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虎离山是什么意思,调虎离山的意思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8 10:28:47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调虎离山的意思_调虎离山造句

调虎离山[dio hǔ l shān]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造句:
1、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2、那太好了! 鸭妈妈就安心地牵着鸡毛的小手回家去了。其实她哪知道是中了鸡毛鸭的调虎离山计了呢。
3、只举一个具体例子,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如狐狸等接近时,会上演一出调虎离山计。
5、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6、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7、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8、为了不让他碍事,大伙决定用调虎离山计把他支开,好让计画顺利进行。
9、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10、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11、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12、不料,米帅这次跟《越狱》中一样,调虎离山,从另一边的电梯口出现了。
13、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怙恶不悛的意思_怙恶不悛造句 怙恶不悛[h b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4、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5、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6、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1、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12、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不速之客的意思_不速之客造句 不速之客[b s zhī k]
【解释】: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没有邀请的人
【反义词】:特约嘉宾
不速之客造句:
1、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是水到渠成,而对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未期先至的不速之客。
2、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
3、味莼园以几及百亩之地,广栽竹木,大开池沼,远在郊之外,断绝尘嚣之声,宜乎人人不惮车马之劳,夜夜来为不速之客。
4、他便弓腰打听哪里还有空着的座位,但已经获得座位的众神并没有人想要理睬这位不速之客。
5、这些不速之客在列车上除了不遵守乘客守则喜欢调皮捣蛋外基本是无害的。
6、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
7、除非带来意外惊喜,不速之客,都可能成立无故侵入住宅罪。
8、他没有丝毫的惧怕和胆怯,这反倒使所有的恶魔都停了下来,惊异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9、没有人愿意冒险将局域网上的数据暴露于不速之客和恶意入侵之前。
10、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总是觉得自己像是个不速之客,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感觉自己好不被接受。
11、我本来打算今天把工作做完,没想到来了二位不速之客,我的计划就泡汤了。
12、可这位不速之客没那么好说话,依然在教室里旁若无人,翩翩飞舞。
13、毫无疑问,最初的几座哥特式建筑物。在它们的罗马风式样的同类的建筑中间必定好象是一些不速之客。
14、孙宰是全家动员,招待这位落难的不速之客,使杜甫一家老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5、随意拼凑的不仅罕见,而且因彼此的不够熟悉,难免有别扭之感,一般的不速之客只有叨陪末座的份了。
16、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17、这些作品象不速之客,以无比的生命力猛烈地敲击着美学的窗扉,要求我们作出理论的解答。
18、谁知,途中遇到不速之客富商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比,顿生歹意。
19、我家来了个不速之客,仔细一看,是只老鼠。
20、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
21、受到不速之客惊扰的老鹰呼啸飞腾,一直巡弋在我们营地的上空。
22、春天里的一天早晨,我家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燕子。
23、这个实验室中还有会放箭的暗器和会喷火攻击不速之客的龙。
24、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问题。
25、正在此时,圆号在220小节扮演了不速之客,曼弗雷德主题在中强的力度闯入,使眼前的美景一下黯然无光,曼弗雷德渐渐地从别人的快乐中清醒过来。
事倍功半的意思_事倍功半造句 事倍功半[sh bi gōng bn]
【解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倍功半造句:
1、错过了学前教导这一要害期则往往事倍功半。
2、结论结合外援力量,阿坝州卫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事后补救模式,事倍功半。
3、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4、如果你坚持老办法,必然会事倍功半。
6、如果将你所有的专业技术一股脑的用上,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
7、一点点计划能使你事倍功半,而且一个干净的背景是关键因素之一,计划和查看你的位置能够使你不至于事后后悔。
8、在工艺安插时能彼此迁不离、扬长避短,无疑会起到事倍功半的功用。
9、当然,一味的蛮干往往会事倍功半,复习也要讲究技巧。
10、由于生理缺陷,一些聋生未能掌握有效的美术学习策略,学习事倍功半。
11、中国的OTA可以把他们的酒店技术发展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中国的酒店不进行自己的技术开发,同样是事倍功半。
12、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效率就高: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效率就低。
13、虽然能事倍功半,但我们仍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14、错过了学前教育这一关键期则往往事倍功半。
15、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当,往往事倍功半,出师不利会打乱整个布局方案。
16、重新启动会将额外的工作引入产品周期中,这通常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形。
17、势必让癫痫的治疗事倍功半。
18、反之,方法不对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学生会愈学愈没有劲,甚至丧失信心。
19、你不要弄得事倍功半。
20、我试着更努力地工作,但事倍功半。
21、一味接受指示、不分对错,将是事倍功半,得不到赞赏和鼓励。
22、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导致重组的失败。
23、不过投入和产出未必能成正比,有的企业甚至是事倍功半。

