂稍曲的动作 做到下棒快 棒轨短 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 平放身前 棒头稍高 待球碰簟2宦刍踊骰虼セ?都要注意投手的动作及来球的路线 以便采取相应的击球动作?BR>4) 跑垒 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 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 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 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 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 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 奔向2垒。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 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 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 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 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 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3. 攻防技术
进攻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 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 等一个球战术 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 不击 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 积极迎击第一个球 以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 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 打了就跑战术 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 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 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 跑了再打战术 即跑垒员先偷垒 击球员随后击球
6) 触击牺牲打 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 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 击球员牺牲自己 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 1 3跑垒员双偷垒战术 制造3垒 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防守战术 须全队密切配合 及时移动补位和进行掩护 以防止攻队进垒或得分 常用的战术有:
1) 接球后传1垒封杀击跑员
2) 双杀战术 接球后传到最近垒位封杀跑垒员 随即传球到1垒封杀击跑员造成双杀
3) 夹杀战术 守队互相配合传球 截杀在垒间的跑垒员 逼赶跑垒员退回原垒并乘机在垒间触杀之
4) 防止双偷垒战术 由接手指挥行动 由游击手 2垒手或投手作中间策应拦截接手传2垒的球 再传回本垒 截杀3垒跑垒员。如3垒跑垒员不抢回本垒 即由守2垒的队员接球 截杀1垒跑垒员
5) 变幻投球战术 投手针对击球员不同弱点 投出不同的球 如快速球 变速球 曲线球或下堕球等 使击球员无法击中来球 造成出局
6) 缩小防圈战术 为了防止击球员采用牺牲触击球战术 缩短防守距离 明确本垒前各区有人负责截接球 其余各队员应移动补位防守
总之 不论是攻或守均应有统一指挥 统一暗号 平常训练时反复运用 比赛时才能配合默契 应用自如。
4.棒球规则
关于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 动作必须连续 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 但投球动作开始后 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 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 叫"投手犯规" 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关于击球和跑垒的规定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 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 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 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 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 即成击跑员 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 为安全到垒 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 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 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 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 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 跑垒员应触踏垒包 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 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到锉纠菔??分。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 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 才算合法得分。
关于防守截杀规定
