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斩草除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 2、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啊
- 3、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 4、斩草除根的意思
- 5、斩草除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6、斩草除根的意思是什么
- 7、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 8、斩草除根的意思
- 9、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斩草除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斩草除根 发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近义词 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 放虎归山养痈遗患 引用 《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其余不必妄加残害。”袁绍曰:“若不 斩草除根 ,必为丧身之本。”进曰:“吾意已决,汝勿多言。”众官皆... 《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盖。张飞大叫:“此必董卓!追吕布有甚强处?不如先拿董贼,便是 斩草除根 !”拍马上关,来擒董卓。正是: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 《济公全传》第七十一回 奉师命趋吉避凶 华云龙镖伤三友 ...叫陈亮送信。华云龙一想:“真要那么办,我这条命活不了。莫若我 斩草除根 。”想罢照陈亮一镖,正打在陈亮背脊之上。陈亮哈哈大笑,... 《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太岁淫心贪欢报 独角蛟夜探葵花庄 ...。他那船上可有一个能人,如要到这里哨探倒好,我将他拿住,可以 斩草除根 。”王胜仙说:“济颠来也不要紧,他要讲交情,他是我哥哥... 《万花楼》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 ...党,共同陷害忠良,想这狄青是忠良后裔,是以兵部访询得的确,要 斩草除根 ,不留余蔓,也未可知。况且狄青是一小卒,人队尚未多日,... 《万花楼》第二十回 将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 ...”狄青道:“包大人,不是我晚生夸能,倘有日捉得奸徒破绽,定然 斩草除根 。”包爷听了,只是点首称是,暗道:你虽是英雄,原是个鲁... 《万花楼》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 ...平地立起风波。今荐你往边关,定然差心腹人,在前途等候暗算,要 斩草除根 ,如何去得?”石爷道:“郡主休得多虑,本官与狄兄乃是英...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 药鸩武大郎 ...?——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王婆道:“可知好哩。这是 斩草除根 ,萌芽不发;若是斩草不除根,春来萌芽再发!官人便去取些...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 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饰也去了,递过刀来,说道:“哥哥,这个小 *** 留他做甚么!一发 斩草除根 !”杨雄应道:“果然!兄弟,把刀来,我自动手!”迎儿见... 《水浒传》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他,免致后患。”当时父子二人自来州里分付孔目王正:“与我一发 斩草除根 ,了此一案。我这里自行与知府透打关节。”;却...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 孤儿将死遇恩人 凶老祷神逢恶报 ...与人,把银子都扣在手内。两口子齐心算计,要把小琏哥致死,叫是 斩草除根 ,免得后来说话。 再说晁思才那日揪把了小琏...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七回 馋小厮争嘴唆人 风老婆撒极上吊 ...了调羹同住,法不可赦。极该就去,立逼着他卖了这两个 *** ,方是 斩草除根 。我极该合你同去,只恨你这两个兄弟一定拦我!我叫小再冬...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如何主张?”八戒道:“依我,先打杀了妖精,再去解放师父,此乃 斩草除根 之计。”行者道:“我是不打他。你要打,你去打他。”...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也不避内外男女之嫌,一齐出来拜告道:“万望神僧老佛大施法力, 斩草除根 ,把他剪除尽绝,诚为莫大之恩,自当重报!”行者忙忙答礼... 《杨家将》第十九回 瓜州营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 ...无以分诉。乘今六郎未到,可密遣人于黄河渡候之,谋事于外,所谓 斩草除根 ,免得萌芽再发。”仁美从之,即遣心腹军人,密往黄河渡等... 《前汉演义》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 ...始皇虽尽坑咸阳诸生,尚嫌不足,意欲将四方名士,悉数屠灭,才得 斩草除根 ,不留遗种。惟一旦下诏,叫地方官尽杀文人,究未免令出无... 《前汉演义》第八回 葬始皇骊山成巨冢 戮宗室豻狱构奇冤 ...”二世闻言,自然不肯轻赦蒙氏兄弟,再经赵高日夜怂恿,也巴不得 斩草除根 ,遂即拟定诏书,欲把蒙氏兄弟,就狱论死。忽有一少年进谏... 《前汉演义》第十七回 破釜沈舟奋身杀敌 损兵折将畏罪乞降 ...未迟。”羽便允诺,大众便同声推立,称羽为假上将军。羽想出一条 斩草除根 的法子,索性派遣心腹将弁,赶上宋襄,一刀杀死,然后使属... 《后汉演义》第二十回 废郭后移宠阴贵人 诛蛮妇荡平金溪穴 ...畏难即退,岂不是尽隳前功?况且留此两妇,终究是将来祸祟,理应 斩草除根 ,方免后患。于是下令军士,随山伐木,就谷口筑起巨栅,容... 《后汉演义》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 ...;曹节王甫非不知太后之无能为,但既杀窦武,不能不归狱太后,为 斩草除根 之计;其所以逼徙南宫,不即害死者,尚恐清议难逃耳。然灵... 《后汉演义》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去少帝。暗思少帝虽已废为弘农王,但尚留居京邸,终为后患,不如 斩草除根 ,杀死了他,免得他虑;乃嘱李儒往鸩弘农王。儒即携鸩酒至... 《两晋演义》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纵虐 盗 *** 张祚杀身 ...计策,潜令亲将杨秋胡,趋入东苑,拉死耀灵,埋尸沙坑。他还道是 斩草除根 ,免得外兵借口,哪知宋混等越觉有词,即为耀灵缟素举哀,... 《两晋演义》第六十九回 据渭北后秦独立 入阿房西燕称尊 ...“今日驱出关外,他日待我旋师,彼又入关,终为后患,俗语有云: 斩草除根 ,能乘此斩尽根株,岂不较善!况我兵比寇倍蓰,怕他甚么?...
