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什么,太阳星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8 10:30:39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有什么

360问答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哪些?
nn的甜心 LV12
2015-09-18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是哪些?
满意答案
有事请叫我
LV48
2015-09-19
八大行星
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生”.(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那条著名的被Lowell“看见”的“运河”以及其他一些什么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们一样是虚构的.
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左图).此后,经过长达20年的间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号终于成功地登上火星(右图).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3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55℃,-67华氏度),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华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华氏度)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除地球外,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其中不乏一些壮观的地形:
- 奥林匹斯山脉: 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4千米(78000英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山脉.它的基座直径超过500千米,并由一座高达6千米(20000英尺)的悬崖环绕着(右图);
- Tharsis: 火星表面的一个巨大凸起,有大约4000千米宽,10千米高;
- Valles Marineris: 深2至7千米,长为4000千米的峡谷群(标题下图);
- Hellas Planitia: 处于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径为2000千米的冲击环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环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着与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环状高地(左图).相反的,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组成.这些平原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南北边界上出现几千米的巨大高度变化.形成南北地势巨大差异以及边界地区高度剧变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有人推测这是由于火星外层物增加的一瞬间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所形成的).最近,一些科学家开始怀疑那些陡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这个疑点将由“火星全球勘测员”来解决.
火星的内部情况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们却未发现火山最近有过活动的迹象.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右图),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许多地方曾受到侵蚀.在过去,火星表面存在过干净的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但是这些东西看来只存在很短的时间,而且据估计距今也有大约四十亿年了.(Valles 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过而形成的.它是由于外壳的伸展和撞击,伴随着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因此,即使把它拉到与地球距太阳同等距离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温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巴(比地球上的1%还小),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巴,而在Olympus Mons的顶端却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K的温度,比我们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指的是哪些行星?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国际名为“该娅”,象征希腊神话中的地母神。金星国际名为“维纳斯”,象征爱与美的女神。木星国际名为“朱庇特”,象征古罗马神话中的万神之王。水星国际名为“墨丘民”,象征为众神传信并掌握商业、道路的神。
火星国际名为“玛尔斯”,象征古罗马战神。土星国际名为“萨图恩”,象征古罗马农神。天王星国际名为“乌刺诺斯”,象征希腊神话中的天神。海王星国际名为“尼普顿”,象征罗马神话中的海神。
行星特征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古希腊称它们为行星或“流浪者”,因为这些天体看起来是在固定的恒星背景上穿行。天王星虽然不用望远镜有时也能看到,但古代天文学家还不能把它与恒星区别开来。
行星可以按不同方式分组。按一种方案,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的直径比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的直径小,称为地内行星。所谓地外行星则指那些绕太阳运行轨道直径大于地球轨道的行星。

太阳星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没有冥王星吗?有没有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之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两个卫星——木卫三和土卫六。
2、金星
金星是一颗近日行星,从地球用望远镜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有位相变化。伽利略对此现象的观察是赞成哥白尼的有关太阳系的太阳中心说的重要证据。
3、地球
地球为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1天文单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4、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国古代又称荧火,因为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
5、木星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中国古代称为岁星,因为他公转一周正好是12年,也就是一地支,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
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或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由于它巨大的体积,人们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它,木星被称为“太阳系行星之王”。
6、土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7、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8、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哪些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1、mercury 水星
2、venus 金星
3、earth 地球
4、mars 火星
5、jupitor 木星
6、saturn 土星
7、Neptune 天王星
8、Uranus 海王星
扩展资料:
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