调虎离山是什么意思 调虎离山含义介绍


1、调虎离山,汉语成语,拼音是diào hǔ lí shān,意思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2、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3、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4、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294 成语 调虎离山 注音 ㄉㄧㄠˋ ㄏㄨˇ ㄌㄧˊ ㄕㄢ 汉语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释义 引诱老虎离开它盘踞的山头。 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 ※语或出《西游记》第五三回。 「赚虎离窝」 典源 ※《西游记》第五三回却说那沙和尚提着吊桶,闯进门去,只见那道人在井边攩住道:「你是甚人,敢来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宝杖,不对话,著头便打。 那道人躲闪不及,把左臂膊打折,道人倒在地下挣命。 沙僧骂道:「我要打杀你这孽畜,怎奈你是个人身!我还怜你,饶你去罢!让我打水!」那道人叫天叫地的,爬到后面去了。 沙僧却才将吊桶向井中满满的打了一吊桶水,走出庵门,驾起云雾,望着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饶他罢!饶他罢!」大圣听得,方才使铁棒支住钩子道:「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二来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 先头来,我被钩了两下,未得水去。 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老孙若肯拿出本事来打你,莫说你是一个甚么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几个,也打死了。 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饶你教你活几年耳。 已后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 那妖仙不识好歹,演一演,就来钩脚;被大圣闪过钩头,赶上前,喝声「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个蹼辣,挣扎不起。 大圣夺过如意钩来,折为两段;总拿着又一抉,抉作四段,掷之于地道:「泼孽畜!再敢无礼么?」那妖仙战战兢兢,忍辱无言。 这大圣笑呵呵,驾云而起。 典故说明 「调虎离山」指引诱老虎离开盘踞的山头,借机进入此山。 此成语见于《西游记》。 《西游记》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经时,唐三藏因误饮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于是孙悟空来到一处寺庙,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师父的病。 但寺庙内的道人因与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愿意让他取水。 孙悟空于是叫沙和尚当他的助手,再一次来到寺庙。 因有过之前一次失败的经验,孙悟空就想出一个方法,先把那个道人引出寺庙争战,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战的机会,探井取水。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时孙悟空正想赶尽杀绝,但沙和尚却喊道:「饶了他吧!」孙悟空一听,就告诉如意真仙,这次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已经顺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于是就放了他一马,并且警告他以后再有人来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挟、勒索的行为。 后来「调虎离山」就用来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 书证 01.《西游记》第五三回:「先头来,我被钩了两下,未得水去。 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源)02.明.无名氏《英烈传》第一三回:「太祖顾徐达曰:『此君弼调虎离山之计,引我入湖,顿兵围绕,奈何,奈何!』」03.《封神演义》第八八回:「取城只用哪吒、雷震子足矣。 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04.《九命奇冤》第三六回:「至于爵兴、喜来二个,当时是用调虎离山之计,暂时把他调开,又怕他闻风远飏,所以不等大人驾到,先移提回来,以备归案的。」 05.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八.妒律》:「一副狠心辣手,早定调虎离山,拔去眼钉,推入火坑,辱当罏而不惜。」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 【使用类别】用在「计策奸巧」的表述上。 【例  句】<01>为了不让他碍事,大伙决定用调虎离山计把他支开,好让计画顺利进行。 <02>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03>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04>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05>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吊虎离山

调虎离山的喻义是什么?

调虎离山
拼音:diào hǔ lí shān
意思: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调虎离山,基本字义解释为: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冈。比喻:用计诱使敌人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于乘机行事。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调虎离山
【拼音】:diào hǔ lí shān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示例】: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
【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调虎离山是什么意思呢?

调虎离山
释义:1.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润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近义词:国魏救赵,声东击西
例句: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调虎离山的意思是什么

调虎离山的解释[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fig)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设法使老虎离开 山冈 。 比喻 诱敌离原来的地方,以便于乘机行事 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 成功 。—— 《封神演义》 详细解释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西游记》 第五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 第一○六回:“ 弥轩 见调虎离山之计已行,便向 龙光 动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第三部二六:“表面上是为了 关怀 朱延年 和 马丽琳 , 实际上 是调虎离山,好让 林宛芝 出面招待客人。” 词语分解 调的解释 调 (调) à 安排 处置:调令。调用。调度(?)。调动。调任。调防。 调兵遣将 。 访查了解:调查。调研。 音乐上高低长短 配合 和谐 好听的一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调子。调号。调式。 腔调 。曲调。大调。小调。南 山的解释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 山峦 。 山川 。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 紧张 气氛 )。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 大声:山响

调虎离山是什么意思调虎离山的解释

调虎离山拼音 [ diào hǔ lí shān ]
调虎离山的意思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调虎离山近义词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反义词
鸣金收兵、班师回朝、
调虎离山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调虎离山造句:
1、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2、而自己不过是中了那两人调虎离山之计
3、第二天早晨,瞎子装作醒来让县官带人去吴府查案,众人发现吴家被盗,怀疑瞎子调虎离山,让吴家成为一座空府,好让强盗行窃
4、调虎离山:某些电脑游戏,如你把握不好,可能成为老虎机,专吃你的时间,狠狠心把它调离硬盘,喊声:走,莫回头
5、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把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挥部。

调虎离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iào hǔ lí shān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来源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示例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字面含义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该计主张施计者先使对手脱离特定的环境,然后加以制服,手法是先调后降。
本计云:“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反’。”大意是: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诱骗他。前进有危险,就反身离开,引诱出战,以利我攻。
在军事上,当敌人比我强大,并占据有利地势时,我若强攻,损失必然惨重。为削弱敌人的力量,先要把敌人与其凭借的优势条件分离开来,使其处于不利而对我有利的环境中。在敌我优势发生变化之后,再与其决战,以图赢得最后胜利。
  调虎离山的详细解释
  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来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引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调虎离山的意思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把最厉害的那个设个事情,引开他,之后去进攻货夺取东西。
上方为调虎离山的图片。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谢谢。

调虎离山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调虎离山 本文分类:abcd式的词语 发布时间:2014/5/12  【拼音】:diào hǔ lí shān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设法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示例】: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褒贬】:中性词
【英语】: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 entice one's opponents to leave their vantage ground;induce the enemy to leave their entrenchments;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
调虎离山的近义词 声东击西 引蛇出洞 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的反义词 放虎归山 放龙入海
调虎离山造句 我军虚张声势佯攻县城,目的是调虎离山,围城打援,敌人果然中计。
他略施调虎离山之计,便轻松进入敌人监视范围内部。
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这次进击的任务。
调兵遣将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