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 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 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 4、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 5、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6、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 7、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 8、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 9、罗斯福新政知识内容总结归纳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整顿银行与金融系;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经济政策,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和经济计划之一,内容是:整顿银行与金融系;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实施使得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以逐渐走出困境。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国家产业复兴法》)、复兴农业(《农业调整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险法》)、实行以工代赈等。
意义: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缓和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实施“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兴建了很多市政设施和公共工程,既有利于日后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罗斯福新政还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而且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多的国家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对国家财政和金融业进行整顿和改革,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加强美国商品的世界竞争力。2、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3、限制农业生产, 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4、调节劳资关系,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3、限制农业生产, 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4、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救济、复兴和改革。
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第二条是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其他政策
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金融方面方面的政策,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 “百日新政”
主要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7、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8、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编辑本段效果和影响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四大法”,包括:社会安全法案、联邦存款保险法案、联邦住房法案和雇主与维护国家就业法案。这四大法案旨在保护美国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复苏,改善劳动条件,并使美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谁能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与苦难,谁就能够得到支持。美国政府在当时的作为给了美国民众很大的信心,对于美国自由民主制度又重新建立了信心。果不其然罗斯福新政也起到了很多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开始实施就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改善了一部分美国民众的生活,虽然新政并没有从本质上消除经济危机,当然想一次性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基本就是不可能。但至少让美国从经济低谷中走了出来,并且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运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一、内容
1、整顿金融: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生产环境。4、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5、社会保障:对失业工人、残疾者、病人、老年人、贫苦妇女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
二、影响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扩展资料
从1933年胡佛下台到20世纪60年代,关于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的政策有效性,自由派和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自由派学者大多拥护罗斯福,他们拥护罗斯福的“大政府”概念,赞同改革,将罗斯福新政认为是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延续。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凯恩斯主义这一新的理论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一、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产业的调整是重点。其实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内部的内在矛盾。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超出了原本的常态,股票投资已经超出了市场原本的承受能力,信贷消费已经过度。为了改变中国大萧条的局面。因此,新政的主要改革是加强全国的产业调整。当时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只有三条路,那就是走向共产主义,抛弃资本主义,来解决整个国家体制内部的根本矛盾。另一条路是接受法西斯主义,通过殖民扩张来缓和国家内部的矛盾。但当时美国大部分民众并不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贸然实施必然会加剧民众的反感。因此,罗斯福决定在保留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市场的控制,改变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来恢复经济。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股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人民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些制度一经推出,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抵制。首先,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自然离不开银行的运作,所以罗斯福上台后开始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逐步恢复银行信用: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度,黄金与美元脱钩;增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刺激企业出口。针对货币饥荒问题,成立了美联储银行,恢复了美国人民对银行的信心,也为恢复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工业中: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市场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缓和了阶级矛盾;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了企业间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在企业间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为行业公平竞争制定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各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的标准化,防止了企业间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规定了统一的最高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既减少了盲目生产,又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从此,美国整个国内工业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在农业生产中:颁布《农业调整法》,主张减少耕种和生产,并为这些遭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偿。由于集约化生产而剩余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部分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销毁或储存在仓库中用于社会救助。这一系列措施提高和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政府组织修建水库等公共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者找到了工作,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刺激了整个市场的生产和消费。实施“以工代赈”,就是把有劳动能力的人放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社会需求,缓解社会矛盾。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向退休工人发放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对失业人员和残疾人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补贴,建立了紧急救济机构,为不能正常生活的人提供救济资金。开展“炉边谈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美国人民国家政策和原则,增进了人民对国家政治的了解,鼓舞了处于巨大危机中的美国人民,促进了经济危机的结束。在政治方面,罗斯福认为美国最高法院没有足够的雇员。