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缘蝽是什么?
- 2、缘蝽在两广的生活习性?
- 3、这是什么虫?
- 4、这是什么昆虫?
- 5、小区草丛出现很多黄色甲虫,这是什么虫?
- 6、缘蝽科的分类体系
- 7、这是什么虫子
- 8、什么啊好恐怖!这是什么虫子?
- 9、每天一到中午宿舍阳台就全是小虫子,大约1cm长,一开门就往宿舍飞,还在蚊帐里发现过,这是什么虫子?
- 10、山竹缘蝽是什么?
缘蝽是什么?
异翅目(Heteroptera)缘蝽科(Coreidae)昆虫,2,000多种,分布广泛,有许多是农作物大害虫。这是一些令人非常讨厌的大害虫,因为它们肚子上长着臭腺孔并能分泌出一种带强烈臭味的东西。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200多种,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缘蝽的身体坚硬,颜色多样,形态奇特,很多种类看着就让人讨厌。多数缘蝽以植物为食,有些食昆虫,有些两者均食(有说其全部以植物为食,这主要是分类方法不一造成的)。它们行动活泼,善于飞行,比较警觉。它们为害的植物多种多样,从多种农作物到树木花卉,从吸取植物汁液到咬食果实种子。有些种类还会隐藏到植物某些内部地方(如开裂的荚果中),因此可以躲过杀虫药,令防治它们产生困难。体型较大的缘蝽常吃植物的嫩梢,从而使整个梢部迅速枯萎。
估计是这一只缘蝽趴在你身上以为你是植物了,饿了,就把口针往下扎,想吸食植物的汁液填饱肚子。不用担心,缘蝽没有毒的,伤口简单处理一下就好了。
顺便问一下“开始比较痛,现在好多了不痛,涂了斧标,伤口只有一点淡红”。。。斧标是什么?
缘蝽在两广的生活习性?
缘蝽是属于半翅目(Heteroptera),缘蝽科(Coreidae)的一种昆虫。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主要危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成虫和若虫均喜欢刺吸花果或豆荚汁液,也可为害嫩茎、嫩叶。被害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嫩茎、嫩叶变黄,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
中文学名
缘蝽
拉丁学名
Riptortus linearis Fabricius
别称
白条蜂缘蝽、豆缘蝽象、足啄缘蝽、南瓜缘蝽
二名法
coreid bug
界
动物界
江西年生3代,以成虫在枯草丛中、树洞和屋檐下等处越冬。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至6月上旬产卵,5月下至6月下旬陆续死亡。第1代若虫5月上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第2代若虫6月中旬末至8月下旬孵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产卵。第3代若虫8月上旬末至11月初孵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成虫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陆续越冬。成虫和若虫白天极为活泼,早晨和傍晚稍迟钝,阳光强烈时多栖息于寄主叶背。初孵若虫在卵壳上停息半天后,即开始取食。成虫交尾多在上午进行。卵多产于叶柄和叶背,少数产在叶面和嫩茎上,散生,偶聚产成行。每雌每次产卵5-14粒,多为7粒,一生可产卵14-35粒
这是什么虫?