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行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是哪些?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前冥王星也算是行星,所以以前是九大行星,现在把冥王星踢出行星的行列了,不算冥王星是行星了,所以是八大行星了。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的国际天文学民间联合会大会上 被降为矮行星)
望采纳 谢谢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前冥王星也算是行星,所以以前是九大行星,现在把冥王星踢出行星的行列了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的国际天文学民间联合会大会上 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
水星(离太阳最近)金星 地球 火星 土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名)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以前冥王星也算是行星,所以以前是九大行星,现在把冥王星踢出行星的行列了)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哪些(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哪些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水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因快速运动,欧洲古代称它为墨丘利,意为古罗马神话中飞速奔跑的信使神。中国古称辰星,西汉《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属水,将其命名为水星。
3、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金星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
4、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5、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属于类地行星。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古罗马称为“神话玛尔斯星”。
6、木星: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7、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土星的质量、直径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同属气态巨行星。古希腊称土星为克洛诺斯,古代中国也叫镇星或填星。土星被称为气态行星,但它并不完全是气态的,这颗行星主要包括氢气构成。
8、天王星:天王星是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据推测,其内部可能含有丰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组成,可能含有水。内核由冰和岩石组成。天王星是一颗很冷的行星,温度很低。
9、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边缘行星,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是那八个?各自详细情况

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楼下的说的对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而原因是它比月亮还要小。但是它有自己的轨道和磁场所以定义为矮行星) (我等下只介绍类地行星)
详细情况:(介绍之前我将分为环境,特征,卫星和轨道来介绍) 水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也是岩态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km/s,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无卫星环绕。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环境:
因为离得太阳近所以它朝着太阳的那面温度可达634.5°C,背面是-86°C。真的是冰火两重天呀!水星表面受到无数次的陨石撞击,到处坑坑洼洼。当水星受到巨大的撞击后,就会有盆地形成,周围则由山脉围绕。在盆地之外是撞击喷出的物质,以及平坦的熔岩洪流平原。此外,水星在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表面还形成许多褶皱、山脊和裂缝,彼此相互交错。通过雷达对水星北极区的观测,科学家发现在一些坑洞的阴影处有冰存在的证据。水星的环形山很类似月球。水星表面最显著的的特征(只包括已经被拍摄过的部分)之一是一个直径达到1360km的冲击性环形山:卡路里盆地,是水星上温度最高的地区。水星地形被标记为多起伏的,原因是几十亿年前水星的核心冷却收缩引起的外壳起皱。大多数的水星表面包括二个不同的年龄层;比较年轻的比较平,或许是因为溶岩浸入了较早地形的结果。除此之外,水星有“显著性”的“周期性膨胀”。 特征 水星是太阳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仅次于地球。据此,科学家们估计水星内部必定存在一个超大的内核,其内核质量甚至可以占到其总质量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的内核区质量只占地球总质量的1/3。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地磁学系主任,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项目首席科学家西恩·所罗门教授表示:目前科学界的观点是认为在太阳系早期的狂暴撞击时代,水星曾遭遇严重撞击,导致其失去了密度较低的一部分外壳,因此留下了密度相对较大的部分。而此次信使号探测器的任务中有一项便是通过对水星进行全地表化学成分分析来检验这个 理 论 轨道 :除冥王星外,要算水星的轨道最扁了。水星在轨道上的平均运动速度为48公里/秒,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只需要88天,除公转之外,水星本身也有自转。过去认为水星的自转周期应当与公转周期相等,都是88天。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戈登、佩蒂吉尔和罗·戴斯用安装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测定了水星的自转周期,结果并不是88天,而是58.646天,正好是水星公转周期的2/3。水星轨道有每世纪快43″的反常进动。
地球每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而水星自转三周才是一昼夜。水星上一昼夜的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76天。与此同时,水星也正好公转了两周。因此人们说水星上的一天等于两年。由于水星在近日点时总以同一经度朝着太阳,在远日点时以相差90°的经度朝着太阳,所以水星随着经度不同而出现季节变化。 火星简介: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特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顺便说一句,科学家认为火星可能就是以后的地球科学家经常来用火星来观察以后的地球) 卫星 火星有两个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不过他们都是畸形的。科学家认为是火星利用磁场捕获的小行星。告诉你们,火卫一和火卫二会将在不久之后会坠落在火星留下巨大的陨石坑 金星: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它没有卫 星 ) 特征: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外最亮的行星,亮度为-3.3至-4.4等,比较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在圣经里,金星象征黎明代表路西法。金星和水星一样,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中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太阳的大小比地球上看到的大1.5倍 环境:最低温度465℃,平均温度475℃,最高温度485℃。