1) 封杀跑垒员 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 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 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 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 判跑垒员出局。
打棒球的场地是每边九十英尺的菱形场地,每一个角上放一垒包,就是垒,由本垒顺序往前数,是一垒、二垒、叁垒。本垒有本垒板而没有垒包。在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垒外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叁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双方队员都要争取上垒,一垒一垒的推进,直到回本垒就算得分。以得分多少来分胜负。
棒球场场中有四个垒包。在比赛中,每方轮流作为进攻方或防守方。进攻方每次由一名打击手上场打击,打击手的任务是将球击出之后,从本垒起跑,采逆时针方向,经过一垒、二垒和三垒,最终回到本垒,来赢取分数。如果三次好球没有打中,或者击出的球被防守方在空中接到,或者在守垒者拿到球之后才跑至该垒,打击手便被判出局。进攻方有三人出局之后,双方交换进攻和防守。在正规比赛的九局中,以获得较多分数的一方为胜方。
防守方的目的是阻止对方赢取分数,防守时由九名球员上场(括号中的数字,代表一般棒球比赛纪录时所用以代表各野手的代号),投手(1)负责投球,捕手(2)负责接球、防守本垒和指挥全场,一垒手(3)防守一垒,二垒手(4)防守一、二垒之间,三垒手(5)防守三垒,游击手(6)则于二、三垒间机动防守;这些守备人员称为内野手;而外野手则分为左外野手(7)、中外野手(8)(或称中坚手)和右外野手(9)。
注:守备位置除投手和捕手外,并无明确规定守备位置。但经过长时间演化,所有球队均采类似的守备位置来分配其他七名守备球员。因此守备位置的定义即采一般认知的方式,但遇到特殊情况时,仍会有变形的守备位置出现,每次攻守守备方站的位置也会略有不同。
正式棒球比赛每场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两个半局。最终按双方获得分数的多寡来裁定胜负。正式棒球比赛若九局结果同分,则可能进入延长赛,延长赛以一局为单位,最多打几局则依大会规定为准。此外,若后攻方在九局上半结束时已经领先,则比赛亦结束(不进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赛,有时并不打完九局。依大会规定为准。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打完九局
守和攻防守的球队,主要的任务是阻止攻击的球队回本垒得分。球赛开始,由防守球队的投手把球投到本垒上空的好球带围。攻击球队的打击手,要尽力把球打出去,打在有效区内。捕手要接住未被打中的球。
他也可以接住本垒附近的高飞球,或触击球,传给队友,封杀跑垒的人。
防守的一方,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去接住被打中的球。当然主要人物还是投手,因为他是最先有机会使对方打击手出局的人物。或是叁振,或是接杀,或是封杀、触杀。上垒和出局——挥棒落空,要记为好球;投来的球,要通过好球带,都是好球。好球带就是在本垒板上空,打击手的膝盖以上,腋窝以下的地带。擦棒界外,也记好球。但是在已有两个好球情况下,擦棒界外就不记了。
叁好球以后,打击手就要出局。如果捕手在叁好球时,把球掉在地上了,在他把球传到一垒手手中以前,打击手可以跑垒,若是失误,打击手可安全上垒,当然多数情形是会被封杀的。投球不在好球带以内是坏球。四个坏球就要保送打击手上一垒。任何一个好球被击中,在落地以前为防守球员接住,打击手就要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跑到一垒以前,防守球员把球传到了一垒,他就被封杀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在球被传到一垒以前到达一垒,是安打;到达二垒而球未传到,是二垒安打;到达叁垒是叁垒安打;击到全垒打线外为全垒打,跑垒员可连跑四垒回本垒得分。打击手一旦上垒,就成了跑垒员,同队的队友就要尽一切努力使他向前面的垒推进,直到回本垒得分。往前跑垒可以在队友的安打下跑;可以在对方失误下跑,也可以盗垒。盗垒是在无安打,无失误,无投手犯规等情形下,推进一垒。跑垒员若是未踩垒,被触杀,被队友打出的球击中,或越过先他在垒的跑垒员,都要出局。
棒球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分类: 体育/运动 >> 其他球类
解析:
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棒球比赛是一种只限男性参加的对抗性比赛。上场比赛时每队各派9人,两队轮流攻守。
守方在球场中有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间手,右外野手九人同时上场,并分布在棒球场内个别的特定区域一起作传球及接球的防守。
攻方则依照事先排定顺序一个接着一个上场,并站在本垒位置打击守方投手投出的球。
无论球棒有无接触到球,只要打击者有挥棒动作时一律算「好球」。两好球加三坏球时称为满球数。当守方投手投出第3个好球、捕手未漏接且打击者未接击时称为「三振出局」,就必须轮下一位攻方球员上场打击;若投手投出第四个坏球且打击者未接击时,则可让打击者直接保送上一垒。
满球数以后打击者打出界外球时才不算球数。攻方可以在三个人被封杀出局前无限制得分。跑垒者可随时乘守方不注意时前进下一垒,这就是「盗垒」。守方在截接攻方击出的球后可用持球后踏垒板或是持球碰触跑垒者两种方式封杀攻队球员。每局分为上、下半局,两队交互攻守。正式比赛中少棒及青少棒总共有7局,成棒则有9局。
棒球得分的计算方式
把球向前击出全垒打线以外时称为「全垒打」可得1分,或是同一打击者在击球后能乘机依序跑完一、二、三垒并回到本垒才得一分。以每局各队各自得分的总和决定双方的胜负。
棒球场上的禁忌
各队的投手球员在作投球动作时,如果已将腿部往上抬起时必须将球投出,否则算是严重犯规。
棒球规则及图解通俗
棒球规则如下:
棒球比赛的目的是通过获得更多的分数来战胜对手。每场棒球比赛有2支球队参加,进行9局,每局分为上下半局。在每局的上半句,一支球队进攻(击球)而另一支球队防守。在下半局,双方交换攻守。进攻(击球)队的目标是得分,而防守队的目标是使进攻队员出局。
进攻队的队员按棒次上场击球,直到有3人出局为止。这时半局比赛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当一支球队完成一次进攻和一次防守时,1局比赛就结束了,双方进入下一局。整场比赛结束时得分最多的球队获胜。
击球员与投手