山竹缘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o,半翅目缘蝽科竹缘蝽属的一种昆虫。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主要为害刚竹、白夹竹、寿竹、水竹等竹类,偶见取食玉米、小麦。若虫和成虫吸取竹类幼嫩部分的汁液,常使竹笋、嫩竹生长衰弱,严重危害时,竹笋死亡,嫩竹立枯。
体长20.5-22.5mm,宽5.5-6mm,黑褐色,被黄褐色细毛。触角第一节短于或等于头宽,第四节基半部红褐色或黄褐色,端半部色稍深。前胸背板中、后部色稍淡。后足腿节粗大,其顶端约2/5处有1个大刺,大刺前后各有数个小刺。腹部背面基半部红色,向端部渐呈黑色。侧接缘淡黄褐色,两端黑色。雄虫生殖节后缘中央突起狭窄,两侧突起宽阔,顶端圆形,距中央突起较近,由腹面看成窄“山”字形。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种虫子是竹盲蝽。竹盲蝽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属于植物害虫的一种,对人没有什么危害。竹肓蝽的特征比较明显,很容易辨认,其头部有时淡褐色,头顶后部中段有一黑褐横斑,斑后缘达于头顶后缘,头顶中纵沟褐色。触角第工节淡污褐或污灰褐色,外侧较深,呈黑褐色。
竹肓蝽属于半翅目昆虫。
您好,这是:安缘蝽,安缘蝽属于半翅目、缘蝽科、安缘蝽属,平时栖息在寄主植物叶片背面,依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冬季来临时,成虫会选择树洞、屋檐等温暖避风的环境集体越冬,安缘蝽通常危害豆科植物,常见于槐树、大豆、芸豆等植物上,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寄主植物的嫩梢枯萎,豆荚萎缩,豆粒瘪等危害。
这个应该是一种蝽蟓,叫角肩蝽蟓。就是它的肩膀那里扛起来有两个角那样的。蝽蟓就是臭屁虫。北方人也把它叫大臭大姐的。我们叫它臭皮虫的。你这个看上去就是这样的,有的地方也叫它盲椿象的一种。
这虫子叫黑竹缘蝽
缘蝽是属于半翅目(Heteroptera),缘蝽科(Coreidae)的一种昆虫。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主要危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成虫和若虫均喜欢刺吸花果或豆荚汁液,也可为害嫩茎、嫩叶。被害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嫩茎、嫩叶变黄,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别名白条蜂缘蝽、豆缘蝽象、足啄缘蝽、南瓜缘蝽,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积肥,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铲去杂草,及时堆沤或焚烧,可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在成虫、若虫为害期,可采用广谱性杀虫剂,按常规使用浓度喷洒,均有毒杀效果。
这是什么昆虫?
点蜂缘蝽
属半翅目,缘蝽科。别名白条蜂缘蝽、豆缘蝽象。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点蜂缘蝽寄主:主要为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
中文名
点蜂缘蝽
小区草丛出现很多黄色甲虫,这是什么虫?
根据图片,我也不能太确定是什么,但是很像 一种虫子 米象,米里面的那种黑色小甲虫
更多关于区草丛出现很多黄色甲虫,
钝肩普缘蝽 / 黄腹缘蝽 Plinachtus bicoloripes 若虫
就是俗话里的臭屁虫,缘蝽科昆虫。
缘蝽科该科昆虫为陆生蝽类昆虫。具单眼,中小型至大型,体壁坚硬,多为黄、褐、黑色,或鲜绿色,个别属为鲜红色。多数色泽比较单一,花斑显著的种类很少。身体多少狭长,由椭圆形至很细长的棍棒状不等。种类中,常体形奇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触角4节,着生处偏于背面,由背方观察可以看到触角基。喙4节。前胸背板多少前倾,梯形或六角形。小盾片相对较小,不及蝽科之发达。前翅爪片远伸过小盾片末端,有很长的爪片接合缝,无楔片;前翅膜片具8根以上纵脉,纵脉或多或少相互平行,并由靠近膜片基部的一根横脉上发出,纵脉在端部尚可有分支。