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啊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斩草除根】;
意思是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说的是春秋时期,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但陈桓公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自取祸害,周朝大夫周任曾经说过,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让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
后来【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来,一般可以用作谓语、宾语,用来比喻去除祸根不留后患,它的近义词有【一网打尽】、【斩尽杀绝】,反义词有【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等等,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斩草除根】和【斩尽杀绝】都有彻底消灭的意思,但【斩草除根】偏重在深度和事情的后果上,形容消灭得十分彻底,而【斩尽杀绝】偏重在广度和数量方面,形容全部消灭一点儿不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这个成语来造句呢?为了将黑恶势力彻底消除,我们必须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成语【斩草除根】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拼音:zhǎn cǎo chú gēn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_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例句:~,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斩草除根的意思
斩草除根的意思是除草时要连根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近义词: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斩草除根和“斩尽杀绝”;都有彻底消灭的意思。但斩草除根偏重在深度和事情的后果上;形容消灭得十分彻底;“斩尽杀绝”偏重在广度和数量方面;形容全部消灭;不留一点儿。
【成语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成语简拼】:zccg。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斩草除根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近义词】: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成语故事】: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战败,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不同意。他的弟弟劝他:“跟善人处好关系,跟邻国友好相处。
斩草除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699 成语 斩草除根 注音 ㄓ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汉语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将杂草连根拔除。 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语本《左传.隐公六年》。 「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典源 《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1>有言曰:『为2>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3>蕴崇4>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5>,则善者信6>矣。 』」〔注解〕(1)周任:周朝时贤能的大夫,生卒年不详。 (2)为:治理。 (3)芟夷:割草。 芟,音ㄕㄢ,除草。 (4)蕴崇:积聚。 (5)殖:生长。 (6)信:通「伸」,伸展、发扬。 典故说明 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 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 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 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 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 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将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 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书证 01.《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个孩儿真个作怪!若不兴吾宗,定是灭吾族。 莫若傍今杀了,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02.《三国演义》第二回:「何进听罢,出谓众官曰:『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 其余不必妄加残害。 』袁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03.《水浒传》第二五回:「可知好里。 这是『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若是斩草不除根,春来萌芽再发。 官人便去取些砒霜来,我自教娘子下手。」 04.《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斩草除根,恐有后患。」 05.《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再说,假如这时要留他一个,你未必不再受累,又费一番唇舌精神。 所以才斩草除根,不曾留得一个。」 06.《三侠五义》第一回:「这日晚间正在伤心,只见本宫四面火起,秦凤一见已知是郭槐之计,一来要斩草除根,二来是公报私仇。」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使用类别】用在「完全消灭」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件事唯有澈底地斩草除根,才算治本。 <02>这次攻击一定要斩草除根,免得对方日后报复。 <03>他心中的惰性若无斩草除根,自然难以奋发图强。 <04>赌博歪风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应该斩草除根,澈底禁止。 <05>飙车族破坏了社会秩序,警方决定斩草除根,全面扫荡。 <06>为求长治久安,对于黑色势力必要斩草除根,澈底瓦解。 <07>吸毒恶习贻害终生,你应该有斩草除根的勇气,澈底戒掉。 <08>我们不能让赌博风气死灰复燃,所以必要使出铁腕,斩草除根。 <09>警方连日取缔了许多的不良场所,务求斩草除根,杜绝罪恶的温床。 近义词: 寸草不留,杜绝后患,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反义词: 后患无穷,养虎遗患,养痈遗患 辨识 请参考『辨识699』 参考语词 去草绝根,翦草除根,除根翦草,剪草除根,刈草除根,铲草除根
斩草除根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草叶拔没了,也要把它的根拔出来,以免它在长出新的草叶来。
拔了草,再拔了根,形容赶尽杀绝
斩除祸根 以免为后患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斩草除根,汉语成语,拼音是zhǎn cǎo chú gēn,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呢?
1、 解释: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2、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3、 造句: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4、 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5、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6、 近义词:削株掘根、剪草除根。
7、 反义词:养痈贻患、放虎归山。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了。
斩草除根的意思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 比喻 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成语出处: 《 左传 ·隐公六年》:“为 国家 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成语例句: 斩草除根 , 萌芽 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繁体写法: 斩艸除根 注音: ㄓ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斩草除根的近义词: 剪草除根 锄草要除掉根端,比喻除恶务尽,不能姑息遗患 削株掘根 犹斩草除根。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战国策·秦策一》:“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隣,祸乃不存。’ 斩草除根的反义词: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自留祸根 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放虎归山?清· 钱彩《说岳全传》 养痈贻患 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身酿成祸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终受祸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 成语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成语故事: 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伐郑,郑庄公请求陈桓公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侵袭陈国,大败陈军,邻国坐视不救,纷纷议论这是陈国自讨苦吃,长期做恶的报应,对待恶事应该斩草除根,才能消除后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 俄语翻译: пресечь в корне <вырвать с корнем> 日语翻译: 草(くさ)を根(ね)こそぎにする,祸根(かこん)をたつ 其他翻译: <德>das unkraut muβ mit der wurzel ausgerottet werden.<法>supprimer totalcment,radicalement
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
斩草除根是什么生肖——答案:羊。
斩草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结构】连动式。
【用法】褒贬两方面都可以用。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除;不能写作“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