在棒球比赛中,每队的9名上场队员都要进行击球。比赛开始之前球队主教练要决定队员击球的固定顺序,整场比赛中击球顺序不能改变(替换上场的队员使用下场队员的击球顺序)。
当一名队员上场击球时,他要站在本垒旁边的击球区内,侧面对着投手站立。当双方球员都准备好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比赛开始。击球员的任务是击出界内球后安全上垒,不要出局。
投手的任务是使击球员出局,他可以设法使击球员把球击向某位防守队员的方向,或者干脆把击球员三振出局。
棒球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 四球上垒: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滑动的占垒动作叫“滑垒”。 滑出垒位: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而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再踏垒:跑垒员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踏触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守场员接触腾空球前离垒的跑垒行为,叫“离垒过早”。 被迫进垒:跑垒员由于击跑员上垒被迫放弃原占垒位而向下一垒位前进的跑垒行为叫“被迫进垒”。 偷垒;跑垒员在投入起动投球时迅速抢进下一垒位并获得成功的跑垒行为叫“偷垒”。 捷杀:守场员把击球员击出的腾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队守场员的传球而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接杀”。 接住:守场员没有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装的任一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 投杀:击球员被判三“击”而取消其继续击球的权利的投球行为叫“投杀”。 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传杀:守场员传球以协助本队其他守场员完成接杀击跑员或跑垒员的任务的防守行为叫“传杀”,也叫“助杀”。 封杀: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守场员选杀: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牵制传杀:投手踏触投手板对跑垒员进行牵制和传杀的行为叫“牵制传杀”。 夹杀: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双杀:守场员防守出色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双杀有: (1)双封杀:封杀造成的双杀。 (2)封触双杀:铣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 三杀:守场员防守无失误而使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身体:指攻守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触:接触场上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触”。 失误:凡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传好的球,但没能接住或传好致使攻队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叫“失误”。 野传球:守场员传、接球失误致使球滚出野传球线或滚出前碰触障碍物或滚入看台、队员席等而成“死球”的传球叫“野传球”。 妨碍: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的行为叫“妨碍”。 阻挡: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挡跑垒员进行垒的行为叫“阻挡”。 沃球:继续比赛,攻守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暂停:裁判员为暂时中断比赛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申诉: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提出抗议;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具体规则
投球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击球跑垒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防守截杀
(1)封杀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竞赛规则
比赛目的
一: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二: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比赛场地
1、场地地面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注:如果在规定的场地上有观众或障碍物时,应由裁判组根据情况订出临时或特定规则并通知比赛队。
2、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76.20米。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7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野传球线的距离可定为15米。
3、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4、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捕手区、打击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击球员准备区、野传球线、全垒打线和草地线。
1)捕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捕手区。