中文学名缘蝽科拉丁学名Coreidae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基本信息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世界已知约250属,1800余种,中国已知200种以上,南方种类占多数。形态特征卵产于植物表面,椭圆形、肾形、或三稜形。产时直立或横卧。散产,或成数目不多的小卵块,或首尾相连成长串,或成一横排,或相互重叠等。端部有20~60个以上的呼吸精孔突,并具假卵盖。若虫头顶具毛点。触角着生位置亦靠背面,腹部背面第4~5以及第5~6腹节节间有臭腺孔。缘蝽科生活习性缘蝽科全部为植食性,成虫与若虫均栖息于植物上。大型种类多生活在乔木或灌木上,如巨缘蝽类,根据中国的情况看来,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为寄主的种类为最多。除吸食植物的营养器官外,偏喜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一些种类甚至可躲藏在豆科乔木已成熟开裂的大形荚果中取食其中的种子,亦有取食已经落地的成熟种子者。大形种类常吸食寄生植物的嫩梢,致使梢部迅速萎蔫枯萎。缘蝽对作物所造成的为害,多与上述习性有关。多数种类行动活泼,警觉善飞,夜间向光的现象很不明显。臭腺分泌物的臭味强烈。部分种类有群集习性。危害在中国造成为害的种类主要有:稻缘蝽属和棘缘蝽属的一些种类为害水稻,吸食稻穗,造成瘪粒和带有黑斑的稻米, 影响产量和质量。 蜂缘蝽属一些种类为害各种豆类作物。 环胫黑缘蝽(Hygia touchei)与瘤缘蝽 (Acanthocoris scaber)为害茄科作物。 竹缘蝽族(Cloresmini)中许多种类是竹和笋的害虫。粟缘蝽(Liorhyssus hyalinus)吸食粟穗,造成减产。分类体系缘蝽科的分类体系意见不一。中国种类分属4亚科:①缘蝽亚科,包括种类最多,其中的巨缘蝽类体形硕大,分布于南方。②棒缘蝽亚科,体具众多颗粒状突起,后足腿节粗大呈棒状,包括种类较少。③蛛缘蝽亚科,体狭长,常呈束腰状,头部相对较大。④姬缘蝽亚科,体型较小,相对短宽而紧凑,臭腺孔不显著。目前常将蛛缘蝽亚科与姬缘蝽亚科二者分别独立于缘蝽科之外,成为蛛缘蝽科(Alydidae)与姬缘蝽科(Rhopalidae)。
缘蝽科的分类体系
缘蝽科的分类体系意见不一。中国种类分属4亚科:①缘蝽亚科,包括种类最多,其中的巨缘蝽类体形硕大,分布于南方。②棒缘蝽亚科,体具众多颗粒状突起,后足腿节粗大呈棒状,包括种类较少。③蛛缘蝽亚科,体狭长,常呈束腰状,头部相对较大。④姬缘蝽亚科,体型较小,相对短宽而紧凑,臭腺孔不显著。目前常将蛛缘蝽亚科与姬缘蝽亚科二者分别独立于缘蝽科之外,成为蛛缘蝽科(Alydidae)与姬缘蝽科(Rhopalidae)。
这是什么虫子
锯谷盗
红背安缘蝽
昆虫名,为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在吉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主要危害大豆、豇豆、菜豆、绿豆、四季豆、瓜类、花生、合欢、竹类等。
中文学名
红背安缘蝽
拉丁学名
Anoplocnemis phasianas Fabricius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目
半翅目
科
缘蝽科
分布区域
广西、云南、河南等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种群分布
3 生物特性
4 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编辑
成虫体长20~27毫米,宽8~10毫米,棕褐色。触角第四节棕黄色。前胸背板中央具1条浅色纵带纹,侧缘直,具细齿,侧角钝圆。后胸臭腺孔和腹部背面橙红色。雌虫第3节腹板中部向后稍弯曲,雄虫则相应部位向后扩延成瘤突,伸达第4节腹板的后缘。雌虫后足腿节稍弯曲,近端处有1个小齿突;雄虫后足腿节强弯曲,粗壮,内侧基部有显着的短锥突,近端部扩展成三角形的齿状突。雄虫生殖节后缘宽圆形,中央稍凹入。
红背安缘蝽
卵长2.2~2.6毫米,略呈腰鼓状,横置,下方平坦。初产时淡褐色,以后变为暗褐色,被白粉。
一龄若虫体长3~4毫米,黑色,形似蚂蚁。前、中、后胸背板后缘平直。二龄体长5~6毫米,黑色。触角第4节基部黄褐色。中胸背板后缘向后曲伸。三龄体长7~9毫米,黑或灰黑色。触角第3节基部,第4节基部1/2及末端黄褐色。中、后胸背板侧后缘向后伸展成翅芽。四龄体长10~14毫米,灰黑或灰褐色。触角除第1、2、3节基部和第4节基部及末端黄褐色外,其余为黑色。翅芽伸达腹部背板第2节后缘或第3节前缘。五龄体长15~18毫米,灰褐或黄褐。触角除第2、3节端部为黑色外,其余为红褐色。翅芽伸达腹部背面第3节后缘或第4节前缘。
什么啊好恐怖!这是什么虫子?