大约90%的金星表面是由不久之前才固化的玄武岩熔岩形成,当然也有极少量的陨石坑。这表明金星近来正在经历表面的重新构筑。金星的内部可能与地球是相似的:半径约3000千米的地和由熔岩构成的地幔组成了金星的绝大部分。来自麦哲伦(Magellan)号的最近的数据表明金星的地壳比起原来所认为的更厚也更坚固。可以据此推测金星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可移动的板块构造,但是却有大量的有规律的火山喷发遍布金星表面。金星上最古老的特征仅有8亿年历史,大多数地区都很年轻(但也有数亿年的时间)。那时广泛存在的山火擦洗了早期的表面,包括几个金星早期形成的大的环形山口。最近发现表明,金星的火山在隔离的地质热点依旧活跃。金星本身的磁场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相比是非常弱的。这可能是因为金星的自转不够快,其地核的液态铁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磁场较弱造成的。这样一来,太阳风就可以毫无缓冲地撞击金星上层大气。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金星和地球的水在量上相当,然而,太阳风攻击已经让金星上层大气水蒸气分解为氢和氧。氢原子因为质量小逃逸到了太空。金星上氘(氢的一种同位素,质量较大,逃逸得较慢)的比例似乎支持这种理论。而氧元素则与地壳中物质化合,因而在大气中没有氧气。金星表面十分干旱,所以金星上岩石要比地球上的更坚硬,从而形成了更陡峭的山脉、悬崖峭壁和其它地貌。一条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1200km的大峡谷,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峡谷。 地球: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唯一已知的有生命的类地行星也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结构: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
星球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45.67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保护陆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大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在就讲到这了求满意我用了一个小时才搞好的O(∩_∩)O哈哈~(还想继续了解请等待更新)

太阳系八大行星是哪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由内而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是土星、天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其中水星离太阳最近,又叫做“辰星”,水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离太阳最远。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扩展资料: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行星环绕恒星的运动称为公转,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所谓共面性,是指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们朝同一方向绕恒星公转;而近圆性是指它们的轨道和圆相当接近。
在一些行星的周围,存在着围绕行星运转的物质环,它们是由大量小块物体(如岩石,冰块等)构成,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被称为行星环。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唯独土星有光环,以后相继发现天王星和木星也有光环,这为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

慢慢看吧
八大行星
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生”。(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那条著名的被Lowell“看见”的“运河”以及其他一些什么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们一样是虚构的。
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左图)。此后,经过长达20年的间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号终于成功地登上火星(右图)。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3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55℃,-67华氏度),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华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华氏度)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除地球外,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其中不乏一些壮观的地形:
- 奥林匹斯山脉: 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4千米(78000英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山脉。它的基座直径超过500千米,并由一座高达6千米(20000英尺)的悬崖环绕着(右图);
- Tharsis: 火星表面的一个巨大凸起,有大约4000千米宽,10千米高;
- Valles Marineris: 深2至7千米,长为4000千米的峡谷群(标题下图);
- Hellas Planitia: 处于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径为2000千米的冲击环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环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着与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环状高地(左图)。相反的,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组成。这些平原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南北边界上出现几千米的巨大高度变化。形成南北地势巨大差异以及边界地区高度剧变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有人推测这是由于火星外层物增加的一瞬间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所形成的)。最近,一些科学家开始怀疑那些陡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这个疑点将由“火星全球勘测员”来解决。
火星的内部情况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们却未发现火山最近有过活动的迹象。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右图),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许多地方曾受到侵蚀。在过去,火星表面存在过干净的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但是这些东西看来只存在很短的时间,而且据估计距今也有大约四十亿年了。(Valles 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过而形成的。它是由于外壳的伸展和撞击,伴随着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因此,即使把它拉到与地球距太阳同等距离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温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巴(比地球上的1%还小),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巴,而在Olympus Mons的顶端却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K的温度,比我们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罩的结构是层叠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层(左图)。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25%左右(由海盗号测量出)。
但是最近通过哈博望远镜的观察却表明海盗号当时勘测时的环境并非是典型的情况。火星的大气现在似乎比海盗号勘测出的更冷、更干了(详细情况请看来自STScI站点)。
海盗号尝试过作实验去决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结果是否定的。但乐观派们指出,只有两个小样本是合格的,并且又并非来自最好的地方。以后的火星探索者们将继续更多的实验。
一块小陨石(SNC陨石)被认为是来自于火星的。
1996年8月6日,戴维·朱开(David McKay) 等人宣称,在火星的陨石中首次发现有有机物的构成。那作者甚至说这种构成加上一些其他从陨石中得到的矿物,可以成为火星古微生物的证明。(左图?)