2)打击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注:打击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打击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击球员准备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击球员准备区。
6)野传球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是野传球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
7)全垒打线:以二垒垒位为中心为圆心,以圆心到边线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一弧线与两侧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全垒打线,作为判断全垒打的标志。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2.边线通过打击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棒球的规则是什么,要详细的解答哦。谢谢~~
通俗点说就是投手把球投出,击球手打出后按照一垒、二垒、三垒、本垒的顺序跑一周,全队得到1分。他可以在任意一个垒位停下,进攻方的另一个队员上场击打。打出后所有场上的进攻方队员都可以向下一个垒位跑。而防守的一方必须将击出的球尽快传到他即将到达的那个垒位。如果在那个垒位上的防守队员在跑垒员身体任意一部分接触到垒垫前接到球,那么跑垒员出局。进攻方有3个人出局后双方交换攻守。一攻一守为一局。女子垒球有7局,男子的棒球有9局。打完基本局后,哪队得分高,哪队获胜,如果平分则加赛一局,如果依然平分继续加赛,直到一方在本局结束后领先一分。
防守的规则
如果在击出的球没有落地前接住(无论在界内或界外)则击球员直接出局。在垒位上的跑垒员必须有身体的一部分接触垒位。
进攻的规则
若投球击中击球员则击球员保送至一垒。由于一个垒位上不能站有2名跑垒员所以保送前在一垒的跑垒员进至二垒
投球的规则
球越过本垒版,在好球区以内而且在击球员肩部以下,膝关节以上的求就是好球。投出3个好球而击球员并未击打或打到界外,击球员出局。投出4个坏球,击球员保送至一垒
1)世界性业余棒球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
国际检联是世界业余棒球管理机构。IBA是国际棒球联合会的简称。
2)棒球比赛中的裁判:
裁判人员包括一名主裁判(司球裁判员)三名司垒裁判员和若干名记分员。司球裁判员负责使用规定手势同时喊出“球”或“击”。司垒裁判员判定安全和出局。
3)棒球队的组成:
一个棒球队由9名队员组成。实际上一个队可以有20名队员,但只能有9名队员上场。(替补队员没数量限制。但是替补队员不能第二次上场比赛)
4)棒球场地的规格:
简要地说,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正方形。四个角上名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与界外场临界的两个过和界旬地区另外两个边围绕而成。或译为:[内场呈正方形,其中两个边紧接外场院(属界内地区),另两个边紧接界外地区。]
5)击球员击出什么样的球叫本垒打:
击球员能打出跑完各垒回到本垒的球叫本垒打。多数本垒打球都从界内外场地区飞出围栏。
6)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
个人的基本技术包括:击、投、守、准确传球、跑垒和偷垒。
7)投手如何投球:
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握球方法投出,如曲线球、滑球、指节球和快速球等。
8)成功击球的要领:
最重要性是击球的站立姿势,向后引棒,伸踏,挥棒,中球和后继动作。
9)棒球比赛有哪些防守位置:
棒球防守位置有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员,中外场员,右外场员
1)世界性业余棒球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
国际检联是世界业余棒球管理机构。IBA是国际棒球联合会的简称。
2)棒球比赛中的裁判:
裁判人员包括一名主裁判(司球裁判员)三名司垒裁判员和若干名记分员。司球裁判员负责使用规定手势同时喊出“球”或“击”。司垒裁判员判定安全和出局。
3)棒球队的组成:
一个棒球队由9名队员组成。实际上一个队可以有20名队员,但只能有9名队员上场。(替补队员没数量限制。但是替补队员不能第二次上场比赛)
4)棒球场地的规格:
简要地说,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正方形。四个角上名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与界外场临界的两个过和界旬地区另外两个边围绕而成。或译为:[内场呈正方形,其中两个边紧接外场院(属界内地区),另两个边紧接界外地区。]
5)击球员击出什么样的球叫本垒打:
击球员能打出跑完各垒回到本垒的球叫本垒打。多数本垒打球都从界内外场地区飞出围栏。
6)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
个人的基本技术包括:击、投、守、准确传球、跑垒和偷垒。
7)投手如何投球:
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握球方法投出,如曲线球、滑球、指节球和快速球等。
8)成功击球的要领:
最重要性是击球的站立姿势,向后引棒,伸踏,挥棒,中球和后继动作。
9)棒球比赛有哪些防守位置:
棒球防守位置有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员,中外场员,右外场员。
通俗点说就是投手把球投出,击球手打出后按照一垒、二垒、三垒、本垒的顺序跑一周,全队得到1分。他可以在任意一个垒位停下,进攻方的另一个队员上场击打。打出后所有场上的进攻方队员都可以向下一个垒位跑。而防守的一方必须将击出的球尽快传到他即将到达的那个垒位。如果在那个垒位上的防守队员在跑垒员身体任意一部分接触到垒垫前接到球,那么跑垒员出局。进攻方有3个人出局后双方交换攻守。一攻一守为一局。女子垒球有7局,男子的棒球有9局。打完基本局后,哪队得分高,哪队获胜,如果平分则加赛一局,如果依然平分继续加赛,直到一方在本局结束后领先一分。
防守的规则
如果在击出的球没有落地前接住(无论在界内或界外)则击球员直接出局。在垒位上的跑垒员必须有身体的一部分接触垒位。
进攻的规则
若投球击中击球员则击球员保送至一垒。由于一个垒位上不能站有2名跑垒员所以保送前在一垒的跑垒员进至二垒
投球的规则
球越过本垒版,在好球区以内而且在击球员肩部以下,膝关节以上的求就是好球。投出3个好球而击球员并未击打或打到界外,击球员出局。投出4个坏球,击球员保送至一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