当时,由于案件过多和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需要增加法官人数。之前,联邦最高法院有9名法官,后来增加到15名。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重组法案,将小型政治机构合并为大型机构。1939年,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规划办公室等隶属于总统的办公室相继成立。二、罗斯福新政的效果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经济指标都开始稳步上升。国内经济指标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逐步增加到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到800万。同时,新政的实施增加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重视民主制度的威胁,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因此,美国正式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从直接影响来看,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而且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崛起与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罗斯福新政阻止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在你之后,二战中,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决定了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美国历届政府在罗斯福新政创造的经济条件基础上,采取不同形式干预国民经济,调节社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今天美国经济的基础。新政时期启动的福利政策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借鉴。当然,罗斯福新政也有不足之处。社会救济以“为救济而工作”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由政府建造。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也造成了财政赤字。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一改革大大增加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美国总统的权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地方政府的权力大大减少,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下降了。新政并没有提高普通人的话语权,也没有很好的惩戒利益集团。但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不推翻这个制度就无法解决这些矛盾。https://pinkehao.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5e4645cc73744.png
罗斯福新政知识内容总结归纳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罗斯福新政知识点内容 总结 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历史背景
经济危机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Capitalism) 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 显示器 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
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经营者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一)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二)加剧了经济危机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
(三)人民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四)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 口号 ,赢得广泛支持,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社会危机
(一)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 措施 ,为后来罗斯福新政正确措施的出台提供了 经验 。
(二)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为新政才华的施展提供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当选总统,美国历史上也就不会产生新政了,最起码没有这个称呼。
(三)1929年-1933年3月,罗斯福任纽约州长,执行的政策是他后来实行的“新政”政策的发轫,这也为新政产生了有利条件。
(四)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至于怎么变,美国的统治者反对走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大多数人民群众也没有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准备。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在保存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那便是新政。
(五)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二.新政结果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
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以克服经济危机。“新政”是他医治经济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
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
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
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如田纳西河流域工程,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
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三.评价
效果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产生了重要的效果。
(一)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失业人数依旧很多。
(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三)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五)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 方法 挽救了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六)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优点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生命。这就是“新政”的根本作用。
(二)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三)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把希特勒的法西斯专政同罗斯福的新政改良等量齐观,视为一丘之貉,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由于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新政的实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在80年代以前在新的条件下基本上继承罗斯福的新政措施,采取了不同重点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生产,缓和矛盾等反危机措施。新政开创的福利国家措施不失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的重要手段。
不足
当然,新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政所造成的政府和巨大的赤字开支,大大扩大了联邦的权力,降低州与地方政府及个人责任感。
新作派霍华德·津恩指出“新政”的缺陷:
“是它没有解决下列根本问题:如何使巨大自然财富和令人吃惊的生产潜能为所有美国人造福。这个问题必然引起的政治也没有解决,即如何把普通人民组织起来,将此危机造成的惨状更为微妙情况传递给国家领导人,如何使非常紧急时期这个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中千百万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的日常痛苦被察觉到。到1939年左右,萧条结束了,许多资本主义的弊病依然如故。”
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新政”的不足在于:
“它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引起一些麻烦的新问题。它不曾证实它能在和平时期实现先繁荣。……它(却)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它扩大了中产阶级队伍,但将许多美国人——分成制店农、贫农窟居民、大多数黑人——留在新形成的平衡之外。”
桑托斯(Santos)博士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失败的,因为它保护(美国)信用(制度),胜过保护其人民。
还有些人认为,新政不够彻底,主张联邦政府接受银行和工业。
其实,“新政”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弊端。
成因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即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政府(自由竞争)状态。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三)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德、日法西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他们是军国主义国家,有本质的扩张性)。
(四)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五)美国借鉴了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六)罗斯福的个人优良素质(德国的希特勒、日本的广田弘毅妄图夺取世界霸权夺权,使国家走上法西斯扩张道路;罗斯福则从维护制度稳定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出发)。
罗斯福新政知识相关 文章 :
★ 2017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大全
★ 高二历史西方国家知识点:美国(附高二历史学习的九大技巧)
★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 2020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
★ 西方主要国家知识点干货汇总