如此惊人的结论,但它却没有使有外星人存在这一结论成立。自以戴维·朱开发表意见后,一些反对者的研究也被发布。但任何结论都应当“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在没有十分肯定宣布结论之前仍有许多事要做。
在火星的热带地区有很大一片引力微弱的地方。这是由火星全球勘测员在它进入火星轨道时所获得的意外发现。它们可能是早期外壳消失时所遣留下的。这或许对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过去的气压情况,甚至是古生命存在的可能都十分有用。
在夜空中,用肉眼很容易看见火星。由于它离地球十分近,所以显得很明亮。迈克·哈卫的行星寻找图表显示了火星以及其它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来越好的图表将被如星光灿烂这样的天文程序来发现和完成。
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第二小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日
卫星数: 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在古罗马神话中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水星与金星并非环绕地球,而是环绕着太阳在运行。
仅有水手10号探测器于1973年和1974年三次造访水星。它仅仅勘测了水星表面的45%(并且很不幸运,由于水星太靠近太阳,以致于哈博望远镜无法对它进行安全的摄像)。
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千万千米,在轨道的近日点它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在十九世纪,天文学家们对水星的轨道半径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但无法运用牛顿力学对此作出适当的解释。存在于实际观察到的值与预告值之间的细微差异是一个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扰了天文学家们数十年的问题。有人认为在靠近水星的轨道上存在着另一颗行星(有时被称作Vulcan,“祝融星”),由此来解释这种差异,结果最终的答案颇有戏剧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人们接受认可此理论的早期,水星运行的正确预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阳的引力场而绕其公转,而太阳引力场极其巨大,据广义相对论观点,质量产生引力场,引力场又可看成质量,所以巨引力场可看作质量,产生小引力场,使其公转轨道偏离。类似于电磁波的发散,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传向远方。--译注)
在1962年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过多普勒雷达的观察发现这种理论是错误的。现在我们已得知水星在公转二周的同时自转三周,水星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共动比率不是1:1的天体。
由于上述情况及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将使得水星上的观察者看到非常奇特的景像,处于某些经度的观察者会看到当太阳升起后,随着它朝向天顶缓慢移动,将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太阳将在天顶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过程,再次停顿,然后继续它通往地平线的旅程,同时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们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苍空。在水星表面另一些地点的观察者将看到不同的但一样是异乎寻常的天体运动。
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
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事实上水星的大气很稀薄,由太阳风带来的被破坏的原子构成。水星温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这样与地球和金星稳定的大气相比,水星的大气频繁地被补充更换。
水星的表面表现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达到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有些横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们是受压缩而形成的。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或在星球半径上递减了大约1千米)。
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征之一是Caloris 盆地(右图),直径约为1300千米,人们认为它与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时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对盆地处奇特的地形(左图)。
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许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水手号探测器的数据提供了一些近期水星上火山活动的初步迹象,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确认。
令人惊讶的是,水星北极点的雷达扫描(一处未被水手10号勘测的区域)显示出在一些陨石坑的被完好保护的隐蔽处存在冰的迹象。
水星有一个小型磁场,磁场强度约为地球的1%。
至今未发现水星有卫星。
通常通过双筒望远镜甚至直接用肉眼便可观察到水星,但它总是十分靠近太阳,在曙暮光中难以看到。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水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星光灿烂”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编号为2003UB313的齐娜星为二级行星
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简介: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轨道上横滚的。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2488位粉丝
1、木星:
木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木星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这与形成整个太阳系的原始的太阳系星云的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个类似的组成,但天王星与海王星的组成中,氢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2、土星:
土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六颗,是太阳系里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个美丽的光环,他的光环鲜艳夺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为“星中美人”。
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赤道为120,536千米,两极为108,728千米),这是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
3、天王星:
天王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七颗,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位居第三。,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蓝绿色。