大稻缘蝽----
缘蝽科昆虫的通称。中型至大型,通常身体较狭长,侧缘平行,多为褐色。头部远较胸部狭短,有单眼。触角4节。前胸背板及足上常有叶状突起或尖角。前翅膜片的基部具横脉1条,从横脉上生出若干分叉的平行纵脉,通常基部无翅室。有些种类后足腿节粗大,具刺或瘤状突起;胫节有时呈叶状或齿状扩展。如大稻缘蝽,草黄色,前胸背板淡褐,布满细密刻点。近似种类还有中稻缘蝽、异稻缘蝽等,除为害水稻外,有的还加害麦类、玉米、高粱等。
中文学名
大稻缘蝽
拉丁学名
Leptocorisa acuta(Thunberg)
别 称
稻蛛缘蝽、稻穗缘蝽、异稻缘蝽
这是一只吸食植物汁液的点蜂缘蝽
每天一到中午宿舍阳台就全是小虫子,大约1cm长,一开门就往宿舍飞,还在蚊帐里发现过,这是什么虫子?
寄生蜂,是最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属膜翅目,它们有2对薄而透明的翅膀,是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这种蜂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和卵里,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
这个一种蛛缘蝽,吸食植物汁液的。
你那个阳台上面肯定有花或草之类的会读一些虫子来敬礼插一个电蚊香液就不会有蚊子飞过来了
这个应该是杂交蟑螂
有点象天牛,
每天一到中午宿舍阳台就全是小虫子,大约1cm长,一开门就往宿舍飞,还在蚊帐里发现过,这是什么虫子?
根据图片显示是
蛛缘蝽
附图仅供参考对比
半翅目蛛缘蝽科半翅目蛛缘蝽科触角4节,具单眼,前翅膜片具8根以上纵脉的陆生蝽类昆虫。此科通称为缘蝽,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世界已知约250属,1800余种,中国已知 200种以上,南方种类占多数。是半翅目中常见而且经济上重要的大科之一。中小型至大型,体壁坚硬,多为黄、褐、黑色,或鲜绿色,个别属为鲜红色。多数色泽比较单一,花斑显著的种类很少。身体多少狭长,由椭圆形至很细长的棍棒状不等。大形种类中,常体形奇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头多平伸。触角着生处偏于背面,由背方观察可以看到触角基。
缘蝽科全部为植食性,成虫与若虫均栖息于植物上。
把它从宿舍撵走就可以了,
山竹缘蝽是什么?
山竹缘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o,半翅目缘蝽科竹缘蝽属的一种昆虫。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主要为害刚竹、白夹竹、寿竹、水竹等竹类,偶见取食玉米、小麦。若虫和成虫吸取竹类幼嫩部分的汁液,常使竹笋、嫩竹生长衰弱,严重危害时,竹笋死亡,嫩竹立枯。
体长20.5-22.5mm,宽5.5-6mm,黑褐色,被黄褐色细毛。触角第一节短于或等于头宽,第四节基半部红褐色或黄褐色,端半部色稍深。前胸背板中、后部色稍淡。后足腿节粗大,其顶端约2/5处有1个大刺,大刺前后各有数个小刺。腹部背面基半部红色,向端部渐呈黑色。侧接缘淡黄褐色,两端黑色。雄虫生殖节后缘中央突起狭窄,两侧突起宽阔,顶端圆形,距中央突起较近,由腹面看成窄“山”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