4、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可颗行星,他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气体行星。
5、水星:
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排列倒数第二,但是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它在轨道近日点所具有的围绕太阳的缓慢岁差现象,被称为“水星近日点轨道进动”。
(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
6、金星:
金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次序是第二颗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时间里,在西方的上空看见一个发光的天体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会发光,它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才发亮的。
7、地球:
地球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三颗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8、火星:
火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行星,又叫“红色星行”,它一出现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红色。
扩展资料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大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这些冥王星都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因此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在英文中,大行星都是以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分别是:
水星:神使墨丘利(Mercury);
金星:爱神维纳斯(Venus);
地球:大地之神垓娅(Earth);
火星:战神玛尔斯(Mars);
木星;主神朱庇特(Jupiter);
土星:农神萨图恩(Saturn);
天王星:朱庇特的祖父,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Uranus);
海王星:海神尼普顿(Neptune);
附加一个现在是矮行星的冥王星:冥神普路托(Pluto)。
顺便说一句,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是相同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例如朱庇特就是宙斯。此外,它们的天文符号也都是和该神有关系的符号,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再告诉你,例如海王星的天文符号是三叉戟,海神的武器和象征。 此外,除天王星外,各大行星的卫星也以和主星在神话中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命名。如木卫五是哺育宙斯长大的母山羊,冥卫一是希腊神话中冥河上的艄公卡戎等。至于天王星的卫星,则一律以莎士比亚和亚历山大.波普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资料

水星:向太阳的一面400多度,被太阳的一面零下100多度,无水,太阳系最小行星
金星:太阳系最热:500多度,气压大(人落地后不是被融化就是被压扁),酸雨(硫酸的雨)多
地球:这个你知道的,因为你住在这,只有月球一个卫星
火星:夏季最高温20度,冬季无论赤道还是两极都是零度以下,有四季,一个季节6个月,土壤呈红色,可能有液态水,大气含二氧化碳95%,是最类似于地球的,有两个卫星
木星:太阳系最大,气体行星,有较多卫星,气温低,可自行发光,自转最快
土星:太阳系第二大,平均密度小于水,有一个光环(由冰和其他固体组成),卫星最多,可放出无线电波
天王星:有一个光环,是"躺着"行走的行星(轴的倾斜度大),有较多卫星
海王星:轨道呈椭圆,有一个光环,气温最低,公转最慢,有较多卫星
1、木星:
木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木星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这与形成整个太阳系的原始的太阳系星云的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个类似的组成,但天王星与海王星的组成中,氢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2、土星:
土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六颗,是太阳系里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个美丽的光环,他的光环鲜艳夺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为“星中美人”。
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赤道为120,536千米,两极为108,728千米),这是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
3、天王星:
天王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七颗,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位居第三。,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蓝绿色。
4、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可颗行星,他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气体行星。
5、水星:
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排列倒数第二,但是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它在轨道近日点所具有的围绕太阳的缓慢岁差现象,被称为“水星近日点轨道进动”。
(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
6、金星:
金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次序是第二颗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时间里,在西方的上空看见一个发光的天体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会发光,它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才发亮的。
7、地球:
地球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三颗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8、火星:
火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行星,又叫“红色星行”,它一出现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红色。
扩展资料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大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这些冥王星都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因此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